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者是'京华报'的,老板是北境王的小舅子,难怪敢这么写。\"他看向徐忠,\"温州的码头官可靠吗?我们换船时别被认出来。\"
\"放心,\"徐忠递过来几套衣服,\"我找商会的王老板借了三艘漕船,伪装成运粮的,码头官是王老板的表侄,收了我们的好处,不会多问。\"他指着一套粗布短褂,\"二爷和姑娘们换上这身,装作船工和家眷,不会引人注意。
黛玉接过衣服,指尖划过粗糙的布料,想起在大观园里穿绫罗绸缎的日子,恍如隔世。\"我们的贡品和重要文书怎么办?\"她问
\"我已经让王老板帮忙,用他的商队马车运到杭州,从运河走陆路,我们在苏州汇合,\"徐忠道,\"这样分开走更安全,就算漕船被查,文书也能送到金陵。
宝钗正在给黛玉梳头,将她的青丝挽成普通妇人的发髻,只插了根木簪:\"这样就没人能认出林姐姐了。\"她又拿出块粗布帕子,\"把这块沾了桐油的帕子系在腰间,闻着像个常年在船上干活的。
入夜后,福顺号悄悄驶离温州港,在约定的芦苇荡与三艘漕船汇合。宝玉、黛玉、湘云、宝钗换上粗布衣服,趁着夜色登上其中一艘,徐忠则带着其他水手,继续驾驶福顺号,假装往宁波方向去,吸引可能的追兵。
漕船的船舱狭小逼仄,堆满了麻袋,空气中弥漫着米糠和桐油的味道。四人挤在角落,借着微弱的油灯看书册。湘云拿出张江南地图,指着\"乌镇\"的位置:\"我们在这里停靠一夜,我安排了人接应,能弄到最新的京报和府里的消息。
黛玉却盯着船舱的木板,突然道:\"这船板是新换的,上面的钉子还是热的。\"她用指甲刮了刮木板缝,\"里面好像有东西。
宝玉用匕首撬开木板,里面竟藏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几封北境的密信,上面盖着黑风岛的印章,内容是让沿途的北境暗桩留意一艘\"运粮的漕船\",目标是\"一男三女\",还画着宝玉和黛玉的画像。
\"果然有内鬼!\"湘云怒道,\"王老板和他的表侄肯定有问题!\"
宝钗却冷静道:\"未必是王老板,你看这密信的封口,用的是北境特有的火漆,码头官接触过我们的船,可能是他偷偷放进来的。\"她指着信上的日期,\"是今天下午封的,说明他们知道我们换了漕船,却不知道具体是哪艘。
宝玉将密信烧毁,沉声道:\"不能去乌镇了,那里肯定有埋伏。\"他看向地图,\"前面是'断头河',水流湍急,只有一条航道,他们若要截杀,定会在那里设卡。\"
\"那我们怎么办?\"湘云问
黛玉指着地图上的一条支流:\"走这条'芦苇河',虽然浅,但能通到苏州,只是需要人拉纤。\"她看向宝玉,\"你会拉纤吗?\"
宝玉笑了笑:\"在琉球学过划船,拉纤应该也不难。\"他对外面的船工喊道,\"老张,改道走芦苇河!多给你们一倍工钱!
船工老张是个憨厚的汉子,闻言乐呵呵地答应了,指挥着其他船工调转船头,驶进狭窄的芦苇河。两岸的芦苇高达丈余,像两道绿色的墙,把漕船包裹其中,只有头顶露出狭窄的天空,星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船工们唱起了拉纤的号子,雄浑的歌声在芦苇荡里回荡。宝玉也加入其中,弯腰拉着粗麻绳,肩膀被勒得生疼,但看着船舱里黛玉担忧的目光,他咬着牙坚持着。黛玉站在船头,帮着了望,提醒大家避开水下的暗礁。
夜半时分,漕船停靠在一处废弃的渡口休息。宝玉和船工们围着篝火吃干粮,黛玉和宝钗则在船舱里整理文书。湘云突然悄悄拉着黛玉走到芦苇丛,低声道:\"我觉得老张不对劲,刚才他往水里扔了个东西,像是信鸽的脚环。\"
两人回到船舱,果然发现老张不在篝火旁,而是在船尾鬼鬼祟祟地写信。黛玉示意宝玉,两人悄悄靠近,听到老张在念叨:\"......已经按计划引到芦苇河,明天午时就能到埋伏点......\"
宝玉突然现身,老张吓了一跳,手里的信掉在地上。湘云捡起信,上面写着让\"前面的关卡准备拦截\",落款是\"北境暗桩张三\"。
\"原来你就是内鬼!\"湘云怒道,举起了弓箭。
老张却突然笑了:\"没错,我是北境的人,但我也收了王老板的钱,本想把你们引到乌镇,可现在......\"他从怀里掏出把匕首,\"你们杀了我,也走不出这芦苇荡,前面的关卡早就等着了!\"
徐忠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一棍将老张打晕:\"我就觉得这船工眼熟,原来是黑风岛的二当家,当年在海上抢过史家的船!\"他绑起老张,对宝玉道,\"二爷,快换船,我刚才在芦苇荡里发现了徐忠留下的记号,他派来的接应船就在前面!\"
原来徐忠早有防备,在福顺号上安排了心腹,悄悄跟在漕船后面,以防不测。众人趁着夜色换乘到接应的小船上,将漕船和昏迷的老张留在原地,作为迷惑追兵的幌子。
小船在芦苇荡里穿行,船桨划过水面,发出轻微的声响。黛玉望着两岸模糊的芦苇,像无数个潜伏的黑影,心中充满了警惕。宝玉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别怕,快到苏州了,到了那里,就能见到琏二奶奶,就能知道府里的情况了。\"
远处传来隐约的狗叫声,像是关卡的方向。小船加快速度,钻进一条更窄的水道,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只有篝火还在废弃的渡口燃烧,映着空无一人的漕船,像个被遗弃的陷阱。
第五折 厦门湾头逢故吏
小船在芦苇荡里行驶了整整一夜,天亮时终于驶出狭窄的水道,进入了开阔的太湖。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像水墨画一样铺展开来,岸边的稻田里,农夫们正在插秧,一派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
\"前面就是苏州地界了,\"湘云指着远处的城楼,\"那是'枫桥',张继写诗的地方,过了桥就是苏州城。\"她从怀里掏出个玉佩,\"这是苏州知府李大人的令牌,当年他考科举时,受过老太爷的恩惠,见了这个会帮忙的。
宝玉看着城楼上飘扬的大明旗帜,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琏二奶奶在织造府大牢里怎么样了。\"
\"放心,\"湘云道,\"李知府是个清官,不会屈打成招,琏二奶奶性子刚强,肯定能挺住。\"她让船工靠岸,\"我们先去城外的'寒山寺',我安排的人在那里等着,能先打探些消息。\"
寒山寺的香火很旺,香客络绎不绝。四人混在香客中,来到约定的禅房,里面坐着个穿青色长衫的中年人,是史家在苏州的掌柜,姓周。周掌柜见到他们,连忙起身行礼:\"东家,二爷,姑娘们,可算来了。
\"府里的情况怎么样?\"宝玉急问。
周掌柜叹了口气:\"琏二奶奶被押了二十天,北境王派来的人审了三次,逼她承认贾府与琉球私通,她硬是没认。老太太派人送了银子和药,都被织造府的门卫扣下了,说是'犯官家属的东西不能收'。\"他压低声音,\"我托狱卒带了话,琏二奶奶说,让你们别管她,先把北境王私通海盗、劫掠商船的证据送到京里,只要扳倒北境王,她自然就没事了。\"
黛玉想起王熙凤在贾府时的泼辣模样,此刻却在牢里受苦,不禁红了眼眶:\"我们不能不管她。\"她看向宝玉,\"有什么办法能见到她?\"
\"很难,\"周掌柜道,\"织造府大牢守卫森严,北境王派了自己的亲兵看守,连李知府都进不去。不过......\"他顿了顿,\"后天是织造府放风的日子,会让犯人去后院的水井打水,那里的墙比较矮,或许能......\"
湘云接口道:\"我有办法,我让史家的医馆送些治痢疾的药进去,就说牢里爆发了疫病,需要医治,林姐姐扮成医婆,或许能混进去。\"
宝玉却摇头:\"太危险了,万一被认出来......\"
\"没有别的办法了,\"黛玉道,\"我们必须见到琏二奶奶,问清楚李煦案的细节,还有北境王到底掌握了哪些对贾府不利的证据。\"她看向周掌柜,\"能弄到医婆的衣服和腰牌吗?\"
\"能,\"周掌柜道,\"我认识织造府的医官,他欠史家一条命,会帮忙的。\"他又道,\"我还弄到了北境王在苏州的产业清单,有五家当铺、三家盐铺,还有一艘叫'银蟾号'的船,据说经常在夜间偷偷运东西,不知道是什么。\"
宝钗在一旁记录着:\"这些产业肯定有问题,或许能找到他们私通海盗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