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暖暖而生 > 正文 第207章 汴州游

正文 第207章 汴州游(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而林暖则是一身锦棉襦裙,浅碧色如水波荡漾给了秋日坠了点绿意,简单挽了个发髻,未施脂粉,朱唇自然嫣红,一双明澈的眼眸映着汴州的秋色,沉静如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

    两人并肩而行,煞是般配。不少行人走过,还有回头看看他俩的,不知是对二人容貌气质的关注,还是对一个女子不带围帽就上街的腹诽。

    冯雨和强哥儿跟在两人后面,兴奋地到处张望,秦乐和秦云飞走在外侧,时刻警戒着。

    乡试的尘埃落定,紧绷的弦暂时松弛,一行人投入这千年古都的怀抱,感受它秋日特有的韵味。

    林暖的目光掠过街市上摩肩接踵的人群,心中却掠过一丝奇异的恍惚。

    上辈子,发达的交通网络缩地成寸,她却仿佛被无形的锁链困住,连省都未曾出过。而如今,在这交通远不及前世的时空,她的足迹却已踏过了小半个康朝疆域。

    是前世的忙碌与懒散困住了脚步?还是今生的际遇与责任推着她不断前行?她微微摇头,将这个无解的疑问暂时压下。

    汴州的风光,是典型的中原气象。

    开阔的街道,厚重的青砖城墙,高大的槐树与梧桐在秋风中簌簌作响,落下金黄的叶片。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尤其是在这三年一度的乡试刚结束的时节。整个汴州府仿佛被点燃了,街头巷尾都涌动着身着儒衫的学子,茶馆酒肆里更是人声鼎沸,高谈阔论之声不绝于耳。

    秋意正浓,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的卖花人,金灿灿的秋菊是绝对的主角,或盆栽或扎成花束,黄如金,白似雪,紫若霞,在略显干燥的空气中热烈地绽放着。

    小贩们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赛黄金的龙爪菊喽——”,“清心明目的玉玲珑——”,“重阳登高簪花必备——”,为这秋日古城增添了一抹鲜活跳动的色彩。

    各色店铺——书肆、酒楼、绸缎庄、古玩铺——顾客盈门,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一派繁华盛景。

    汴州西侧,一条宽阔的河流静静流淌,便是汴州河了。

    河水在秋阳下泛着粼粼波光,自北向南而去,水流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林暖心头莫名浮起前世课本里关于大运河的记忆片段,“知远”她轻声问身旁的陈行宁,“此河可是人工开凿?”

    陈行宁皱眉看向林暖,有些惊讶林暖的问题,他思索了一番,沉吟道:“此河古已有之,名为汴水,典籍所载,多为天然河道,或经疏浚引流,应该不是人工开凿。”

    林暖闻言,眼中掠过一丝了然,随即又有些自嘲地摇摇头。

    是啊,时空皆不同了,何必总拿前世的模子来套?也许只是有些类似罢了,她再次在心中告诫自己,将那些不切实际的联想轻轻划去。

    一行人来到了汴州赫赫有名的樊楼,楼高三层,飞檐斗拱,气派非凡,朱漆大门洞开,喧闹的人声夹杂着酒菜香气扑面而来。

    步入大厅,只见人头攒动,几乎座无虚席。放眼望去,尽是身着儒衫的学子,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凭栏,乡试刚毕,正是议论风发之时,虽然大部分人面有菜色。

    有人慷慨激昂,纵论时政得失;有人引经据典,探讨经义策论;还有人面红耳赤,争论着某道考题的解法。

    空气中弥漫着笔墨纸砚的微香、酒菜的浓香,以及一种独属于文人雅集的、既兴奋又略带焦虑的气息。

    陈行宁目光扫过人群,果然看到了几张在考场中排在自己左右、曾有过几面之缘的面孔,彼此点头示意,却也仅止于脸熟。

    倒是有几位同从德阳府赶考而来的同届秀才,热情地上前与陈行宁寒暄起来。

    林暖见状,体贴地对陈行宁低语:“你且与他们叙话,我们先找地方坐下点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示意秦乐留下照应陈行宁,自己则带着秦云飞和其他人,在大厅边缘寻了一处稍显清静的位置落座。

    很快,伶俐的伙计便拿着菜单过来。林暖点了几样汴州本地特色菜和时令鲜蔬,又特意叮嘱:“稍后菜齐,秦师傅请唤一下行宁。”

    “好的,姑娘。”秦云飞应声。

    樊楼生意鼎盛,点好的菜迟迟未能上齐。

    等待的间隙,林暖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众生相,耳中捕捉着学子们夹杂着地方口音的议论,倒也自得其乐。

    终于,菜肴陆续上桌,陈行宁和秦乐也回来了。

    汴州菜式果然如林暖所料,风格粗犷豪放,以蒸煮为主,分量十足。

    一大盘蒸得酥烂的羊肉配着粗粝的胡饼,一盆热气腾腾、汤色浓白的杂鱼炖豆腐,一盘码得整整齐齐的蒸腊味,还有几样时令蔬菜,多是清炒或白灼。

    众人举箸品尝,气氛却有些微妙。

    秦云飞尝了一口蒸羊肉,嚼了两下,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秦乐更是直接小声嘀咕:“这味儿…有点柴,也没啥特别香气…”

    习惯了林暖“小厨房”出品的精致烹饪,众人早已被养刁了胃口,眼前这樊楼名菜,虽也真材实料,但调味相对简单,火候也欠些精细,在越州宴的清雅鲜美和林暖那融合了现代理念与古法技艺的绝妙滋味面前,确实显得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粗粝”了。

    “自然比不得阿暖的厨艺!”陈行宁看着林暖,眼中尽是自豪和满足,不过没吃多少又搁下碗筷,似乎不是很有胃口。

    林暖问“知远?”

    陈行宁眼眸底有些伤感“刚刚听同科说起,有几个出了考场便……”

    林暖闻言并不言语,只能说万般皆是命,她轻轻握着陈行宁的手。

    陈先生也不是伤春悲秋的人,感伤也好,幸运也罢,总归他还能坐在这,身边还有阿暖这就够了。放下那点悲哀,又拿起筷子夹起一片清炒的时蔬,细细品尝着这属于汴州最真实、最市井的秋日味道。

    林暖看着窗外,汴州河的波光似乎映入了眼底,带着穿越时空的平静与悠远。

    喜欢暖暖而生请大家收藏:暖暖而生m.ikbook.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