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从来都认为没有行动的承诺,都是有口无心的。
她本以为这不*过是刘盈随口说说罢了,谁成想接下来就听他来了一句。
“而我,也必然会做到这点!”
“陛下想……怎么做到?”窦漪房眼眸微动,显然是被他的话震惊到了,就是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真心,还是他的许诺。
“你现在是美人,等你有了身孕,我就封你为夫人,倘若生下儿子,再和小嫣儿缔结婚约,如此一来,我就有把握说服母后了。”刘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而窦漪房也听的一愣一愣的,说实话,这个主意吧,它的可操作性在她看来……好像还挺靠谱的。
如果他说只让自己凭生孩子晋位就能当上皇后,那窦漪房铁定是不信的,可要是自己的儿子能娶了小翁主,那就另当别论了。
小翁主的母亲是鲁元公主,她在吕雉心里的分量如何,那自是不用说的,而更重要的是,小翁主是林清源的女儿,后者对大汉的重要性简直不言而喻。
再者,倘若他们真成了儿女亲家,来日自己若想单独见他,便要方便许多。
当然了,这些都要建立在自己真的能生个儿子,小翁主也会嫁过来的基础上,但别说自己有没有儿子了,只一件事就很棘手。
“可是陛下,小翁主身上,不是还有和匈奴的婚约吗?”她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那只是用来敷衍那群野蛮人的,我是不可能把嫣儿送到那等苦寒之地的,就是我同意,先生和姐姐也不可能答应啊。”
刘盈摆了摆手,直接告知她当初汉匈联姻的真相。
“原来如此。”窦漪房若有所思。
“现在你放心了吧,我一定会给你和我们的孩子最好的。”刘盈拍了拍她的手背,再一次许诺道。
“其实什么名分地位,我都是不在意的,只要陛下心里有我和孩子,那我们就心满意足了。”窦漪房闻言,也顺势羞涩一笑,他如此道。
“我们?好一个我们,那这孩子确实该早些来的,你说是不是?”刘盈闻言,故意去逗她。
“陛下,”听懂他话里的意思,窦漪房脸上也染上一抹红霞,别过眼眸不去看他。
这次她倒是真的害羞了,虽说心里有诸多筹谋,可到底还是个小女儿家,骤然听他讲这些事,也难免羞得慌。
“好了,我不说了就是,”见她如此,刘盈也不在逗她,转而哄了哄她。
“那,天色不早了,我们安置吧。”说实话,其实他也挺紧张的,到底都是头一次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130-140(第5/16页)
,也属正常。
好在两人提前被教导着看过些图之类的东西,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不知该做什么。
就在两人洞房之际,另一头,刘元和林清源也没睡,正在说着话,不过谈论的话题跟今晚的小夫妻无关,说的是搬家的事。
“眼下盈儿成年又亲政,又刚得了心上人,可谓是春风得意的很,母后那儿看着,想必也欢喜,先生,你看要不过几日我和盈儿一起去跟母后进言,让我们搬出宫去住如何?”刘元问他的意见。
“你这主意倒是不错,只是时机不太对,”林清源放下手中书简,“我想的是,不如先把母后迁宫的事办妥了,然后再来提我们的,更顺理成章些。”
“母后在椒房殿住的好好的,何故要迁宫呢?”刘元倒让他说糊涂了。
“元儿,我问你,椒房殿是什么地方?”林清源不答反问道。
“国母所居,皇后之……”,刘元说到这儿,突然反应过来了。
“先生的意思是,父皇在时,母后是皇后,住椒房殿理所当然,后来盈儿年少登位,后宫空虚,母后以太后身份打理宫务,住在椒房殿也无不可。”
“可如今盈儿已经成年,且后宫进了妃嫔,哪怕只有一个,那也是有了,倘若母后再住在椒房殿,就有些错了规矩,先生,我讲的对不对?”虽然是疑问句,但却是肯定的语气。
“对,但这话不能我们去跟母后说。”他先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不然的话,就太明显了些,尤其是到了后面的时候。”他挑了挑眉。
“那么,我们就找一个视规矩如命,以尊卑立身之人替我们开口吧。”刘元瞬间心领神会。
“看样子,元儿已经知道谁最适合了。”林清源笑了笑。
“那是啊,而且我想,他一定非常乐意接手这个任务。”刘元也笑了笑。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对此心照不宣,而被他们当做冤大头的家伙,无疑是现在掌管国家礼制的奉常,也就是儒家学派的掌舵人,叔孙通,叔大人。
第134章
长乐宫在人们心中地位非凡,比未央宫更甚。
太后娘娘需要迁宫的事,林清源没有亲自下场提醒,也未曾让妻子提议,而是转而跟刘盈商议,示意他去跟叔孙通讲,让后者主动提。
而刘盈自己,也十分愿意答应此事。
虽说汉初的宫殿群不多,但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可不小,规制也够隆重。
而这,也符合当时营造宫宇的萧何萧丞相的说法,‘皇家殿阁,非壮丽无以重威’。
由于是长乐宫先落成,刘邦在世时,饮食起居常在此处,后来未央宫落成,更加华丽大气,他这才改居此处,并搬到了其中的宣室殿,而当时的皇后吕雉,则居于椒房殿。
虽然本朝立国时辰较短,未曾有过太后,但历朝历代也没有说让太后继续住在皇后宫宇的规矩。
如此一来,迁宫就势在必行。
而刘盈的打算就是,把母亲吕雉迁往长乐宫居住,让她安享晚年的同时,也可削弱她对未央宫内各个宫殿的掌控,方便自己加强皇权。
最重要的,只有椒房殿空出来,他才能给窦漪房晋位。
有鉴于此,他当然十分赞同这件事,于是便秘密召见了叔孙通,示意他主动提此事。
叔孙通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答应了下来,并在第二日的朝会上大张旗鼓的提议,太后应该迁宫,并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
刘盈也做做样子,言说迁宫之事会好好考虑,让众人押后再议。
朝会结束后,这消息便传的沸沸扬扬,陆贾追着叔孙通的脚步,跟他一起回到了府邸,刚进了房间,关闭门窗便开始责问。
“老友,你是疯了吗?竟敢在朝堂上公然……”
“公然什么?对抗太后吗?我不觉得是这样,我反而认为自己在做一件无比正确的事。”他还未说完,叔孙通就打断了他。
“无比正确?吕太后是什么脾性,难道你不清楚吗?你主动提议要她迁出权力中心的未央宫,转而去到长乐宫居住,你觉得她不会报复吗?”
陆贾简直不理解他怎么会做出这么没有分寸的事,而且事先一点都没跟他通气商量。
“我从来没觉得她不会报复,但比起一个女人的报复,我更在意我们儒家的未来!”叔孙通斩钉截铁的回应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陆贾皱紧了眉头,“太后娘娘并没有针对我们儒家啊,反倒是陛下以及太傅,对我们的态度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陛下和太傅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出于平衡朝堂势力的需要,可太后娘娘不同,她正在试图挑战伦理纲常的底线,我们绝不能纵容!”叔孙通摇了摇头。
“挑战伦理纲常的底线?”陆贾越听越糊涂,“太后娘娘最近做什么了吗?我怎么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她当然做了,只不过没做成,但若是不阻止,只怕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话到此处,他便凑过去跟陆贾说了加冠礼当天太后试图把小翁主抱进宗庙的行为,以及自己对她心里那个想法的推测。
而突然听到这消息的陆贾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不太可能吧,小翁主可是陛下的亲外甥女,太后娘娘怎么会,怎么会……”
他实在难以想象吕雉得疯狂到什么地步,才能想出这等惊世骇俗的法子来,以至于连宣至于口都不敢。
“怎么不会?权力会把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历史已经教过我们了,想想齐襄公和文姜,卫宣公和宣姜吧。”
“他们都曾是站在权力顶端的人物,所以也就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可他们哪一个不是违背常理,哪一个又没有国破家亡了?”
“代价,这就是代价,是他们滥用权力,无人节制的代价!”
叔孙通甚至给他举了例子,以验证这种事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可这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陆贾还是不明白。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吕雉谋划的这事儿若是成了,肯定会闹出大乱子,可毕竟跟他们这些臣子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犯不着直接跳出来跟太后硬刚啊。
这一个不留神,很容易会成为众矢之的啊。
“当然有关系,因为我已经决定要投靠陛下了。”叔孙通压低声音严肃道。
“就算投靠了陛下,他也不会因此让我们儒家学派成为主政思想的。”陆贾第一反应就是打量四周,确定无人后,这才一把将对方拉过来。
“老友,你糊涂啊,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就站队呢?至少也要等到局势明朗,或者陛下……”
“或者陛下给出一定的筹码之后,再做决定,是吗?”都不等他说完,叔孙通就把后半句补全了。
明明谈论的话题十分敏感严重,可他的表情却是异常淡定,这让陆贾不禁想到了什么。
“难道陛下已经?”他有些迟疑的看向了自己的老朋友。
“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130-140(第6/16页)
说会在下次科举时,给我们公平。”叔孙通轻声道。
“他真的说给我们公平吗?”陆贾有些不敢相信对方竟然开出了这等价码。
虽然这听起来好像是画大饼,可陆贾知道,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再加上儒家自身的底蕴,便足够弥补上一次丢掉的所有损失,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都会挣回来。
想到这儿,陆贾似乎能够理解叔孙通为何要揽过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没错,”而叔孙通也再一次点头肯定了。
“其实就算陛下不提,我们迟早也要提迁宫的事,因为这就在我的职权负责范围之内。”
“最重要的是,上下尊卑,规矩礼制,绝不能乱,否则就是在掘我们儒家的根了。”而这,是叔孙通绝不允许的。
“如果陛下没有许诺什么,你还会如此坚决吗?”看他这信誓旦旦,大义凛然的模样,陆贾突然冷不丁问了一句这个。
“那我就等他给我许诺,然后再动手。”叔孙通面不改色道。
“老友,我就知道,你还是那个你,不见兔子不撒鹰,”听到这儿,陆贾总算松了一口气,确定眼前的他还是原来的他。
“看来,你还没有修习到圣贤孔子那视名利如粪土的境界啊。”他甚至出言调侃道。
“这才能说明,圣贤的珍贵性。”被人看穿自己的真实目的,叔孙通多少有点尴尬,但好在他脸皮够厚,不怕调侃。
再者,孔子到底是不是视名利如粪土,那他这个儒家现任掌舵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若非当年孔子辗转多国,在仕途上有诸多不顺,他后来又怎么会回到家乡开宗立派,专心讲学呢?
说白了,现在人们口中的圣贤,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俗人罢了。
是世道,人心,利益,得失……这种种复杂的经历让他们从凡俗中悟道,进而总结出了,那褪去了一切浮华后的本真至理,也为日后儒家几百年的传承打下了基础。
从这一点来看,孔子称一句圣贤并不为过。
但也不能否认,在某一个时间段,他是一个凡人。
既然是凡人,那拥有大家都有的欲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正是因为知道这点,陆贾才敢拿这个开玩笑的。
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嘛。
他们虽尊敬孔子,但却不盲从对方,或者说,儒家内部各派系,除了鲁儒之外,基本都有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独特理解,也进而产生出无数分歧。
但无论他们内部如何争执不休,对外还是一心的,而这,才是叔孙通的底气。
就在他们这边商议着如何促成移宫之事的时候,当事人也在讨论着。
椒房殿内,吕雉和审食其正说着话。
“前些日子封妃,盈儿先斩后奏,今日涉及迁宫,也未曾提前来禀报一声,他这真是打量着自己翅膀硬了,敢跟哀家叫板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