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经历过人间险恶的乡亲们虽然觉得赵小甜想得太过美好,但也乐呵呵没说什么。
赵小甜接着说:“所以我来到了北大荒,来到了国家瞩目的这片沃土,到这里后,我发现这里还是人工种地,十分辛苦,虽然沃土多,但有很多土地来不及细细耕种,这实在太浪费了!”
说到这里,乡亲们觉得和自己有关系了。
确实,北大荒不缺地,但是缺人,真的种不完!
这里虽然土壤肥沃,撒上种子就能出,但也需要有人播种,有人收割。
每年春耕的时候,农场的人和部队的人齐齐出动,遇上好年景才能将将满足生产任务。万一像这两年遇上旱灾,百姓都要勒紧裤腰带生活了。
接下来,赵小甜详细讲述了播种机、简易收割机、还有一些犁地小工具。
乡亲们多数都没听过这些东西,脑子一片迷茫,只听说一台机器配上拖拉机,一天能种10亩地!仅需要一个人!
乡亲十分激动,哪怕农场有四台,那绝对是最轻松的春耕季!
听着下面人的欢呼,赵小甜无声叹息,实际效率还可以更高,只是农场的拖拉机不给力,只能跑这么远的路。
“这些东西农机厂就有,如果能买,农场早就买了!”
下面突然传来不同的声音,是个女孩子的声音。
赵小甜看了半天,没看到是谁问的,总觉得有点眼熟。
陈场长敲敲耳语,“应该是女知青。”
也对,没有出过远门的乡亲们根本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其实女知青说得对,这些东西确实有,不过购买价格高,还不会随便对外出售,农场要是有门路,也不会看到她画的东西心热。
现在都是计划生产,其实很多地方的农机局也会有存货,只是不会拿出来卖,毕竟没这种计划,大家都不想没事找事。
不等赵小t?甜解释,陈场长主动站出来,“刚刚那位女同志说得对,确实存在这些东西,可是我们农场穷啊,平日里就靠部队接济,难道为了省力气也要靠部队接济吗?”
其实陈场长话没说全,不光是因为买不起,还因为技术问题。
机器买容易,用起来难。看看整个农场找不出来几个会修自行车的就知道了,手艺活这些人真的不行,他看上的,就是赵小甜的手艺。
赵小甜明白许多人的顾虑,说白了还是不信任,害怕损害集体财产,这会让他们的日子更艰难,“我手上已经有一套成品,以后可以挑选一个拖拉机手试试。如果好用,我们再谈之后办厂的事,当然,我肯定优先选聘在我这里报名的人。”
一张招工启示贴在了旁边的公告栏上。
刚开始赵小甜没要求太高,直说优先聘用小学文化,懂点修理技术,热爱学习的人,男女不限。
知青们心头马上火热了,不管这个厂能不能办成,这个招工他们可以去。
比起一门心思完成种地任务的本地人,干农活困难的知青反而是最先报名的。
只是听说进了农机厂后,肯定不能种地了,也就是说,以后集体分粮食和他们半点关系都没有。如果厂子没效益,肯定一毛钱拿不到。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手头不富裕的知青都被泼了一盆冷水。
第 45 章
其实机器厂不需要太多人, 三五个足矣,赵小甜只是想选敢背水一战的。
万万没想到,最后站出来的两个人让她很是意想不到。
有两个姑娘是与赵小甜有一面之缘的女知青胡晓杰和李文月, 还有一个人倒是出乎赵小甜预料, 她私底下找来的。
赵小甜目光复杂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人,久久不语。
在台上她见过李燕和陆军,但是没见过眼前这个小姑娘,还以为她不在这里,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没见, 骄纵无理的小姑娘竟憔悴成这样。
垂垂老矣, 激情散尽, 竟有了几分腐朽的气息。
陆琦双目无光, 死气沉沉的,细看去,或能捕捉些许苍白与忐忑。
“赵小甜, 我知道以前我很不讨喜, 我现在也不讨喜, 但我保证以后一定听你的话, 只听你的话。”
赵小甜乍舌, 她不是圣母, 并不想身边留下对自己有恶意的人,换做是陆军或者李燕, 她都会毫不留情的拒绝,可是陆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40-50(第7/15页)
她还记得陆琦被人贩子险些拐走时,独自一人回到车厢时, 没有人欢迎的那种孤寂,还有小心翼翼藏好怨怼, 笑脸讨好的那种悲凉和迷茫。
像极了曾经的她。
方才李燕和陆军脸上虽有几分疲态,但比其他人要好上太多,想来手上有积蓄,过得不算艰难。唯有眼前的陆琦,陆军的亲妹妹,双手布满了冻疮,脸上瘦脱了像。
十几岁的年纪,不该这么暮气沉沉。
人生地不熟,赵小甜确实要培养自己的班底,而她对这里不熟悉,所以她才会在这个时间,找到能豁出一切跟随她的人。
陆琦,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赵小甜伸出手,“你好,重新认识一下,我是赵小甜,机器厂的厂长。”
得到预料之外的答案,陆琦不由得呆愣在那儿,随后伸出双手,想握住眼前的救命稻草。又因察觉自己的双手枯黑,有点想退缩,怕被嫌弃。
赵小甜上前一步,主动握上粗糙又冰冷的手,微微用力。
在抬眼时,小姑娘眼底闪烁着泪光,结结巴巴的,“你,你好,我是陆琦。”唇瓣咬着,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很听你话的陆琦。”
赵小甜唇边笑意闪动,果然,还是会撒娇的小姑娘可爱。
胡晓杰和李文月不敢置信的看着陆琦,没想到小姑娘心机这么重,竟然靠撒娇卖萌博得未来厂长好感!她们也要!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厚脸皮,撒娇的话湮没于出口那一刹。
找到了三个姑娘,人也够了,赵小甜宣布本次提前选聘结束,以后有机会再说。
一直犹豫不决的人慌了,他们就多想了一会而已,这就没了?
赵小甜不管其他人的想法,春耕已经进展到一半了,时间有限,她们要抓紧时间。
她道:“很开心大家能够相信我,我在这里说一句不吹牛的话,只要大家心往一处奔,我保证这份相信会给你们应有的回报!”
眼下三个半迷茫的小姑娘,怕是想不到这里将成为北大荒最强的娘子机器厂。
说是机器厂,其实就是个农村搭起来的建议租赁点,毕竟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农具。
赵小甜已经自掏腰包,一口气做出了十套各式样简单的小农具,草台班子也不需要过多的准备,只要人齐就能开工了。
其实这件事最好选择本地人,可惜她人生地不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知青。
别看机器厂不大,需要安排的事可不少。
在这之前,赵小甜了解了每个人的能力和家庭背景。
出乎预料,胡晓杰的父亲是机械厂宣传科的工人,可比赵小甜这个小型机器厂高端得多。正巧,胡晓杰和性格外向的李文月被安排出去做宣传。
至于陆琦她以前做过会计,但是让她管钱
陆琦也知道自己可信度不高,没敢主动提管钱这件事,拧着手指,绞尽脑汁想自己能带来什么价值。
另外两个人都不喜欢关在一个地方不动,她们肯定不想做会计,除了会计她还能做什么呢?
赵小甜也是犹豫了几个瞬间,马上拍板定音,“陆琦以后管账,要登记好每个机器的租借情况,还有每个机器的使用时长情况,你能做到吗?”
陆琦惊诧,很快坚定点头,哐哐捶胸,“我能!”
加上两个技工师傅,六个人的小作坊就这样开工了。
这边牌子还没挂上,陈西华匆匆忙忙找来,看赵小甜这边需不需要支持。
赵小甜正愁怎么开张的,还要培训一下刚上任的几个手下,马上笑容上脸,十分亲切,“陈叔叔,不,为了公私分明,以后我还是叫陈场长吧,您来得可太是时候了。”
赵小甜拉着陈西华来到了安放机器的地方,对着大大小小几样东西仔细介绍。
三个姑娘马上明白了,拿出笔记本在旁边学习,就连不怎么说话的两个师傅都凑过来听着。
陈西华哪里不知道,赵小甜这是把他当成小白鼠教工人呢!
其实,能有这么多机器都不完全是赵小甜的功劳,曹振东帮了很大的忙。
比如说这台稻谷脱粒机,就是别的机械厂淘汰的产品。陈西华明显很喜欢这个东西。
“农场给粮食脱粒都用石磙,农闲的时候用牛拉,农忙的时候,谁都舍不得用牛,全靠几个壮汉人工拉,磨一次东西,肩膀的皮都要掉好几层啊。”
赵小甜也没想到磨东西这么困难,脑子里飞快划过什么。
像是想到了伤心事,陈西华的话匣子打开了,“这些机器我其实见过,隔壁公社还有个大家伙呢,可惜之前的拖拉机手操作不当,当场人就没了,后来那个大家伙就被闲置了。种地确实难,可摆弄这些机器更难,要是没有技术工人和修理工人,我们宁愿刀耕火种,也不愿意用这些。”
这话不假,五几年的时候,国家决定将国营拖拉机站下放到公社,心是好的,结果不尽人意。
机器有了,但不会用,有的为了赶鸭子上架,甚至造成很多遗憾。技术也跟不上,就算会用也不会修,很多机器最后的宿命是晒太阳,像是部队将拖拉机妥善保存在仓库才是少数。
七八样东西,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赵小甜觉得口干舌燥,幸好有眼力见的及时送上一缸子热水。
赵小甜冲着陆琦小心翼翼的脸弯了弯嘴角,转头道:“果然陈场长也是识货的人,就比说这个六铧犁要比手扶拖拉机快得多,陈场长不打算近水楼台,先租一套吗?”
陈西华有点犹豫,东西是好东西,可他们不会用啊。
赵小甜抢先一步,“对于先租借的客户,都是我们433机器厂的贵宾,我们可以配送优质的包教包会服务,还有随时上门的保障服务哦。”
433机器厂?陈西华一愣,没想到赵小甜会t?以农场的称号命名,这个暂且不论,可以负责培训和后续服务?
陈西华心头火热了,有了这个他还愁什么?敏感抓住了重要字眼,“先租借?”
赵小甜笑得一脸天真,“对啊,这个消息我已经请人散发出去了,也不多,也就周边三四个农场加上三四个公社吧,我决定给出三个贵宾名额呢,还是很容易抢的。”
紧迫感上头,光一个农场就够受了,农场还分几大支队,光他们433农场就有四个大队,别说其他公社了,一个公社怎么也有十几个村!这年头很多村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初来乍到的赵小甜是怎么联系到这么多人的!
赵小甜笑而不语,她一个人肯定不行,可是她朋友多啊,咳咳,其实还要感谢火车之旅,她认识不少知青呢,都有联系方式的小本子,传点消息还是可以的。
再说,她怎么说也是部队家属院走出来的,家属院的嫂子们人缘也不错啊。
总之,东拼西凑,凑出来一个她也没想到的庞大队伍。
很快,陈西华想明白赵小甜没有明说的话,“小甜,最先决定租的三个人能享受到教学培训和后期维护服务,后来的就绝对不行了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40-50(第8/15页)
赵小甜眨眨眼,“怎么会呢?我们433机器厂是专门为集体服务的,这不是人少,能力有限兼顾不了太多人吗,这才决定只能一对一服务三个。说实话,只是租借我们的机器,我也真没有好处,还要到处跑,时间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几个商量出另外一种方案。”
陈西华紧接着,“什么方案?”
赵小甜捏捏手指,不好意思道:“集体都是讲究公平的,我也不好意思先说太多,看在我们的关系上,可以小小透露一下,我们准备让更多有技术的人加入到我们售后维修队伍中来。”
陈西华不是思想古板的人,马上明白了赵小甜的意思,嘶得一声,这丫头胆子真小!她想开班教学,培养维修工!等等,她说售后?也就是说购买机器的集体才能有这种待遇?
这下陈西华才明白,眼前这小丫头哪里是柔弱无害的小羊羔啊,分明是猛虎下山!凶得很!
三天后各个集体聚在一起开会,时间紧迫,陈西华再也坐不住了,他要去和干部商量商量,一定要抢到更多的培训名额,他们要做第一个全机械化农场!
外人走了,剩下几个新鲜的433机器厂新员工面面相觑。
最终,还是比较活跃的李文月问:“那个,厂长,厂里还有其他员工吗?还是说两位师傅可以担任修理职责。”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