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年纪了,笑不出来。]

    李亨现在很尴尬。

    他现在明明都已经不是太子了,只要李瑛活的好好的,他甚至没有一个当太子的机会。

    为什么啊,他没有尝到当太子的快乐,但是却要承受被猜忌的痛苦。

    李隆基又扯了扯嘴角。

    他就知道,儿子大了,管不住了,都想抢他屁股下的皇位是吧?

    这念头还没完全冒出来,就被脑海里的一个身影压下去了。

    这人是李瑛。

    李隆基刚刚酝酿的阴郁之气顿时被这不着调的儿子创飞。

    飞的七零八落,乱七八焦。

    抢他的皇位……

    这儿子怕巴不得让他长命百岁永远坐在这上头。

    【不管李亨是故意还是无意,最后的结果是,李亨跟李隆基分开了。李亨身边开始不断聚拢一些希望建功立业,想有从龙之功的人,但李隆基的身边呢……还是那群闹兵乱的禁军。】

    [啧,真惨。]

    [杀了杨国忠,杀了杨贵妃,下一个是谁呢?]

    [李隆基在逃跑的过程中也是害怕的吧?]

    [感觉又要出事情。]

    李隆基叹气。

    感觉自从他弃城而逃之后,他就没有一个皇帝的模样。

    过的连一个普通老人都不如,整日担惊受怕。

    堂堂一个皇帝,要是真的死在军乱之中,那就好笑了。

    这是要被记在史册上,遗笑万年的。

    【杀了一个杨贵妃能让禁军们满意吗?其实也不能,只能缓和他们一时的怒火。我们之前说,禁军愤怒的根源在李隆基。所以在跟李亨分道扬镳之后,李隆基这一路走的根本不安稳。】

    【几乎所有的禁军都在发牢骚,他们的抱怨越发强烈,甚至不再避讳李隆基。此时他们脑中的忠君思想所剩无几,或者说,李隆基现在在他们眼里已经逐渐不再像一个皇帝了。在李亨走了之后,有点头脑的都明白,李亨取代李隆基当皇帝,那是早晚的事情。】

    【上一次,是杨贵妃给李隆基挡了灾,这还有谁给李隆基挡灾吗?】

    [没有了没有了!死掉吧!]

    [感觉这个时候的李隆基真的很惨。]

    [惨的还在后头。]

    [他惨?那些战死的将士不惨吗?那些被杀死的百姓不惨吗?]

    李隆基陷入了无休止的叹气。

    唉,是的,怪他,是他不好。

    就是不知道在杨贵妃之后,还有什么人出现。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既然他还能在蜀中怀念杨贵妃,那说明,他还是平安来到蜀中的。

    李隆基并不为自己顺利到达蜀中而开心。

    天幕里那皇帝窝囊的模样,只让他看的烦躁。

    【救了李隆基的不是什么人,是一堆蜀锦。长安虽然被攻占了,但是大唐毕竟还在那里,所以四川的蜀锦正常上贡。就在将士们的情绪再濒临不可控制的时候,李隆基一行人和这批贡品相遇了。】

    【在这个时候,李隆基他一无所有,只能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他开始了演讲。“我已经老了,耄耋之年,这些年我信任错了人,给大唐招致了这样的祸乱来。贼人攻陷长安,我不得已逃跑躲避锋芒,我知道,你们为了保护我,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家人,万水千山跋涉到这里,非常辛苦,你们的辛苦我都看在了眼里,我也非常愧疚。”】

    【“所以,你们要是有想离开的心,我不拦着你们,这里的蜀锦,你们可以分一分,今天在这里,我就跟你们诀别了,你们回到家中也帮我带一句好,各自珍重吧!”】

    【李隆基一边说一边哭,像是真情流露,痛彻心扉想要悔改一样。人是情感动物,人不是机器,所以在场的将士们纷纷被李隆基打动了。随后将士们派出一个代表,表达了他们的态度,“臣等死生从陛下,不敢有贰。”】

    【一场在酝酿之中的兵变,没有酝酿完成,就已经结束了。】

    【李隆基在最后老年昏庸的时候,难得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第7/35页)

    发出了年轻时候拿捏人心的手段。他打了一张感情牌,这不仅仅是感情,这是掺杂着钱的感情。所以尽管有人对感情过敏,但是他们不会对钱过敏,李隆基再一踏上了去蜀中的路,并且平安到达了蜀中。】

    【这下,李隆基彻底安全了。跑这么远,安禄山那个胖子肯定是追不上来了。】

    [哈哈哈,安禄山那个胖子。]

    [他真的很胖,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李隆基会看上了他的长相把他给放了。]

    [李隆基就跟被下降头一样。]

    [他不是喜欢那种,有气质的,有风骨的吗?]

    李隆基现在只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给抠出来。

    他甚至还夸赞安禄山“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什么人才,谋逆的人才吗?

    当时张九龄甚至还提醒过他,这个人有反相啊!

    但是他想的是什么?

    他想的是,自己的皇位要是被这个偷羊贼给抢去,他李隆基三个字就倒着写。

    他还想,要是真能被抢走,百年之后他去地下,把自己的脑袋给列祖列宗当球踢着玩。

    李隆基悔恨又羞愧。

    他双目紧闭。

    但闭了眼,之前那信誓旦旦的样子还是历历在目。

    哈哈,像个傻子。

    李隆基痛心疾首。

    他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那是脑袋和身体的交接处。

    完蛋,等下去了,脑袋该不保了。

    李隆基睁开眼,带着歉疚看了张九龄一眼。

    对不起,是朕不好,朕应该听你的话的。

    安禄山不满了。

    神迹说的这是什么话?

    什么叫安禄山那个胖子?

    他,未来的皇帝,多吃两口饭怎么了?

    他就问,怎么了?

    李隆基能千里迢迢运荔枝,他安禄山多吃两口饭就也有罪了?

    还有他现在的干爹,也说他胖。

    他怎么敢的啊!

    安禄山把自己的肚子拍的啪啪响,非常满意自己的身材。

    他自信极了。

    整个人在神迹一句又一句攻陷长安之中变得极为膨胀起来。

    不知道神迹会不会说,他是怎么变成李隆基那傻子的心腹的。

    安禄山宽厚的手放在一起搓了起来,用眯眯眼看着天幕。

    只等待天幕放下一个能让他一步通天的阶梯。

    【李隆基到了蜀中,安全了,整个人也不晃神了,他开始琢磨应当怎么挽救现在的局面了。】

    【没几天,他下发了一道诏书。在诏书之中,他首先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伊朕薄德,不能守厥位,贻祸海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己责躬。”这是在说,是的是的,之前都是我的错误,是我不好。】

    【下面诏书的内容就涉及到对目前局势的应对措施了。】

    【“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

    【“永王磷充山南东道、岭南……”】

    【“盛王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

    【“丰王珙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

    【最后李隆基加了一句,“马、甲仗、粮赐等,……自供”】

    【李隆基准备调动所有能用的儿子,来对付安禄山。但是他现在没有打仗必需的物资啊,所以这些东西,就都自己准备吧。】

    【那么李隆基的儿子都去打架了,李隆基呢?】

    【李隆基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在安全的蜀中当所有人的头脑呀,他来谋划战局,让自己的儿子们冲锋陷阵,死了一个儿子不要紧,毕竟他没别的本事,就是儿子多!总是,他死不了就可以了。】

    [李隆基这是在拿着遥控器,玩遥控玩具?]

    [是的,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风流,哎对,就是儿子多。]

    [可见李亨当时走是对的,不然跟着他爹,只能呆在蜀中,功劳都被抢走了。]

    [对李隆基的那些骚操作我已经无话可说。]

    文武百官沉默了:……

    李隆基也非常嫌弃自己,他也觉得很丢人。

    但是更丢人的在后面。

    【但是此时兴致勃勃封太子李亨为“兵马大元帅”的李隆基一定不知道,在他下发诏书的前三天,他的太子,李亨,所谓的兵马大元帅,已经在灵武登基称帝了。】

    第93章 (视频) 李隆基的悲惨晚年

    李隆基的拳头硬了。

    登基?他还没死呢, 就这么迫不及待登基了?

    在理智上,李隆基明白,现在他的太子是李瑛不是李亨, 李瑛还活着,所以登基怎么都轮不上李亨来登基。

    且他已经知道逆贼是安禄山和杨国忠,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予以那两人信任。

    所以天幕说的, “兵马大元帅”李亨登基这件事, 也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但是在感情上, 李隆基是不可控的愤怒。

    生气, 真的很生气。

    李亨的这个行为就是把他的脸丢在地上踩。

    他是不是疯了,踩他老子的脸?!

    他根本不会弃城而逃,不会给李亨跟他分道扬镳的机会。

    他就站在这里, 死守长安城!

    他誓与长安共存亡。

    他看看这回还有谁在肖想皇帝的位置!

    李隆基拳头握紧了, 而李亨的爪子开始哆嗦了。

    真要命,能不能来个人证明一下,他根本没有那个胆子越过父亲直接登基称帝啊?

    完全不敢想象天幕结束之后,他会面对父亲怎样的怒火。

    尽管不是明显的怒火, 那阴恻恻的阴风邪火也不是他能够消受得起的。

    李瑛看热闹不嫌事大。

    哦?要打起来了?

    李瑛不仅自己暗搓搓看热闹,心里快乐, 他还逗萝卜头子, 试图从儿子的回答里共享快乐。

    “倩郎可知这太子为何如此迫切登基为帝啊?”

    李瑛用的是太子, 而非李亨。

    一是因为现实毕竟和天幕有一定的出入, 而也是为了堵儿子的嘴巴, 不要再拿那些私下妄议父亲兄弟的话来塞他了。

    他又没有什么坏心思, 他只是想找点乐子罢了。

    李倩两手背在身后, 像个成熟的小大人。

    “首先, 太子定然是想当皇帝的。他已经老了, 眼下有一个极好的机会,他若不好把握住,日后这样的机会恐怕很难再找。”

    李瑛点头,非常认同:“小倩郎说的对。”

    但他眼中的兴味未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第8/35页)

    循循善诱着:“小倩郎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他像一个认真负责的先生,心中有了答案,但是对自己的学生依旧刨根问题。

    但先生为的是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李瑛这个不着调的,他只是为了自己快乐。

    说起来,李瑛聪慧,也不缺什么政治素养,但他母亲赵丽妃在第一次天幕之后就进入摆烂状态,且性格在王皇后的善意包容下逐渐放飞到不可发展的地步。

    这就连带着李瑛浑身都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幼年时期,权力于他而言是不可触碰的东西,韬光隐晦或是最好的选择。

    等他定型了,也知道了自己不会死了,这性格就改不掉了。

    皇帝想给他点权力,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都争先恐后推出去。

    父亲生性猜忌,这他看的明明白白,自己也是因为这而死的。

    权力,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一个人聪慧的人并不会变得蠢笨,他这种聪慧也只多不少地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他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些期待的。

    他没能做到的事情,他是想看到自己儿子做到的。

    李倩在李瑛的引导下,试着换一个角度思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