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不管愿不愿意,大家都会有来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邓将军这次就是想直接跟罗和部落合作。

    反正是买卖马匹,不如卖给他们。

    用纪大人的话来说,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大家获利更多,还没有人员伤亡。

    除了主战为主的当碚部落之外,无人受伤。

    纪楚跟邓将军商议过后,就能给京城的同僚回信了。

    这同僚大家还都认识。

    正是京城周家,那个因为棉花饱受诟病的周大人。

    他如今在京城礼部任职,又因为书画好,还会被皇上召见一起画画写字。

    所以也能知道皇上的态度。

    纪楚把信件回过去时,心里还有点愧疚。

    平临国的棉花越来越多,周大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吧?

    幸好他还被皇上召见研习绘画,否则抨击他审美的人只会更多。

    这种情况下,还给他传递消息,真是个大好人!

    所以这好马必须送到京城,算是不辜负传递消息的好意。

    纪楚思索片刻,又拜托邓将军帮忙弄一些马鬃过来,由马鬃做画笔,用以做周大人的谢礼。

    广宁卫的事情处理完,剩下便是等消息了。

    邓将军那边行动迅速,三月十六便联系到罗和部落的族长,想要买他们最好的黄骠马,听说他们部落养成一些。

    传说这是秦王坐骑,用以献给皇上,他应该会非常高兴。

    邓将军比之他爹,可是“狡猾”很多。

    中间怎么谈的自不用细说。

    罗和部落本就无意跟实力日渐强大的广宁卫交恶,不管心里如何想,反正表面客客气气的。

    邓将军自然不介意人家内心如何,大家能维持表面和平就行了。

    一直谈到三月二十二,总算达成协议。

    运过去草原需要的茶叶,香料,以及九月份产的棉花,算是交换。

    这些东西,原本是当碚部落劫掠了昌河州,然后用劫掠的物资向罗和部落换取马匹。

    至于交换什么,那就取决于他们抢到了什么。

    现在罗和部落依旧用马匹换物资,却是想要什么,就可以换什么,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跟当碚部落交易要好得多。

    那其中选择,更不用讲。

    邓将军得到三匹黄骠马以及另外七匹战马之后,便立刻送到纪楚手中,再一路送到京城。

    一起送去的,还有制作好画笔的马鬃。

    不过这个东西,由纪楚先送到曲夏州工业作坊园,请当地数科夫子们帮忙设计制作,再送到京城,给周大人做礼物。

    反正,马匹应该能赶上今年春狩吗?

    不行的话就等等,反正还要秋狩。

    有了这次交换,后面的交换更是顺理成章。

    以贸易促进和平,便是邓将军在做的。

    而纪楚负责的,则要保证这些物资的充沛。

    两人各司其职,共同守卫昌河州的安全。

    当然,私下里,邓将军该练兵练兵,纪楚该补充军备补充军备,更不会耽误事。

    得知边境稳定的平临国百姓,更愿意来这里种地。

    人所求的,不就是和平安定,有田有房吗、

    现在的昌河州都能满足。

    与此同时,跟关外另外两个小国有来往的祝亚以及带着的施工队,还在梁国努力赚钱。

    根据祝亚送来的信件,他详细描述了做火墙的过程,以及那国王的大方。

    最近半个月里,他们已经做好一间房屋的火墙,还提前烧了炭火,让梁国国王感受其温暖舒适。

    “不管是梁国国王,还是其国贵族,都极为满意。”祝亚的信中写着,还道,“送来的水泥也很好用,非常结实耐烧,比之外地买的水泥质量更好。咱们州里最好也用这些水泥来做火炕。”

    这些内容都没问题。

    但再往下看,便看到祝亚的犹豫跟纠结。

    “咱们施工队只做技术,所有苦力皆由本地人承担。”

    “一日十二个时辰,竟然逼迫他们只休息四个时辰,一日一顿饭。”

    “奴役劳力如同牲畜,皆口不能言,目不能直视。”

    后面写得更是揪心。

    即便是一日一顿饭,吃得跟牲畜也无异。

    睡觉的时候手脚要捆着,说是防止他们逃走。

    三四月份的天气,全都睡到一起,无论男女老幼都是如此。

    这些人,都是因梁国王宫要大兴土木,所以把他们征调进来的。

    明明是该春耕的时候,却在王宫修殿宇,修火墙。

    祝亚是外国人,梁国侍卫本就对他有防备,自然不能多问,更不能跟苦力们交流。

    一边看着两国国王奢靡的生活。

    一边看着苦力们一日一餐的辛劳。

    祝亚于心不忍,便把事情说给纪大人听。

    纪楚看着送来的金银珠宝。

    这些金银并不如平临国的精致,纯度也不算高,但都是真金白银,那么小的一个梁国,却能搜罗出这么多金银,若非压榨百姓,实在极难获得。

    还有拇指大的珍珠,估计也是从当地渔民处巧取豪夺来。

    纪楚头一次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就有些怀疑。

    现在祝亚待的时间久,便更表露无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30-140(第9/34页)

    。

    相比于草原,岐国梁国显然更加封闭,当地百姓已经习惯世世代代被国王以及国王家族这般奴役。

    并不是他们麻木不仁,只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

    就像有些封闭的地方,奴隶制都能存在上千年。

    而祝亚这个考过秀才,从曲夏州再到原化州,还到过京城,又来建设昌河州的人看来,肯定于心不忍。

    梁国底层人过得太苦了。

    苦到暂时不能说苦。

    倘若真想揭穿,让他们知道几乎相同气候,相同地方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那才是痛苦。

    祝亚便处在这种痛苦当中。

    他甚至说:“当初在曲夏州死活考不上功名的时候,我与哥哥觉得人生最苦的不过如此,如今看到他们,颇有些无病呻吟之感。”

    纪楚却回他:“不能这样类比,他们饱受苦难,也不能说明当时你们的苦不存在。”

    这句话倒也罢了。

    后面的话,却让祝亚看完信件之后,心里怦怦跳,然后迅速烧了信件。

    大人说。

    昌河州还有大片空置的土地。

    可以容纳很多人。

    啊?

    这意思是?

    祝亚这会不痛苦了,心里只剩震惊。

    大人说的,是他想的吗?

    大人只看了信件,就做好决定了吗?!

    这是不是太快了。

    而且,大人怎么完全不会焦急的,上来便是解决问题的?!

    连着好几天,祝亚在梁国皇宫都是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

    身边匠人们问了,他只道:“在想岐国王宫的情况。”

    这边只剩下建设,留几个有经验的匠人看着即可。

    他可以动身去岐国了。

    对了,岐国那边,不会也是这样吧?

    想想那边的国王,出手似乎也很大方。

    如果真是这般,他是真的看不下去。

    没想到匠人也叹气道:“希望岐国的情况好点,看着这些百姓吃糠咽菜的,真是不好受。”

    他们昌河州是穷,但朝廷征税还算合理,大家认认真真种一季庄稼,还是有饭吃的。

    哪像这样啊。

    这哪是人,分明拿他们当牲畜用。

    祝亚看向身边众人,之前他一个人苦闷,没发现从平临国带过来的匠人们,几乎是同样的想法。

    都看这里的国王贵族不顺眼,都觉得这里的人生活得太苦了。

    没办法,从昌河州来的百姓,真没经历过这种日子。

    因是边陲,朝中一向宽厚治理。

    那些想要捞钱的官员,也不会选他们这地。

    总之昌河州除了寒冷之外,其他情况远比岐国梁国要过得好。

    但这总要有个原因吧?

    本地百姓为何要被奴役至此,看着也不反抗?

    祝亚没说纪大人的想法,只跟大家道:“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去问问?”

    除了祝亚之外,还有三十五位工匠,总能跟本地人搭话吧?

    可那梁国侍卫以及梁国国王,似乎有意隔绝本地百姓跟平临国的人,大有严防死守的架势。

    吃饭睡觉甚至方便都不让在一起。

    以前没有特意关注,还没发现问题所在,

    现在注意力在这,他们这三十六个平临国的人,显然越发觉得奇怪。

    信件经过秘密传递,又送到纪楚手中,纪楚看到这信反而笑了,回道:“越是严防死守,说明情况越脆弱。”

    好像也是。

    当地百姓如果真的不想走,又或者怎么都劝不动。

    也不用这般防备了。

    从这之后,祝亚便在寻找跟本地人接触的时机。

    终于在一处火墙建得有问题时,他跟梁国百姓总算有了对话。

    让他庆幸的是,还好岐国梁国距离昌河州很近,有些土话他虽然听不大懂,可带来的匠人们却能听明白,有个交流的桥梁,一切就好办了。

    只是在交流之前,建设火墙的百姓先要被鞭打三十下,才能开始修复。

    祝亚等人,眼睁睁看着十几个梁国百姓被打得鲜血淋漓,还不敢大声哭喊,不然会扰了王宫清静。

    等打完三十鞭,他们还不能走,必须去把自己做错的部分修复了。

    刚刚打完,祝亚就从腰间卸下酒壶,笑着走向梁国侍卫,让身边人翻译:“大家辛苦了啊,这边有些好酒,你们歇口气。”

    打了那么多鞭子,侍卫们确实也累了,又听平临国的人道:“这可是平临国佳酿,味道极好,你们不尝尝?还有肉干,都是我们平临国的好东西。”

    祝亚把人带出去喝酒吃肉干。

    剩下的匠人,则抓紧时间跟本地人交流。

    那些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本地人,只听平临国来的匠人道:“你们怎么不跑。”

    “跑到其他地方,总比这里好吧。”

    “国王能建冬日的房子。”

    “只能靠他赏赐住所,方能抵御冬日。”

    等到晚上。

    祝亚才明白原因。

    这么偏远的地方,国王一族垄断了本地的铁制品,以及所有保暖的东西。

    所以只有他们可以建保暖的房屋,可以给百姓提供冬日庇护。

    以此作为胁迫,让梁国百姓成为他家的奴隶。

    “原来是这样的,竟然是这样!”祝亚简直要气死了。

    他可是秀才,他可是读过四书五经的。

    一国之主靠着百姓供养,本就应该提供衣食住行。

    怎么还以此作为胁迫。

    平临国如今老人跟小孩都知道,君轻民重。

    难道这附近的小国,都没有学到吗?

    实在太过分了。

    所以工匠们不顾自己安危,立刻道:“跑啊,跑到平临国,跑到昌河州广宁卫。”

    “去那边种棉花,种高产的麦子。”

    “那边可以租用铁器,你们自己盖房子!”

    祝亚无奈:“有些莽撞了。”

    这个确实。

    如果这些人真的跑了,他们这些工匠们也完蛋了。

    自己把大家带到梁国,是为了给昌河州赚钱,也让工匠们赚钱,不是让大家送命的。

    倘若纪大人知道,肯定不会同意吧?

    等会,如果是纪大人,他会怎么办?

    在匠人们刚要恐慌的时候,祝亚立刻道:“别着急。”

    “我们是平临国的百姓,还是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