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如月回去后却没闲着。
她一到家,宁绍明就跟她说:“送货的司机听我说这批货价格不贵,想给自己孩子买一台MP3,我就按照你之前跟我说过的零售价,打了个八折,卖了一部给他。
也跟他说过这批货有小瑕疵,所以才卖得那么便宜,他说不介意瑕疵,检查过后确认只是屏幕有一点划痕,功能没问题就要了,货款直接在运费里扣,本来他还得补十块多,我没收。”
“这样挺好的,第一天就卖出去一部,也算是开门红了!”赵如月觉得他做得不错。
他们跟那个司机合作没出过问题,也算老熟人了,多给这点优惠也亏不了自己,还是有不少赚头的。
赵如月拿出账本记了一笔,今天卖出去一台,跟运费相抵扣。
这一批货一共一千五百台,其中MP3一千台,MP4五百台。
“我去仓库检查一下那些机子,选出一些瑕疵不太明显的出来,趁着我还不需要上课,明天就能带一些到县城去卖了。”
赵如月走进专门腾出来装这些货的一个小仓库。
看着仓库里的货,这些货全都堆在一起时,看着还挺壮观。
宁绍明也跟着进来了,本来想帮她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比如等她检查完哪个没问题,就帮忙把机子重新放回盒子里放好。
但进去后,赵如月看着这些货却半天没反应。
“怎么了?不是说要检查一下?”宁绍明问。
赵如月说道:“其实我就是感觉心里有点没底。”
宁绍明不懂她在担心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主要是不知道县城到底能不能吃下这么多的货。”光是说的时候,她对货量其实没多大概念,不觉得特别多。
但是东西真正摆在眼前,看起来就很多了。
“别担心,这些货的进货价比较低,哪怕只能卖出去一半,也不会亏本。”
“那倒也是,一半的量县城肯定是能吃得下的。”这么想着赵如月心里就感觉稳多了。
赵如月拿起一个装MP3的小盒子,为了避免正面的密封贴损坏,她正要从地面拆开盒子。
就听到儿子说:“才一千多台,在县城肯定能卖完。”
“你怎么来了?”
宁时秋抱着一个风扇走进来:“仓库里热,我就给你们把风扇拿进来了,顺便跟你们说一声,等会儿我跟小夏要去纪老师家,她说有一些书要送给我们。”
“纪老师要走了?”
“她说还在走程序,也不知要走多久。”宁时秋指挥摆着一个小椅子跟在后面的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10-120(第5/28页)
妹,“把椅子放那里,应该刚好。”
椅子放好,他把笨重的铁制老式风扇放上去,想拿起插头去插电。
宁绍明忙抢先一步:“小孩子不能碰插头。”
“哦。”宁时秋想着他老早就碰过了,但既然爸爸这么说,那就当没碰过吧。
他继续说刚才的话题:“县里别的镇我不知道,但是不包括我们镇的学校在内,光是县城城区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加起来就快一万人了,这还没算县城的中专学校,光是学生也许都能把那些货买完,更别提大人们也不是不喜欢这些。”
“你上哪儿知道的这些?”
这次回答的是宁时夏:“是锯子哥说的,他这个学期从市里转学回县城上学了,他找学校的时候大概了解过,我们听了一耳朵,就记住了。”
“锯子还真转学到县城了?”赵如月感觉有点可惜,县城的教育水平肯定是不如市里好的。
更何况那个孩子家里有钱,上的还是市里的好学校。
宁时夏又说:“锯子哥那个保姆不好,欺负他,还把他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送的东西,偷偷搬回她自己家,不给锯子哥吃,以前他跟他爸爸妈妈说,他们还不信,后来锯子哥自己攒钱买了个可以录像的相机,偷偷录下来给他们看,他们才信了,就把那个保姆赶走了。”
宁绍明道:“怪不得我这段时间总见他来店里买面包,还总问我餐饮店什么时候开,以后三顿都在我们家吃,他搬到县城上学,家里人又忙,照顾不到他,不重新给他请保姆照顾,或者托亲戚照顾他吗?”
宁绍明刚认识那个孩子的时候,对他印象就挺深,宁绍明觉得自己儿子已经挺早熟的了,成天跟个小大人一样。
那个孩子好像跟自己儿子差不多的年纪,但看起来竟然比他儿子还稳重一些。
宁时秋说:“锯子不愿意,他不想住亲戚家,也不让家里人请保姆,只请了一个做饭的阿姨每天来做一顿晚饭,早饭和中饭就在外面吃,还请了一个打扫卫生的阿姨,一周去一次打扫卫生。”
宁时夏问赵如月:“妈妈,锯子哥这样算留守儿童吗?”
赵如月想了想说:“应该也算吧。”
宁时夏:“好奇怪,我还以为家里穷,爸爸妈妈没办法才要离开家去挣钱,才要当留守儿童。”
赵如月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很多家庭的情况都挺复杂的。
但是家长有钱却都对孩子这么不上心,保不齐是双方感情都出现问题了。
别人家的事她不深究,但既然那个孩子是她家孩子的好朋友,那以后可以多关照些。
“小秋的生日快到了,到时候你们可以邀请他来家里玩,请他吃顿你们爸爸做的大餐。”
宁时秋的生日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距离现在也不远了。
两个孩子纷纷点头。
宁时夏还说:“锯子哥馋爸爸做的饭好久了。”
宁绍明看一眼赵如月,笑着问闺女:“你也跟人炫耀爸爸做的饭好吃啊?”
“是呀!不对,这不是炫耀,这是跟人家说实话。”宁时夏表示自己是老实孩子,只会说实话。
赵如月想着提前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理顺,到时学校放三天假,也能腾出时间来带孩子去玩。
跟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就要开始干活了,两个孩子也跑去找纪慧萱拿书去了。
宁绍明留在仓库帮忙,但他能帮忙的时间也不多。
之前他打定主意,要把在夜市街卖的东西换成面包后,已经差不多把手头上的玻璃小杯子做成钵仔糕,卖得差不多了。
清货的时候,用的是半卖半送的形式。
他也不降低价格,真是做了个活动,买钵仔糕送一个蛋挞或者一个菠萝包,有时候还有蜂蜜小面包。
顺便还送面包代金券,宣传自己家不久后,即将正式全天开业的面包店。
到时候有代金券的客人去店里面买面包,拿出代金券就可以抵扣相应的金额。
现在他夜市街摊位上的东西已经慢慢换成面包,主要是蛋挞、菠萝包、肉松面包和蜂蜜小面包。
本来宁绍明以为蛋挞会更受欢迎,没想到卖得最好的竟然是蜂蜜小面包,还有客人特地买回去走亲戚用,说是一份有好多个,看起来分量大,带着走亲戚不跌份。
之前还挺多人跟宁绍明订杯子蛋糕走亲戚用,但跟杯子蛋糕比起来,蜂蜜小面包更实惠,现在杯子蛋糕受欢迎的程度已经不如蜂蜜小面包了。
宁绍明这边生意有红火起来的势头,赵如月这边也不甘示弱。
请范小蓉吃过一顿饭后,又带着她在县城玩了一圈。
范小蓉第三天下午就带着赵如月和宁绍明给她准备的各种面包,又坐上了返回羊城的火车。
她这次算是出差,所以不能久留,还得抓紧时间回去上班,为了自己的小房子而努力。
送走范小蓉后,赵如月也整理好了一批货。
又简单地给店面做了个软装,其实也就是找人打印了些稍微有点科技感的画,让自家孩子帮忙简单装裱一下。
看着可能不如买的精致规整,但胜在有特色,挂在店里也不算突兀。
她还打印了一些店里东西价格的海报出来。
画挂在店里的墙上作为装饰,海报里面贴一张,外面墙上面向不同方向的地方都贴一张,让人家一走过就能看清楚。
再弄个小桌子和几张椅子。
桌子铺上好看的桌布,再摆上一瓶假花,椅子上同色系的一个坐垫和一个靠垫,看起来就挺有样子了。
开店的前几天,赵如月特地在门口放了个牌子。
上面写着,开业的日期,还有加大的几个字:MP3最低六十八块起、MP4最低两百块起,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稍微有点偷换概念的嫌疑,因为做活动的MP3和MP4都是她之前修好的二手货。
新的肯定卖不到这个价格。
但是低价就是非常有用且特别吸引人。
在县城和市里的MP3均不低于两百块、MP4不低于五百块的情况下。
所有想买的人,看到这个价格都走不动道,更别说外面贴着的海报,上面新机的价格也比别的地方低很多。
最低内存128MB的MP3,才卖一百一十八块钱,新华书店那边同样内存的MP3现在降价了,也还卖到两百八十八块钱!
哪个对MP3和MP4有需求的人,要是路过了这家店,不进来看看,晚上躺床上睡觉,睡到半夜,没准都要坐起来叹口气,直呼后悔。
尤其是这家店还真的不是骗人,有人路过后,想着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又不掉一块肉。
就这么进去一看,还真的有六十八块钱的MP3卖。
哪怕是二手的机子,人家店家敢承诺,以后二手机也可以按照新机保修卡上的要求给买家保修,这个机子就买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10-120(第6/28页)
他们也不怕店家跑路,进来的时候那一排三个招牌:秋夏数码专营店、秋夏餐饮店、秋夏面包店。
那么大的三个招牌,只要没眼瞎的人都能看到。
很明显,这三家店都是一家人开的,这个跑路的概率肯定小。
尤其是那个秋夏面包店,现在已经在县城有点名气了,很多人提起来的时候,一说:就是那个只开半天的面包店。
县城本地人一听人家这么说,马上就知道是哪个店、位置又在哪里了。
赵如月第一天开张也是只放了一串鞭炮,她本来还想着,自家开业一点也不热闹,一开始可能没什么人,会比较清闲来着。
没想到放完鞭炮刚进店里坐下,椅子还没坐热呢。
孙佳佳的好朋友林丽丽带着一群头发五颜六色,发型各有各人特色的小年轻就到了。
“丽丽?好久不见!”赵如月站起来招呼他们,“店里的椅子少,我去隔壁给你们再搬几个过来。”
她才准备了六张椅子,三张围着小桌子摆,另外三张围着柜台摆放,方便给客人从柜台里拿货看。
这间店,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小房间,外面的面积就比没留小房间的小一些。
这会儿一下直接来了十一二个人,不算大的店里瞬间显得拥挤起来。
让他们靠边坐下来会好一些。
隔壁餐饮店在宁绍明的面包店生意逐渐稳定,手头有了一些资金后,已经慢慢开始添置桌椅。
不过餐饮店还在筹备中,还没开业,那边的椅子倒是可以先搬过来用一下。
林丽丽却拦住了赵如月:“三婶,你别忙着去搬椅子,我们还有别的事,买完东西就走。”
她去镇上的店里找过几次孙佳佳之后,孙佳佳怎么称呼宁时春这边的亲戚,她也跟着一起了。
“你是佳佳的好朋友,看在她的面子上,我怎么也不能让你不喝一杯水就走啊,你们在这里坐着,我一会儿就过来。”
今天宁绍明和两个孩子也来了,不过都以为这边可能没那么快有生意,两个孩子都在那边给宁绍明帮忙。
赵如月过去后,招呼两个孩子跟自己一起搬椅子,她一手拿两张,一次拿四张,两个孩子一人拿一张,一次就把椅子准备齐全了。
宁时秋和宁时夏放下椅子后,跑出去再回来时,带了一个装满了花茶的水壶,还有一些一次性杯子,两个孩子挨个给林丽丽带来的人发杯子倒茶水喝。
这一通操作里表现出来的尊重,让林丽丽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感觉自己特别有面子,不枉今天带这么多人来捧场。
她带来的这些,可全都是真正有购买需求的人,林丽丽自己更是MP3和MP4都各买了一台。
等他们挑选好自己喜欢的样式和内存,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