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00-110(第1/34页)

    第101章

    屏幕上中间先出现了一个四方形的小块画面,那画面跳动了几下,闪烁着慢慢恢复成正常的样子。

    只不过彩电不像以前的黑白电视那样自带天线,它需要接入闭路线或者‘大锅’才能接收到电视信号。

    现在电视屏幕里显示的画面全是雪花。

    但这不影响围观的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一声惊叹。

    “这一下能省好几百!”

    赵如月的大嫂说:“不是好几百,得省下小几千块钱了,这两个看起来像是二十四寸的彩电!”

    前段时间她去县城看电视的价格降了多少,对二十一寸到二十四寸彩电的价格烂熟于心。

    因为她只敢看这个尺寸的电视,二十一寸的电视最低八百块钱,二十四寸的电视最低一千五。

    尺寸再大一点的彩电,价格就要三千往上了。

    赵如月看向两个孩子:“这两台电视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这个他们俩早就想好了:“一台放店里我们看,另一台随便妈妈怎么处理。”

    他们有的看就行了,自家有电视,以后就不用总是去别人家看。

    其实本来这次妈妈也说过,帮外婆家买电视的时候,他们自己家也要买。

    要是这次没碰上这两台电视,他们过不久也会有电视看的。

    另一台赵如月没犹豫:“那我把这台送给外公外婆了?”

    “好。”两个孩子点头。

    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虽然不好意思常来店里,觉得每次来他们爸爸都会做好东西招待,太占他们家便宜,也怕他们爷爷奶奶有意见。

    但表哥表姐们有空都会来,每次快到吃饭的点就跑,不管是偶尔来的外婆还是经常来的表哥表姐,每次来店里都一直帮忙干活。

    这些事宁时秋和宁时夏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这电视给外婆家,两个孩子都觉得很合适。

    既然他们不要钱,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那给个没花多少钱的东西总可以吧?

    赵如月她哥嫂急忙摆手:“不行不行,这也太贵重了,你修好了拿去卖,也能卖好几百块钱。”

    赵如月说:“哪能这么算,这电视买回来又没花多少钱,你们要是心里过意不去,把那一百块钱补给小秋和小夏就行,我修理都没花多少时间精力,就不要了。”

    宁时秋和宁时夏也点头表示赞同妈妈的话。

    他们还想说些什么,赵如月皱眉了:“可别跟我说什么不好意思之类的话,你们是我哥哥嫂子非得我说不收我就生气了才行吗?自家人别跟我搞客气推让那一套。”

    这话说的,直接把他们没说出口的话全堵回去了。

    赵如月的哥嫂没办法,只好看向宁绍明。

    他和赵如月双方父母家都没电视,这电视给了岳父岳母,他们也担心宁绍明会有意见,到时候夫妻俩吵架,为了一台电视影响夫妻感情就不好了。

    宁绍明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都看着我,这电视不是我买的,也不是我修好的,我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你们按照小月说的做就行,我在家里也得听她的。”

    宁绍明早就明白了,他这边的人就是不如老婆那边的娘家人团结。

    他这边的,不说来店里帮忙,别给他找事、别反过来叫他帮忙就不错了。

    现在他不就在照拂大哥家的两个孩子么。

    而赵如月娘家那边,人家可从来没给他们惹什么麻烦。

    就说现在跟赵如月关系最不好的大姨子,之前虽然跟她闹得不太愉快,但是赵如月大姐的两个闺女一有空就来店里帮忙,她大姐也没说过什么。

    有时候还会让孩子来的时候,顺便给带一些家里种的鲜嫩的青菜。

    而且乡下孩子懂事早,别看这两个小姑娘一个不到十五岁、一个刚满十三岁,她们干活的麻利程度,可不比宁丹萍差。

    原本他和媳妇儿也想给她娘家的几个孩子工钱,但是那几个孩子说什么都不要,家长也不许他们收,还不许他们留下吃饭。

    所以宁绍明只能换着花样多做点好吃的零食投喂。

    宁绍明话音刚落,宁时秋和宁时夏再次点头:“我们也听妈妈的。”

    赵如月双手放他俩头上,把他们头发都揉乱:“你们两个机灵鬼,不让我都听你们的就不错了!下次遇到这种事,不许自作主张!”

    他们很多事情她可以不管,放养式地让他们自己发挥,自由生长,但是涉及到她的事,她总能管一管吧?

    两个孩子不好意思地笑,跟她保证以后不会这样了,有什么事想请妈妈帮忙,会提前跟她商量。

    赵如月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听进去了,不像有些孩子,一件事需要反复去教、反复去提醒很多遍都不一定能往心里去,做出的保证也一样,说过后转头就忘记。

    心里不由感慨,自家的两个孩子确实是来报恩的。

    赵如月不跟哥嫂商量了,直接对她哥嫂说:“绍明平时拉去夜市街摆摊装东西的平板车,应该也能拉电视,你们用那个车把这台拉走吧。”

    等赵如月把后壳装上,宁绍明很有默契地转身,去帮他们把平板车拉出来了。

    他擦了擦板子上面的灰后,不由分说地直接把那电视往车上一搬。

    “好了,你们拖回去,晚点我去摆摊前把平板车送回来就行,明天我们抽空一起去营业厅找人拉闭路线,我去找人给家里装电话的时候看过,闭路费一个月二十六块钱,直接交一年有优惠,只要两百二十六块。”

    赵鸿发和陈芳妮看看跟在他们身边,一脸期待的自家孩子,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跟妹妹妹夫道谢后,赵鸿发硬是给了宁时秋和宁时夏一人一百,才在自家孩子的簇拥下,拉着平板车往家走。

    他们离开前,赵如月拉了一下嫂子的胳膊,小声说:“嫂子,你等等,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陈芳妮停下脚步:“什么事?”

    赵如月问:“买电视的钱省下了,你们要不要再买一台影碟机?”

    自家两个小机灵鬼没弄到这两台电视之前,赵如月是这么想的:去市里买电视时,顺便再买一个影碟机送给娘家。

    毕竟娘家几个孩子总来帮忙,却不收钱,她总不能理所当然地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影碟机的价格也降低很多,便宜的一百多就能买到,她送一个两三百的影碟机,再送几张小孩子还看的电影碟片,也算是对娘家人的感谢。

    不过现在送了电视,计划就又赶不上变化了,她再送影碟机她哥哥嫂子肯定不愿意再收。

    现在娘家买电视机的钱省下了,倒是可以劝他们买一个影碟机,赵如月自己也打算给自家买一个,碟片她就可以多买几张送他们看。

    影碟机对现在的人吸引力还是很强的,除了影碟机,还有音响,对现在的人吸引力也尤其大。

    至于原因,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00-110(第2/34页)

    如月自己也不太清楚。

    她只知道,除清明和中元节之外,每逢过年过节,谁家要是有个影碟机和一对音响,肯定要从早上开始,一直开着放歌到晚上。

    每当这时候,那户人家就能收获无数邻居和过路人羡慕的眼光。

    陈芳妮听了赵如月的话,也是狠狠心动了。

    他们前阵子卖葡萄卖了不少钱,手头比以前松快很多,而且买个影碟机可比买电视便宜得多。

    一想到以后自己家一下子就拥有了电视和影碟机,陈芳妮这心就无比火热,感觉日子更有盼头了:“我回去跟你大哥商量一下,要是我们决定买的话,明天就把钱拿来给你。”

    “行。”赵如月目送她走远,也转身回去捣鼓自己家的电视了。

    她回到家里问宁时秋和宁时夏:“你们打算把电视放店里还是后面家里?”

    宁时夏说:“放店里吧,给家里的店多吸引一点人来,我看小卖部就是这么做的。”

    宁时秋却摇头:“我觉得最好别放店里。”

    “为什么呀?”赵如月的想法跟女儿一样,她以为儿子应该不会看不出电视放在店里的好处。

    宁时秋解释道:“你们看那家用电视吸引人的小卖部,虽然也吸引很多小孩,但是也成天有一堆奶奶大娘在那里坐着不走。

    我有些同学跟我说,她们都不敢进那家小卖部买东西了。”

    赵如月有点明白了:“她们说你同学闲话?”

    “对,”宁时夏表情一言难尽地说,“那些奶奶大娘总爱对她们指指点点,一会儿说这个小姑娘生得圆润屁股大,以后好生养,一会儿又说这个太瘦,看起来病恹恹的以后难嫁了。

    我同学听着觉得不舒服,还跟她们吵过架,结果没吵赢,还被气哭了,反而又被她们说脾气大,以后去了婆家要被婆家嫌弃,被老公婆婆收拾,现在只要不是非常着急要用的东西,我同学她们宁愿拐去更远的地方买。”

    宁时秋顿了顿,有些欲言又止,又觉得自己接下来的话,说出来好像不太好。

    赵如月察觉到了:“你想说什么就说,说不对也没事的。”

    结果这孩子说出来的话,也不是不对,就是比较现实。

    “我还觉得,我们家卖的东西,不适合让客人在店里久待,要不然店里的桌椅就不够用了,客人看店里没位置坐,可能会转头去别人家吃。

    妈妈你想想,本来客人很快吃完就走,有电视他们就要一边看一边吃,吃得很慢,吃完后可能还想看,就一直占着位置,很多人都是我们家的熟客,你们哪好意思赶人家?”

    赵如月早有心理准备,依然难免被儿子的商业思维惊讶到。

    宁时秋还在继续说:“让人家走的话,哪怕语气再委婉,人家心里可能也不好受,原本爱来的我们家吃东西的人,以后可能就不来了,反而得不偿失。”

    宁时夏也听懂了:“那我也觉得放堂屋更好,可惜以后爸爸妈妈和小春哥丹萍姐闲下来也不能看电视了。”

    因为就算人少的时候,也会零星地来客人,有些客人在店里看不到人,不好意思喊,他们得在店里候着,不能因为哪个时间段客人少就不管了。

    苍蝇腿也是肉,更何况客流少的时间段进店的客人数量,陆陆续续加起来也不算少。

    赵如月想了想说:“这个好办,我做个可以移动的架子,等客人少的那个时间段,再把架子推出来,别的时候就放在后面的堂屋里,也不用买电视柜了。”

    宁时秋眼睛一亮:“妈妈这个主意好!这样就能避免人多的时候客人占位不走的问题,也能让人少的时间多来一些客人,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爸爸和小春哥休息?”

    宁绍明道:“不会,人少的时间段,就算有电视吸引人,也不会比人多的时间段更多,一个厨子完全能应付得过来。”

    “那就这么决定了,我下午去县城就买轮子、角钢、角码固定件和螺丝,那些东西便宜得很。”

    其实她还会组装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大锅’,但是想想买材料太麻烦,闭路费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就算了。

    赵如月拿出卷尺和纸笔,量好电视的长宽高后,一家人就在堂屋里围着电视商量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架子。

    忽然听到外面宁时春喊:“小秋,你同学叫你去学校一趟。”

    赵如月疑惑道:“不是放假了吗?奖状都领了,怎么还要去学校?”

    宁时秋站起来往外跑,没一会儿又跑进来推自行车:“妈妈,之前学校订的英语学习报到了,老师让我去一趟,帮忙给订购的同学送去。”

    “英语学习报?”赵如月仔细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今年暑期放假前,学校让学生带了个通知回来给家长。

    通知上打给内容大概就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自愿订购英语学习报,带回家在暑假的时候看。

    因为学校是第一次订这个报纸,所以会把八月以及往前几个月的一起发下来,八月往后的月份会每个月按时发放。

    说是秉持自愿原则,不强迫学生订购,但是又让老师在班上口头跟学生说,这个英语学习报就是今年的寒假作业,返校的时候要上交几篇英语读后感。

    赵如月看订那个英语报也没多少钱,孩子自己也想看,她家买一份回来,两个孩子都能看,相当于打五折,于是就给孩子订了。

    赵如月赶紧起身拿着儿子的鸭舌帽追出去:“那么热的天,你别忘了带上帽子。”

    出去一看,宁时秋已经自己戴了个小斗笠,看到她出来就说:“不用了,戴那个不顶用,我戴竹条编的斗笠还更凉快些。”

    “不怕同学笑话你?”

    “怕什么,等他们被晒得一脑门汗,羡慕我都来不及。”他说完猛地一蹬,飞快骑着自行车走了。

    赵如玉在身后直喊:“你慢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