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第1/35页)

    第91章 (视频) 杨玉环香消玉殒

    死不瞑目的头颅……

    场面血腥又暴力, 跟随天幕的描写,所有人的心有像是被攥住了一般。

    “帝王威严压不住他们了。”

    这话像是敲响了沉闷绵长的警钟,响彻所有人的耳畔。

    这是, 帝王威严毫无作用了。

    那是皇帝啊,那是一国之主,那是九五之尊, 那是上到宰相将军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磕头跪拜的人啊。

    自古以来, 忠君思想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般, 作为一个人必带的印记, 深深篆刻到了每一个人的血肉里。

    但现在,这样的印记像是逐渐消失了一样。

    或者说,这样的印记不是消失了, 忠君思想并没有从他们的血肉中拔出, 但新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李隆基,他真的配为一个君王吗?

    自从李隆基逃跑的那一刻开始,那些堆积心头,积压已久的怨愤席卷而来。

    逃跑不是原因, 是导火索,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有人都在反复质问, 他们忠于这个皇帝的意义究竟在何处。

    废皇后的是他, 杀三子的是他, 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的是他, 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是他。

    最后, 弃百姓于不顾的也是他。

    借一首《长恨歌》, 天幕深入到皇帝弃城而逃的细节。

    弃城而逃四个字, 它原本只仅仅是四个字, 现在, 它具象化了。

    这种具象化让李隆基沉默了。

    他,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此时除了沉默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四周的欢呼声实在是太过热烈,将士们也没有想隐瞒,这惊动了李隆基,于是杨国忠想要谋反,已经被斩杀的消息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

    【李隆基不敢相信,杨国忠,忠心于他的宰相是逆贼?李隆基清清楚楚的知道,杨国忠是不会谋反的,满朝堂的人机会找不到一人是真心与杨国忠站在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杨国忠所能依靠的仅仅只有皇帝李隆基。他的一身恩宠的皇帝给的,他怎么会有谋反的心呢。】

    【李隆基想出门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但驿站门口等待他的是一层又一层的将士,他们冷漠地看着李隆基,这冷漠下面是难以压下的暴戾。他们的脸上,衣衫上,甚至是头发丝上,都是鲜血。随着将士们一步步逼近,李隆基能越发清晰地闻到越愈发浓烈的腥味。】

    【李隆基怕了。此时将士们幽幽开口:“贼本尚在。”】

    [哪个贼?杨国忠不是都死了吗,还是指的安禄山?]

    [这不会指的是李隆基吧。]

    [此时的禁军应该是很恨李隆基的吧?他们知道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

    [这些禁军是跟着李隆基一块逃了,但是他们的家人还在长安,家人都成了俘虏。]

    [王维当俘虏都是那样,普通百姓变成俘虏能有什么好下场。]

    满朝文武皆看着天幕。

    他们也想知道,杀了杨国忠之后,这些将士们还想杀谁。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在前一段天幕出现的,那小小的一句“马上要到马嵬坡了吧?杨玉环要被勒死了。”

    几乎没有人会把政治性的兵变和一个贵妃联系在一起。

    但后宫所有人忧心忡忡。

    杨国忠已经死了,那之后是不是就是杨贵妃了?

    一向话多的赵丽妃也安静了下来。

    能共情杨贵妃的,还是她们这些身处后宫的女人。

    【贼本尚在?谁是贼?哪个贼?禁军给出了答案:“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这个贼,是杨贵妃。】

    【李隆基只说了一句“朕当自处之”,就转身回了驿站。】

    【这是杨贵妃,陪了他那么久,他那样宠爱的妃子。现在,他真的要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人死掉吗?】

    【门外,是大群等待杨玉环死讯的禁军,他们左顾右盼,翘首以待。没有一人因为杨贵妃的死亡而心痛,惋惜。在所有人眼里,杨贵妃,就是祸国殃民的妖妃,她分走陛下的心神,陛下就此不理朝政,庄严的皇宫成了夜夜笙歌的地方,一道血红色的宫门,外面是水深火热的百姓,里面是昼夜不息的亡国之音。】

    【此时,马嵬坡的驿站,一扇破木门将所有的喧嚣都阻断在了外面,李隆基坐了很久。没有人知道他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或许是最初见到杨贵妃时,她娇艳的面庞。又或许,他在想那为鲜红荔枝绽开的妃子一笑。也可能,他想到了开元之初,他意气风发,想有一番大作为的模样。】

    【而现在,他已老,国已乱,从祖宗手里接过的大唐似乎是要逐渐变成千疮百孔的模样。开元之处姚崇的殷切之言好像如在耳畔,可姚崇呢?他早早去世了,坟茔上的草已有丈高。曾经被张贴在书房的“十要事说”呢?没了,早被撕下来了。】

    【李隆基恍惚了,他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那张纸撕下来,一如现在,他不知道从何时起,由他一手托起的开元盛世变成了现在惨不忍睹的模样。】

    【他开始后悔,开始醒悟,开始想让时间倒流。如果上天愿意重新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好好把握住,要是姚崇还活着!对啊,要是现在在他身边的是姚崇,他何至于此啊!他如何会落到现在进退两难的局面啊!】

    【一个两鬓斑斑的老人坐在破旧荒凉的驿站,他用双手捂住了脸,无能啜泣。那宽厚的肩膀曾经能担起整个国家的重量,而现在,这肩膀甚至承载不起一个小小贵妃的命。】

    【李隆基最终找回自己的声音,他试图为杨贵妃辩解:“她,常年身居后宫,她怎么会知道杨国忠要谋反呢?】

    [这其实就是杨贵妃她究竟有没有罪的问题了。]

    [我是倾向她无罪的,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的时候美人第一个去死。]

    [其实杨贵妃也是有罪的,她的罪就在没有尽到一个贤妃的义务,跟着李隆基一起享乐不知道劝谏。]

    [朝堂那些人都白吃那么多年饭?他们没一个人劝谏,指望杨贵妃劝谏呢?这个时候怎么不说后宫不得干政了。]

    [李隆基要是不把杨贵妃抢走根本没那么多的破事。]

    [还爱情,爱情个屁。]

    [人家杨贵妃跟寿王小日子过的好好的,李隆基那老头来把人媳妇抢走。]

    [杨玉环被自己公公抢走,被迫跟丈夫分开,还劝谏的义务呢,她肚量得多大啊。]

    [说到底,杨贵妃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又不是像武惠妃那样的出身,也不懂政治,就是人长得美喜欢跳舞罢了,她要仅仅是一个寿王妃,也不会被安上妖妃的名头。]

    赵丽妃憋屈的内心像是找到了一个支撑点。

    “对啊,她要仅仅只是一个寿王妃就好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第2/35页)

    王皇后眼中有对李隆基的戒备:“若她依旧是寿王妃,会不会重复之前的命运?”

    武惠妃深以为然。

    站在大唐的立场,她们不能让杨玉环嫁给寿王李瑁。站在杨玉环的立场,她们更是不能让她嫁给李瑁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杨玉环她都该有新的人生。

    王皇后的武惠妃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的决心。

    那是不再让无辜女子步入深宫,被戕害一生的决心。

    赵丽妃懵懵懂懂,她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让杨玉环变成寿王妃就是重复之前的命运,她指出关键节点:“杨玉环如果是寿王妃,陛下纳她为妃还要背上□□的骂名,杨玉环如果不是寿王妃,那真真是应了那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不刚好给陛下机会了吗?”

    武惠妃坐了起来。

    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们只想着不能让杨玉环按照老路走,完全忽略了如果陛下执意纳杨贵妃,那此时仍在深闺之中的杨玉环更加危险。

    赵丽妃说的对,让杨玉环嫁给李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天幕将李三郎占儿媳这件事剖析至如此地步,李三郎要是还敢把占儿媳的心思放在明面上,那才是真的傻。

    王皇后犹豫看着武惠妃:不如就让杨玉环当你的儿媳?

    武惠妃没有反对。

    后宫中两个最尊贵的女人,此时只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

    保卫儿媳的这场战役,恐怕要拉长战线了……

    天幕上那个弱小且无助,后悔又颓然的老人让李隆基内心惶惶。

    他老年的时候不会变成这样吧?

    他真的很担心。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很好,虽然有些粗糙,但是还算饱满。

    不算老。

    他又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差强人意,虽然稀疏,但还有几层。

    不算秃。

    最后李隆基摸了摸自己的心脏。

    他这一颗心给蒙蔽了吗?

    “邦邦邦。”

    李隆基锤了锤。

    很好,还是鲜红赤诚的,里面装着大唐盛世之伟业,他很放心。

    最后,李隆基晃了晃自己的脑子。

    不错,清醒,没有灌水。

    将自己一身检查完毕,确保自己和天幕里那可怜老人没有半分关系后,李隆基最终放下心来看天幕了。

    至于天幕里,那老头对杨玉环或许是深沉的爱,还有他的纠结,李隆基并不是很能共情。

    杨玉环……

    李隆基脑袋有点紧,这冠好像有些巴头皮。

    明明周围是安静的,怎么好像又听到宋璟和韩休的紧箍咒了?

    李隆基更坚定了美人不美的心。

    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看到杨玉环后,深一脚浅一脚,狼狈而逃的可笑模样。

    那不是美人,那是骷髅。

    佛曰,色即是空,佛是对的。

    【李隆基找的这理由实在是太苍白无力了,杨国忠谋反本身就是禁军为军变找的借口,杨国忠反与不反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全军激愤,这样的愤怒需要有一个输出口。他们为何而愤,是为杨国忠,还是杨贵妃?都有,但他们愤怒的根本是李隆基,是这个无所作为纵容奸佞的皇帝。倘若没有这个输出口,那么他们刀枪指向的就是李隆基了。】

    【李隆基思考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手上刚刚染了数条人命的将士们还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留给李隆基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太少。】

    【跟随李隆基多年的高力士看他如此犹豫,只能将血淋淋的现实直接剖开在他的面前给他看。高力士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贵妃诚无罪”,罪魁祸首是谁?是李隆基。“将士安,则陛下安矣”,若将士不安呢?那李隆基很可能不能活着走出马嵬坡。】

    【高力士这是在告诉李隆基,你和杨贵妃两个人,只能活一个。他把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李隆基面前,你是要贵妃的命,还是要自己的命。】

    “你是要贵妃的命,还是要自己的命。”

    李隆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想笑的。

    这像是问他,你要自己活着,还是一个骷髅活着。

    他当然得让自己活着!

    作为一个帝王,一个无情的帝王,一个连后宫都甚少踏足的帝王,他的心中,只有江山!

    只有他好好活着,才能保证大唐江山的长治久安。

    [原来这么现实啊,我还以为他们的爱情真的是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呢。]

    [清醒一点,凄美动人的不是他们的故事,是白居易写的诗。]

    [其实李隆基死了,杨贵妃也活不了。]

    [跟着李隆基真糟心啊,要是跟着寿王,那得幸福多了。]

    [最起码跟着寿王不至于死掉。]

    天幕下的李瑁激动在袖中,小幅度挥了挥自己的拳头。”人家杨贵妃跟寿王小日子过的好好的。“”她如果仅仅是一个寿王妃,也不会被安上妖妃的名号。”

    “跟着寿王,那得幸福多了。“

    看啊,后人都在支持他跟玉娘!

    不知道玉娘看了后有什么想法。

    李瑁情窦初开,满怀期待看向旁边美艳到不可方物的女子。

    杨玉环眉头拧成毛毛虫。

    她也不想跟着寿王,她喜欢的是身边的男子……

    怎么办,不仅要想办法躲掉进宫的命运,还要想办法躲掉成为寿王妃的命运。

    杨玉环歉疚看了李瑁一眼。

    对不起,我会想办法摆脱命运,跟你在一起的。

    李瑁心头一震,身子都有些摇晃。

    歉疚?这是什么意思?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