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金陵烬未央卷 > 正文 第279章 劫后重整风波生

正文 第279章 劫后重整风波生(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r />    
    通州田庄的泥土里,混着新翻的气息。宝玉踩着晨露,跟着新派去的庄头老陈查看秧苗,脚下的草鞋沾着泥,却比穿锦靴时更踏实。老陈是林如海当年的佃户,为人忠厚,指着田里的新稻种道:\"这是江南来的'百日丰',比本地稻子早熟半个月,还能多收两成。\"

   
    \"去年周庄头说这地只能种一季,\"宝玉蹲下身,摸了摸绿油油的秧苗,\"看来是他懒,不肯下力气改良。\"

   
    老陈叹了口气:\"他不光懒,还把府里的牛偷偷卖了,用人力耕田,省下的草料钱都进了自己腰包。如今好了,您派来的人盯着紧,谁也不敢再耍花样。\"

   
    黛玉在庄上的打谷场边,看着佃户们领新分的种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她让人把周庄头私吞的租子折算成粮食,分给最贫困的佃户,又立了新规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偷懒耍滑的立刻赶走。\"

   
    有个瘸腿的佃户领了种子,对着黛玉磕头:\"多谢姑娘恩典!去年我娘生病,周庄头不仅不给赊粮,还把我家的口粮抢走了,如今...如今总算能活下去了。\"

   
    黛玉赶紧扶起他,心里却沉甸甸的。她让紫鹃记下佃户们的难处,回头要在庄上盖间药铺,再请个郎中,免得他们小病拖成大病。

   
    三个月后,田庄传来好消息:头茬麦子收了,比去年多了三成,佃户们主动把租子送到府里,还多送了两担新磨的面粉。老王头在账房里算完账,捧着账本跑到正房:\"二奶奶,二爷,田庄这次的盈余够给下人们发半年的月钱了!\"

   
    宝玉正在给孩子们讲《农桑辑要》,闻言笑着对黛玉道:\"你看,只要用心,地里是能长出金子的。\"

   
    黛玉把新面粉收好,要给学堂的孩子们做馒头:\"这只是开始。等秋收了,咱们再把庄上的水渠修修,明年就能种两季稻,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夜里,她在灯下给田庄写回信,让老陈留意天气,别让秋雨坏了庄稼。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账本上的\"盈余\"二字上,像镀了层银。宝玉凑过来看,见她在信末加了句:\"善待佃户,如待家人。\"

   
    第六折 暗箭难防遭诬陷(词:青玉案·诬陷)

   
    风波再起凭空陷,说贾府、私通叛逆犯。证据伪造何其险,捕快临门,人心惶乱,愁锁双眉敛。

   
    黛玉冷静思良策,宝玉奔波寻真鉴。幸得清官明察辨,一场虚惊,阴谋拆穿,心有余波颤。

   
    忠顺王府的人没再来找茬,荣国府的日子渐渐安稳。宝玉把苏州织造府的股份换成现银,在京城开了家书局,印些经史子集,生意竟还不错。黛玉则在府里办了个绣坊,让丫鬟仆妇们闲时做些绣活,卖了钱补贴家用。

   
    这天,宝玉正在书局核对新到的书籍,突然闯进来几个捕快,铁链“哗啦”一声锁在他手腕上:“贾二爷,有人告你私通反贼,窝藏禁书,跟我们走一趟!”

   
    书局里的伙计吓得四散奔逃,宝玉挣扎着:“胡说!我从没见过什么反贼!”

   
    捕头冷笑一声,从书架上抽出本《南疆志》:“这不是禁书是什么?里面还夹着反贼的书信,铁证如山!”

   
    宝玉一看就明白了,那本书是前几日忠顺王府的人送来“代销”的,书信肯定是他们后来夹进去的。他被押走时,回头对掌柜的喊:“快去告诉二奶奶,找张御史!”

   
    黛玉接到消息时,正在绣坊教丫鬟们绣“平安符”,手里的绣花针“当”地掉在地上。她强作镇定,让紫鹃去请李御史和张御史,自己则带着账册赶往刑部——她要证明那本书是王府送来的,不是贾府私藏。

   
    刑部大牢里,宝玉戴着镣铐,坐在冰冷的石地上。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看他,假惺惺地说:“二爷要是识相,就把苏州股份交出来,再认个‘误藏禁书’的罪,王爷保你没事。”

   
    “我没罪,不认!”宝玉别过头,镣铐在地上磨出刺耳的声。

   
    外面传来喧哗,是张御史带着李御史来了,后面跟着黛玉。黛玉手里拿着书局的进货账册,指着其中一页:“大人请看,这本书是本月初三由忠顺王府的人送来的,有他们的签字画押。”

   
    张御史接过账册,又传讯了书局的掌柜和送书的王府仆役,那仆役被张御史一吓,全招了,说是长史官让他偷偷把书信夹进书里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