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才吃了几年米,就是找了个人问问,还不一定弄到手呢。您吃的盐比我吃的米都多,以后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是得您多照顾照顾我呀。”

    刘淑英别的不吃,就吃小姑娘卖乖这一套,气都没法生。

    “行行行,你要是那个门路还靠谱,给家里也搞两只,人家要用什么换你跟我说,我肯定不少你的。”

    刘淑英自己的关系都在城里,还集中在机械厂  ,你要说市里省里她都能找人搭上关系,要从村里弄物资,还真没多简单。

    魏同心连连承诺,保证只要能弄到她自己一只,就给奶奶也安排一只。

    今天的废品站淘宝真是大丰收。

    她自己要看的旧报纸就不说了,按斤称的,总共也没多少钱。

    乔红霞的那本连环画,她依稀记得有几年旧连环画很火,估计只要保存好,应该能升值。

    至于那个疑似古董的铜杯字嘛……害,不是古董也不算亏,毕竟搪瓷杯都要一块,这三毛五,就当它真是个鸡食杯,就这么用吧。

    如果是古董的话,真仔细供着,没准要被人翻出来,到时候放鸡笼子里,出门就把鸡关回去再锁好门,就不信还能有人怀疑它,还能被偷走。

    万一到时候能卖出大价格,那比她现在都买不到的山河一片红邮票,赚得更多哇!

    第35章 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听说了……

    “听说了吗,县里号召下乡,除了就一个孩子的,每家都要有人去!”一个眼熟的婆子冲进隔壁院大喊,惊动了无数人。

    “什么!”

    “怎么这么突然!”

    这句话惊动了无数人,大家手里洗的衣服掉盆里,拼碎布的摔下布就站起来,还有个手头正在补板凳的赵安邦,撇下板凳就扒上墙头。

    那婆子家里就两个孙辈,一个有工作且结了婚,一个早下乡了,根本不愁这个,带着点“你们都不知道,我最先知道”的优越感,“正式通知还没发,我今儿去市里,也是碰巧偷听到的,你们得赶紧准备起来啊!”

    “要么工作,要么跟有工作的结婚,不然都要去!”

    一个大妈满脸惊惶,“那结了婚,但都没工作的怎么办?”

    婆子叹气,“那就一起去。”

    “什么玩意!怎么能这样呢!不行啊!”

    “你有什么办法?你还不不赶紧把工作给孩子?不然到时候人家可不管你那么多。”

    没有工作的人可真不少,县里本来就厂子不多,除了那屈指可数的几个之外,规模也都不大。机械厂已经是最大最好的厂了,但要工人的门槛也高,还有还多个大学生技术员呢。

    如果没考上中专,那想要弄到一份比较好的正式工,哪怕是高中生,也得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找门路。

    本来就这么难了,可以想象,一旦下乡通知出来,大家会多么疯狂。

    过来围观的不止这院里本来的这么些人,基本上附近听到说话声的都凑过来了。

    婆子接着说,“我家是不用愁,但我想着这么多年邻居,我凑巧听到了,也不能不管大家。你们抓紧啊。”

    惊惶的大妈一时不知所措,只是条件反射般感谢她,围观的人也多半如此,但总有人会怀疑。

    另一个大妈拉住惊惶的同伴,单手叉腰,“要我说,你这话真假还不知道呢,别在这儿吓唬人。”

    这话一出,有几个人不禁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婆子。

    婆子没好气,感情提前知道了消息,来通知大家,反而还通知错了?

    “什么叫真假不知道?臭娘们!你知不知道你这话一说,给大家耽误多少事?我能听说,人家也能听说。我紧赶慢赶跑回来给大家报信,就是想让邻居们比其他人早一步准备,咋?你看不惯我,还不知道看看啥情况?!”

    “万一大家听了你的话,耽误了,孩子下乡了,你负责啊?你帮人家下乡啊?!”

    婆子啐了一口到她面前,“呸!小心眼的东西!”

    那个大妈气得要命,想冲上来跟婆子来两下,被围观的抓紧拦住了。

    感觉没意思,婆子索性懒得在自家院里待着,甩下一句“爱信不信!”,就往魏同心她们院里来找刘淑英说话。

    这么多年了,也就跟老刘说话最舒服,其他人动不动还得嘴你两句,就她,通情达理。哎呀,可惜就是大儿子死得早,怪可怜的。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30-40(第7/14页)

    —

    刘淑英特意让魏同心给婆子冲了一杯红糖水,婆子才惊觉,这几天好像是自己没绝经的时候来那个的日子。

    “哎哟,老刘,你看你,我这都多大年纪了,早不来了,你还记得这个。”

    刘淑英当然知道她早不来了,废话,她俩都六十多了,还来岂不是妖怪。但跟人处关系么,小事上就要想到人想不到的,还得坚持做,让人家自己发现了,才显得格外贴心呢。

    “你管我,你就当我是看重你,非要请你喝,跟来不来的有啥关系。”刘淑英看婆子嘴角都收不住,笑着说,“胡大花,你这去一趟市里,可真是运气好,能碰到其他人碰不到的。”

    婆子胡大花摆摆手,“什么呀,那市里的茅坑比我们巷里的还不如呢,我偷听人家说话差点没掉进去。”

    “还以为自己通知大家是做好事,没想到啊,人家根本不领情,还挨一句呲。”

    魏同心当然知道这消息肯定是真的,但原主记忆中,根本没有谁提前听到消息的事,正式通知就是下周发,街道办直接上门做工作了,怎么这回格外不同?

    魏同心帮着她说话,也顺便问问,“胡奶奶,那都是个别人,我们可是很感激你的。那个,你有没有听到,这下乡,最晚是啥时候啊?大家有多少时间来找门路或者相亲?”

    胡大花这时候才注意到这个魏家老三,下意识以为她问是为了自己别下乡,等看到魏同心腿边的乔红霞,才想起来这人刚结婚。这婚结得,可太及时了,不然,魏家铁定轮到她。

    “那人家没细说,估计最多一个月吧。”胡大花回想了一下,还真不晓得。“不过倒是知道正式通知没两天就要发了,那臭婆娘真怀疑,自己去打听好了,反正耽误的是她家的事儿,我是不愁的。”

    刘淑英心里挂念的事儿落了地。魏渡江的工作早搞好了,魏家也就她们仨还有赵安邦知道,魏成河他们那一派还以为魏渡江在给人替工呢。

    魏爱国有工作,魏文红太小,那现在看来,只能是魏爱军了。

    刘淑英心里打定主意。

    虽然不知道孙女们的消息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但能比胡大花和她都提前那么多知道下乡的消息,也没必要去深究了。

    胡大花吸溜着红糖水,“要我说啊,同心这婚结的就是好,就小乔这家底、这工作,要不是他太牛心古怪的,也不至于单这么久。那以前是他看得上的瞧不上他,这会儿啊,估计就得抢了。”

    “你这时机真是,啧啧啧,太巧了,运气真好。”

    又看了看门外继续修板凳的赵安邦,“渡江这么多年都聪明,咋到自己的大事上头不清醒。”

    “老刘你这个孙女婿也是个没工作的,难道还真指望渡江替工的那个人把工作给她啊?”

    刘淑英想了想,老胡嘴巴还是紧的,而且人厚道,市里关系铁,消息灵通,那还是可以透漏点小秘密给她。

    刘淑英凑近胡大花,小声说,“我跟你说了,你可别告诉任何人。你家老头都别说。”

    胡大花睁大眼睛,哎哟呵!不得了啊,不声不响的,难道真把事情解决了?

    魏同心自觉地捂住乔红霞的耳朵,这事可不能让孩子听,别嘴上没个把门的,给嚷出去了。

    乔虹霞还以为魏同心在跟她玩,冲她一乐,手里自顾自翻着连环画。

    “渡江替工的那份工作,现在已经转正了。”

    刘淑英看魏同心也睁大了眼,就知道这孩子之前也没打听过,就是纯信任自家大姐不会吃亏而已。

    胡大花忍不住激动起来,“转正了?怎么弄的啊?”

    刘淑英不卖关子,继续说,“渡江给替工的那个人,其实是她对象亲妈那边的亲戚,人家本来身体就不好,上不了班,她对象给走的关系,工作转给渡江了。”

    胡大妈一拍大腿,又掐了自己一把避免喊出

    来,这才小声说道,“你这!你这!你家这俩孙女都厉害啊!”

    “本来还以为渡江失算一回,没想到啊,这小女娃这么牛!”胡大花看一眼门外的赵安邦,“那她这对象能搞到工作,干嘛还来你家当上门女婿?”

    刘淑英无奈,“那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他放到自己手上,根本护不住。就算护住了工作,他爹和他后娘,非得想方设法把工资搞到手,没准还得娶个他后娘那边的媳妇。”

    “这孩子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又跟渡江是同学,相信我大孙女的人品,才过来的。”

    “我也跟他说了,虽说是上门,其实我就想给老大留个后,头一个孩子姓魏就行。其他的,随便他们怎么说。”

    胡大花狂竖大拇指,“你可以的老刘,你是这个!做事又敞亮又利索。你家这几个女孩,估计都是随了你,不然不得这么聪明。”

    胡大花一口喝干剩下的红糖水,“你家这箱子柜子也都是这大孙女婿带来的吧?可以的,这太合适了。”

    刘淑英拍她一下,这老东西,就是有时候太爱打趣人,不然哪会有人看不惯她呢?

    “你可别现在夸,等安邦亲爹后妈闹过来的时候,你可得给我帮忙。”

    “他爹就是这两天跟郭大爷一批去学习了,他后妈和弟弟,一个赶生产任务,一个要考学,顾不上这孩子,不然,我早就不得安生。”

    胡大花心里一动,“那他这弟弟,岂不是也在下乡范围内?”

    刘淑英点头,“就是说呢,我估计啊,到时候肯定得闹一场。”

    魏同心忍不住先在心里给赵安邦的家人们烧柱香,原主记忆里只还记得闹得场面不好看,不太记得具体细节了。反正最后没讨了好。

    看看她奶,大战还未开始,就早早拉援兵,而且这么久都硬是捂住了魏渡江工作的消息,连自家人都不让知道。这算计,这狠劲,那是一般车间主任能斗过的?

    想她奶,在魏成河出生之后才识字,后面硬是自己拿了高小毕业证,要不是有家庭拖累,没准还能上个夜校,多学几门技术,在厂里混个技术工种干干。

    也就是大伯去世之后,刘淑英的心思都扑在工作和怎么养老上,中心转移到人际将往和维护关系上,不太管孩子们的事,才让魏成河能在家里耀武扬威几年。

    不然前几天吃晚饭的时候,哪有魏成河拍桌子的份儿?

    逐渐衰老的母亲和仍在壮年的儿子,就算做母亲的表面上得靠儿子过活,实际事情怎么发展,不也可以捏在掌心吗?

    第36章 到底谁下乡老姐们的请求,胡……

    老姐们的请求,胡大花当然事一口应下。

    “没问题。姓赵的车间主任……我好像就知道一个。”胡大花想了想,“那你家还没有着落的,岂不是就爱军这孩子一个?到时候是接班还是咋整?”

    这刘淑英就管不着了,反正魏家男丁自有他们亲生父母疼。但在这个格外疼爱孩子的老姐妹面前,最好别表现得那么冷漠。

    “我是想着让他接班我媳妇的工作呢,他们现在估计还不知道消息,得当他们下班回家商量一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30-40(第8/14页)

    胡大花点点头,“是呢,反正你儿子媳妇都有工作。你儿子工资高,可不能把工作给出去。你媳妇才是二级工,给出去了差得也不算太多,还可以。”

    刘淑英也这么觉得。就冲谭桂香对老四这个疼爱劲儿,肯定得给。

    反正她的渡江不下乡。那两个兄弟最后斗成什么样,她都不管。

    ——

    “不行!”

    当谭桂香知道了前因后果,但还说出了这句拒绝的时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但她考虑得很充分,还意有所指。“老四,不是妈舍不得帮你。胡大妈听到的消息是‘每家必须有一个人下乡’,那咱家要是真一个人都不下乡,会被人盯上了举报的。”

    “尤其是咱家一共有四个适龄的孩子,你大姐和三姐都是在消息出来之前刚结的婚,咱们肯定会被人怀疑早就知道了,但捂着不告诉大家。”

    这个时候又是晚饭,魏同心不在,谭桂香的眼睛直直看向刘淑英,这位一天之内,就给魏渡江找到了上门女婿,很难不说是蓄谋已久。

    魏同心还有可能是话赶话说到那里,又正中乔天民那个死抠门的下怀,被他硬拉着去结婚,连第二天反悔都不能。

    魏渡江那天跟刘淑英一唱一和,不知道配合得多默契,把魏成河和谭桂香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