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纪楚无奈道:“我们从安丘县的方向过来,看到的城墙自然没那么牢固,但面对敌人那一面就不一样吧。”

    一个房间两个门,前面御敌,后面是自家后院。

    先修哪个门,还用得着说?

    岳将军让人特意带着他走后院最破的门,还安排士兵们的对话。

    甚至故意让周围人知道,纪大人来了,成功表达感激之情。

    又是感激,又是真挚感谢。

    还说起士兵们在安丘沾桥吃得好汤饭。

    种种下来,就两个字。

    打钱。

    纪楚只知道现代军队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特意把最老旧的武器拉出来“充场面”,满脸写着打钱。

    没想到,自己现在是被要钱的那一方啊。

    邓成听此也不装了。

    反正这会就他们两个,直接正色道:“虽然是故意表露,却也不是假的。”

    在西北常备军知道纪楚要亲自运送物资时,便有了这个想法。

    尤其是岳将军,立刻知道,这是个好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90-100(第3/41页)

    机。

    纪楚为人不必再说,而且他还极为聪明,更知道利弊。

    别的官员或许说不通,但他绝对可以。

    常备军不缺人,不缺将领。

    就是缺各种物资。

    这要从常备军的拨款说起。

    几十年的和平,自然带来军费削减,甚至已经成为常态。

    按理常备军物资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自己开荒种田,维持基本的需要。

    然后是朝廷拨款,维持军需装备。

    最后地方上支持,能相对改善士兵生活,以及修缮营地等等。

    刚定下这规矩的时候,常备军过得自然还不错。

    但时间越久,情况就越不对。

    本地开荒种田,本来只是维持生计,可渐渐却成为收入来源的大头。

    至于朝廷的拨款,以及地方支持,渐渐削减到近乎为零。

    尤其是地方支持,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这没有朝廷默许,必然是不行的。

    也有人说,这都是当初定好的,为何不好?

    自然因为,没有战事。

    没有战事,还拨那么多钱粮,很容易让地方上拥兵自重。

    所以不能让常备军饿死,同时也不能太富裕。

    这是帝王的权衡之术,一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可。

    这在平常肯定没问题。

    关键在于,如今饿得太狠了,时间太长了,颇有些马放南山的意味。

    毕竟边关只要不出大乱子,也影响不了几千里的人。

    邓成道:“朝中向来哪有火救哪里,也不是一两年了,毕竟火不烧到自己跟前,谁也不会着急。”

    “那边关如今的骚乱,朝廷那边怎么说。”纪楚问道。

    邓成回:“想给,但没钱。”

    说是国库空虚,需要用钱的地方极多。

    物资倒是想拨过来一批。

    可前段时间查各地军备库房,那不是有人火烧仓库,自然没什么东西。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朝廷既没钱,也没东西。

    唯一给的,便是火器重启,以及允许曲夏州造火器,填补给西北常备军用。

    纪楚听着前因后果,只得无奈摇头。

    两人默契不再提这些,邓成只带着纪楚查看营地。

    总之就是。

    这里需要修缮,那里缺了什么。

    武器盔甲,防御的,进攻的,吃喝拉撒的,全都需要。

    打仗,打的既是将士们的勇猛,同样也是后勤。

    后勤有保障,才能激发将士们最大的战斗力。

    想象一下,双方打架的时候,实力差不多,一方有奶妈在后面加血,另一方是菜刀队。

    那谁会赢不言而喻。

    转了一圈下来,邓成颇有些不好意思。

    想法都被纪楚看出来了,还是按照流程走下去,肯定不会不好意思啊。

    但想想常备军的情况,邓成硬着头皮道:“常备军就是这个情况。”

    眼看战事在即,真的需要物资补充。

    朝廷那边他们在争取,地方上同样也要争取啊。

    纪楚好不容易来一趟,一定要有所收获才行啊。

    纪楚来的时候,就是为了送火器。

    等进到营地之后,发现情况不太对,这会又听邓成“坦白”,只能道:“军中无小事,我也没办法答应下来。”

    因为常备军缺的不是一两样东西。

    兵器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还有士兵们的生活物资。

    五万人的吃喝拉撒,哪一样不要紧?

    就说生活物资能保证,那防御工事的修缮呢?城墙以及战壕的加固呢。

    这里面随便拎出来一条,都够很多人头疼的。

    邓成还安慰:“放心,冷兵器那方面,朝廷已经在想办法了,年后就能运过来一批。”

    “主要是后勤物资。”

    邓成目光灼灼,就差直接说,真的,靠你们曲夏州了!或者说靠你了!

    纪楚当下属的时候,就喜欢在上司那薅羊毛,这会被薅的时候,怎么有点怪啊。

    但同时,他也知道,邓成跟岳将军说的都是实情。

    方才他在营地里走动的时候,确实发现兵将们的盔甲磨损严重。

    以及士兵们的伙食非常一般,能饱腹,但说吃好,那绝对不存在的。

    也是,当初规定朝廷,地方,军中,三方齐齐供养军队。

    如今前面两个基本断供,只剩最后一方勉力支撑,日子过得自然艰辛。

    晚上吃饭,岳将军特意从自己伙食里分出羊肉出来。

    但普通士兵的饭菜,依旧是杂面馒头,以及熬的大锅菜,因为用的是素油,所以吃起来并不香。

    邓成道:“好在咱们曲夏州素油便宜,每日还能吃个烙饼,比之前还好点。”

    纪楚看了看他。

    黄百户叹气:“是啊,之前在安丘县吃羊肉的滋味,现在还能记得。”

    纪楚无语。

    曹千户:“没错,还是那会的伙食好,真想再吃一顿啊。”

    停!

    别以为我没看出来你们在干什么!

    纪楚手里的羊肉瞬间不香了,放下碗筷道:“我回去想想办法。”

    众人眼睛齐刷刷亮了!

    就知道纪大人吃软不吃硬!

    他们这一招果然有用啊。

    还得是岳将军,他说这主意的时候,大家还奇怪呢。

    纪大人那样聪明,岂会看不出他们在卖惨?

    那他会答应吗?

    岳将军说:“肯定会,纪大人不忍心将士们受苦。”

    一个不忍百姓受苦的官员,肯定也不会忍心士兵们受苦。

    再加上战事在即,纪大人肯定会帮忙的。

    其实只看火器就明白了。

    有人说纪大人研究火器,是因为他侄子在广宁卫当兵。

    可实际上,人家想重启火器的时间,可在这事之前的。

    岳将军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

    在他退下之前,一定要把城墙加固,一定要让当地的兵士吃饱穿暖,好让敌军不敢来犯。

    他守了西北边关小半辈子,不能让这里毁于自己手中。

    西北的将士们太苦了,西北的百姓们也太苦了。

    如今的生活得来不易,他们必须守护好平临国的所有人。

    邓成拊掌:“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90-100(第4/41页)

    都这样说了,这事多半能成!”

    纪楚不是个轻易开口的性子,但他想做什么,就会尽力去做。

    他说会帮忙解决后勤问题,那就一定会解决。

    李师爷忽然想到纪大人书房中的一封旧信。

    那是还在安丘县当县令时,常备军送过去的。

    没记错的话,还是安建三十年冬,也就是他们去安丘的第一年。

    那封信上的内容,就是常备军向安丘请求粮草物资补给。

    不过当时事情多,安丘也一团乱麻,信件并未处理。

    难道那时候,纪大人就在考虑这件事吗?

    已经是六年前的信了,若不是前段时间整理书房,他都要把这事给忘了。

    偏偏是出发前,楚哥儿又给拿出来的。

    李师爷欲言又止,但并未说出。

    这么说出来,才是给纪大人压力。

    怪不得岳将军会选择纪楚,他必然看得出来,纪大人是个真心为百姓,为士兵考虑的。

    六年前的事,一直记挂到现在。

    而且他们换了多个职位,那封信依旧在书房放着,必然不是一时兴趣才给找出来。

    李师爷稍稍叹气,也觉得手里的饭菜不香了。

    想到在广宁卫的儿子,忽然又有点高兴。

    带着妻儿跟随纪大人,真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儿子能学得纪大人这份勇气,他就心满意足了。

    众人吃过饭,消息自然已经传到岳将军耳朵里。

    岳将军本就是乐天性子,如今更是开怀,又让家中人拿出银钱去买羊肉,一定要让曲夏州来的差役们吃好喝好!

    而赶来的差役们,却有些吃不下。

    他们到常备军不到一日,先是休息,之后吃饭,这期间军中的调度都没停过。

    除了照常巡逻之外,还经常有增援。

    短短半日内,竟然增援了三四次。

    有一次士兵回来,身上还带着血,军营里习以为常,可把他们吓得够呛。

    不是说,边关都是小摩擦吗?!

    怎么增援这么频繁?

    还负伤如此严重?

    差役们是吃不下的,想了想,把岳将军给他们加的伙食全都送给伤兵那里。

    伤兵也不客气,笑嘻嘻道:“谢了兄弟,好久没这么痛快吃肉了。”

    “快吃,好好补补。”差役们都是州城衙门的,平日里已经觉得自己够辛苦了,这么冷的天过来运送火器,心里还有不满。

    可看着边关战士,心里哪还有怨言。

    吃过饭后,他们也聊起边关情况。

    这也并非什么秘密,伤兵们道:“没办法,这几年咱们都有棉衣,就不想买他们的皮子,所以闹事呗。”

    “他们那缺吃少穿的,就是为了物件拼命。”

    “相比之下,我们这的日子都是好过的。”

    “当然,跟你们比不了,听说曲夏州州城,现在日子过得可好了?”

    以前曲夏州还是很穷的,所以很多男子都会主动来投军。

    但这些年几个县富裕起来,曲夏州来当兵的人就少了。

    如今军营里,多少咸安府,永锦府,等等其他地方的人。

    州城差役们挠头,确实过得不错。

    主要本地税收高,给他们的福利就好。

    而且上司们不算苛刻,大家都有事做,就连运送火器,都是额外有补贴的。

    只是这话不能说出来,否则太像炫耀了。

    在别人受伤的时候,说自己能吃肉,这是一种残忍。

    差役们打个哈哈过去,还道:“吃蜂蜜糖不,我们从州城带来的。”

    “好啊,谢谢兄弟了。”

    再聊下去,差役们已经胆战心惊了。

    怎么没人告诉他们边关如此严峻啊。

    关外那些外族,明摆着要抢他们的粮,抢他们的棉花,抢他们的人!

    可曲夏州的众人,似乎根本不在意?!

    不对,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情这么严重!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