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金陵烬未央卷 > 正文 第297章 风满危楼欲倾楹

正文 第297章 风满危楼欲倾楹(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一角露出极小的半枚脚印,鞋底纹路似曾相识:连绵的卍字不到头,正是贾环常穿的千层底靴纹样。

   
    宝玉用竹签拨开更深层的泥土,忽然触到硬物。挖出来是个陶罐,封口的油布已朽烂,里头沉着几卷用油纸裹的字画。最面上是幅《寒江独钓图》,落款竟是前太子洗马周延儒的印章。画轴里滚出个象牙牌,刻着“乙酉年腊月廿三酉时三刻”,正是忠顺王府夜宴那日的时辰。

   
    “宝二爷!”茗烟气喘吁吁跑来,袖口沾着墙灰,“刚在夹道墙根发现个暗格,里头尽是这些瓶瓶罐罐……”他递上个天青釉瓷瓶,瓶底粘着干涸的胭脂膏子,气味与赵姨娘常用的玫瑰胰子一模一样。

   
    黛玉用银簪挑开胭脂膏,底下竟藏着卷微缩账本,字小如蚁,记着各府往来的金银数。其中“腊月廿三”条下写着:“收周侍郎赤金二百两,转忠顺王府门政吴”。墨迹与早晨药方出自同一管笔。

   
    雾气渐浓,假山后忽然传来碎瓷声。宝玉拨开荼蘼花架,见个小丫鬟正手忙脚乱收拾摔碎的陶罐,残片里滚出些杏仁大小的金锞子,个个刻着户部熔铸的“宣和通宝”字样。小丫鬟吓得磕头如捣蒜,说这是赵姨娘让她埋在梨香院角门的,预备着给环哥儿打点前程用。

   
    “前儿太医来给赵姨娘请脉,”紫鹃忽然在黛玉耳边低语,“说她肝火旺,开了不少黄连。可奴婢瞧她小厨房倒掉的药渣里,尽是些黄芪枸杞的温补物件。”

   
    黛玉指尖一颤,银簪在账本上划出细痕。她想起元春省亲那日,赵姨娘鬓边戴着新打的点翠金簪,簪头却违制用了凤凰衔珠的样式——那珠子的大小成色,与眼下这些金锞子分明是同批官银所铸。

   
    日头升高时,园子东南角突然喧哗起来。原是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失足”跌进荷花池,捞上来时手里还紧攥着个绣囊,里头掉出几张当票并一封信。信纸水渍模糊,唯末尾“事成后许你良田百亩”字迹清晰,落款处盖着模糊的蟠螭纹印。

   
    宝玉拾起当票对光细看,当物是套赤金头面,典当日期恰在万松书院事发前三日。当铺印章竟是忠顺王府名下产业——那掌柜的姓名,与清早死在后门的小厮腰牌上的名讳分毫不差。

   
    第三折 裂帛裹新创

   
    荣国府正厅的鎏金猊猊吐着檀香,烟雾缠绕在梁间《兰亭序》缂丝图下,像条悬而不落的绞索。贾政端坐紫檀太师椅,掌心摩挲着那块“海客”金牌,冷金质感硌得掌纹生疼。脚下跪着的邢夫人发髻散乱,蜜合色袄子上沾着池水沤出的绿苔,每声咳嗽都震得满头珠翠簌簌作响。

   
    “良田百亩?”贾政忽然轻笑,金牌在案上叩出脆响,“忠顺王倒舍得下本钱。”他拾起那封水渍信笺,对着窗外光线细看。水晕蔓延处墨迹分化,竟透出另一层字影:“盐引三成归贾环”——

   
    “老爷明鉴!”邢夫人突然尖声哭嚎,指甲掐进青砖缝里,“定是有人栽赃!那日我不过是去池边喂鱼……”话未完忽被噎住,只见赵姨娘捧着个剔红方盒进来,盒盖大开,里头整整齐齐码着百两官银,每个银锭底都打着户部火印“宣和三年”。

   
    赵姨娘扑通跪倒,额头磕得砰砰响:“妾身今早整理环哥儿书箱,发现床板下藏了这个……定是那起子黑心肝的栽赃!”她哭得浑身乱颤,鬓边那支违制的凤凰金簪却纹丝不动,凤凰眼睛嵌的东珠在阴影里泛着冷光。

   
    黛玉悄立在碧纱橱后,看见贾政指节骤然收紧。他抽出银锭最底层的桑皮纸,纸上墨迹斑驳写着“漕粮折色银”,户部批红日期恰是万松书院井中密信标注的“三月初十”。窗外忽掠过信鸽翅膀的影子,扑棱声里夹杂着极轻微的机括响动——

   
    “父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