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50-153(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纪楚搜集罪证的速度显然更快,等到五月十二,就把所有证据打包送回京城。

    张太监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没有“找麻烦”,反而跟着做了不少事。

    能在宫里做总管的人,必然有他的本事,张太监更是如此,无论人情往来,还是实际做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唯一让大家担忧的是,尽管受灾的十二个州府,当地官府赈灾跟大户们赈灾全都安排上了。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各地粮食到底有限,有些大户的粮仓都要见底。

    这样下去,不仅百姓要反,就连大户们也要反啊。

    而出去买粮的薛明成,则一直没有消息。

    相比灾区一会闹事,一会逃荒的。

    薛明成所在的宣新府,在灾情方面的事,低调得不像话。

    因为他们都在忙另一件事。

    江南一百多个工业作坊园的审查。

    由周大人,景大人,刘大人的评估小组,来到江南一带后,就开始自己的差事。

    首先,作坊园的标准已经出来。

    如果符合要求,官府跟数学联盟的人就会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50-153(第3/10页)

    有工部景大人跟刘宝愈刘大人在,大家都很信任。

    要是不符合要求,就要摘掉作坊园的名字,不许再用这个招牌。

    作坊园这个招牌,就是吸金利器。

    跟什么连锁店一样,有没有招牌十分重要。

    所以刚开始时,这个评估小组还算低调。

    可连着摘了十几个作坊园的牌子,才让各地作坊老板感到恐慌。

    因为没了这个牌子,他们的订单锐减,收入肯定跟着锐减,就连一些工匠也要离开,他们要真正地作坊园做事。

    这事带来的震动不可谓不大。

    就在大家人心惶惶的时候,薛明成回了江南一带,他率先去的就是自己任地,宣新府。

    如果说纪楚昌河州如鱼得水。

    那薛明成在这里,则是举步维艰。

    谁也没想到,他要筹粮,还要筹买平价甚至低价粮,竟然来这。

    在这当知府的时候,薛明成过得可不算好,这里的人也不听他的。

    大家都想看薛明成吃瘪的时候,工业园评估组的官员,“正好”来了宣新府。

    作为本地知府,还作为景大人他们的好友,几个人自然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也就是这顿饭,让当地唯恐被摘牌的工业作坊园找到机会。

    不想被摘牌的话,能不能去找薛明成?!

    让他帮忙说说好话?!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少人还真去了。

    而去的结果,竟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要说直接不招牌,那是不可能的。”

    “但给你们一些时间,让你们有个充足的准备,还算可行。”

    薛明成此话一出,整个宣新府八家作坊园,立刻开始行动。

    等会,薛大人您还没说,您为何要帮忙啊。

    这个简单,我需要赈灾粮。

    整个宣新府大家族明白过来。

    薛明成确实有所准备,想要延迟摘牌时间,给他们调整跟补充的机会,那就要付出代价。

    这代价,就是帮薛明成弄到赈灾粮。

    等于说,用钱换自家作坊园。

    虽说不是确保作坊园能留下来,可只要给了时间,就能朝着作坊园的要求努力。

    而且人家作坊园的要求虽然严苛,认真照做,却能良性发展,无论怎么看都是不亏的。

    就在各家商议之时,有个极为敏锐的官员道:“工业作坊园的评估组,是什么时候来江南的?”

    是在赈灾队伍来之前。

    不对,是在确定赈灾钦差为纪楚,薛明成之后的。

    不管是赈灾队伍,还是那评估组,都在京城碰过面。

    所以,这是朝廷早就计划好的?!

    朝廷确实要整顿乱象频出的作坊园,但也不会完全扼杀。

    干脆借着评估的名义,既是整顿,也是促进发展。

    而其中的中间地带,则完全留给了赈灾。

    你们不能只享受朝廷的好处,享受纪楚也好,朝廷也好,带来的工业作坊园。

    也要为其他地方付出一些。

    这低价的赈灾粮,就是代价。

    用低价粮食,换一个真正的作坊园。

    这买卖,其实很划算。

    划算到任何一个作坊园老板都会心动。

    各家还在商议的时候。

    那评估队伍里的刘宝愈刘大人还道:“做的一堆垃圾,要不是看在纪楚的名字上,全都给关停了。”???

    刘大人?!

    这不合适吧。

    周大人也道:“已经给了机会,倘若不抓住,那就太不合适了。”

    这话过于文雅,翻译一下,不要给脸不要脸。

    天下有灾,你们本来就要出赈灾粮,好好商议还不给,那就等着纪楚来吧。

    事实上,纪楚在中原赈灾的影响力,已经传到没受灾的其他地方。

    各地百姓,都有陆陆续续离开家乡的存在。

    而且跟着逃荒队伍过去,路上还更安全。

    别人就算了。

    你周大人跟纪楚不是有仇吗?

    怎么还这样做事?

    有人问到周大人跟前,他只能捏着鼻子道:“本官对事不对人。”

    这话说的,好像真的跟纪楚有矛盾一样。

    实际稍微想想,其实过于模棱两可了。

    不少人只觉得他们轻敌。

    没想到评估组跟赈灾的人,竟然穿一条裤子。

    早知道他们目的相同,当初就不会让评估组来得那样顺利。

    谁能想到,跟纪楚关系不好的周大人,同样是计划一环。

    看着他们讨论,周大人心道,纪楚辛辛苦苦托人给他做的上好画笔还在家里了。

    这些事情赶紧处理完,他也好赶紧回去画画。

    要说之前,周大人还觉得他的名声被棉花拖累。

    最近几年反而无所谓了。

    在工业作坊园以及赈灾上甚至有大用,更让他觉得无比淡然。

    此事磨炼他的心性跟意志,只觉得外面风言风语的十分可笑。

    还不如学纪楚那样,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谁还会在意外界的看法。

    有这两者配合。

    再加上即将要接受评估的工业作坊园,低价粮食很快主动送到薛明成手中。

    至于那些已经被摘牌的?

    不好意思,没机会了,摘了之后,三年之内不准接受评估。

    这个条例一出,跑过来送粮的人更多了。

    我们送粮!

    给我们作坊园一点时间,让我们好好整改啊。

    薛明成看着宣新府众人脸色变化之大,在此地的怨气也少了。

    管你们怎么想,他能买到便宜的赈灾粮即可。

    对了,一边买粮,一边让本地佃户离开。

    去东北开荒吧,那边都有自己土地的。

    薛明成做事又阴又狠,狐狸般的眼神再次出现。

    以前他是意志不坚定,现在被叙州百姓感动,又知道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那各种手段还不是招手就来。

    他可不像纪楚那般光明磊落,他什么阴招都会用啊。

    不把你们搞垮,他就不姓薛。

    薛明成还卡着时间,确定把灾区大户们榨得差不多,再把粮食运过去。

    粮食送得早了,那些大户们就会少出粮。

    送得晚了,又会有麻烦。

    所以这时机很重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50-153(第4/10页)

    纪楚跟薛明成两人配合默契,在各地大户受不了之前,把新一批赈灾粮送到。

    气得众人牙痒痒,对他们又没有办法。

    因为那睿王妃的弟弟范大人,已经被皇上责问了。

    这些抱团的士族,哪是被纪楚昌河州混合双打,分明是联合皇上,三头挨打。

    有些人要利用旱情敛财,有人利用旱灾缓解土地兼并。

    至于谁赢了,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接下来的日子,纪楚跟赈灾队伍,以及张太监等人,在灾区四处奔波。

    大事小情,总有忙不完的。

    他们会拼尽全力,让百姓度过这场天灾,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六月初六深夜,忙了一天的纪楚等人刚刚躺下,便听到一声惊雷炸开。

    纪楚立刻睁开眼,望向窗外。

    一起跑出来的,还有随行官吏们。

    原本满天星光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一炷香后,属于夏季的雷暴雨倾盆而下。

    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第152章

    “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全城百姓全都醒了, 先是不敢置信,还以为自己在梦中。

    无数人冲到屋外,感受甘霖落下。

    下雨了。

    期盼这样久的雨, 终于下来。

    雨水打在皮肤上,滋润无数人痛苦的回忆, 雨水跟泪水混在一起, 竟然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

    而这倾盆大雨,不管你百姓是佃户, 还是商人,是士族, 均匀地落在城中。

    并不会因为有钱有势,或者贫穷苦难而有所倾斜。

    这场兴奋持续到早上,大雨依旧未停,大有把之前雨水补回来的感觉。

    纪楚派出去差役也陆陆续续回来,灾区十二州府的官员也派人过来报信。

    各地雨水大小虽有不同,可大部分地方陆陆续续下了。

    就算没雨的地方, 天也开始阴沉, 明显有下雨的迹象。

    “这般好消息, 赶紧送回京城吧。”张太监兴奋得坐不住,即使一晚上没睡, 看起来还是很精神。

    纪楚那边已经写好奏章, 可以立刻呈报, 但他道:“再等等, 十二州府的知州知府都很辛苦, 把大家的文书集齐了,一起送过去。”

    张太监眼前一亮。

    好啊!

    还是你纪楚会做官。

    实际上,纪楚也是知道, 这次皇上出了大力。

    毕竟他们在外面办差,京城要是没稳住,事情不会这样顺利。

    你给我面子,我肯定也给你面子啊。

    再说旱情只是缓解,后续还需要皇上再下令赈灾,打好关系肯定没错。

    说话间,薛明成已经回来了。

    他这段时间在外面送粮,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这会看着却极为精神:“好啊,这场大雨实在是好。”

    雨一下来,灾情立刻就有缓解。

    沿途不少地方都能受益。

    虽说已经六月份,主粮是种不成了,可再种点豆子,蔬菜之类的农作物,总算有些收获。

    不管是多是少,至少有点口粮,官府也好,地方也好,朝廷也好,大家压力倍减。

    薛明成回来之后,自然也开始写上报的文书。

    中午时分,各地公文全都飞速送到,一起再送到京城。

    纪楚跟薛明成的奏章里,不仅写了十二州府的情况,更写了后续赈灾事宜。

    庆贺是要庆贺的。

    后续安排同样不能松懈。

    比如各地如今的人数,田地情况,还有灾情时出现的乱象,全部一一清查。

    再有帮着灾后重建,以及这几年的税收减免等等。

    在各地百姓庆贺下雨的时候,赈灾队伍开始布置灾后重建的事,希望让当地百姓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百姓们的庆祝还在继续,有些人甚至跑到河道附近,看着水流一点点增加,看着干裂的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