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7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案调查组[刑侦]》 160-170(第1/15页)

    第161章 阳光之下11 我没有说谎。

    第11章

    经过一众警察细致的筛查, 用行车记录仪还原了当天缺失的道路监控。

    嫌疑人有两名,是一对兄妹。

    男的叫陈响,女的叫陈琦。

    陈家做的是水产养殖生意, 主要养的是草鱼和螃蟹。

    他们的养殖场规模不大,一年收入能有三五十万。

    养殖场租的是别人的藕塘和稻田改的。

    兄妹二人每天都要往返养殖场和家中,出城这条路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当着兄妹二人齐齐坐在审讯室内, 陆长风跟岳方霖商量了一下, 他带井玏审一个, 岳方霖跟梁支队长搭档审另一个,周瑜负责监测, 实时传递两边的消息。

    陆长风领着井玏走进陈琦所在的审讯室。

    岳方霖和梁支队长进入隔壁审讯室。

    陈琦看着走进审讯室的两名警察, 稍微有些警惕的架势。

    相较之下, 隔壁的陈响就淡定得多。

    陆长风和井玏坐好后, 审讯正式开始。

    “5月11日上午, 你和你哥为什么会在花园三路让王长寿上车?”

    陈琦说道:“我们想捐一批水产给福利院的孩子做鱼汤, 路上遇到他, 便想着让他跟我们前往养殖场挑选水产,便把他带上了。”

    另一边陈响的回答也差不多。

    陆长风:“他上了你们的车,跟你们出了城,后来呢?”

    陈琦说:“中途他晕车, 让我们把他放在了路边 ,我们劝说他跟我们一起去养殖场,到了养殖场再休息……”

    “他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说他自己走一走, 走到公交站坐公交车回去,就不麻烦我们了。”陈响说。

    周瑜提醒他们,两人的证词一模一样。

    陆长风问:“那你们就把他放在路边了?”

    陈琦和陈响双双点头。

    陆长风:“他那么大的年纪, 你们就把他扔在路边,车来车往的,就没有想过他万一出车祸了怎么办?”

    “我哥当时也说了,掉头把他送回去,是他自己坚持说不要,不想麻烦我们,不是我们想把他扔在马路边,实在是他自己坚持,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

    “你们把他放在了哪里,具体在哪个路段?”岳方霖问。

    兄妹俩人给的地址都差不多,是接近镇口公交站前方的桥头上。

    陆长风:“那你们为什么不把他放到镇口的公交站呢?”

    陈响回复道:“我说了呀,我说我把他放到公交站,是他自己说不用,说要自己走过去,我想着也就几步路,就没有强求。”

    兄妹两人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

    如果不是真的有这件事发生,那就是提前对好了口供。

    陆长风和岳方霖都没有太着急去摆放证据。

    “你们是几点钟到的养殖基地?谁能给你们作证。”

    “当天是十一点多出的城,十二点半左右到的养殖基地。我们到养殖基地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

    “工人都能给我们作证,我们和工人一起吃的饭,当天煎的草鱼非常好吃,我一个人就吃了不少。”

    兄妹两人的回答简直是天衣无缝。

    初步了解清楚情况后,陆长风起身离开了审讯室。

    岳方霖那头也出来了。

    两边在会议室碰头,岳方霖和陆长风说:“他们两个早就提前对好了话术,互相作证。”

    “没错。”陆长风看了一眼手上的文件夹,里面都是相关的证据,“可惜他们小看了我们警察的能力。”

    没有监控依旧可以找到突破口。

    行车记录仪当然也能作为监控使用。

    周瑜说:“他们的时间线有问题,他们说十二点半左右已经抵达了养殖场,可是在十二点半这个时间,他们的车出现在了镇上,而且不止一辆车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他们。”

    周瑜又说:“前往镇上整条路线的车辆我们全都查过了,有十分清晰的时间轴,从他们出城到镇上整条时间线上,就没有在沿途看到过王长寿,足以说明王长寿在此期间根本没有下过车,他们应该没有算到,我们把整条路线上过往车辆的行车记录仪都收集了。”

    陆长风询问:“这两人有巨大嫌疑,前往两人家中以及前往养殖场走访取证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传递回来有用的消息?”

    梁支队长的下属说:“目前还没有。”

    “有消息你就通知我们,我也想看看,他们面对我们的证据,会如何回答。”

    陆长风和岳方霖各自带人重新回到审讯室。

    陈琦看起来相对心力薄弱一些,陆长风打算跟她好好拉锯一下,从她嘴里问出想要的答案。

    “从我们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好像不是你们说的这么回事,你确定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有效的,你愿意为你所说的话负法律责任吗?”

    陆长风的眼睛死死盯着陈琦,让陈琦觉得非常有压迫感,不敢抬头。

    陈琦微微点头。

    “我没有说谎。”

    陆长风:“你要知道,做伪证是违法的。”

    “我知道,我是真的没有说谎。”

    陆长风播放了一段录像,问:“这是你们的车吧。”

    陈琦仔细看完,点头确认:“是。”

    “那就好办了。”陆长风指着左下角的监控时间,十二点二十三分,“你说这个时间你们已经到了养殖基地,可为什么行车记录仪显示,你们还在镇上。”

    陈琦说:“我记忆中的事件不一定准确,平常午饭是十二点半到一点半这个时间段,从镇上往我们养殖场去,开车不过二十分钟,十二点二十三分我们还在镇上,十二点四十三分我们到了养殖场,这个时间确实是在午饭时间内,可能那天开饭比较晚,我没看时间,给出的时间不准确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的人手机不离手,怎么就那么巧,你们兄妹两个人没有一个人注意看到养殖场的时间。”陆长风质问。

    陈琦回道:“也没有人强制要求我必须记录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并且记录下时间。我不看时间,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陈响也是这个态度。

    岳方霖则摆出了新的证据,“据你所说,你把王长寿放在镇口公交站对面的桥头,这个没什么问题吧?”

    陈响点头:“没错。”

    岳方霖:“这条路没有严格的限速要求,但根据我们国家对城镇道路的要求,最高限速为七十公里每小时,按照你们当天车速和行驶时间计算,你们应该是在十二点前后,把王长寿放在了桥头,我说得没错吧。”

    陈响:“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

    岳方霖:“没关系,不管你以什么速度朝镇上行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案调查组[刑侦]》 160-170(第2/15页)

    ,我们都模型计算,除非你们的车辆坏在路上,否则最晚你们也会在一点之前到达,而我们在十二点二十三分发现你们在镇上,说明你们肯定是早于这个时间,将王长寿放在了路边。”

    另一边,陆长风对陈琦说:“这条道路平常来往的车流量还算不错,不只是你们一辆车会经过镇上,我们把当天时间段内所有出城前往镇上的车辆行车记录仪全都调取回来了,除了极少数行车记录仪没有开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其他的都非常清楚,把这些行车记录仪按照时间分段整合,就能够还原整条道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情况,从十一点四十分到一点整整一个时间段内,我们并没有从动态数据库里查找到任何有关王长寿在桥上行走以及在公交站等待公交的画面。”

    “镇上的公交车也是固定时间,十分钟一趟,镇口公交车站当天有人在等待公交,往来公交我们也调取了监控,王长寿并没有通过公交返回城内。我们也通过动态时间线还原了你们当天开车的行进路线,证明你们并没有把王长寿放在路边。”

    “那么我想请问你为什么要撒谎?”

    谎言被一一击破后,陈琦和陈响兄妹二人再也无法淡定。

    可面对铁证累累的警察,他们也无可奈何。

    养殖场那边也传回了消息,当天他们兄妹两个人是一点多才到养殖场,并非他们口中所说的十二点半。

    他们确实是在养殖场吃了饭,但那天养殖场也在停电,供电设备得优先供给鱼塘,他们使用土灶做饭,因此吃饭的时间比平常要晚一个小时左右。

    完全击碎了两人的谎言。

    对镇上的居民做了详细的走访调查后,有人指出他们两个是一点多经过的。

    另一个杂货店的老板说当天陈琦还在他的店里买了一捆麻绳。

    从微信收款记录来看,是十二点二十一分。

    和镇上的车拍到他们车辆的事件非常接近。

    而他们在杂货店买的麻绳,正好就是捆绑王长寿把王长寿吊在桥上的麻绳。

    对门一个老太太听说他们打听陈家兄妹两个,给走访的警察提供了另一条线索。

    陈琦从赵家老头手里买了一条黄鳝。

    顺着老太太提供的线索他们又找到了赵老头,老头说黄鳝是在自家田里捉的,他泡完田,打算过段时间下秧苗,但是田里黄鳝太多了,他就带着孩子把黄鳝全捉了,集市上黄鳝价格不便宜,他五块钱一条就卖了。

    当时赵家老头还觉得奇怪,陈家自己有养殖场,又不缺黄鳝,怎么还和他买。

    陈琦当时说的是这黄鳝品种和他们养殖的不一样,拿回去炖汤比一下哪种更鲜美。

    一切证据都指向是陈琦两兄妹杀了王长寿。

    陆长风倒想看看,这两个人如何辩解。

    “你在杂货店买绳子做什么?”

    陈琦说:“当然是买回去养殖场用。”

    “是吗?”

    “当然是。”

    陆长风又问:“还听说你在镇上买了条黄鳝,但我们调查的结果,你当天回到养殖场并没有带黄鳝,你买的黄鳝去哪了?”

    第162章 阳光之下12 既来之,则安之

    第12章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撒过的谎,要用无数的谎来填补。

    陈琦面对陆长风罗列的证据,逻辑逐渐混乱, 回答的内容也是前言不搭后语。

    陆长风看时机差不多到了,拿出照片摆在桌上。

    “你购买的绳子,跟我们在杀害王长寿现场所见到的绳子一模一样, 而你购买的黄鳝品种, 和我们在王长寿身体里发现的也是同一品种, 对此你作何解释?”

    陈琦脑子里嗡嗡的,看着陆长风的眼神十分恍惚。

    井玏适时地给她递了一杯水。

    陈琦喝完之后, 陆长风继续发问。

    “当天你们在镇上逗留了足足一个小时, 这一个小时, 你们都做了什么?谁能够替你们作证。”

    陈响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铁证之下, 他就算是狡辩, 也非常吃力。

    面对这种情况, 他只能是闭口不言,害怕自己不够坚定,说了不该说的话。

    陆长风通过周瑜的提醒了解到了现在面临的情况,知道自己应该加一把劲儿攻克眼前的陈琦。

    陈琦原本也是想采取不说话的方式应对。

    可陆长风的一句话, 彻底把她激怒了。

    陆长风说:“一个七旬老人,到底犯了什么错,要被残忍对待。”

    通过这几天走访调查,陆长风当然知道王长寿做了什么, 也知道王长寿是个变态。

    但他们查出来的,归他们查出来的,凶手杀人的原因, 得凶手自己说出来。

    陈琦冷笑:“他就是个畜生——”

    “他连畜生都不如。”

    说完她意识到,陆长风是故意那么说的。

    可陆长风也没故意套话,是她自己没绷住情绪。

    “你故意的,就是想让我破防。”

    陆长风平静地看着陈琦,“王长寿做了什么,让你非要置他于死地?”

    陈琦也不再低头,直视陆长风的眼睛,“你们不是警察吗?他做了什么,没查到?”

    陆长风:“查到了。”

    “那你还问我做什么?”陈琦反问。

    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似乎承认了之后,她心里压着的担子也就放下了,反而变得十分坦然。

    陆长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