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自从刚出生的儿子送到了皇后身边养着,她就渐渐消了不该有的心思。

    借天幕之口,她看将现在的局势看得分明。

    至于对李林甫为相有帮助?

    武惠妃扯了扯嘴角,李林甫当然找过她,但她自问没那个本事。

    陛下已经对她生了防范之心,这种防范之心虽并没有影响陛下对她的宠爱,但她心里明白,这种防范会长久伴随着她。

    若是她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丢命那就是顷刻间的事情。

    且因为天幕,陛下不仅对她心生忌惮,更是对李林甫忌惮。

    虽用李林甫,但并不完全信任他。

    上回天幕说什么了,陛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李林甫还真当陛下好糊弄呢。

    投机钻营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到底不该把手伸那么长,伸到后宫来。

    如今陛下防备心重,她可没那么多条命陪李林甫玩。

    皇后殿内,赵丽妃有些担忧看着她:“武惠妃和李林甫搭上关系了?”

    虽距离上次的天幕已经过去了六年,近几年陛下也丝毫没有废后的意思,但赵丽妃依旧心有余悸。

    若武惠妃真的和李林甫搭上了关系,那皇后的位置依旧岌岌可危。

    王皇后正在看着面前的孩子吃饭。

    这是武惠妃的儿子,自出生后便寄在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70-80(第3/31页)

    她的名下。

    本以为是个养孩子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是没想到这孩子异常听话。

    不仅听话懂事,学东西也非常快,先生讲的内容很快就可领悟。

    也因这份聪慧,陛下十分重视这个孩子。

    他和陛下之间的交流因为这个孩子也多了起来。

    尽管她和陛下之间的感情并没有那么多,但近几年的相处也是和谐了起来。

    她并不想要什么帝王宠爱,也并不愿意涉及政事,这般安逸的生活就很好。

    “武惠妃和李林甫并没有什么关系。”王皇后回答赵丽妃。

    赵丽妃先是诧异,想了片刻就明白了。

    武惠妃聪慧,自然懂得陛下的忌惮。

    如今皇后不为难她,也无意与她争宠,她依旧拥有陛下的宠爱,日子过的舒坦,不会做那样自掘坟墓的事情。

    后宫一派和谐,无论谁都是心境祥和的安逸模样。

    但李林甫完全不能安逸。

    第二个给他当宰相提供帮助的竟是武惠妃?

    他试图拉拢,但是完全没有得到回应的武惠妃?

    李林甫现在的心情是很想死的。

    在他当宰相的路上,一共有两个帮助他的贵人,一个是韩休,一个是武惠妃。

    现在好了,一个连宰相都没能当上,更别说推荐他当宰相了。

    另一个更直接,大门紧闭,理都不带理他的。

    真的要这样对他吗?

    一点机会都不给他吗?

    李林甫很想哭。

    李林甫想哭,宇文融乐的拍大腿。

    他看着李林甫一脸菜色,脸快笑成了一朵花。

    天哪,还有这好事?

    李林甫当宰相的两条梯子都被拿走了。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好事接踵而至,他脸都快笑烂了。

    就是关于他的天幕,究竟什么时候能来啊?

    难不成这个天幕都是和李林甫相关?

    李林甫有什么好看的,讲讲他啊。

    这样他也好知道自己的贵人是谁。

    有贵人相助,事半功倍啊,他还需要在这里和宇李林甫互卷吗?根本不需要。

    【李林甫为什么能拉拢李隆基心尖尖上的武惠妃呢?这就要说到李林甫他揣度人心的本事了。他想拉拢武惠妃,自然要给武惠妃最想要的东西。我们之前说废后一事的时候提到,王皇后虽然被废,但武惠妃并没有当上皇后。】

    【武惠妃虽然没当上皇后,没能拿到权力,那么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也是一样的,李林甫给出的好处就是全力支持她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如此一来,武惠妃自然愿意在李隆基面前说李林甫的好话了。】

    【枕边风的威力向来是很大的,更别说武惠妃是李隆基当时最宠爱的贵妃,且武惠妃长时间多次夸赞李隆基,自然而然的,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印象越发好了起来,于是李林甫顺理成章当上了宰相。】

    李隆基带着几分迷茫。

    武惠妃给他吹枕边风?武惠妃没有啊?

    这两年武惠妃从不在他耳边说什么魅惑人心的话,她连唆使他废后的话都不说了,怎么会插手前朝的事情。

    至于愿意帮武惠妃的儿子当太子……

    儿子都不在她膝下养着呢,且武惠妃十分清楚他对杀三子之事的忌讳。

    让她的儿子当太子这个提议,怎么看都有卷进杀三子事件的风波中。

    武惠妃可不傻,自寻死路的事情她当然不干。

    听天幕的意思,李林甫还想插手太子的事情?

    他这心是越发大了!

    现在就想插手太子的事情,以后是不是还想插手谁当皇帝的事情啊?

    宇文融一看李林甫的脸色,就知道这事成不了。

    他得意对着李林甫道:“呦呦呦,全力支持武惠妃之子当太子。想不到李公还有这个本事呢~”

    他甚至吓唬李林甫:“你说陛下听到天幕这话,会怎样想你?”

    李林甫沉默。

    他知道这事被陛下知道会引来怎样的忌惮,他甚至带着几分绝望闭上了眼睛。

    总觉得自己通往宰相的道路已经从坎坷的朝天大路变成了坎坷的羊肠小道。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得天幕这样的背刺。

    【李林甫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社交天赋,可是说巴结,也可以说攀附。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用尽各种办法,能屈能伸。不仅如此,他能根据对方想要的精准放下诱饵,坐等上钩。如果把他放进攻略文里去攻略那些主角反派,想必这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压力。】

    【但李林甫也有不擅长的东西,我们之前也提到过,他是个白字先生,因为这点,张说十分看不起他,不仅仅是张说看不起他,张九龄也十分不喜他。这很好理解,张说是执掌文坛三十年的文坛宗师,张九龄更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们自然瞧不上连字都能写错的李林甫。】

    【说李林甫字都写错这点完全没有冤枉他,这是有依据的。李林甫有个表弟叫姜度,在姜度生儿子的时候,李林甫写信送上自己的祝贺,信的开头写道:“闻有弄獐之庆。”】

    【在古代,生儿子被称为“弄璋”,璋即成色上佳的美玉,用这个词夸别人,是祝福对方的儿子以后能成为手拿美玉的贵人。李林甫把“璋”写成了“獐”。这个“獐”又是什么意思呢,獐是一种鹿科动物,又被称为土麝、香獐。这个獐子长得有点像我们说的那个傻狍子,呆呆傻傻的。】

    【其他人给生儿子的人送上祝福:你们家儿子真好看啊,一看就是以后能拿玉章当权贵的大人物啊!】

    【李林甫送上的祝福是:你们家儿子看起来真不错,看起来就是能抱着傻狍子一块玩儿的料子,好!】

    [哈哈哈哈哈,傻狍子,真的很呆啊。]

    [之前就听过这个事情,但是我没想到獐子和傻狍子一个样子。]

    [我单知道李林甫没什么文化,但是不知道他这么没文化。]

    [和傻狍子抱在一起也很可爱啊。]

    [可爱是可爱,但是放在古代,估计对方以为这是在骂自己家儿子。]

    [也幸好李林甫那会是宰相了吧?]

    [宰相怎么了,宰相也要被嘲笑,发生这件事之后,大家都叫他弄獐宰相,嘲笑他呢。]

    宇文融绷不住了。

    “噗。”

    “噗嗤……”

    “哈哈哈哈哈哈。”

    “李公?傻狍子?李公居然连璋和獐都分不清啊?”

    自从天幕出现,李林甫就已经忍了宇文融多时了。

    他完全不理解,宇文融他自己也没什么文化,是怎么有脸笑他的啊?

    李林甫转头,言笑晏晏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70-80(第4/31页)

    着宇文融,说出的话却是咬牙切齿的:“宇文公自己一身毛,就不要说别人是妖怪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獐子真的呆呆傻傻的,看起来不太智慧,搜图片的时候一下笑出来了,獐子的眼睛中有一种清澈的愚蠢,微博放了图,感兴趣可以去瞄一眼~

    第72章 (视频) 李隆基:我真该死啊

    宇文融原是在嘎嘎大笑的, 听到李林甫的话后嘎然而止。

    李林甫这是在骂他。

    他嘲笑李林甫没有文化,李林甫就反过来讥讽他,说他也没有文化。

    宇文融惊讶于李林甫为了骂他把自己也骂进去, 接着无所谓的笑笑。

    没关系,反正被嘲笑的那个弄獐宰相不是他。

    说到这个,为什么天幕还不讲他啊?

    适可而止吧, 真不知道一个被人嘲笑的弄獐宰相有什么好讲的, 根本没有人爱听。

    【在文化程度这方面, 李林甫和张九龄身上存在这鲜明的差异。李林甫是白字先生, 张九龄是文坛大家。环境塑造天才这句话放在张九龄身上是不适用的,他的出生地韶州在张九龄崭露头角之前就没有出现过什么能人,是个彻彻底底的文化荒漠。】

    【但张九龄没有被这样的环境影响, 他好像是为文而生, 七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极妙的文章,十三岁的时候得到了“此子必能致远”的评价。二十岁那年一举考中进士。】

    【张说看到张九龄后一见如故,大力提携张九龄,甚至给了张九龄极高的评价:“后来词人称首也”。张说是当时引领文坛的宗师性人物啊, 能得张说这样的评价,足以见其文采。《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就是张九龄的诗作, 《望月怀远》中的那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大家从小学诗肯定知道, 一般来说, 诗人仕途坎坷的经历和他的文学成就是成正比的, 唐诗讲究抒怀, 诗人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就是他们最有话讲的时候。但张九龄的官路和其他诗人相比, 可以说是一条康庄大道, 这更能看出他文学功底的深厚。】

    宇文融又在拍大腿。

    哎呀, 这回好了,天幕不说李林甫了,开始说张九龄。

    所以他究竟什么时候当的宰相,怎么当的,干了些什么,天幕能不能说两句。

    就是穿插在张九龄和李林甫的中间也是可以的,他的要求已经非常低了。

    李隆基看着站在大殿之中,风姿卓越的张九龄,心里满意的不行。

    这是他选出来的宰相,天幕夸他的宰相,他与有荣焉。

    李林甫的心情差到了极点。

    什么意思,天幕针对他是吧?

    为什么刚刚讲完他是个白字先生的事情,就开始讲张九龄是文坛领袖?

    这个坎是过不去了。

    早知道会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小时候说什么都要刻苦读书。

    身为贵族又怎样,祖宗的荫蔽又怎样,他现在还不是得站在这里,和这个出身文化荒漠的布衣张九龄对比。

    更丢人的是,他在才学上完完全全被张九龄碾压了,他甚至辩无可辩。

    说多了可就成了比“弄獐宰相”更好笑的笑话了。

    【张九龄不仅才学出众,他整个人的气质也是超然的。我们之前讲的萧嵩是凭借长相让李隆基另眼相待的,但萧嵩俊美比较好理解,唐朝以肥为美,男子魁梧才是最好。萧嵩是武将,又有和关公一样的美髯,自然符合当时的审美。】

    【但张九龄能因为长相得李隆基另眼相待,那纯纯就是因为他一身的气质了。他和萧嵩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帅哥。萧嵩符合当时唐朝人的审美,张九龄会更得现代人的青睐。】

    [你如果这么说那我就更喜欢张九龄了!]

    [我真的超爱张九龄的诗。]

    [萧嵩没听过,但是张九龄我熟啊!]

    [又是遗憾不能亲自去唐朝的一天呢。]

    大殿内也是一片赞声。

    “张公的风度自然无人能及。”

    “我若有张公一半的文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