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赵鸿耐心尽失:“魏国公,米面粮是淋水掺沙的,这三年来分发的官粮也是如此……还需要说什么?”

    “魏国公,飞来医馆医术精湛且深不可测,以外的实力仍然卓绝。他们救治大郸百姓尽心尽力,大郸却如此对待,其心可诛。”

    “什么?”魏国公是存心给的下马威,但米面粮油却是命人从库中出的,怎么会?

    “魏国公,某亲眼所见,亲手触之,”赵鸿怒意不上脸,只偶尔从眼神中透出,“您是真的老了,可曾想过,若是两邦往来,现在已然开战了。”

    魏国公的老态仿佛又瞬间增加了十岁,原以为自己掌握各路信息,却万万没想到,官粮和自家仓库里竟然会有掺沙米粮,真是岂有此理? !

    赵鸿极平淡地说:“魏国公,请回国都城,这些米面粮油某会按原价给你。”

    “不,十三皇子,”魏国公难得的慌了,“某立刻回国都城,另选米面粮油送来,只是梅敬竹、戚修明和晏敦三人实在受不了马车颠簸,能不能请飞来医馆暂且收下?”

    赵鸿的眉眼都透着不耐烦:“魏国公,若您是飞来医馆馆长,您会收?某绝对不会去开这个口。”

    魏国公一咬牙:“行,某这就回程,只盼着十三皇子念及旧情,能稍稍照看三位病人。”

    “魏国公,麻烦您给大长公主带句话,十三皇子赵鸿在飞来医馆。”赵鸿说完,转身就走,眉头拧出疙瘩,大郸从内到外的弊端,比老师预估得还要严重。

    “十三皇子且慢,”魏国公追问,“可有何信物?”

    赵鸿转过头来,笑得有些凄凉:“大长公主若是问起,您就说飞来医馆救了大郸百姓包括某在内,信物已经作为药费诊费的抵押之物。”

    “还有,某不会娶国公府的任何一位女子。”

    这下,魏国公连自己的表情都控制不住了,怎么会?

    可事已至此,魏国公只能腆着老脸回头,在黑衣马队的护送下,腆着老脸重回国都城,一路上几次气到胸口疼。

    马车经西水门进入国都城,魏国公直奔长信宫才知道朝会暂停七日,又转而找到御史台,直接在门口写了一份奏章交给御史,又带人去了城内各大米市和米行。

    不仅如此,魏国公就这么沿路串门,仗着自己的身份,用各种方法去了国都城内各级官员家的粮库。

    在粮库里,魏国公都随手抓一把,装进小布袋,袋上写明谁家米袋,很快离开,渐渐的,马车上就堆了小山似的布袋。

    魏国公就这样走遍国都城,最后重新回到长信宫门口,求见大长公主讨一把米。

    大长公主所在的宫殿很大,但她一心修道,布置得与道观无异,自从抚慰过晋王殿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5/17页)

    又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忽然听到有人来报,魏国公求见时,难免有些惊讶,听说来讨一把米,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毕竟是大功臣,哪怕退隐以后,偶尔做点怪事也无妨,大长公主就命人传话,请魏国公一见。

    于是,坐在矮几旁看书的大长公主,就看到魏国公拄着拐杖进来,身后两名内侍端着极大的托盘,盘里全是小布袋子。

    魏国公乐呵呵的:“小老儿今日心血来潮,想吃百家饭,来讨一把米,不知大长公主可愿意?”

    大长公主曾与魏国公拼杀在不同的沙场上,为大郸赴死也再所不辞,一把米而已,刚要命人传话。

    魏国公忽然要求:“大长公主,小老儿想跟去库房亲手抓一把米。”

    大长公主可不是等闲人物:“那就一起去?”

    第44章

    大长公主修行的小道观建得有些高,只为了方便她清晨赏日出,傍晚看夕阳,深夜赏星月,建筑的每一处都透着简朴之美,外围一圈竹林,是长信宫独特的存在。

    又因为大长公主年轻时受了极重的伤, 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一直气血两亏, 补气补血的药吃了不少, 收效甚微。

    之后是太医院的郑津, 建议大长公主静养为主, 但保持血气运行也很重要,所以这座小道观内平路较少, 亭台楼阁很多, 只为了让她平日能在这僻静之处活动一二。

    此时已是黄昏,绚丽的晚霞连笔墨都难以描绘,余晖映得整座国都城都显出红黄的颜色,像被火海吞噬。

    还是为大了长公主日常走动变成活动,库房都在楼上,这可苦了要亲自抓米的魏国公,行走已然艰难,爬楼登高实在是要老命了,每走三个台阶,就要拄着拐杖喘息。

    大长公主是个急性子,平日这些路都走惯了,看魏国公这样实在嫌弃:“当初你伤得还没我严重,现在怎么如此这般?”

    魏国公喘得厉害, 还不忘替自己辩解:“小老儿走平地可以,登高实在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大长公主的小厨房,打开三道门以后就是小库房,里面堆着米粮袋子。

    魏国公迫不及待地过去,打开米袋,看完就怔住了:“大长公主,您这儿的米粮从何而来?”这些米真干净。

    大长公主不明所以:“自然是封地的农户秋收后送来的,本宫连同女使随从也没多少人,所以收的佃租比规定的少很多。他们感激在心,每隔几日都会送蔬果鲜食山过来,前几日还送了新鲜的野菜。”

    魏国公连叹了三口气,大长公主终身未嫁,膝下无儿无女,封地的良田倒有很多,不仅对佃户相对宽容,对身边的亲随也非常体恤。

    大长公主平日修身养性,只是不愿意理睬俗事,看着魏国公手里装米的小布袋,想到他进门时随从搬来的两托盘小布袋,极平淡地问:“米出事了?”

    魏国公讪讪地笑:“哪有的事?只是……”

    大长公主冷哼一声:“换个认真些的谎话。”

    “小老儿只是想吃百家饭……”魏国公的话还没说完,再次被打断。

    “今日行了不少路,拄着拐杖两条腿还直哆嗦,拼命成这样,就为了吃口百家饭?”大长公主回到花厅的蒲团上坐下,“本宫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魏国公被噎得半晌说不出一个字,忽然又改口:“大长公主,小老儿来借米面粮油,写欠条,日后可以折算成任何您允许的钱或物。”

    大长公主因为气血两亏,头发早就白了,但女将军的气场一直都在,平日不笑的时候,在旁人眼里都带着杀气,至于有些本来就心虚的,根本不敢与她对视。

    魏国公这两日既疲惫又操劳,本就气力不佳,到大长公主这里来更是走完了一年的楼梯,完全没精力与她对视,不是不说实话:

    “借了米面粮油,送去方沙城的飞来医馆,是十三皇子赵鸿向小老儿借的。”

    大长公主浅浅笑,上扬的嘴角也有了皱纹:“只有赵鸿一人在飞来医馆?”

    “是,”紧接着魏国公把去飞来医馆发生的事情倒了个底朝天,“奏章已经递了,能查的都在这里,偏偏晋王殿下暂停朝会。”

    大长公主听得都楞了,听完以后既无奈又生气:“魏国公,你到底怎么想的?怎么能做出治不好就不给诊费药费这样的事情来?”

    “如果你不知道飞来医馆救了赵鸿和二十龙卫,还在方沙城救了那么多人,那也算说得过去。可是你明明知道,你老糊涂啊?!”

    “你,说你什么好?!无礼在先,送去的米面粮油都是最次的品相,飞来医馆的馆长没发脾气真是好涵养。”

    是的,如果说大郸还有谁能这样责怪魏国公,魏国公还低声下气认错的,除了大长公主,不作第二人想,就连晋王殿下也别想。

    就像之前,晋王盛怒之下也只是晾着魏国公,从春禧殿出来仍然是恭敬的。

    “小老儿知错了,”魏国公讪讪地接话,“长公主,这些米面粮油您有么?某还要赶紧送去方沙城。”

    大长公主招来贴身女使妙言,吩咐道:“领魏国公的随从去库房搬运米面粮油,装满魏家车以后,再从私库里挑选十件最贵重的礼物装好,带上本宫的名刺和拜贴,用最快的马车一起运到方沙城去。”

    “是,大长公主。”妙言领命而去。

    “魏国公,请稍等,本宫写个拜贴。”大长公主的字如其人,横平竖直,笔锋锐利,字体大气。

    万万没想到,大长公主写完拜贴等笔迹干的时间,魏国公已经窝在角落里打起盹来。

    大长公主又拿出一枚令符,招来侍卫长:“你去一趟望月庄园,告诉那里的人天快亮了。”

    “是。”侍卫长拿着令符离去。

    大长公主开始看堆满了大托盘的小布袋,小到望火楼的驻军长,大到大司空和大司命,都是一样的掺沙米,难免觉得有些奇怪。

    许多有品级的官员们都有封地,封地自然有良田,把这些田地租给农户,每年收取规定的租粮,足以供应官员全家的米粮,想来这些小布袋里的多半是官粮。

    是啊,大郸的官员们不论品级大小,发俸前几日都要清扫自家的储粮仓,因为到时候领回家的绝大多数都是米粮,然后才是金银之物。

    连官粮都掺了沙,这后面牵扯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宛如弥天蛛网。

    无论是谁捅了这天大的秘密,轻则惹来杀身之祸,重则连累全家。

    大长公主看着疲态尽显的魏国公,不同在心里苦笑,这老头儿怎么睡得着?

    看了一眼窗外,夜已深,夜禁早开始了,大长公主知道,魏国公睡在这里才能见到明日的朝阳。

    ……

    转眼又是清晨,赵鸿像平时醒得一样早,睁眼就冲进盥洗室,没多久又脚步轻快地走出来。

    脊柱外科的崔主任说得没错,自己就是在康复中,上次是因为随便乱跑、骑马才导致的病程改变,吃一堑长一智,赵鸿现在听话得很。

    时间还早,龙卫和神卫们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6/17页)

    没醒,赵鸿穿过停车场,经过门卫小屋向右转,再走一段路就是医院东门,吹了几声唿哨后等了不少时间,才飞来一只圆乎乎的山雀。

    赵鸿给它的腿上绑了小管儿,然后把它放走,连招了三只山雀,连放了三次。

    回到门诊大厅,赵鸿像平时一样洗漱,然后找邵院长聊天,之后就自己去食堂,进去以后敏锐地发现众人的眼神和视线都透着些许蔑视?

    蔑视? !

    赵鸿立刻想到了掺沙米粮的事情,想解释却觉得这里不适合“口说无凭”,强作镇定,像平日一样打招呼、点早食;又走进后厨,绑上襻膊,和志愿者们一起洗米。

    因为人心易变并不可控,所以邵院长嘱咐过,掺沙米事件要保密,所以樊主任只是对志愿者们说:“唉,大郸风沙大,还有沙尘暴,这米不洗干净没法吃啊。”

    所以,志愿者们淘洗米粮很认真,同时对赵鸿来淘米又很好奇。

    幸好,食堂备有中型清洗机,志愿者们的工作量并不是特别大,只是按照樊主任的要求拆开米袋,倒进机器里,然后等着倒下一批。

    赵鸿看到这样高效又省力的机器,悄悄松了一口气,要是像大郸那样清洗,飞来医馆的志愿者们肯定吃不消。

    尽管赵鸿想帮忙,但樊主任知道他在急诊门诊当翻译,上午的时间很紧张,所以直接把他赶走。

    赵鸿没办法,只能回到门诊大厅,却诧异地发现王强、邵院长、金老和魏璋都在,而且明显是等自己的。

    邵院长有些严肃,问:“大长公主是什么人?”

    赵鸿不假思索地回答:“大长公主是父皇的亲姐姐,上过沙场杀敌,但因为年轻是受过重伤,勉强救回来却落得所以现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

    “现在,国都城能安抚住晋王殿下的人,只有大长公主。”

    “能助力彻查掺沙米案的,也只有魏国公。”

    “邵院长,您为何这么问?”

    邵院长有些哭笑不得:“方才王强在医院西门巡逻时,发现又有车马队进入方沙城,数量没减,反而还增加了不少,尤其是马车牛车上装的大件物品……”

    “宁家管事递来一封书信,是大长公主亲笔写的拜贴,她要上山。”

    赵鸿有些不敢相信:“邵院长,您确定是大长公主?”

    “书信,哦不,拜贴还在我手里呢,怎么了?”

    “可是,大长公主深居简出很多年,怎么要上飞来医馆?”

    邵院长把拜贴递给赵鸿:“你自己看,是不是她的字?”

    赵鸿再不信也只能信,这的确是大长公主的笔迹,只是她上山做什么?

    邵院长用对讲机传话:“将移动梯准备好。”

    第45章

    “邵院长, 移动梯可以暂时不管,”赵鸿经过一晚的琢磨,已经摆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