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穿过马路到达不远处的菜市场……回家以后把菜分别处理好,掀起裤腿后,左侧脚踝是假肢。”
三人又一次受到了飞来医馆医术的冲击,戚修明激动得直搓手,眼巴巴地看着肖宇:“请问,老夫何时能装?”
肖宇见过太多这样求好心切的病患:“首先,要伤口完全愈合消肿,三至六个月后才能订制假肢,之后就是大量的练习……如果伤口恢复得慢,可能要半年到一年……”! ! !
戚修明脱口而出:“这么久?”
“这位医仙,实不相瞒,其实老夫真的有大事要做,拖不了这么久的时间,”戚修明很着急,“其实,如果能助齐王殿下一臂之力,哪怕以后不用假肢再也无法走路,我也心甘情愿。”
肖宇作为现代人,当然一切都以病人为重,戚修明这样一心想出院做大事的病患也有,思来想去:“如果你的伤口恢复得好,可以先坐轮椅。”
“轮椅?”戚修明又一次叹气,忽然又两眼放光,“老夫能有金老那样的轮椅吗?”
肖宇轻轻摇头:“金老那样的轮椅,我们医院没有,但有其他的电动轮椅,不能爬坡。”
戚修明惊了:“金老的轮椅能爬坡?!”什么样的能工巧匠才能做出来?
“是。”肖宇有些想笑,金老的电动轮椅是国际大品牌顶配版,价格不菲;而国产电动轮椅会便宜很多,“我们科还有五台电动轮椅可供选择,但是有些贵。”
戚修明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老夫真的可以买吗?”
要知道在大郸这个等级森严的国度,有许多东西再有钱也买不到。
“可以,等你伤口恢复后,可以到骨科来挑选,”肖宇边说边观察,在看视频和聊天时,戚修明的脸上完全没有痛苦的神情,身体也很放松,也就是说当他的注意力从截肢上移开时,幻肢痛就停止了。
这就意味着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对戚修明很有用。
第76章
戚修明激动不已, 追问:“请问医者,买轮椅要多少米面粮油?”
肖宇忽然反应过来:“抱歉,你不能买电动轮椅。”
戚修明楞住, 失望很明显:“为何?”
“大郸没电,电动轮椅按时充电才能使用。”肖宇暗骂自己大意,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戚修明在飞来医馆住了这么长时间,也隐约明白这里的“电”,绝对不是大郸能有的,立刻垮了双肩,像一大坨漏气的皮球,忽然就觉得小腿又疼了。
肖宇赶紧打圆场:“可以暂借几日, 让大郸工匠们按样打造,有了图样, 就能让大郸需要的人也能用上。当然, 在飞来医馆时, 你也可以借用电动轮椅。”
戚修明瞬间满血复活:“真的?”
“真的。”肖宇非常肯定地回答。
戚修明大力地拍戚家管事的肩膀:“快,快去找工部尚书, 不, 快去找魏国公或郑国公,让他们多带些巧匠来学做轮椅。”
“是。”戚家管事立刻应下,主君已经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赶紧的。
管事刚离开抢救大厅,邵院长和金老就进来了。
大长公主和戚修明一见他俩,立刻行礼,为昨晚飞来医馆遇袭一事道歉,并表示将赔偿医馆所有的损失,同时感谢医护们救治伤员。
邵院长的日常巡视已经扩展到方沙城的移动医院, 刚才巡视的结果,昨晚救治的机关师和侏儒症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以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为主;而昨晚受重伤的护卫们,还有六人病危中。
尤其是利箭贯穿肺部的黑骑,因为箭尖带火焰,给受伤部位造成了双重伤害,手术时,先是拔箭时大出血、之后心跳骤停了两次,又两次被麻醉师救回来,还在麻醉科复苏室里,情况不太乐观。
邵院长把这些都简明扼要地转告大长公主和戚修明。
他们的脸色都有些凝重。
邵院长又说了更令他们震惊的消息:“方沙城西南地下全是未掺沙的米粮。”! ! !
邵院长继续:“昨晚神卫在方沙城外数里的地方,抓住了国都城的一位米商和随从,虽然经过神问,但此人拒不承认要进入方沝城,也否队米粮是自己的,并不知道这些米粮是哪些米商的。”
简单来说,就是块滚刀肉。
大长公主吩咐:“妙音,你先去清点囤粮的准确数量,然后将米商和随从押去国都城,转交给齐王殿下。”
“是!”妙音离开抢救大厅。
不知道怎么的,医护们听完这些嘱咐,觉得国都城现在肯定比昨晚更热闹也更危险。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国都城所有城门都由魏国公和郑国公麾下把守,官员及家属不得擅离。
如果有官员觉得自己官小不显眼或女眷们可以携物潜逃的。
哦,那不好意思,郑国公作为皇亲,不仅管皇族事务,还操办过不同规格的宫宴,家中管事对朝中大小官员及子嗣都了如指掌,从不认错。
大郸有男女之防,如果有人觉得郑国公家的管事是男子,对女眷们不可能认得全,啊,那不好意思,管事的妻子们也是颇为能干的,对官员女眷们也是心里门清。
想溜?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所以,每日官员赶早朝,临出门时都像生离死别,谁也不知何时能回家?是因为公务繁忙加班,或者再也回不了家?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这件事,自古就有。
新近不断被提拔、擢升的年轻官员们,每日都朝气蓬勃地奔赴早朝,而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70-80(第9/15页)
他们在各种迷障和花招前引路的不是别人,正是差点被赶出家门的晏敦之子晏瑞,前秦王党。
除了他们,每天斗志昂扬的就是晏敦和梅敬竹,把户部和刑部收拾得井井有条。
而押送米商和随从进入国都城的妙音,给本就已经焦灼的早朝,又加了一把火。
而之前查“燎祭”库存时,已经有将近相当多的户部、礼部官员、兵部官员牵涉其中;大部分已经入狱收押。
齐王、晏敦、梅敬竹、魏国公和郑国公,在看到持大长公主令牌站在文德殿外的妙音时,不止他们,殿内官员们也都暗暗吃惊,只觉得悬在头上的刀没落下、又添了一把利剑。
妙音代传大长公主令,并呈上了清点后的地下存粮详尽数量,还带上了魏璋和王强友情提供的手机照片和录像。
尤其是魏璋边走边解说的长视频,将地下存粮的位置、保护存粮雇用百戏团成员、掺沙的工具以及外面的机关等,明白清楚地摆在文武百官眼前。
满座皆惊!
齐王殿下立刻宣布原地解散,但官员们不得离开长信宫,改去廊下吃早食或点心。
文德殿内侍和女使关闭门窗,退出殿下值守在二十步远的位置,捧日军将殿外团团围住。
“官粮掺沙”像个恶性肿瘤,不治会很快把病人拖走;要治,不能只切掉肿瘤,还要清扫附近的组织器官和淋巴结,并在术前术后配合化疗。
齐王、大长公主、郑国公和魏国公意见一致,不仅要治,还要下狠手。
于是正午时分,国都城长信宫门外、旧城和新城所有张贴栏里都有一则奇怪的告示,有人拿着长筒大声宣读:
“方沙城西南地下发现大批无主存粮,粮袋无标记无字,请粮主尽快到国都城康安府报失,若三日内无人认领,存粮将归康安府所有。若有人蓄意冒领,定严惩不怠。”
这份告示一出,整个国都城的百姓们都沸腾了,米市每日限购两年多了,米价疯涨,米商一直说没米,现在知道不仅有米,还有不少,这简直是春日喜雨以后的又一大好事!
然而,百姓们的欢呼雀跃都没超过一柱香的时间,很快又为各自的生计奔走。
米市米商都说缺米,但高门大户从来不缺,这些米粮就算没人认领,就算最后归康安府所有,又与百姓有什么关系?
百姓们“吃饱穿暖”的愿望,总是很难实现,这么多年了,一向如此;这年能实现吗?谁知道!
这份告示引起的波澜不在百姓,而在米商以及官商勾结的官员,还有许多官员家眷参与其内,甚至包括了一部分皇亲国戚。
……
而刑部尚书梅敬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仵作查验需要至亲同意。
而大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以往只有凶杀或死因不明等情形,仵作才有机会验尸,而现在,需要验尸的秦王殿下。
梅敬竹年轻时,耿直果敢,得罪了不少人,经过三次降罪外放又三次被提拔回国都城,直至告老居家,都觉得自己没错。
但经过魏国公的劝说和飞来医馆目睹的一切,梅敬竹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医护们为了能让病人配合听话,各种“善意的谎言”张嘴就来。
谎是说了不少,效果也很不明,治疗目的达大了,医患关系缓和了,皆大欢喜。
所以,梅敬竹从“脚气病”生死大关走了一趟,愉快地把这烦人的事情带回文德殿。
“禀齐王殿下,秦王殿下死得蹊跷,若要寻找确实的病因,需要仵作验尸,而验尸需要至亲同意,更何况秦王身体金贵,等闲不能动刀,请殿下定夺。”
“不仅如此,就连陛下与慧妃的死因也有蹊跷,要不要查?合起来还是分开查?能不能验尸?”
短短两句话,把文德殿的几个人轰得脑瓜子嗡嗡的。
慧妃已经去世十年之久,开棺验尸?
陛下与秦王虽然还未入棺,但是……
一向泰然自若的齐王,第一次有些慌乱地看向郑国公和魏国公,这可怎么办?
郑国公和魏国公也懵了,啊这……
开棺验尸、仵作剖尸这两项不可能秘密进行,礼部官员必然像当初御史们那样死谏,在朝堂之上闹得不可开交。
查验一事必须秘密进行,可仵作也是肉身凡人,既没有神仙的慧眼,也没异于常人的手段,哪里都不让动,又怎么验尸?
郑国公和魏国公又回望齐王,三个人忽然眼前一亮,有飞来医馆啊!
飞来医馆的设备可以看清头颅内里、胸腹腔脏器……滴血化验能知道身体状况,预知疾病转归。
郑国公问自己也问其他人:“飞来医馆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验尸吗?”
这话一出,文德殿内安静极了。
梅敬竹喜欢看别人苦恼,看到魏国公和郑国公两人苦恼得恨不得要抓头发,内心相当惬意。
齐王思来想去:“晚上本王回飞来医馆,向邵馆长和金老讨教一番,毕竟他们那儿连夜观天相定十雨的人都有,说不定就有能替死人申冤的奇才?”
“按飞来医馆的习惯,先替本王备一份他们死亡时的模样,最好带上太医院的秘档文书。”
这下,众人的眼睛都亮了,那就必须带太医院郑院使,他是行走的“医秘档案”,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傍晚时分,郑家小屋前,停了魏国公府的车马,刚从飞来医馆回家没多久的郑院使,就被齐王请上马车,沿着街坊行驶,直奔国都城万胜门。
马车内,齐王一言不发。
郑院使有些困惑:“齐王殿下,您又带老夫上飞来医馆做什么?”
齐王比了个安静的手势,保密。
郑院使心领神会,巴不得快些到飞来医馆,坐马车容易思绪发散,望着对面格外年轻的齐王,发现他的双眼与慧妃很像,悲伤难过时特别像。
只是,向来英姿勃发的齐王殿下为何这么悲伤?
第77章
天黑透了,魏国公府的车马挂着灯笼行驶在通往方沙城的官道上,不论是夜袭燃烧的焦痕,还是散落的利箭,又或是受伤的偷袭者,都已清理干净。
马车经过山坡最高处时, 掀开帷裳就能看到黑暗中熠熠生辉的飞来医馆。
郑津舍不得移开眼睛,忍不住叹气,不知魏璋那个咔嚓一下就能出画像的小机器,能不能把夜晚的飞来医馆也拍一张,让自己好好收藏。
齐王也在看, 没有叹息只有感慨:“郑院使, 你知道吗?前天本王才知道,飞来医馆在省电, 如果按他们来大郸前的日常, 飞来医馆在夜晚会更加明亮, 月光都只能当陪衬。”
郑津惊愕地注视着齐王。
“本王看过夜景照片,比现在亮多了。”
“郑院使, 本王小时候对不住您, ”齐王特别真诚地道歉,“打人, 骂人,还咬了你。”
郑津赶紧起身行礼,却被摁住:“齐王殿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