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影,多少百姓会家破人亡?

    “所幸殿下发现及时,不然这些人真要活不下去了。”顾清晏感慨。

    “届时看看有没有愿意当证人检举庞淄。”南枝就不相信这个古董商还能笑得出来。

    几日之后,科举的热潮还没过去,而三甲也要骑马游街,另一则关于古董商的消息传播开来。

    “都听说了吗?”人群中的一个小贩如同对暗号一般。

    “谁能没听说?不过消息靠谱吗?”坐在桌边等着面的食客将信将疑。

    “那么有钱的大商人怎么可能骗咱们这点钱?”投入全部家当的不愿相信。

    “听说如果主动当证人可以追回全部银子。”半信半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

    对于盛京这些质疑,南枝十分满意,而庞淄却丝毫不当回事。

    毕竟百姓能掏出多少?他主要还是对世家敛财。

    “看来效果不错,是时候考虑收网了。”南枝脸上挂上笑容。

    “很多人嘴上不说,实际上也有去找庞淄寻求一个真假的,可惜这位古董商不是什么大善人,并没有兴趣和他们周旋。”顾清晏觉得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越不给回应,这些人心底的不安就会放大,更加引人怀疑。”南枝十分淡定,也该让这个古董商慌起来了。

    “最近他在收拾东西,看来是准备跑了。”顾清晏看了眼盯着庞淄的眼线上报的情报。

    “是时候冻结他的资金,记得和各门守卫打招呼,只要他要出城,就把人给我扣下!”是那么容易跑的?

    大量敛财发现风声不对的庞淄,决定收拾东西跑路,反正钱他也已经赚够了。

    他刚把所有银两存入钱庄,准备坐马车离开盛京,结果在城门口被拦了下来。

    “在下是正经商人,并未有什么问题,如今一个守卫便能随意扣押良民了吗?!”庞淄一脸屈辱,试图让路过行人的态度给守卫施压。

    却没想到听到让他浑身僵硬,背后汗都被吓出来的话。

    “这不是那个庞大商人吗?”认出庞淄的人。

    “他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准备离开盛京吗?”疑惑庞淄大包小包如同搬家,心里也忍不住升起怀疑。

    “莫不是传言说的没错?他真是骗子,如今准备逃跑?”这人有些激动,甚至准备帮守卫一起将人拦下。

    为什么这些人会知道?

    庞淄脸色十分糟糕,甚至下意识避免与其他百姓对视,这副心虚的模样反倒是更像是被说中了。

    其他人更是不能随便放人,毕竟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 60-70(第5/14页)

    们或多或少都给这个古董商钱了。

    庞淄连连狡辩,说他不是骗子,只是出城办事,但逐渐失去理智的百姓根本不可能放开他。

    试图操纵舆论的人,最终被舆论反噬。

    任凭他说破嘴皮子,也没人愿意相信他,而守卫已经准备将他扣下。

    暗地中同样关注庞淄的另一波人忍不住暗骂,庞淄太坏事了。

    “赶快飞鸽传书给会长,庞淄暴露了,尽快将钱从其他地方取出来。”暗中的人连忙吩咐同伴。

    深觉庞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好好的一把牌都能打个稀巴烂。

    暗中被顾清晏派来盯着庞淄的也没想到有意外收获,还能发现新线索。

    丝毫不知道自己同样暴露的同伙,看都没看庞淄一眼,立刻准备撤离。

    而负责盯梢的人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个跟上疑似庞淄的同伙,另一个回去回报新发现。

    同伙根本没想到随着庞淄的落网,他存在钱庄的银子全部冻结,即使有凭证也取不出来钱。

    可以说在一开始,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各地钱庄南枝也早早知会下去,无论在哪一家钱庄,用庞淄的凭证都取不出来一分钱。

    第64章 猪队友 猪一样的队友

    “殿下, 庞淄已经抓住了。”顾清晏将最新消息告诉南枝。

    听到这个消息南枝颔首表示知晓,人抓住了,确认银两不会被转移, 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

    这要是放到后世, 那个互联网盛行的时代, 碰到这种骗局, 资金早就转移不知去向,即使把人抓到了也不一定能够追回损失。

    “还有一事, 可以确定庞淄背后有人指挥。”将眼线上报消息分享给九皇子。

    南枝有些意外, 倒不是意外背后还有人,而是意外对方还真被抓住了马脚。

    “我还以为幕后之人如此谨慎, 看到庞淄被抓,定然会藏起来不让任何人发现。”这人躲在背后操纵庞淄不就是不想被人发现,怎么在暴露之后反而现了马脚?

    顾清晏脸上又出现微妙的神色, 这倒也不能怪幕后之人, 只能说属下不给力,脑子不好使。

    “也不是幕后之人的问题, 实在是……”一时之间顾清晏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嗯?

    “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其他人应差阳错把他暴露了?”到底是什么情况能让他的伴读这么纠结?

    “庞淄被抓之后,他的同伙正好在不远处, 好巧不巧就在咱们眼线附近,或许他们以为眼线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没多防备, 然后就听到他们有人说……”顾清晏顿了顿, 压低声音,故意模仿那些人。

    “‘赶快飞鸽传书给会长’。”

    南枝一怔:“你确定是会长?”

    顾清晏点头表示肯定,当时眼线听到的就是这个。

    四海商会的会长不就是前不久,他和仁安帝一起说过的莫惊雷?

    看来一个小小的渝州里面还真是鱼龙混杂, 或许也是入蜀地不方便,消息太过闭塞,反倒形成天高皇帝远,让他们有了更舒适的发展空间。

    “交给文若一个人没问题吗?”南枝有些担心,渝州很有可能不止一股势力掺和,渝州由于地势原因,钱庄虽说有计划要在那开,但太偏僻反倒不好保证整个运转。

    因此南枝一点也不担心莫惊雷收到飞鸽传书之后,跑到钱庄取钱,即使他要取也得去相邻州,等他到钱庄根本不可能取到钱,更别说他还早早通知下去。

    “殿下不必忧心,毕竟你手下都是聪明人,这些场面还是能应付的。”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顾清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了一句阴阳怪气的话。

    这么一听反倒让南枝觉得有意思,比起原著中那个已经成了人形兵器的主角,他眼前这个拥有自己小情绪的顾清晏更加鲜活。

    “莫惊雷此人自命不凡,野心勃勃的同时又十分多疑,他不喜欢太聪明的下属,他觉得整个商会唯一的聪明人只有他就够了。”南枝倒是明白对方手下为什么和他这个会长完全不一样。

    顾清晏嗤之以鼻,只有无能的人才会害怕自己的下属太过聪明,因为他无法掌控太过聪明的下属。

    从这一点来说,最有容人之量的就是南枝,从不担心手下聪明人太多会反客为主,将他这个主人推下头领之位。

    “此人肚量为一方枭雄都不足以服众,他最怕被手下推翻,恰恰他这样的人最容易遭到反噬。”顾清晏对莫惊雷评价不高。

    南枝轻笑,这莫惊雷还是不简单的,不然也不会设计出这种庞氏骗局,此人如同他父亲所言,这人的野心绝对不小。

    “大概是对自己实力太过自信了吧,觉得即使手下一堆猪队友也能成事。”南枝说的轻描淡写,心中将莫惊雷放到重点关注名单之上。

    渝州地处西南,与雍州相接,雍州比起渝州更加偏远,但雍州有一个地理位置优势,此地紧靠河西走廊,南枝十分惦记这条路,可以打通西域,丝绸之路带来的利润不是个小数目。

    因此同样地势不好,雍州却有钱庄的据点,主要是南枝十分惦记河西走廊,再加上雍州与黔州同属西部地区,黔州内部。也比较复杂,地方部落拥有自己的首领,也就是当地土司。

    土司虽说也是有朝廷直管,但和渝州也是同样的问题,地势太过复杂,消息传达也不及时,本地许多土皇帝,势力也算是十分复杂。

    “说到底也是占据地势,若是交通便捷也不会于此。”顾清晏摇摇头,说来说去也还是道路不通达,容易造成地方出现割据一州的土皇帝。

    南枝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罢了,这些也不是一日之功可成。”

    他有心修路,修路开销同样不是小工程,如今有了世家这一笔“赞助”,倒是省了不少事。

    比起这种长期计划,他更在意皇庄中他的试验田里的小麦与水稻长势如何,经过三年努力,农场里终于能往外拿种子了。

    不过南枝也没有盲目将种子交给仁安帝推广,毕竟他相信农场里出来的东西,也不能没有实际数据支撑下,就让推广。

    除了农场以外,他还专门找人收集了大夏本土的麦种和稻种,好在皇庄足够大,并且依山而建,不仅有适合小麦种植的环境,也有水稻适合的水田。

    从这一点来看,带出农场的二代种子,不能像农场的一代种子一样不挑土地。

    农场里是没有水田的,水稻和小麦一样种在初始田中,南枝都怀疑是不是改变了水稻原有基因,这玩意还能被称之为水稻吗?

    结果二代种子对于外界环境要求和普通水稻种子一致,都是在水田之中才能种出来。

    当初为了实验,他还闹出不少笑话,其中之一就是他将农场里的水稻种子种在旱地之中。

    可想而知当时农庄里的佃农欲言又止,想拦下主家小少爷胡闹别糟蹋东西,又碍于身份不得不装作没看到。

    反正南枝本人故意当做不知道,胡闹就胡闹吧,他好歹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 60-70(第6/14页)

    清楚二代种子的具体情况,不这样在不同环境下种植对比,怎么知道种子的产量如何,二代种之后的三代种是否依然拥有二代种优良的基因。

    以及二代种的生长速度,和普通种子的生长速度差距是多少。

    比起那些还要慢慢处理的糟心事,他的粮食增产计划倒是顺风顺水。

    豫州地震应该还有一段时间,他记得地震是在下半年深秋时发生,之后就是凛冬,余震还未平息就下了第一场雪。

    因此南枝判断地震应该在深秋与寒冬交换之时发生,再具体一点他就不知道了,只能提前将人派出去。

    见机行事最重要,他都不知道能不能安稳到下半年,九岁夭亡的命运如同诅咒一般悬在他的头顶。

    谁也不知道这把剑什么时候会落下,第二年荆州就碰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雨,河床迅速被淹,不堪重负的河坝决堤。

    这些都是他下线之后,大夏遭遇的,更别提因为此次决堤产生的洪水导致丧生人数十分惨烈。

    后续更是引发了大规模疫病,这所有的灾祸都需要足够的粮食赈灾才行,因此高产量的良种必须安排上。

    庄上的实验观察数据差不多就要完善了,正好能将种子赶在春耕之前发放给百姓种植。

    小麦一般成熟之后磨粉做成面食,比起水稻脱壳以后就能直接蒸熟做米饭不同,小麦做主食处理方式更复杂一些。

    但水稻与小麦种植环境不同,两样可以同事种植并不冲突,从主食角度上来说,属于多了一个填饱肚子的东西。

    种植之事需要成果更是要等,心急也不能加快植物生长,如今那个讨厌的古董商被抓,后续还没处理干净,将这件事告一段落,皇庄里实验田的农作物应该也能收尾。

    “走吧,咱们去会一会这个庞淄,有百姓闹事吗?”庞淄被抓,还有很大一部分老百姓被蒙在鼓里,还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这些人保不齐怕庞淄被抓,他们的美梦破碎,想不开的定是要到府衙闹上一闹。

    无论他们怎么闹,他也不会将庞淄放出来,他不仅不会放,他还要将此人当众审理,将此骗局昭告天下,正好他谋划的另一件事可以借此展开。

    “确实有人试图闹事,不过也有想转为证人指控庞淄的,只要朝廷能把他们的本金归还既可。”顾清晏没有否认有闹事的情况,但那些人都被劝了回去,还在听说如果愿意指控庞淄,是可以要回被骗银两的后,纷纷表示愿意指控。

    不能说这些百姓翻脸无情,而是庞淄本身没将这些百姓放在眼里,而百姓也只把他当做赚钱工具。

    如今这个工具被抓,明显没办法保证他们的利益,自然为了挽回损失,他们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将此人指控。

    一开始就是互利互惠关系,如今发现他们只是单方面给庞淄利益,自身并没获得好处,自然会翻脸不认人。

    “庞淄不将这些人当回事,他却没想过这天下最多的还是老百姓。”对于这个喜欢投机取巧的古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