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进来几个穿黑衫的汉子,腰间都别着短刀,扫视着屋里的人。船夫们立刻闭了嘴,低头喝酒,气氛瞬间凝固。
\"是李通判的打手,\"老张压低声音,\"专门在码头盯着,不让船夫乱说话。\"
宝玉跟着老张匆匆离开酒肆,往码头外走时,看见\"福顺号\"的船主正和一个穿官服的人说话,那人背对着他们,腰间的玉佩在夕阳下闪着光,正是李通判!两人说完话,船主塞给李通判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李通判掂了掂,笑着拍了拍船主的肩膀。
回到府中,黛玉正在灯下整理《漕运则例》,见宝玉回来,赶紧给他倒了杯热茶:\"怎么样?有收获吗?\"
宝玉把在码头的见闻一五一十告诉她,还画了张\"福顺号\"的草图,标注了私盐舱的位置:\"李通判和王仓官勾结,既倒卖漕粮,又私贩海盐,简直胆大包天!\"
黛玉却皱起眉头:\"光有见闻不行,得有证据。他们敢这么做,肯定早把账册做了手脚,咱们得找到他们私贩海盐的实证,才能一举扳倒他们。\"她翻到则例的\"漕船查验\"一条,\"按规矩,漕船入港需由水师查验,你说水师的人会不会也被收买了?\"
宝玉眼睛一亮:\"我明天就去水师营房,找当年我父亲资助过的周将军,他为人正直,说不定能帮忙。\"
夜里,宝玉躺在床上,总想起那个被扔进运河的船夫,还有酒肆里船夫们恐惧的眼神。他突然明白,这漕运的水比查干湖的冰眼还深,要查清真相,光靠规矩和勇气还不够,得比那些蛀虫更有智谋,更有耐心。
第四折 盐引案牵连甚广(词:鹧鸪天·盐引)
盐引暗藏祸机深,李贼通判与仓官。勾结权贵营私利,百姓膏脂入私囊。
查证据,履薄冰,稍有不慎陷泥坑。宝玉心坚志不移,誓将黑幕见光明。
水师营房的校场上,周将军正在操练士兵,银甲在阳光下闪着光,比当年林如海资助他时更显威严。听完宝玉的诉说,他把长枪往地上一顿,枪尖扎进泥土半尺:\"这帮狗官!竟敢在漕船上私贩海盐,简直是无法无天!\"
\"周将军,\"宝玉拿出绘制的\"福顺号\"草图,\"您能派水师查验'福顺号'吗?只要搜出私盐,就能治他们的罪。\"
周将军的眉头皱了:\"难啊。李通判的岳父是兵部侍郎,每次'福顺号'入港,都有兵部的公文说'免检',说是'运送军粮,事关紧急'。我们水师要是强行查验,就是抗命。\"
宝玉的心里凉了半截,没想到李通判的后台这么硬。\"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胡作非为?\"
\"也不是没办法,\"周将军的眼睛亮了,\"下个月是漕运总督巡查的日子,他是个清官,当年受过林御史的恩惠,只要咱们把证据呈给他,他定会主持公道。\"他凑近宝玉,\"我可以帮你盯着'福顺号',记录下它每次停靠的码头和接触的人,这些都是证据。\"
接下来的日子,宝玉一边在户部处理漕粮账目,一边汇总周将军送来的情报。黛玉则帮他整理这些情报,把\"福顺号\"的航线、交易记录、接触的官员一一画成图表,挂在书房的墙上,像一张巨大的网,渐渐罩住了李通判、王仓官,甚至隐隐牵连到兵部侍郎和忠顺王。
这天,宝玉正在核对\"福顺号\"的货运记录,突然发现它上个月在江南停靠时,曾卸下一批\"漕粮\",收货方是\"江南盐运司\",但签收人却是个叫\"赵三\"的平民。\"这赵三肯定是假名,\"宝玉指着记录上的日期,\"这天正是忠顺王的生辰,说不定这批'漕粮'就是送给忠顺王的私盐!\"
黛玉拿起记录,指尖在\"江南盐运司\"几个字上划过:\"盐运司是掌管盐引的地方,李通判能弄到这么多私盐,肯定是通过盐运司的人,伪造了盐引。\"她转身从书架上取下《大明盐法》,\"按规矩,每引盐需有官府签发的盐引,无引私盐是重罪,只要找到伪造的盐引,就能顺藤摸瓜,抓住幕后的人。\"
正说着,北静王派人送来密信,说忠顺王察觉到风声,准备让李通判销毁所有私盐交易的证据,再把罪责全推到王仓官身上,杀人灭口。\"情况紧急,\"宝玉拿着密信,手心全是汗,\"咱们得赶紧找到伪造的盐引,不然就没机会了!\"
黛玉却很冷静,指着图表上的\"江南盐运司\":\"盐引的存根应该在盐运司的档案里,咱们可以请张御史帮忙,以'核查漕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