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抢肉的手一顿,愣了一下,很快明白了赵如月话里的意思。
她立马放开手:“也是,老婆子就知道偏心她家老二,说做腊肠留着以后家里慢慢吃,结果每年都让老二一家拿去县城一大半!”
“你切吧,我不管了,”王海燕拿起旁边的菜篮子,“我择菜去,不过老婆子发现肉没了那么多,指定要不高兴,到时候我可不跟你一起背锅。”
赵如月笑了:“要背什么锅?大嫂你忘了,当初怎么说来着,过年过节要给过节费,谁想多吃肉也得自己出钱买,今年这肉可不是大姐送的,是我和绍明出钱买的,她不让吃可以啊,先把肉钱给我,也就是我跟宁绍明不想计较才没提。”
“那是,你们两口子今年挣不少钱,可不得大方点!”
王海燕开了个玩笑,又想起一件事:“当初说好在家吃饭,各家每个月要给伙食费,我们的伙食费,算在田地出产里了,以前老三去砖厂上班,地里的活能干也帮着干,每个月还把一半工资给妈拿着,老二两口子没有地,按说他们回来吃饭也要给伙食费,可他们貌似没给过,是不是?”
赵如月:“这我就不清楚了,他们不是不常回来?”
“呵,是不常回来,可一年回来的时间加起来,也有一两个月,而且他们哪次回来不搬米、搬菜、搬腊肉腊肠走?”
王海燕越想越觉得,这么多年算下来,自家真是亏大了:“他们两口子没有地,搬走的那些可不就是我们的,每次大米吃完了自己不买,还让老婆子找镇上拉客去县城的面包车给他们捎去,他们放假遇上农忙也不回来帮忙,吃倒是会吃!”
“现在才说这个有什么用?其实以前意识到了也没用。”赵如月说这话,也不是想打击大嫂,只是不想她脑子发昏在分家的当口跑出去闹。
王海燕想到以前是公婆当家,瞬间冷静下来:“是啊,不是自己当家,有意见也没用,闹出来,我家那口子反而站在他爹妈兄弟那边,我算是看清他了!”
她看一眼剩下的那些肉,眼珠子一转撺掇赵如月:“弟妹,要不把这肉全煮了呗?你们俩出的钱,便宜那俩,你不膈应啊?”
赵如月:“……”是膈应,但权衡利弊之后,这点膈应可以暂且忽略不计。
不过她想了想说:“要是妈问起来,就说是你的主意,你乐意的话,随你煮,我不心疼。”
“这……”王海燕有些犹豫。
赵如月:“肉是我出的钱,总不能我又出钱又背锅吧?”
“说就说!”王海燕一咬牙,“都分家了,怕他个球!更别说还有客人在,她好意思当着客人的面骂我?她真不要面子训人,她几个儿子肯定也要面子,会拦住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40-50(第5/15页)
!”
赵如月放下刀,比了个‘请’的手势,自觉退居二线给她打下手。
王海燕雄赳赳气昂昂地抄起菜刀,先切出来半个巴掌宽,手指尖到手腕那么长的一小块。
然后把其余的肉切成差不多的大块,焯水。
又找出一些卤料,放料、放肉。
“全给它卤了,现在天气冷,卤肉泡在卤水里能放好几天,她也不能说过年没肉吃了。”
王海燕又指了指留出来的那一小块肉,得意地说:“看看,我连过年拜神的猪肉都留出来了,老婆子也不能拿没猪肉拜神来数落我。”
赵如月给大嫂比了个大拇指,不走心地夸:“厉害,你竟然连这个都想到了。”
“那可不,老婆子过年规矩多得很,拜神倒酒的顺序,有一点不对都要骂,倒酒的量多一点少一点也要骂,你忘了,有一年忘记留这块猪肉她气成什么样?”
过去那么久,赵如月还真忘了,不过这不重要。
现在特别讲究的规矩,后来轮到年轻人们长成了当家人时,可懒得讲究那么多,他们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老人们看着孙辈们做这些都是乐呵呵的,怎么做都夸,哪还有现在挑儿媳妇刺的架势?
后面热火朝天地做着饭,前面堂屋里,正在商量房子的分配问题。
叶菁和宁绍德两口子对视一眼,眼神又分开,紧张地盯着准备说话的宁达。
宁达清了清嗓子对梁文建说:“刚才梁老弟你也说了,我家的情况好办,房子按照规矩分,老房子砌一堵墙,分成两个院子,老大老二抽签,抽到哪边分哪边,老三分那个没起房子的宅基地,不过我们两口子的养老问题,我想换个不同的……”
“什么!?”叶菁控制不住地发出惊讶的声音,打断了宁达的话。
这老头子对房子的分法,怎么跟她那天偷听到的不一样!
宁达止住了话,心中惊疑不定,难道老二媳妇儿提早知道了他们老两口的打算,不愿意?
宁绍德对老婆惊讶的原因心知肚明,他赢了。
但顾不上得意,毕竟夫妻一体,被人知道他们为什么打赌,对他也没好处。
宁绍德忙找了个借口,帮老婆遮掩过去:“没事没事,她是看爸的意思好像是不想跟大哥家住,太惊讶了,爸继续说吧,不用管她。”
第44章
叶菁又惊又疑,顺着宁绍德给的台阶下来:“对对对,我是太惊讶了,爸你别管我,继续说。”
宁达看了黄秀华一眼,黄秀华这下也摸不准老二两口子的意思了。
她敢跟老头子商量,在分家的时候,提出换个不同的养老方式,也是因为她认为老二往常最孝顺她,最听她的话。
黄秀华在家当家做主惯了,以往在家里几乎是说一不二。
哪怕分家的事耽搁了那么多年,她做了那么久的心里准备,也依然不太能接受在自己还能下地干活的时候,跟着儿子儿媳过日子,在儿媳手底下讨生活。
那天晚上,老三来找他们老两口,说他愿意放弃老宅分成的小院子,改要那个空宅基地自己建房。
他们非常惊喜,恨不得马上答应下来。
可老三来得太突然了,他又想年前把分家这事办好。
养老的事,他们老两口还没商量好,只能先拒绝老三年前分家的想法。
今天老三一家子去走亲戚,黄秀华就趁机去试探了老二对自己的孝心。
老二的回答,让她觉得,但自己的想法能成,虽然并没有跟老二明说他们想换一种养老方式。
于是才有了今天下午请人来做见证分家这事。
宁绍明看看他爸,又看看他妈,也大概明白了,今天突然分家的原因。
既然他们在养老方面有不同的想法,只要他自己不吃亏,他就不管。
毕竟他心里对他妈是有点怨气的,他妈不乐意跟他们过正好:“爸,妈,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成不成的,说出来才好商量不是吗?”
宁绍德完全没意识到,今天他妈找他说那些话,不是觉得一年到头见到他的机会少,想跟他联络感情,而是想看他的态度。
也跟着说:“是啊,你们有想法就说呗,这时候不提出来,等事情定下,可不能后悔了。”
宁绍贤觉得无所谓,反正他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不但能帮忙干家里的家务活,地里的活也能帮得上忙,老人不跟他住,不给他家干活他也不介意。
黄秀华想了想那些早早仰仗儿子儿媳过日子的老太太,她们都过的什么日子。
越发坚持自己的想法:“那我就说了,在养老这方面,我们暂时不想按照老规矩来,现在我们还能下地,用不着儿子儿媳伺候,就不跟你们住了,你们偶尔有空来看看我们就行。”
宁绍德依然没反应过来,他还问:“那你们住哪儿?”
黄秀华听到他这话就是一惊,不由自主地看向宁达,老二这么问,接下来的话,她不敢说出口了。
宁达顾不了那么多,说都说了,干脆一股脑地全说完:“老二夫妻俩不常回老家,房子空着容易坏,我们暂时住在你们老家分到的那院子里,你们同意吗?”
“啊?”宁绍德懵了,“爸妈养老全由我来负责?”
按照规矩来分担父母养老问题,他爸该跟大哥家过日子,他妈跟老三家过日子。
作为老二,或者说作为工作地点不在镇上的那个儿子,只需要多给点养老钱,有空再回来探望一下,不用带着其中一个一起过日子。
当然,如果他和他老婆愿意带老人去学校宿舍里住,养老方式也不是不能改成,父母的其中一个跟他住,没分到父母的那个多给养老钱。
但宁绍德自己也不愿意,他爸妈在乡下生活的一些习惯,让他觉得带到城里被同事看到会很丢人。
反正不管怎么分,也没有把父母全都分到他家的道理。
宁绍德此时甚至想暂停分家,让他老婆把他老丈人和大舅子一家叫来,再重新讨论。
叶菁听到公婆的话,更是差点又惊叫出声,她死死地掐着自己手心才忍住了。
宁绍贤悄悄戳了戳宁绍明的胳膊,用眼神和表情示意他看看老二两口子,再看看老太太那副难过得要死的表情。
他用气音在宁绍明耳边悄声说:“看看,妈平时不是总说,她家二儿最孝顺?哈哈!”
宁绍明无奈了:“爸还没说完呢,你先别高兴太早,他说暂时住二哥的院子,‘暂时’你不知道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很快他就知道了那是什么意思。
宁达看老二不说话,有些心凉,但也能理解。
他解释道:“我们的意思是,在我们还能动的时候,不用你们伺候,我们老两口自己过,地也留一点,我们自己种些够我们吃的粮食,等什么时候我们老得动不了了,再按照规矩,我去老大家,你们妈去老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40-50(第6/15页)
家。”
他这话一说出来,老二两口子在心里狠狠松一口气。
不过轮到老大跳起来了。
“不是,没有这么分的,你们老两口还能干活的时候,给老二家种地供他们吃喝,到老了干不动,就来我家让我媳妇儿伺候?”
黄秀华听他说这话刺耳,气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我们给老二家种地,我们的意思是,我们还能动的时候,不要你们养,我们自己种地养活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我们老两口自己吃,那不是就不用你们给了吗!”
宁绍贤冷笑:“得了吧,你们两个老的能吃多少?多出来的,还不是便宜老二家!”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说爸妈!”宁绍德重新支棱了起来。
他指着宁绍贤骂他不孝:“爸妈难道没把你养大?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你儿子也成年了,过几年你都是能当爷爷的人,这点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难道不懂吗?”
宁绍贤哼了一声:“你是个当老师的,嘴皮子厉害得很,我说不过你,但任凭你说破大天去,他们这个养老的方法,我也不同意!你有本事就把他俩都接到学校给你分的宿舍去,那我敬你是条汉子!”
事情的发展,让宁绍明也有些猝不及防。
他急忙趁着注意力都不在自己这边,让女儿悄悄跑去厨房叫他老婆来。
宁时夏一溜烟跑了。
瞥见她溜走的梁文建也挺想跑,刚刚还说按照老宁家的情况,分家这事好办呢,转头就打脸了。
谁能想到,问题没出在只拿到空宅基地,在他们这些外人看来,最容易闹起来的宁老三身上,而是出在宁家老两口身上。
他跟另外来作见证的几个人面面相觑,都认为这老两口真能折腾。
原本能顺顺当当地好好办下来的一件事,本来不用吵架伤感情,让他们俩折腾得兄弟俩吵起来了。
旁边宁老三也不劝,就这么坐着看他们吵。
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宁家也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睦。
宁绍明有个发小在村委上班,凑过来悄悄问他:“绍明,你不去劝劝你大哥和二哥?”
宁绍明摊手:“怎么劝?这是我能劝得了的事?除非我爸妈改变主意,要不劝了也是白瞎。”
“那你是个什么想法?那两个吵上头了,不好劝,我们想先了解一下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我没什么别的想法,反正我只愿意接一个跟我家住,不管是我妈还是我爸都成。”他心里确实对他妈有点怨言,但也没到不愿意给她养老的地步。
当然她自己不选择在他家养老,他也乐见其成。
那个村干部点头,表示明白了:“那就是,你比较赞同按照老规矩办事?”
“也不算吧,要是老人不想跟我住,想自己住我也不反对,反正离得又不远,他们有事我也能照应得到。”
“这……”村干部回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