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90-100(第1/15页)

    第91章

    不可能!那不就乱了纲常了吗?!

    上巳节在三月三,自是春暖花开满笑颜,纵然审食其心有顾虑,但念着当年的承诺,到底还是邀了吕雉一起出行。

    不过好在他们心里也清楚这并不是太妥当,故而也就没去灞桥那边凑热闹,而是两个人一起低调出行,去了上林苑里一处幽静的临水照花之地,共度了一整日的时光。

    等到临近黄昏,他才送了吕雉回宫,而自己则回了府邸,不得不说,他今天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直到家里的仆人禀报说留侯派人送了东西来。

    审食其虽然有些疑惑张良怎么会突然给自己送东西,还是在上巳节这样的日子,但出于礼貌和好奇,还是让仆人把东西呈上来。

    等他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放着的芍药花和当归药时,脸色顿时就变了。

    芍药是定情之花,而当归则是回头之意,结合在一起送来,只能是张良在提醒,他和太后娘娘的事,已经暴露了,而且是暴露在了之前不知道的人的面前。

    如此推断之下,那就不可能是沛县的老臣同僚们,东西又是张良送来的,审食其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宫里走漏了消息。

    至于到底走漏给了谁,才能让张良特地提醒自己,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是小刘盈,否则事情不会到如此地步。

    最坏的情况到底还是出现了,审食其的眉头皱的死紧,可见对此事感到甚为棘手。

    就在他想着是不是进宫跟吕雉商量一下对策的时候,夏侯婴及时赶到,成功阻止了他病急乱投医的行为。

    夏侯婴先告诉他自己已经劝住了小刘盈,又让他稳住,千万不要自乱阵脚,现在这种敏感时刻,那就是一动不如一静,谁先开口,反而容易出问题。

    在他的宽慰和劝说下,审食其到底还是定了定心神,并对他的援手行为表示了郑重感谢。

    夏侯婴没有居功,只说自己也是偷偷来的,要紧赶着回去,省的再生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

    而对此,审食其也表示理解,为了避嫌,也为了不声张,他自己不能去送他,便想让儿子亲自去送。

    夏侯婴听到这儿,却也摆了摆手,示意好意心领,但实在不必如此,审食其闻言,也只得作罢,两人又说了几句后,夏侯婴就从后门悄悄出去,上了马车离开了。

    只马车里除了夏侯婴之外,居然还有一人,正是左丞相曹参,可见张良一送了消息,他就猜到了小刘盈将会去找夏侯婴,这才能及时提醒对方赶来善后。

    这其中环环相扣,看似是巧合,实则都有迹可循,而将众人连接在一起的,无非是一个原因,立场。

    林清源,张良,曹参,夏侯婴,都是道家学派的人,合该守望相助,之所以这次选择拉审食其这个外人一把,也是因为他们都清楚,对方是羁绊太后吕雉的强有力的人选。

    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审食其很有利用价值,而且立场倾向他们一边,那么他们偶尔也该投桃报李,回应一二。

    毕竟,这才符合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所在。

    而回宫的吕雉对这其中的种种,还丝毫不知,她还沉浸在今日的快乐时光中,其喜悦在听到刘元有孕的消息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这消息还是提前回宫的小刘盈亲自告诉她的,吕雉顿觉事事顺心,件件如意,高兴的她当即拉上儿子就要一起去看女儿,丝毫没有注意到小刘盈眼眸中的复杂。

    而小刘盈呢,看着母后这样发自内心的关切和欢喜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起以往她对自己和姐姐的爱护与支持,心下便更软了些。

    刘元和林清源见他们母子一起过来,且小刘盈的态度不似早上那般激烈,这悬着的心也就稍稍放松了些。

    趁着吕雉在寝殿陪着刘元嘘寒问暖,各种叮嘱的时候,林清源赶紧将小刘盈拉到一旁,询问他到底如何了。

    小刘盈简单跟他说了夏侯婴开解自己的过程,并表示他会找个合适的机会单独和母后谈谈此事,当然,是心平气和的谈。

    林清源听到这儿,总算彻底放下了心,小刘盈的脾气他清楚,只要这孩子说了,那么就一定会做到的,不过对于能否谈成功,他还是有点忧虑。

    到底吕雉比较强势,他是怕小刘盈一个不好,说错了什么,可能会激怒对方。

    思及此处,林清源于是善意的提醒了他一句,如果真到了要谈的时候,一定要通知自己,这样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母子两个僵持住了,他也能及时去救场。

    小刘盈自是点头应下,而且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也是为了不让别人再添什么闲言碎语在他们母子之间,所以这谈话的时间也就定在了次日。

    只今晚小刘盈还是要拜托林清源,请他给姐姐刘元传个信儿,留母后住一晚,不要让她回椒房殿听底下人说三道四,免得出现什么三人成虎的局面。

    林清源也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自是答应助他,就这样,多方努力配合之下,到底这事儿拖到了第二天,一家人一起用过早膳后,小刘盈便携吕雉一起前往了宣室殿。

    至于小刘长,依旧被留在了这里,林清源要照顾刘元顾不上他,便吩咐窦漪房接着陪他玩就是。

    吕雉与儿子同乘一辆车前往宣室殿,心里却总觉得有哪儿不对劲儿,有心想问问怎么回事,却在看到儿子逐渐凝重的表情时,不知如何开口。

    好在不久后就到了宣室殿,她也稍稍松了口气,可随即吕雉就见儿子屏退左右,只留他们两人在屋里时,这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盈儿,你是有什么事要……”,她试图打破眼下这种令她感到窒息的局面,于是试探着开口发问。

    “母后,你和审大人的事,朕都知道了。”然而小刘盈却突然来了一句这个。

    也就是这一句,让吕雉瞬间愣在当场。

    “你,你知道什么了?”她心下有些慌乱,但还是强装镇定。

    “全部,”小刘盈只回了两个字。

    “那你想怎么样?”吕雉拿不准他的态度,又不想兜圈子,主要是事情到了这地步,也没必要了,所以她就直接问了。

    “不是我要怎么样,而是母后对审伯父的定位是怎样的。”小刘盈却摇了摇头,同时转换了称呼。

    “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回答实在让吕雉意外的很,大脑甚至没反应过来。

    “就是说,母后是打算留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还是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小刘盈耐着性子解释。

    “夏侯叔叔和我讲了母后和审伯父的过往,年少相识,后又相知,再相互扶持的种种,我能理解母后的不容易。”

    “如果你只是想跟审伯父就个伴儿*,平时说说心里话,聊聊天什么的,那我没什么好说的。”

    “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你们又一起经过那么多风风雨雨,做儿子的,又岂会不体谅母后的心情呢?”他情真意切的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想法。

    “可要是母后还想与对方更进一步,再续前缘的话,那朕……”但随即,他话头一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90-100(第2/15页)

    就要亮出自己的底线。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又何必非要强求其他呢?”吕雉却不等他说完,就立刻表明了态度,而且她说的是实话,她确实没想过。

    “母后能想通就好,不然就是儿子能体谅母后,恐外头也会有什么非议,届时我们才真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了。”小刘盈听到这儿,总算松了一口气。

    “非议?哀家怕别人议论吗?我大汉承袭了秦律,其中的妖言令还没废除呢,我看谁敢指着皇太后说三道四?就不怕诛灭三族?”对于儿子之后的这个说辞,吕雉却不以为然。

    “那就请母后体谅体谅儿子,体谅体谅姐姐吧,朕新君临朝,还未亲政,而姐姐呢,如今怀了身孕,实在不能劳神。”

    “我们虽然都理解母后的难处,但架不住外人拿这个做筏子,嚼舌头,届时伤了母子情分,反倒不值当了,母后,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小刘盈见她不以为然,只能换了个理由,并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她能收敛一些,稍稍退一步,也好让自己不至于那么难做。

    “我儿放心吧,母后有分寸。”吕雉听到这儿,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可见她心里清楚,这就是儿子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既然如此,那她也不能太过分了。

    就这样,母子两人暂时达成了一致。

    与此同时,曹参应了张良的邀请过府一叙,张不疑为其置办了一桌酒菜后,便识趣的出去了,房间里便只剩他们两人了。

    待各自饮过一爵酒,又寒暄了几句后,便进入了正题。

    “对于陛下如何处理太后和审食其之间的关系,我并不担心,到底我们已经从中转圜过了,夏侯婴也已经开解过。”

    “我们的这个陛下啊,这些年来,虽行事风格有些转变,但心肠还是软的,到底又是亲母子,想必不会闹得太僵。”

    “我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子房,你今天找我来,也是为着这个吧。”曹参先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两天的情况,后面却突然话头一转。

    “为着什么呢?”张良却明知故问。

    “当然是鲁元公主有孕一事,”曹参见他不接话茬儿,只好自己挑明了。

    “你我都清楚,他们大婚前,那个筮者给出的关于子嗣的卦象,可是有些不对啊。”他压低声音道。

    “母仪天下还不好吗?依你看,又有哪里不对呢?”张良继续反问。

    “母仪天下当然好,但也不就等于说,公主腹中怀着的是个女孩吗?而且卦象上说,于子嗣有些妨碍,那不就等于讲,林清源可能没儿子吗?”

    “那他要是没儿子的话,我们道家学派的传承该怎么办啊?”曹参忧心忡忡。

    “你考虑的那么长远做什么?你我还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是两说呢。”张良却淡定的很。

    “你是不用考虑,这无论怎么着你们张家都稳了,可我不行啊,我那几个儿子,唉,不提也罢,”话到此处,他无奈的摆了摆手。

    “他们将来恐怕连守成都做不到,你说我能不提前积攒点香火情吗?”转而他就回到了正题。

    “可在我看来,此事并不难办,那筮者只说子嗣艰难,又未曾说死了,也就是说,还有转圜的余地。”

    “既然如此,你不若找几个好大夫准备着,万一哪天真用着了,也是你对他们夫妻的恩情不是?”

    张良却让他不要太担心,并给出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办法。

    “这个好,这个主意好,我想想啊,我之前在齐国任职的时候,好像当地确实有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听说还是扁鹊的传人呢。”

    “等我想想法子,把他弄到长安来。”曹参说着说着就打算起来了。

    “可我现在担心的不是将来的男孩,而是即将出生的女孩,”张良见状,赶紧把他的思绪拉回来。

    “女孩怎么了?不是说要母仪天下当皇后吗?这还有什么担心的?”曹参不明所以。

    “丞相,你我当初都问过那筮者,公主腹中这孩子的未来了,但你难道就没怀疑过,这母仪天下,可能有问题吗?”

    “不然对方怎么会面露难色呢?”张良却一针见血指出了其中的不对。

    “原是我会错意了,我还以为你今天找我来是为了……,诶呀,不提了,不提了,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吧。”

    曹参听到这儿,就知道自己猜错了,顿时老脸一红,好在他心理素质够强,很快就稳住了。

    “那你说,这个母仪天下会有什么问题呢?”他顺着他问。

    “母仪天下指的是要做皇后不假,而且也确实是件喜事,可那筮者却并未有喜色,反而为难至极。”

    “故而我猜着,应该是这成亲的对象不符合常理,否则解释不通。”张良分析着。

    “皇后要嫁的不就是皇帝吗?我们之前也猜过,应该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了当今陛下的儿子啊。”

    “那样将来不就能应了这卦象了吗?怎么不符合常理?”曹参还没想透其中的关窍,反而振振有词的反驳着。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太后娘娘等不到陛下的儿子出生,她就要为公主的女儿安排婚事了呢?”张良却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猜测。

    “不可能!那不就乱了纲常了吗?!”曹参愣了一秒后,下意识的就否定道。

    “所以我才说,不符合常理啊。”张良却慢悠悠的接了一句。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陛下不可能答应的,公主和驸马也不会答应这样荒唐的提议的。”

    曹参听到这儿,瞬间睁大了眼睛,虽然他连连摇头,并不断的找理由否定这个猜测,可他心里却忍不住按张良说的去推算,结果却悲哀的发现,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说的通。

    “……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他实在是想不出法子,只能去问对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