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向崔主任郑重道歉。

    崔主任挂断手机有些懵,贺延年这病人有点神奇, 昨天像个紧闭的大河蚌, 让人恨不得把他给砸了;一大早就特别郑重道歉。

    不是贺延年有点神奇,是急诊医护们特别神奇,怎么劝的?怎么做到的?

    崔主任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带着年轻医生和笔记本电脑去了抢救大厅,更令人惊讶的是,贺延年把床帘掀开了一部分,努力活动四肢,呃……这么积极向上?

    贺延年从奇异的角度看到崔主任, 再次道歉。

    崔主任特别直截了当:“你的道歉我收下了,但是, 丑话说在前面,你的病非常难治,风险很大, 治疗和康复过程也非常痛苦,开弓没有回头箭,你考虑清楚。”

    魏璋同步翻译。

    贺延年有些楞住:“有多痛苦?”

    崔主任把笔记本电脑里的手术前宣教、治疗过程、康复等等科教片,都给贺延年放了一遍。

    贺延年连看了三遍, 尤其是最后病人可以自由地直立行走,反复看,舍不得结束,兴奋得眼睛像在发光:“真的可以医治?!”

    崔主任觉得贺延年这两天反差太大,提醒:“你不怕疼?康复训练其实挺难熬的。”

    贺延年笑得很放松:“崔主任,我是挨过大郸酷刑的人,昨日你们还说我旧伤多。”

    病人如此坦诚,医生们自然就有攻克难题的准备。

    崔主任拿来制订的治疗方案:“听说你昨晚看过了?”

    贺延年费力点头还有些自豪:“大长公主替我翻的。”

    上班的周洁忽然就鼻子一酸,视线模糊,之前猜得没错,大长公主和贺延年就是个虐身虐心的大虐文!玻璃碴里都找不到糖的那种!

    崔主任拿着治疗方案一项又一项地讲解,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出血、手术并发症……注意事项、要闯的关卡,如果用纸笔整理起来,绝对非常厚一撂。

    魏璋翻译得认真,贺延年听得专注并不断提问,在得到解答以后继续。

    贺延年了解所有的危险和意外,下定决心:“崔主任,什么时候可以手术?要做哪些准备?”

    这下轮到崔主任笑了,拿出手机直接和麻醉科段主任视频:“老段,我昨天把他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发给你看了,你什么时候能让他进手术室不退回来?”

    段主任笑:“先长胖十五斤吧,电解质和生化指标都要达标。老崔,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好好养,你们可以的!”

    “他气管插管很难,但是老崔你放心,手术那天我亲自上。”

    “一言为定!”崔主任立刻同意。

    魏璋实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5/15页)

    翻译结束,看向惊愕的贺延年,顺便解释:“不止崔主任和段主任,邵馆长还找了营养科的医师……一大群人在为你一个人忙。”

    贺延年无法完全抬起的脸,神色变了又变,好半晌才哽咽着开口:“大恩不言谢,有劳,某定当全力配合。”

    正在这时,麻醉科段主任又向崔主任发出视频邀请,接通后的人像是等待第二次手术的赵潜,说话也很费力,看到蜷缩的贺延年,特别大声:

    “姓贺的,某被惊马踢翻还活着!”

    贺延年双手撑着床面,努力抬头,笑咧了嘴:“以后……一起玩投壶啊……”

    每一个生命都很独特,在自然和意外面前格外脆弱,但生命自有韧性,就像他俩。

    手机和抢救大厅里都有会心的笑声,音量不高却有奇特的感染力,让医护们忍不住嘴角上扬。

    来吧,既然病人无条件配合,医护们就能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抢救大厅的自动门打开,邵院长和金老进来,而崔主任刚好看到隐在门外的大长公主,招呼道:“不考虑一下?”

    大长公主走进大厅,特别大方地点头致谢:“多年前坠马导致的腰伤,有劳崔主任了。”

    崔主任笑了:“外面的推车随便挑一张,拍片去。”

    抢救大厅的医护们又开始各自的日常工作,中午交班时,大家都看着周洁。

    周洁想了想,压低嗓门:“虐得我昨晚都没睡好,你们想听吗?”

    医护们一致摇头,生活工作已经够辛苦了,还遇到穿越这种糟心事,只想听小甜饼故事,比如刚才大长公主看贺延年的眼神就有一点甜。

    而贺延年看大长公主的眼神,真的很让人心动啊。

    一瞬间,医护们开始憧憬贺延年完成手术,昂首挺胸走向大长公主的情形了!

    ……

    邵院长和金老离开抢救大厅时长舒一口气,贺延年吃饭了,大长公主也愿意接受检查,不容易。

    接下来就是好消息,今天早上,国都城到方沙城的石板路已经全部铺完,工匠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调整以及相关的维护。

    石板路铺好的消息迅速传开,车马队源源不断地从国都城万胜门出发,向方沙城行进。

    正午时分,大长公主府、郑国公府、魏国公府都送来了大量的米面粮油、各种兽肉、蔬菜野菜等等,排在移动梯下方等待转运。

    早就接到消息的保科长、工程师和志愿者们,就地取材,在正午以前,准备了两条自动转运带,液压叉车和转运车在医院西门待命。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信,天黑以前才全部转运完毕。

    不仅是食堂的库房,就连供应科的大库房也被占用了一部分。

    食堂樊主任写清单做交接,忙得连口水都没时间喝,望着满满当当的仓库,开心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暂时不用操心了。

    第二天上午,在各科医护的努力下,第二移动医院的病患们都痊愈出院了,一部分活蹦乱跳自己走石板路回家,还有一部分是牛车马车送回国都城静养的。

    而第一移动医院里,那些被困在地下的侏儒和机关师们,身体情况大为好转,刑部尚书梅敬竹派来囚车队把他们运回国都城。

    两座移动医院终于清空了,医护们也不用每天跨区域上班,尤其方沙城里时时扬沙,和医院环境没法比。

    移动医院迅速拆分重新运回医院,光伏设备搬运不便,暂时存入地下。

    因为按照郑国公传来的消息,重建方沙城的大工程正式开启,接下来的好几天将是城内最混乱的时期,残破塌坍的破屋要拆掉,房屋地基要重打……方沙城将成为最混乱嘈杂的大工地。

    因为方沙城的居民所剩无几,所以方沙城的重建核心就是收纳病患和家属的超大悲田坊,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

    与此同时,郑国公再次展现卓越的调度能力,重建方沙城的第一批砖石运达城外,按所用数量整齐堆放在各城门外。

    而各城门附近不远处,也搭好了砌墙工匠们的临时住宿区。

    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被马车牛车运送到方沙城,包括此前飞来医馆提供图纸的“下水道大管”。

    按照设计规划,城中会建大批廉价屋舍,供病患和家属在飞来医馆求医时居住,同时会有配套的成衣铺、布店、米粮铺和酒肆茶肆等等,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不仅让看病更便利,同时可以大大减轻医院收治病患的负担。

    同时会加强方沙城的绿化部分,而“沙地种植”的经验,由飞来医馆人才库中年龄最大的86岁老人家提供,也就是最早发现窗外沙尘暴的抢救大厅2床病人。

    不仅如此,老人家在与郑国公、工部官员交谈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方沙城附近或者顺风路途上一定有荒废的大量沙地和水土流失地。

    那里是风沙和沙尘暴的症结所在,建议郑国公带人去认真勘查,禁止乱砍滥伐、植物造林等等预防措施。

    毕竟,大郸就这么大,沙地和水土流失会蔓延,迁都肯定不是办法,不趁早治理,整个大郸以后就是荒地。

    “飞来医馆人才库”的年轻人贡献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拿出现代治理沙漠和水土流失的视频,让郑国公等人一次又一次目瞪口呆。

    环保和绿化的理念种子就这样在大郸埋下了,至于能不能生根发芽,会不会有收获,能坚持多久,完全未知。

    但至少,大郸高层官员们的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种花家深藏的基因隐隐觉醒。

    因为国都城到方沙城的路畅通无阻,方沙城还在重建,魏国公召集国都城车马行的掌柜们商量,开拓一项新业务:“飞来医馆看病接送”。

    约定接送地点,满六人就发一辆车,按路程收费。

    “接送业务”走薄利多销的路线,所以往返车费,百姓们也能勉强负担得起。

    这样一来,拿着退税购买米面粮油的百姓们,就可以租车去方沙城看病。

    对寻常百姓来说,家里所有人都是劳动力,有人生病就有损失,不如咬咬牙去飞来医馆求医,毕竟那里的医术甩国都城医师们好几条大街,不,甩他们几座城。

    谁也没想到病人来得这么快,刚拆了没几天的移动医院再次搭起来,但是搭在了方沙城外,避免了重建的嘈杂,也缩短了往返距离。

    移动医院作为临时门诊大厅,先预检分诊,严重的病患送进医院,不严重的就在移动医院里。

    因此,医院门诊大厅的巨幅电子屏,进度条行进得很快。

    第104章

    两座移动医院里, 全院各科医护们走马灯式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病患,急诊、手术室和骨科也都有各自的忙碌。

    邵院长照常和金老巡视医院,第一站总是抢救大厅和留观室, 月儿像平时一样在长廊慢慢挪,一步又一步, 虽然走得慢却很稳, 充满活力。

    住在留观室的慢性汞中毒的鎏金匠人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解毒和营养支持治疗, 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6/15页)

    转——

    口腔和鼻腔粘膜出血已经停止,牙龈肿胀正在消退,不再一张嘴就亮出肿胀渗血的牙龈;肺部感染已经痊愈,偶尔会习惯性咳两声。

    但,他们的肢体震颤和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失, 并未减轻多少。

    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医护们来说, 慢性汞中毒的后遗症很多, 他们以后的生活有些艰难。

    至少,命保住了。

    邵院长:“不知道大郸精造局的工匠们有没有什么伤残补助,或是特殊人才津贴?”

    金老抬头瞥了一眼,有些无语:“邵院长,大郸是封建社会,你想多了。”

    “也是。”邵院长叹气。

    两人又去了外科大楼。

    脊柱外科医生办公室里,崔主任带着医生们开第二次会,这次的重点讨论病患是大长公主, X光片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证实了崔主任之前的猜测,当初大长公主到康复理疗科送感谢信,从她走路姿势一眼就看出来。

    腰椎间盘突出到压迫神经,在这里很常见,之所以围在这里讨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长公主的右肩和左腿的肌肉组织里有小金属片。

    大家看到这些的第一反应,大长公主拍片的时候,头上身上首饰没摘?

    最大的像绿豆,最小的芝麻粒儿,但都有小小的锐边,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受得了的?大家站在X片前面数了一遍,共有七片。

    办公室里静悄悄,大长公主怎么这么能忍? !

    所以,大家围在一起的讨论重点是,这些金属片取还是不取?手术取出时,怎么才能不伤到周围神经?

    这可太伤脑筋了。

    邵院长和金老悄无声息地离开,去了麻醉科和骨科。

    与穿越大郢不同,拜丧心病狂的晋王秦王之争所赐,外伤病人特别多,又因为病人基本状况都很差,只能先保命再手术,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并提高了并发症的概率。

    所以麻醉科和骨科出乎意料地忙,每天都有紧急手术和择期手术。

    而麻醉科复苏室天天满员,比在大郢的时候忙多了。

    邵院长和金老巡完整座楼,嘀咕:“让食堂给医护们加个餐,加点什么呢?”

    正在这时,金老的手机响,传出王强的声音:“金老,国都城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车队正往方沙城来,和以前的完全不同。”

    按这个行进速度,到达方沙城最快也要一小时。

    邵院长诧异地看向金老,以前有什么事,王强都是直接找自己的,今天怎么回事?

    “你怎么不打给邵院长?”金老没回答,看向邵院长才问:“怎么说?”

    手机里传出王强喊冤:“金老,邵院长的手机无人接听,魏璋的手机占线,我就只能找您了。”

    “哎?”邵院长摸遍全身口袋也没拿出手机,“啊,昨晚放办公室抽屉里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