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房,如今跟着三爷,前程也还算好。但她一直没什么差事,赋闲在家,如今忽然得了个差事,虽算不得什么好差,总强过在家闲着。
有差事才有工钱。没差事,主家只供给一口基本的米粮。所以人人都想领差事。
这个差事预计为期一年,说起来也不算差了。只是没什么后续发展空间。因为姑娘们长大都是要嫁出去的。人力资源有限,三夫人一个庶子媳妇,自己还要在这个大宅门里打拼、宅斗,不太可能把自己的陪房送给个庶女。
大概就是对付完了这一年,她跟四姑娘就各归各院了。既然如此,高顺堂家的就没打算太投入。不出岔子就行。
但她瞧着四姑娘姜清杳年纪不大,不免有点想拿捏的心思。
姜清杳并不怕她。因为这是个跟原身就不熟的人。
姜清杳只怕被熟悉的人看出来换了芯子,跟不熟的人就没什么可怕的。
她说:“一点银钱小事,有什么要商量的,我又不是不能做主。别累着妈妈,有大事再跟妈妈商量。”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高顺堂家的第一次拿捏就没成,便觉出姜清杳不是个软和人,干笑道:“我盯着她们收拾屋子去。”
便抢先进去了,遮羞。
巧雀咋舌,凑在姜清杳耳边夸她:“姑娘真会说话。”以前可没看出来。
姜清杳趁机对她说:“你记住,我没有姨娘了,以后不能像从前那样。”
巧雀很认同,点头:“是,姑娘说得对。”
高顺堂家的在屋里高声唤,她便赶紧进去帮忙了。
这个时空有点身份的人,不分男女,出门都极其麻烦。不光是衣服、用具、被褥这些东西要自备,甚至连马桶都是从自家带的。
姜清杳先在厢房里喝茶,看着高妈妈、李婆子、巧雀、云鹃还有两个来送她们的健妇铺床摆物,整理箱笼。
待都收拾好了,男仆和健妇们与高妈妈作别,回去了。
高妈妈来告诉姜清杳:“家里每个月会来送钱送东西,这些姑娘不用操心。有我呢。”
姜清杳点头:“钱送来了就交给巧雀,东西妈妈管着。你们各管各的,谁管的东西短了缺了谁负责。”
连着两次拿捏失败,高妈妈心思彻底歇了。反正大家就这一年,对付过去就行了。等回去了,人家终究还是姑娘,她可能又要变回一个没有差事的妇人。
终于把两只手往腰间一叠,低了头:“是。”
姜清杳为期一年的守孝生活由此开始。
姜清杳抬头看看湛蓝通透的天空。她在这里过了快十年的米虫生活,惬意得不得了。就算未来过得不好,这二次投胎也算够本了。
当然,能过得好还是得努力过得好一点。
但生为富家小姐,根据姜清杳的观察,姜家给女儿的嫁妆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嫁的人家也没有特别穷的。
所以只要不赶上那种烂赌烂嫖的败家子,怎么着都能过一个姜实富足的日子,至不济也是小康水平。所以姜清杳并不怎么担心。
对自己的婚事姜清杳也并不操心。因为这里也根本不容得未婚姑娘去操心自己的婚事,那都是父母长辈的事。
明年三年之期就要到了。其实自她第一个婚约取消了之后,三夫人这个嫡母也一直在给她谋亲事。只人家一听到她要拖到十八那年才能出阁,就没有一个成的。
大多连相看这一步都走不到,都是说媒的人一讲,对方便摇头了。
门当户对的女孩子多得是,做什么要等个十八岁才能出阁的。
云鹃很是为她着急,怕她拖得年纪大了,说不到好的了。
但姜清杳不怕。
她知道这个时空大多数人是习惯到了年纪就订亲的。所以大部分年纪般配的婚事是在十四五左右就订下,十五六完婚。男性比女性的年纪大个三四岁也在“般配”的范围内,所以可能完婚的时候新娘子十五六,新郎官十九、二十也是常见的。
甚至普遍来说,在婚姻这件事上对男性的年龄的宽容度很大。三四十的老鳏夫续弦,续的也多是十五六及笄可许嫁的女孩子。
但是与之相对的却是对女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娇探花阴湿爱》 24-30(第7/18页)
子年龄上的苛刻。女孩子年纪一大,很容易受人嫌弃。譬如她十八他也十八,则那个明明是同龄的十八的他,更倾向于订下十五六的少女,而不是十八的“老”姑娘。
年龄太大,就被默认在婚姻市场的身价贬值了。或者给你配个老很多的,或者给你配个没那么门当户对的。
这就是为什么姜清杳的姐妹们在临近及笄的年纪就开始焦虑婚事,开始各种奉承讨好嫡母。
但姜清杳两者皆不在乎。
她是一个穿越客,心理年龄要比外貌年龄大很多。真让她跟个初中生、高中生年纪的少年拜天地入洞房,反倒是她过不去心理上的这个坎。太罪恶了。
家境差一点也没关系。姜家对女儿的嫁妆是有规格的。公中给的嫁妆不会因为你嫁的差了就少给你。
只要拿到那份嫁妆就有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如果嫁的人家境不好,自己仗着嫁妆腰杆子硬,不受气,也挺好。
总之,富有富的好,穷有穷的好。姜清杳想得开,所以并没有真正的土著姐妹的那种焦虑。
她每天依旧过她的小日子,不事劳动的米虫生活简直不要太舒服。
但是搁在别人眼里——三夫人说:“四丫头怎么越长越憨傻了?每天就知道乐呵呵的,二娘都生了两胎了,三娘也当娘了,她婚事到现在没着落,她不着急吗?”
孙妈妈也不能直说主家姑娘傻,哪怕庶出的也不行,只能说:“可能佛经读多了,豁达。”
“啧。反正我是尽心了,这是大和尚给她批的命,她爹也不能怨我。”
“哪能呢。昨天我还让来喜跑了趟李媒婆那里,专门告诉她夫人说的:四姑娘的婚事能说成,谢媒钱加倍给。”
“就是,你最知道,我是尽了力的。”
“阖家上下,谁不夸夫人你一句贤惠呢。”
“唉,反正你盯着,高媒婆、宋媒婆那里也记得去说。”三夫人说,“算日子妹妹和沈家外甥马上就要到了,眼下我可不顾上四丫头的事了。老爷子亲自发话了,让把后园的山房收拾出来给曦哥,那里幽静,适合曦哥读书。唉,这全是我的活计。”
“能者多劳。再说了,那是您的嫡嫡亲的亲外甥。长房、二房的倒是想捞这个活计呢,谁能越得过您去?”
三夫人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年年三老爷打发厚厚的节礼往京城给妹妹和外甥送,真是没白疼着妹妹和外甥。
沈观高中了探花,老太爷高兴得撒了三天喜钱。姜家能沾沾喜气就已经很满足了,谁料得到新科探花高中后的探亲假竟然来探外家!
老太爷久经风浪的人,都差点欢喜得手舞足蹈。
如今,这是府里一等一的大事。
通知得虽仓促,但姜家上下动员起来,尤其三夫人忙得脚不沾地,把该收拾的收拾了,该准备的准备了。
总之老太爷发话了,万不能怠慢了他金贵的探花郎外孙。
天可怜见,他们老姜家坟头也冒青烟啦!
就这样,云鹃前脚出嫁还没两日,后脚京城的沈夫人并新科探花沈观便到了。
往码头去接船的是沈三爷,已经派人快马回来报信:接到了!
姜家大开中门,老太爷亲迎出门。男丁在前,女眷在后。除了没出嫁的姑娘们,能出来的都出来了。个个踮着脚,巴巴地伸着脖子望着。
新科及第的进士在哪里都是稀罕,何况这是一甲的探花郎。姜家也不遮掩,足足撒了三天的喜钱,姜三老爷又亲自在码头守了十多日等着接船,怀溪地方上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谁不想看看文曲星下凡。待消息随着快马送过来,姜家大门前的街巷两边嘈嘈杂杂地,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众人姜姜期盼,终于迎来了探花郎。
因早与地方上通过气,虽然沈家的儿子严格来说不算是怀溪的人,但他肯来便是怀溪的喜事。县令派了衙役们铜锣开道、维持秩序。
待听到锣声由远及近,沈家人也好、四邻乡亲也好,都踮起脚伸长脖子向码头方向望去。
街口更是放起了两挂鞭炮,噼里啪啦,白烟弥漫,好不热闹。
在一片喧哗中,青衣软帽的小厮牵着骏马,马蹄踏破弥漫的白烟,那探花郎的身形逐渐显现。
深蓝罗袍,青罗衣缘。帽上簪花。帽翅垂着丝带,肩上斜披红锦,扎在腰间,金线在阳光下闪耀。
这是新科进士簪花游街的装扮,回乡祭祖的装扮。
怀溪人又惊又喜,有志一同地遗忘了姜家不过是探花郎外家这件事。
不管!怀溪人家的外孙中了进士,等于怀溪人中了进士!
这就是怀溪的大喜事!
热闹喧哗中,那白烟散去。随着探花郎露出真容,嘈杂的说话声忽然变小、静了下去。街坊四邻的目光都定在了探花郎的身上。
该说是青年吗?不,还是少年呢。
今科状元四十岁,榜眼二十九,探花郎却只有十七岁。
他姓沈名观。金殿之上皇帝知道了他这名字的由来,问他有无表字。
探花郎道:“尚无。”
皇帝实在喜爱他,道:“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朕赐你跻云为字。”
沈观叩拜谢恩。
从此,他是沈观沈跻云。
待火药白烟散去,沈观沈跻云放下掩着口鼻的衣袖抬起眼。
那双眼睛,含星蕴水。
十七岁的探花郎身体颀长而纤秀,有着少年特有的清瘦感。
只那进士巾服,衣袂飘飘,高头骏马,披锦簪花。金榜题名,正是人生得意时。
试问,谁敢欺少年?
他两手摊得大大的,五指分开。
沈观点点头,姜清杳就知道他是比了十的意思,猜对了,可不知道他什么意思。
“十又怎么了?”
沈观就晃了晃手,数数,边数一个数,边收一根手指捏拢成拳。
“一、二、……九、十。”
沈观两手都握成拳了。
“清杳,今天是第十日了。”
十日为一旬日。郎中说,控制房事不是禁房事,一旬日可以有一两日。
姜清杳明白过来他意思的同时,耳后一瞬间通红。
臭沈观,摔过脑袋也不妨碍他记这个记得这么牢。
第 26 章 第 26 章
哪怕早就知道沈观在这事儿上的耐心为零、自制力为负、贪心讨要的程度没有上限。
姜清杳也没能拒绝得了他。
以致于这人变本加厉。
咬着她不放。
方才沈观的问询声刚落,只等了一秒,没等到姜清杳的拒绝,便吻上来。
先吻她耳后。
目的性极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娇探花阴湿爱》 24-30(第8/18页)
姜清杳耳后的肌肤格外敏感,只被他又亲又舔,就有些忍不住的推他了。
姜清杳捂脸。
放弃挣扎。三夫人在沈夫人这里热情契阔的时候,姜清杳吃饱喝足,终于是在青燕的催促下洗漱梳头,换了孝服,头上没戴任何金饰,只箍了两个银发箍。
姜清杳看着镜子里眉眼精致的小姑娘,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这小姑娘长得可真好看呀。
可怜。
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和她的亲娘都去投个好胎。
不管怎么样,现在她就是“姜清杳”了。
姜清杳又看了看镜子里的女孩,站了起来,开始接替“姜清杳”的人生。
首先就是得去她嫡母姜三夫人那里点个卯,露个面表示一下“姜清杳”已经从受惊发烧的状态里康复了。
哪知道去了三夫人的院子,三夫人正在沈夫人的院子里和沈夫人契阔呢。
青燕听了,蠢蠢欲动。
说到底怀溪不过是个小地方,这里的人都向往“京城”,这份向往落到具体,就落在了从京城回来的沈夫人身上。
青燕便撺掇姜清杳往沈夫人那里去。
姜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