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州城十几家作坊差点吃不下这么多货物,硬生生囤在仓库大半年,才给消耗干净。
他去的那家作坊,上个月还在榨安丘县去年产的油菜籽。
这也是他们对安丘县呼文村开作坊并不反对的原因。
甚至还会接纳前来做学徒的呼宝成。
货物太多,曲夏州所有作坊加起来,都吃不下的。
算上魏家镇想要开设的两家作坊,影响也不大。
今年油菜地增加了两万亩,所产的油菜籽只会更多,纪楚预计会在一千一百万左右。
如此数额庞大的油菜籽,按照去年的情况,各家买足自己的数额后,还会有几百万斤的剩余。
这些事情听起来,让李师爷谢主簿皱眉。
货物供不应求,东西必然涨价。
如果货物供过于求,则必然降价。
这是市场规律。
“今年收油菜籽的贩子,必然会压价。”纪楚断言。
说到这,纪楚看向呼宝成:“所以你们村作坊,便会决定油菜市场的价格。”
“你们村收购油菜籽的价格,便是市场的价格。”
纪楚需要呼文村的磨油作坊开足马力,努力消耗本地所产的油菜籽。
说白了,呼文村的作坊,不仅是百姓们赚钱的地方,也是调节本地油菜籽价格的利器。
李师爷听不明白,呼宝成也有些糊涂。
倒是谢主簿一直没说话,似乎想到什么。
纪楚见大家的表情,笑着道:“到时候就知道了,先把作坊建起来。”
“有信心吗?”
最后一句说给呼宝成听,他立刻道:“有!纪大人,草民一定办好这个作坊。”
呼宝成虽在州城,却也知道本地制糖作坊办得有声有色,他的磨油作坊更不能差劲!
人家罗玉村因为制糖作坊,都修路了啊,眼看道路都要竣工了。
等他们呼文村赚到钱,也要修路!
外面学习大半年,终于要实战了。
纪楚这才知道,呼宝成不仅自己学,还带回来两个帮手,都是懂磨油的伙计。
有他们三个在,肯定能教会大家。
八月下旬,从年前就在说的磨油作坊,终于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了。
第一阶段是把破庙打扫干净,修缮妥当。
这事呼文村众人已经做好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30-40(第5/43页)
第二阶段,要把衙门库房里的磨油用具全部搬过去。
这可是出自大师蔡一繁之手的器具,听说不仅更省力,磨油的速度还更快。
蔡一繁两个徒弟刚忙完水车的事,听到磨油作坊开始布置器具,立刻跟过去了。
他们可不能砸了师父的招牌。
还有,在纪大人这边吃得好住得好,他们要投桃报李。
有蔡先生徒弟帮忙,呼文村的磨油作坊果然事半功倍。
一件件器具摆进去,布置得非常合理。
只要等到本地油菜收获,就可以进行第三阶段了。
第三阶段,榨油。
呼文村磨油作坊建设起来。
魏家镇那边同样如此。
魏镇长还特意来了一趟,提起镇上大户自己办作坊的事,颇有些尴尬。
让他没想到的是,纪大人并未阻拦,反而指点几处缺失。
纪大人不生气的吗?
本以为越过他来办,纪县令会不高兴。
说起来,魏家镇当初请求纪县令,是为了纪楚手里最先进的磨油器具。
如果跳过这些器具,他们也能从其他地方购置,虽说不如蔡先生所制的好用,但作坊能开起来就行。
谁都知道,这可是暴利。
可说到底,是跳过纪大人自己去办啊。
纪楚自然不介意,不过他对魏镇长道:“想来开设作坊的两家,必然也种了油菜,榨油的时候先用自家的,不要从外面收购。”
这又是为什么?
魏镇长极为不解。
纪楚笑:“按照我说的做就好,谁要敢违抗,那我可新仇旧账一起算了。”
纪楚虽然在笑,魏镇长却觉得一阵寒意。
好像有大事发生?
等魏镇长把纪县令的话转达过去,开作坊的两家面面相觑。
“纪县令说话一向算数。”
“那我们就用自家田地的油菜,也没什么吧。”
“所以县令要做什么?”
魏镇长摇头,他不知道啊。
其实并非纪楚要做什么。
而是聚集在安丘县的油菜贩子们要做什么。
问,一个地方货物太多,供大于求,那怎么办。
答,降价啊。
那如果一个地方的货物非常好,也有人需要,但就是硬生生等着降价,联手做低价格,企图从中牟取暴利,怎么办。
纪楚去年计算油菜产量的时候,便意识到这个问题。
去年他硬生生控价,不许百姓贱卖油菜籽,才让最后的价格保持四十文一斤,若不管控,价格只会更低。
这样的价格,已经让磨油作坊,以及油菜贩子赚得盆满钵满。
再往下降,可就要谷贱伤农了。
去年六百多万斤的油菜籽,到最后都有降价的趋势。
今年一千一百万左右,油菜贩子不仅会降价,还会压价。
毕竟卖出去还有钱赚,卖不出去,可就烂在百姓的库房当中。
对比之下,还是卖出更合适。
价格一破产,明年的油菜籽更提不上价。
本地农户辛辛苦苦,就为别人作嫁衣裳?
纪楚要是不心痛,那是假的。
呼文村的磨油作坊,便能从中起到拦截的作用。
你说我家油菜籽卖不出去,所以要压价。
谁说卖不出去了?
我们县自己就有磨油作坊,不卖给你们,我们自己磨油就好。
等成品油出来,还怕没人买?
强压成品油的价格?
别想了,这油榨出来,可不是什么小众产品,多的是人抢购。
中间唯一问题就是,呼文村作坊产量必须大,大到足够吃下其他四到五个作坊的油菜籽数量。
幸好,蔡先生所制的磨油器具,便是以一抵十的好东西。
不仅如此,纪楚又托蔡先生两个要回程的徒弟帮忙,准备再定两套设备。
到时候的呼文村自己就能吃下几百万斤的油菜籽。
呼文村吃剩下的,才会拿出去售卖。
剩下的数量多寡,全看价格如何。
给的价格合适,那我们就多卖一些。
给的价格太低,没关系,我们自家作坊就能吃下。
所以纪楚对呼宝成说,你们村收购油菜籽的价格,便是市场价。
这定价权,必须在安丘县的手中。
不能任由贩子们随意搅乱。
纪楚本想着,以魏家镇的人口,才是最适合做调节器的。
可他们贪心不足,刚开始的意见都不接受,那便不用谈了
呼文村呼宝成是个忠义汉子,比他们要合适得多。
不过他们也有些用,老老实实不用低价扰乱市场,就算他们无功无过。
等纪楚都要启程去沾桥县的时候,李师爷终于想明白里面的窍门,感觉脑袋都要挠破了啊。
谢主簿那边早就用崇拜的目光看向纪县令了。
安丘县县城里,住了不知多少油菜贩子,多少作坊老板。
其中不知又有多少人,想要联合压价。
更不知还有多少人在外面观望,只等着他们本地油菜滞销,冲过来低价扫货。
暗夜里的秃鹫不会想货物价值几何,更不会想百姓们种田的辛苦。
他们只希望,安丘县油菜价格越低越好,最好一文钱一斤,那样他们直接发大财!
种田的人死了?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纪楚交代完事情,又去看了罗玉村修好的道路,以及各地建好的水车,心里满意至极。
果然啊,搞基建才是最快乐的。
纪楚一走,安丘县贩子们更是躁动。
这位走了,油菜又开始收获了,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跟着纪楚一起离开的,依旧是纪振,马典吏,加上熟悉的差役。
不过这次多了个黄总旗。
黄总旗拍拍荷包,他刚刚支取半个月的补贴银子,满意的不得了。
不是满意这些银子,而是满意在安丘县的吃喝。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每日三十文太少。
毕竟出公差,这银钱实在不算多。
可他们没想到,给的银钱虽然不多,可吃得好住得好啊。
这段时间带着兄弟们训练乡兵。
隔几日就炖肉给他们,更不用说随手可见的蜂蜜糖。
杀猪宰羊的,更不在话下,便是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30-40(第6/43页)
年过节,也没这样吃的。
跟这些吃喝相比,补贴银子太少,真的不是大事。
所以越在安丘县待下去,黄总旗越觉得纪楚非常不错。
就算最偏僻的通拜村百姓,也拿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住下了才知道,人家安丘县现在有多富。
怪不得纪楚害怕他们被抢。
真要让匪贼们知道,这安丘县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还不要杀红眼啊。
军中出来的黄总旗等人沉下心去教,各地乡兵学得也认真。
安丘县这边稳定下来,黄总旗又让军中其他兄弟过来,前往沾桥县。
沾桥县下属十七个地方,加上县城十八个。
所以这次来的队伍足足二十五人。
纪楚带着众人,在约定的地方等二十五人过来。
不过来之前,纪楚客气问黄总旗道:“总旗,你对其他弟兄们提过在安丘县的日子没。”
这让黄总旗一愣。
没有啊。
他识字不多,只能带个口信,并未多说安丘县吃香的喝辣的,倒是提了每日三十文补贴的事。
没提就好,纪楚认真道:“沾桥县跟安丘县情况不同,这些弟兄们吃住不愁,补贴该有的也有。”
“但隔三岔五吃肉吃糖,只怕不成。”
大实话就是。
两个地方贫富有差距。
偏偏要做同一件事,还是在同一个官员手底下来做。
按照正常讲,请军中兵将出公差,特别是这种练兵好手,一人一日补贴一百文,都不算多。
可这钱安丘县出得起,沾桥县却出不起。
强行补贴一百文,后者直接破产。
按照后者的标准,又让认真练兵的士兵们吃亏。
有条件却不给提供,实在不像话。
所以再三考虑,两地的训练官每日都补贴三十文,沾桥县承受得起。
不过在安丘县的人,则在吃住饮食找补。
原来是这样。
黄总旗这下明白,为何安丘县补贴少,吃得却极好,原来是为了他们找补。
所以要去的沾桥县到底有多穷啊。
不对,这样的话,那匪贼们怎么还爱抢沾桥县?
这地方是有多倒霉。
不仅穷困潦倒,还有恶贼环绕。
就像一个人本来就穷,还频频遇上劫匪。
这如果不叫倒霉的话,那就没人是倒霉蛋了。
黄总旗打了个寒战,总有种不好的预感怎么办。
去倒霉蛋家,不对去沾桥县探探究竟再说。
等军里来的二十五个到齐,众人一齐往目的地出发。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