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手来。我们要独自面对疯狂的金国了。”
国相梁乙逋提醒他说:“就算宋国有余力出手,我们能拿出什么报酬呢。”
西夏和宋国之间多年来的边境纷争,一直都在于战略要地河西走廊,若说大宋丢了河西走廊如同失去一臂,西夏丢了河西走廊便是失去一腿。这样的重地,李乾顺无法拿它来当做筹码。
“或许我们还可以再试试与金国交好。”李乾顺幽幽地说道,“对我们来说,最好能同时与金国和宋国交好,他们两国有血海深仇,应该都需要一个忠诚的盟友才对。”
“国主如果能求娶一位金国公主,困难或许可以不攻自破。”过去西夏被赵宋打得嗷嗷叫,内忧外患的时候,正是李乾顺向辽国求娶宗室公主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借公主之力剿灭了太后余党,又借辽国亲家震慑了赵宋。一举两得。
如今西夏无后无储君,若以王后、储君之位许给金国,或许能继续绝处逢生。
李乾顺君臣们商议许久,终究是抵挡不住金军越来越疯狂的攻势,一面加紧支援边境,一面急急派出求和的使臣-
“和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帝姬凶残[宋朝]》 130-140(第3/14页)
”
金国。新帝完颜亶接过摄政王叔完颜兀术递给他的国书,看清里面字字诚挚的内容,诧异道:“夏国正在和我们的军队作战,怎么大战当前,他反而来求亲?”求娶敌人的公主,这操作也太……
“他想是要和咱们议和。”完颜兀术负手站在龙椅旁,指点年少的新帝,“这封国书恰恰说明,夏国在我们的大军面前不堪一击,夏国国主已经露怯了。如此,我们更不可放过夏国这块鲜美的羊肉。”
“那,朕现在回绝他。”闻言,完颜亶从善如流的准备拒绝掉和亲请求。
“陛下不可,”完颜亶刚刚拿起朱笔,被身边的完颜兀术伸手按住,他抽出完颜亶手中的笔,轻声讥笑着说,“不要着急拒绝一只走投无路的肥羊,您应该学会如何控制草原上的羊群。”
青年讥讽西夏如绵羊的话语低沉而充满蛊惑力,年少的金国新帝露出侧耳倾听的神态,姿态十分恭顺,“依王叔所见,朕应该怎么对待夏国呢?”
完颜兀术毫无芥蒂地俯身,用从完颜亶手中拿过来的朱笔在空白折子上写道:夏国主之言辞恳切,朕亦有心结秦晋之好,但大金公主身份尊贵,不可轻许。
“如此回复,便等着李乾顺实实在在吐出好处来双手奉给我们。”完颜兀术笑道。
完颜亶有些犹疑:“那么边境那里的战事……”
“乖孩子,战事与谈判可以同时进行。”另一边听政的晋王完颜宗干提示他,“你年少时身边教导的老师皆为汉臣,读的都是圣贤之书,倒对本族的主张钻研的不够深刻。今日教你一个道理,咱们女真人打天下,战是战,和亦是战。以和辅战,以战养战,方能百战不殆。”
“议和什么的,从来只是打败敌人的手段,而非打仗的目的。彻底吃掉敌人,让追随我们打仗的部族勇士人人有钱拿,人人有女人睡,人人有肉吃才是道理,”完颜兀术接话,唇角的笑意放肆而嗜血,“在占尽优势的时候,与敌人谈和平,怎能对得起抛头颅洒热血的各部勇士?战,就要敌人死!”
“陛下谨记,异国于我们而言,尽如猪狗牛羊,尽可猎杀之。”
或许两位摄政王叔的发言太过振奋,完颜亶目光闪烁起来,似有火苗在其中摇曳,“亶儿明白了,我们是虎狼,异族皆为牛羊。与猪狗牛羊,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见完颜亶的血性提了上来,完颜兀术满意地点头,“现在陛下应该懂得如何对待夏国国主的求和了。”
“多谢两位王叔的指教,亶儿必定将道理铭记于心。”完颜亶起身拱手,非常恭敬地感谢两人,“朕明白了两位王叔的心意,对待敌人唯有一条路,就是赐予他死亡。”
吾与敌手,没有和平可言,和是为战,战即要人命。
过去康老师教导他成大事者要学会忍耐,要学会韬光养晦,要学会以和为贵。完颜亶觉得很有道理。但当了皇帝,他开始觉得,女真人的道理才更有道理。
忍耐,忍耐太过于艰难了,康老师。
金国的回复,在西夏人看来,无疑是同意了他们国主求娶金国公主,言语之间暧昧不清无非是在谈条件,希望夏国能拿出示好的诚意来。
一边是边境战事接连失利,一边是金国的暗示索取,李乾顺权衡利弊,还是觉得给金国好处,先叫他们退兵为妙。
只要提条件,就说明有和谈的余地,战事上毫无还手之力的李乾顺欣慰地想-
“夏国国书,两国结秦晋之好,愿以君臣相称,以事辽国而事金。奉结亲白银十万两,绢五千匹,以示诚意。”
金国的朝堂上,使者奉上西夏*国书,侍从呈给站在皇帝身边的摄政王叔完颜兀术看,兀术随意扫视完毕,随手收起,表情很不满意,向皇帝完颜亶进言说:“陛下,夏国国主言语中以事辽国而事我大金,却只送来白银十万两,绢五千匹,十分吝啬。且夏国事奉宋国如父,事旧辽如舅,何等恭敬,待我大金远远不如他们。我认为夏国诚意不足,不可下嫁宗室公主。”
使者大惊,连忙辩解:“陛下明鉴,君臣之义比之甥舅更甚,何况我们从没有向辽国赔过钱,连宋国也是多以赏赐名义赠我大夏财礼。此番主动奉上金银布匹,当真是我国主真心求娶公主。”真心求和啊大人们!
然而,在使者期盼的目光中,年少的金国新帝只知点头一般,他甚至没有要求看一眼摄政王叔手里攥着的夏国国书,像个应声虫一样重复道:“朕也觉得夏国诚意不足以尚公主。使者回去吧,此事作罢。”-
还要什么样的诚意?边境又失一寨,金国却仍不同意和亲,西夏君臣在家急的转圈圈,讨论女真人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十万白银,五千绢已是西夏能提出的极大诚意,他又不是隔壁富的流油的宋国,随随便便几十上百万白银的赔偿随便给。
国相梁乙逋哀叹:“不如,割地吧。”
李乾顺咬牙忍痛下达割肉自保的决定:“那就将边境三寨割让给金人……反正已经被他们实际占去,不如为了议和,干脆送给他们。”
西夏君臣默然地想,这回金人应当满足了吧-
“区区三寨之地,可笑至极。”完颜兀术嗤笑。
完颜宗干:“不过看来这一回,他们只能给这点肉了。”
深谙和战艺术的完颜女真们虽嫌弃西夏给的肉少,却也知晓第一次探底,已经触到了底线。“对待西夏尚且需要谨慎些,免得逼急了李乾顺,转身投奔宋国。”完颜氏们谁也不知道宋国会不会傻到出兵保护西夏这个没血缘的逆反儿子,但宋夏之间,好赖还有一层名义上的父子关系。
月余之后,在西夏边境杀烧抢掠发泄一通的金军终于停歇了脚步,拿着西夏送来的金银财宝退守到残破的三寨后头。至于割让给他们的三寨,早就被他们打烂了,里头一个活人都没有。
金国皇帝也遵守约定册封了一位公主,大张旗鼓地送嫁于西夏国主。
不论金国册封的公主到底是不是公主,好歹边境确实消停下来,李乾顺终于大大松了一口气,觉得西夏又一次度过难关,他和心腹说道:“只要日后,我们如过去对待辽宋一样,对待宋金,国家就可以继续长久。”
他太小瞧女真人的胃口了。
对西夏人数月的蹂躏,不过是开胃小菜。经历过鲸吞辽国和宋国半壁江山的女真人,享受过掠夺的极致快乐,又乍然遭受打击,忍痛吐出从宋国身上咬下来的肉,此时此刻的他们正如肚腹空空的虎狼,其中的饥饿空虚绝非西夏送出区区三寨之地、十万白银能够填饱。
第133章 志在亡夏
西夏,兴庆府。
年节刚过,国主便向臣民宣布迎娶金国公主的‘喜讯’,百姓如何看待此事并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意见从来不影响国策。重要的是诸多大臣与勋贵、士绅们的看法。
西夏的中上层势力百年来一直分为亲宋派和亲辽派,独独没有亲金派,因为金国一直不存在嘛。如今辽国覆灭,金国在北方虎视眈眈,原本的亲辽人士愤慨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未来自己人的去留。
亲辽人士无非三种选择,一、继续忠诚大辽,主张与金国死战不退。二、倒戈向亲宋派,联宋抗金。三、改换门庭,和国主李乾顺一样忍下血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帝姬凶残[宋朝]》 130-140(第4/14页)
仇恨,认贼作父。
不过理论虽说如此,但实际上,耶律南仙带来的辽国政治影响力如今已经退到了权利边缘地带,还在缅怀辽国的只剩下其带来的契丹将领与大臣,故国难舍的情谊使他们无论如何都对金国弯不下膝盖。
这无疑给兴庆府的亲宋派提供了绝佳的拉拢时机,既然大家有一致的敌人,不如统一下战线。
盛大的婚庆仪式过后,余下寂然无声,王宫西侧宫里,美貌的妇人怀抱着年幼婴孩,坐在窗边,忧虑地望着东面的天空。
“原以为,辽国覆灭,耶律王后和太子双双死去,是上天在给我们母子铺路。谁知紧接着又来了个女真王后,我们母子的命当真这么苦吗。”美貌妇人正是贤妃曹氏,怀中的婴孩名为仁孝,乃西夏如今唯一的王子。如果没有意外,未来储君之位非这个孩子莫属。
现在,意外却出现了。
一个来自金国的王后,不会只满足于王后的宝座。曹贤妃必须开始考虑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她十四岁入宫,在耶律南仙独大的后宫,能顺利诞下王子,一是因为她有令李乾顺爱慕的容貌,二则她有脑子也有背景。耶律南仙有辽国当靠山,她曹鸢亦有汉人归义军做支撑。
她转回身来,看向坐在下首的任太尉,“现在情势容不得我们坐以待毙,可有什么办法应对金人的威胁?”
任得敬和曹贤妃一样,是辽国势力在西夏朝廷衰退后,得益的势力一员,两人是天然的同盟。任太尉一副儒雅文士的打扮,眼眸里却尽是老谋深算,他道:“金国势大,新王后必定会以势压人,您和二王子在后宫确实会面临重重危机。不过,新王后与耶律王后又有所不同,您进宫时,耶律王后已在前朝后宫耕耘多年,和国主感情深厚。新王后却不一样,如今您是主,她是客,而且国主不一定会完全站新王后那边。”
“毕竟,金国与我们始终是敌人。”
“始终是敌人,”曹贤妃琢磨着这句话,眸光微微闪烁。
“太子之仇,岂能安然揭过。金国与我们从无恩情,只有仇怨。只要拉拢住朝中的亲辽派,何愁不能稳住您和二王子的地位呢?”任太尉微笑抚摸着胡须,“我已与宋使交涉过,大家都是汉人,宋使可以在关键时候站在我们这边。”
金国的威胁很可怕,但宋国的存在也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小国家,立国之本就在于依附强者、攫取实利。
为了不被金国吃掉,西夏要和宋国打好关系,为了不被宋国吃掉,西夏也要和金国打好关系。只要墙头草当的好,小国的精英阶层,就能两头拿好处。
“我明白了,宋国不希望大夏被金国控制。这是我的筹码。”曹贤妃点点头,有了底气。尽管她一旦投靠大宋,未来就定会被掣肘,可这点委屈她忍得了。当年国主李乾顺投靠辽国,还不是被辽国掣肘朝堂几十年,国主还挺乐在其中,她一节女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自此,曹贤妃所代表的亲宋派和亲辽派势力开始暗中来往,西夏朝堂表面上维持‘为国为民’的氛围,接受金国的压迫,实际上早已到了反弹的边缘,随时可能爆发。
不论哪个派别,都以为从今往后,西夏面临问题的又是两国势力的角逐罢了。
然而很快,金国就给了西夏君臣当头一棒子,告诉他们如今时局早就变了,不再像过去一样逢迎就能求得生路了。
金国公主抵达西夏的两个月后,金国便以西夏贤妃曹氏和二王子夏仁孝阴谋加害王后完颜氏为由,要求国主李乾顺交出曹贤妃母子抵罪。
李乾顺就剩这么个儿子,万万不可能把他交给金人。而且二王子今年才四岁,说他阴谋加害完颜王后,纯属无稽之谈。
不答应?太好了,金国二话不说立刻发兵攻打西夏边境。因为没有防备,边境山威福军司死伤惨重,金军骑兵长驱南下,直奔兴庆府而来。
此时的西夏上上下下几乎处于猝不及防的状态,和金国的联姻使君臣们生出许多幻想,失去了一开始与金国死战的斗志,许多城池并没有做出多少抵抗,便向金军投降。
连西夏人自己都以为,金军只是为了出气,都怪国主的后宫不稳,只要国主好声好气和岳家商量,给足他们道歉的诚意,金军就会退回去,秋毫不犯。
实际上,一切只不过是金国上层针对敌人做的局,用议和瓦解敌人死战的意志,使敌人从内部产生分歧。连送到西夏的公主,真正身份也不过是他们的探子。
当金军连破多镇军司,直逼兴庆府外时,李乾顺还是不敢相信,金国的目的是要覆灭他的国家。他派出使臣给在城外安营扎寨的金军将领送去金银珠宝,希望能够网开一面。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