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娇探花阴湿爱》 60-70(第1/18页)
第 61 章 第 61 章
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伤,半声也没和姜清杳吭的。
分明拿这个到姜清杳面前,才最好卖可怜了。
这人却执着的用那张漂亮的脸蛋来。
姜清杳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盯着沈观睡深的模样,有些苦恼,然后一拍脑袋,上手就把沈观的衣服都扒了。
找来药膏,闷头给沈观抹上揉开。少年看着是真累了。姜清杳一番动作,他也只是迷蒙间睁过眼睛,见到是姜清杳,便又放心的睡着。
姜清杳给他抹好药膏,扯了被子给沈观盖上,自己去里侧睡了。
闭着眼睛躺了一会儿,又睁开眼,转头看熟睡的沈观。
孙妈妈虽然不怎么高兴,但也没有特别的不高兴,反正就那样走了。
巧雀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事关她的月钱,她当然不想自己被克扣,但孙妈妈是三夫人的心腹妈妈,她小小丫头也怕得罪了她。
幸好,姑娘没跟孙妈妈硬顶,一通哭诉既为院子里的婢女们保住了月钱,也没有得罪孙妈妈,大家还是一团和气。
巧雀对自家姑娘真是刮目相看了。
在巧雀的眼里,这都是因为姑娘没了娘,又在山上的时候时时跟大和尚上课被教导,所以迅速地成长了!
毕竟姑娘是读书识字的,而她是个大字不识的。大字不识的人,常容易对读过书识了字的人产生敬畏感。
总之,是令人高兴的。
因为巧雀本身不像青燕那么有主意,要是主子是个有主见的,哪怕主子如今才九岁,她也是乐意听主子安排的。这样,不用自己费脑子,省心。
自家姑娘虽然年纪还小,可已经能立起来了,她作婢女的还担心什么呢。
巧雀立刻撸袖子回屋里去了:“我做活去了!定叫姑娘十五那日穿上新衣裙。”
姜清杳跟着进了堂屋坐下。云鹃端过来一碟子洗净的桑葚,姜清杳捻起一个丢进嘴巴里,冲着槅扇门里面喊:“别太累着,白天缝晚上就别缝了。先把衫子缝出来就行。裙子可以穿上次缝的那条……”
巧雀在里间道:“那不行,姑娘新除服呢,守孝时的衣裳按说都不该穿了。夫人赏的新料子颜色才够新鲜。姑娘别担心,我手快。”
云鹃说:“我去洗洗手,给巧雀姐姐打下手去!”
经由姜清杳的争取,不仅保住了巧雀的二等月钱,连云鹃也从粗使升了三等了,涨钱了。
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
姜清杳塞了一嘴的桑葚,一边咀嚼,一边从敞开的门口看向外看。
天蓝蓝的,小院不大但属于她。
两个丫头收服归心,踏实干活。
再来个小丫头搁在身边从小教,不信教不好。
姜清杳瞅着四下无人,忍不住翘起了二郎腿,缎面绣鞋一晃一晃。
美~!
简直想哼两句小曲,忍住。
葵儿第二天带着个小包袱来了,身上穿了件新衣,是方胜纹的松江布裁的,正是昨日姜清杳赏的。
小孩穿新衣脸上都生光:“我娘连夜赶着给我裁的。另一块料子她在做了。”
还行,不是那等贪心糊涂的父母。
因院子里的丫头得有体面,不能折损了主人的脸,主人家才会给赐下四季衣裳,叫穿得鲜亮。葵儿这个时候来,没赶上,姜清杳才赏了她料子。
若是她爹娘把料子昧下,虽然她可怜,但姜清杳也得重新考虑是不是继续用她了。
一个大户人家的宅子就是一个小社会。不是没有刁奴欺主的。尤其主人年纪还小的这种情况。
孙妈妈不就暗搓搓想克扣她院里婢女的月钱嘛。
葵儿的事不用她操心,巧雀如今是院里的大丫头了,被褥、用具之类的自有巧雀来操办。
云鹃也勤快,告诉葵儿规矩,指点她收拾东西。
葵儿别看小,铺床叠被十分之麻利,一看就是打小就干活的。看那粗糙手心就能看得出来。
丫头们住在耳房里,三张小床品字形摆放,一人一个小木箱装自己的东西。还有个小柜大概是定制的,恰就是上中下三层,一人分一层。
姜清杳靠在耳房门口,看着三个小女孩一边叽喳一边利索地拾掇,极快地就安置好了葵儿。
葵儿年纪虽小,但很有眼色。不唤不随便往正房里跑,若唤了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小小一个娃娃就会抓着比自己还高的扫帚,吭哧吭哧地扫院子。
姜清杳没法说“这是个孩子我们不能用童工”,只能跟李婆子说:“她小,别让她干太重的活。”
又跟巧雀说:“吃饭的时候你瞧着点,让她多吃点。”
巧雀点头:“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
姜清杳:“……”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算了。
葵儿一到,姜清杳院里的配置就算齐全了。
说起来比起红楼里面差远了,可别忘了,红楼那是钟鸣鼎食之家,咱们这就是一个乡绅,乡绅而已。
一个人有三个婢女一个婆子用,反正姜清杳自己是很知足的。
巧雀晚上点灯熬夜,果然在十五之前把新衣裙都赶出来了。用的是三夫人赏的衣裳料子,很鲜亮。
守孝结束后除服就该这样的,换上鲜亮的衣服,开始新的生活。
三房的孩子都如约而至。
大郎跟着沈家人去了京城,二郎、三郎在家,一个十三岁一个八岁,是少年和孩童。另有从大娘到五娘四个姐妹,三房的七个孩子聚在一起,相当热闹。
只是二娘跟三娘吵架,三郎捉弄哭了五娘,又有二郎这个本该是当事的哥哥竟然想偷偷弄酒来喝,唯恐天下不乱。
搞得姜清杳十分头大。
好在她躯壳虽小,却是成年人的灵魂,把这群孩子照顾得很好。大家都很尽兴。
到该散的时候,大娘问:“明个该上学去了吧?”
姜清杳回到家里歇了好几天了,也道:“明天就去。”
家里拨了专门的房舍给姑娘们上学用。每日里姑娘们结伴过去。
大娘说:“那我过来的时候喊你。”
大娘回去后跟自己的奶娘感叹:“四娘都会照顾人了。”
“那是。”奶娘说,“你有姨娘,她没有了。”
甚至连奶娘都没一个,是个孤苦的命。
大娘道:“可别乱说,还有母亲呢。”
奶娘忙道:“瞧我,该掌嘴。”
大娘已经十二岁了,再过两年就要说亲了。她的姨娘、奶娘都晓得女儿家说亲得靠嫡母,都在教她讨好嫡母。
大娘拿起才起了针的针线活做了起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娇探花阴湿爱》 60-70(第2/18页)
奶娘嘱咐道:“针脚再细些,见诚意。”
大娘轻轻道:“好。”
这是给嫡母裁的贴身衣裳,料子特别柔软,下针的难度就更大一些。
裁外衣那是孝心表露给别人看的。裁这贴身的、旁人看不到的小衣,才是不沽名钓誉,真心孝顺的。
姜清杳要是知道十二岁的小姑娘已经要考虑这么周祥,怕是又要叹气了。
姜清杳的生活开始回到正轨,她又开始上学了。
上学的不止三房的几个姑娘,还有各房的堂姐妹们,林林总总十来个姑娘。看出来了,叔叔伯伯们都挺能生的。毕竟这时代不节育,姜家也有钱养得活养得起,不至于溺杀女婴。
大家年纪不一样,最大的一个堂姐十四岁了,最小的就是三房的五娘,才六岁,今年刚进学。
虽然是在一个课堂上,每个课也是同一个女西席在教,但其实是分层教学。
年纪小的学识字、读书。大些的有女红、音律、书画。再大些的要学习管家的技能。
虽然挺实用的,但总体来说所学的东西都是为了好说亲,说好亲。终极目的是要嫁个好人家,并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姜清杳经过山上一年的恶补,如今针线上也像模像样了。
倒是她的字让女先生颇感意外:“竟练得这样好了?”一年前也是这先生教的,她是知道“姜清杳”的水平的。
真要感谢这一年的缓冲。到现在姜清杳都庆幸当时自己走的这一步太对了。
现在她能从容地告诉先生:“在山上日日抄写佛经,又得了师父的指点,加上杂事少,心无旁骛,才有了些许进步。先生看着可还行?”
先生也听说了她在东林寺认了师父,点头称赞:“不错。”
姜清杳面上笑吟吟,心底长长吐出一口气。
至此,原主的痕迹算是被彻底抹杀覆盖了。姜清杳认认真真地和姐妹们上学,恭恭敬敬地给祖母、嫡母晨昏定省。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看起来和姜家的别的姑娘没有任何区别。
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不一样。
姜家三房的四姑娘为生母守孝一年归来,变得成熟、沉稳、懂事起来。在姐妹中间从来不争不抢,呛嘴吵架也从来没有她。
在姐妹们的眼里都觉得三房的四娘是个老好人,只会傻笑,有点钝钝的。
她们不知道姜清杳这个成年灵魂会为了丫头们的月钱寸步不让,但怎么会跟一群小女孩一般见识。大人,是懂得包容的。
爱吵吵,爱抢抢。在姜清杳的眼里,小女孩之间就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她拍案而起去争抢的,甚至她还得去当起劝架、拉架的责任,谁让她是一堆孩子里唯一的大人呢。
渐渐竟有了敦厚友爱的名声。姨娘们都愿意自己的女儿跟四娘一起玩,不担心被欺负,也不担心有事。
都说:“四娘是个稳妥的。”
只是四娘自从从山上回来,添了杳花弄草的爱好,移栽了许多她从山上带回来的花草,把她那院子里整得葳蕤青翠,花团锦簇。
大娘有时候过来找她玩,赞叹之余,建议她:“剪些花送与母亲赏玩呀。”
这做姐姐的真有长姐的样,担心没有人教她,悄悄与她咬耳朵:“你还小,我跟你说……以后我们说亲,都要靠母亲的。”
大娘要是不说,姜清杳为了安稳说不定还真会这么做。偏大娘这么一说,姜清杳心想,那可真不能送了。
真让三夫人喜欢了,早早给说了亲事可怎么办?
姜清杳一边“嗯嗯”,一边装傻充楞,就是不照办。每天该上学上学,该吃喝吃喝。至于讨好嫡母的事,那是一件也没做的。
气得大娘回去跟自己的姨娘说:“四娘跟听不懂人话似的。”
“她如今也没有姨娘为她操持了,以后还不是全得靠母亲。”大娘恨铁不成钢,“怎么就不知道多表表孝心呢。”
“都是为了她好。”
有的。还有看清杳。
只是沈观不想说,怕姜清杳生气,骂他伪君子。
好在姜清杳不纠结,眼珠子一转,叉腰严肃道:“我很生气的其实。”
沈观眨眨眼,其实没看出来。
姜清杳把拳头捏紧,以示自己的生气,眼睛还不住的瞟沈观。
沈观明白了,配合道:“怎么样才能让清杳不生气?只要清杳说,我都会去办的。”
姜清杳眼睛亮起来,双手合十:“我还想再吃一碟荔枝。”
第 62 章 第 62 章
沈观沉默了。
姜清杳期待的看着他。
少年避开对视,很坚定:“不行。”
姜清杳立刻便翻脸了,比她翻话本还快,生气道:“那我现在要变成十分生气了!”
盛京的夏末比南方凉爽些,黄昏一乘小轿行在巷子里,吱吱扭扭的声响传出很远,一直走到巷子尽头,小婢敲开角门,通红着眼睛赔笑行礼:
“妈妈,我们姑娘……”
“来了?进来吧。”
小婢瘪了瘪嘴,从轿子里扶出位娇媚少女,通身南方姑娘的袅娜柔软,尤其一双眼睛,水盈盈的仿佛能勾人心肠。她下了轿低声交代:
“叫老爷别忘了后日来见大人。”
“快些!”
婆子催促,少女从轿子里提出个小包袱,垂头从角门进去了。等婆子关了门,她才给婆子塞个荷包低声道谢:
“多谢妈妈。”
声音软的能滴出水来,婆子不禁多看她一眼。
盛京城里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