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30-40(第1/15页)

    第31章

    赵如月两人带回来那么多东西,不仅宁家人震惊,连同一条街的邻居、住得近的亲戚都来看稀奇了。

    “听说了吗?宁老三两口子发财了,带回来好几大袋东西!一起去看看不?”

    “还用得着听说?我当时端着早饭在他们家门口,边吃边跟人唠嗑,亲眼见到宁老三招呼他家人搬东西进去的!早饭吃完了,回来放碗,正准备再过去看看。”

    “还真是啊!走走走一起去!诶,那个谁,你老婆不是宁老三老婆堂姐么,你跟他是连襟啊!你不去看看?”

    “去啊,我先回去叫我老婆,她前几天还念叨好久没见堂妹,等他们回来要好好聚一聚。”

    一群人呼朋引伴的,仿佛要去看马戏。

    赵如月娘家离得近,也有人去通知了她父母、哥嫂和姐姐姐夫。

    不过他们想着,赵如月夫妻俩坐那么久的车刚回到家,肯定需要休息,也要跟亲家和孩子们好好说说话,就都没来。

    宁家很快变得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赵如月本来想先跟儿女好好亲近一下,给他们看看自己和宁绍明给他们买的滑板、自行车、零食,试试给他们买的衣服。

    可上门看热闹的人源源不断,她不好好招呼,别人转头可能就背地里说他们家闲话。

    之后还要卖东西呢,这些可都是潜在客户。

    赵如月只好先把滑板和自行车拿出来,交给宁时夏和宁时秋,让他们俩出去玩,自己打起精神来应付邻居和亲戚们。

    “绍明,这些买回来过年用的东西,你先搬到房间里放着,晚点我们收拾好再拿给爸妈。”赵如月指了指除开那五袋货之外的其他所有东西。

    她指的那些不全是买回来过年用的,也就是找个借口这么一说,让宁绍明把这些全搬到他们房间里,省得别人乱翻。

    宁绍明也明白,没傻兮兮地说出来有些不是年货,老婆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

    等他把东西搬进去,赵如月已经利索地打开一个装袜子的袋子,满足前来围观的邻居和亲戚们的好奇心。

    “其实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赵如月拿出几捆袜子,“我们包车回来,正好有两个位置空着,我和绍明就想着,那位置空着也是白空着,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大家也要多花钱,干脆去朋友亲戚家的厂子批了点货回来,要了那两个位置放货,想趁着年前东西好卖,试着卖卖看。”

    她说着,把另外几个袋子口也打开了,让大嫂帮忙盯着点。

    大嫂这人,毛病不少,赵如月是很讨厌她在自己孩子面前胡言乱语、搬弄是非,但她现在还不能跟大嫂翻脸。

    因为在外人看来,他们夫妻俩出去打工,孩子留在老家,虽然说是让两个老人帮忙带,可还没正式分家,大嫂在别人眼里也是帮衬了他们的。

    如果她一回来就跟大嫂翻脸,以后别人不敢在她面前说什么,却有可能背着她对她的孩子们嚼舌根。

    另外,毛病多的人,也不代表她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大嫂当然也有她好的地方,那就是她分得清里外,还比较护短。

    自家的东西,别人甭想在她眼皮子底下顺走一点。

    自己这个妯娌,跟现在围着看热闹的人比起来,在大嫂眼里算是自己人,那妯娌的东西也算是家里的东西。

    王海燕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另外她也想着,自己帮弟妹这么个小忙,没准能也从中沾到好处,那些东西肯定是要看紧了。

    这不,好处马上就来了。

    赵如月小声跟她说完,拿出来的那三捆袜子,直接就塞了两捆进她手里:“大嫂,你拿着穿,千万别跟我客气!”

    剩下的一捆才分发给围观的女人,让她们轮流拿着看看质量。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王海燕嘴上说着不好意思,手已经喜滋滋地接过那两捆袜子,“一捆得有五双吧?在街上买一双袜子至少要三块五,这么多袜子,要三四十块钱呢,我可不能白拿你的,等会儿拿钱给你!”

    赵如月知道她是口是心非,说等会儿拿钱,真会给才怪了,她就是想占个口头的便宜。

    东西给都给了,赵如月可不会在这方面吃亏:“一家人说什么给钱不给钱的,这里还有丝巾和手套,我给你挑红色好看的,过年戴着应应景!”

    说着又打开另一个袋子,掏出放在上层,早就准备好的丝巾和手套,不由分说地全塞王海燕怀里。

    继续说道:“我们这边不生产这些东西,运货过来远,进货价和运费比较贵,镇上那些袜子价格才卖那么高,我这是回来过年,顺道捎回来的厂家直批,运费还比别人低,价格肯定不会定那么贵的。”

    有摸了半天袜子的急性子邻居,发现这袜子摸起来,比自己在镇上买的手感好很多。

    听赵如月说她卖的价格会比镇上的便宜,立刻按捺不住追问:“你打算卖多少?我们邻里邻居这么多年,可要给个真正的实惠价!”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问,完全没人提这些袜子的花色颜色问题。

    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大娘觉得,那大红大绿的颜色好,比街上卖的那些喜庆。

    赵如月顺势说出这些东西要卖的价格:“放心,我又不是做完这一单全家人就跑路了,往后还要继续当邻居,怎么也不会坑你们,不过只买一两双的话,肯定便宜不了多少,不到五双的,都是按照单价三块一双来卖。

    但是买五双只要十块钱,十双只要十五块钱,不分大人小孩全都一个价,这样我方便算钱、找钱,毕竟我也不是专门做生意的,可没那么多零钱找零,你们要是买不了那么多,可以自己找人凑一凑。”

    赵如月回来之前跟宁绍明大概地算过,他们回来的车费因为是包车,比去汽车站买票坐车便宜许多,一个位置才一百八十五块钱。

    就算把他们两个的位置也算进成本里,哪怕全都以十双十五块钱的这个价格卖出去,只卖出一袋袜子也能回本,并且小赚。

    有个大娘听到赵如月后面那几句,不解地问:“你们俩不是认识人有货源吗?年后不打算继续做这个生意了?”

    赵如月笑道:“我的婶儿诶,哪能一直有这种好事,你看到这些袜子的花色没,红红绿绿的,全是圣诞节特供款,工厂生产的优等品!

    这个节日城里人一年就过那么一次,我们运气好才捡漏到这些货,卖完就没有了,别说年后,就是明年这个时候也不会再有。”

    大娘哪知道什么圣诞节,她只知道这袜子喜庆好看,还是优等品,还便宜!该下手时必须下手,错过就没有了!

    这会儿屋里只剩下女人了,刚才一起进来看热闹的男人们,一看全是这些袜子、丝巾、围巾什么的就没了兴趣,也不耐烦继续待着。

    宁绍明往房间里搬完东西一出来,那些男人立刻拉着宁绍明出去。

    都想跟他聊聊他们在外面这一年遇到的事,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介绍货源的那位朋友,以及那位朋友家开厂的亲戚。

    有人明年也想出去打工,想问问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30-40(第2/15页)

    绍明能不能带自己一起出去,给介绍个工作,要是能进熟人的厂肯定是最好的。

    有人则是想知道他怎么走的大运,认识到那样的贵人。

    这些人里,要么是跟宁绍明从小认识,一起长大,要么是看着宁绍明长大的,当然也有宁绍明看着长大的。

    明明一年前,大家还是一样的小镇普通人。

    但是一年后,宁绍明竟然认识了那么一个家里有亲戚开厂的朋友。

    他整个人看起来也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仿佛有点城里人那个味儿了。

    这让不少人心里十分复杂,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堂屋里,赵如月已经开张了,几乎每个人打算买袜子的人都是十双十双地买。

    本来过年就要给家里人添置点新衣服、新鞋、新袜子什么的,既然这里的质量好又便宜,当然不买白不买。

    十双看起来有点多,但全家人分一分,每个人也就一两双。

    要是家里人多,还像宁家这样没分家,买二十双回去也不够分的。

    没带钱的赶紧回去拿钱,赵如月说袜子只有那两袋,卖完没有了,让不少人有一种紧迫感,生怕自己回来晚了买不着,回去拿钱都是小跑着的。

    偏偏这些人在路上遇到熟人,还兴奋地跟人家说,赵如月这里有便宜袜子卖,让人家也赶紧去。

    结果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一袋袜子几乎卖光,来的人才慢慢减少。

    还有人卖了袜子,又看上了别的东西,问赵如月怎么卖。

    那些东西赵如月还没分拣好,再加上坐车那么久,到家也没能好好休息,就要应付这么多人,实在是有点累了。

    就跟她们说这些明天才卖,想挑好的明天记得早点来。

    女人们买完东西,又聊了一会儿才慢慢散去,等宁绍明回来,剩下的人也走了。

    宁绍明在外面应付那些来打探的男人也不轻松。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感觉身体累、心也累,很想马上回房间躺下好好歇一会儿。

    但是事还没完,父母哥嫂八成也有一肚子话等着问他们呢。

    宁绍明正想趁大嫂拿赵如月送她的东西回房放,父母、大哥和侄子也还在外面没进来,跟赵如月说自己的想法,改改对家里的说辞。

    门口忽然冒出两个小脑袋。

    第32章

    两个孩子看屋里只剩下自己爸爸妈妈,便小跑着进来。

    宁时秋已经懂事了,好久不跟父母接触,又觉得自己是哥哥,是大孩子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跟父母撒娇,在他们面前还有点不好意思靠太近。

    宁时夏一个三岁的小孩,没什么都不懂,所以完全没那些顾虑,一跑进来就黏在香香的妈妈身边。

    她一手半抱半拖着滑板,一手抱住赵如月的胳膊,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你累不累?”

    赵如月下意识想跟上辈子孩子每一次问她类似的话时一样,回答:妈妈不累。

    话没出口,她对上孩子天真的眼神,又想起每一次说自己不累,其实并不是真的不累,那些累也没有消失,只是被积累在她心里,越积越多。

    直到某一天突然爆发,让孩子感觉到十分莫名其妙。

    赵如月又犹豫了,对待这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才是对的。

    如果说不累,会不会又重蹈上辈子的覆辙?

    说累的话,又会不会走向另一个不好的结果

    回家前一天晚上,困扰得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问题,在这时候突然具象化,让她有些无措。

    不过孩子只是年纪小,不是傻子,尤其是这孩子还很聪明活泼,很懂得观察。

    没得到回答,宁时夏也不知道什么尴尬。

    她无师自通,在询问没有得到答案之后,很快改成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断:“爸爸妈妈看起来都累了,我和哥哥给你们铺了床,你们快去休息吧,等休息好再吃东西。”

    宁时夏说完转头看向宁时秋:“哥哥这样行吗?爸爸妈妈才回来,刚才还干好久的活,最需要休息,不马上去吃早饭,奶奶应该不会生气吧?”

    赵如月知道老一辈以及她这一辈的人,对于一日三餐,总是有一些固执的规律,很是看不惯年轻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拖延。

    家里每天三餐必须吃,而且没有意外的话,吃饭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差不多。

    一旦到饭点,做好饭,必须一叫马上来吃。

    谁慢一点必然挨骂,也不许说等会儿再吃,更不允许说什么没胃口,说没胃口的都要被批成矫情。

    宁时秋说:“我问过奶奶了,她说爸爸妈妈不管先吃早饭再休息,还是先休息再吃都可以,他们先休息其他人就先吃,提前把他们那一份留出来就行。”

    宁时夏点点头,放下自己的宝贝滑板,牵起赵如月的手,又转头去牵宁绍明:“我带你们去休息!”

    宁绍明想得没赵如月那么多,他满心欣慰又骄傲地想着:两个孩子真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心疼父母了,他的孩子果然是最乖巧、聪明、可爱、懂事、机灵的!

    他把东西搬进房间的时候,床还没铺呢。

    这两个孩子肯定是后来看他们都忙累了,悄悄进房间铺床给他们惊喜!

    宁绍明空着的另一只手,牵起站在旁边巴巴看着的儿子,一脸感动地跟着老婆孩子往房间走。

    赵如月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走向,那个问题,还不等她做出反应,他们已经被两个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诧异地问:“你们俩学会铺床了?”

    宁时夏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我跟哥哥早就学会了!”\/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