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立业的拦路石。”
杜甫依旧在掉眼泪。
路人咬咬牙,拿出了自己的丑事。
“你看我,我科考三次都没中呢,我也不灰心,现在政治清明,皇帝贤明,那考上的确实都比我厉害,我承认。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考上的,毕竟现在那官场的职位逐渐多了起来,这些职位也都开放着。说到科举,你总不能比我更差吧?”
杜甫:呜呜呜……
路人一拍大腿,坏了,还真比我差。
路人继续尝试找补:“就是考不上也没事,当不了官回去种地呗,过安逸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现在赋税也不重,更不用担心吃不上饭,攒点余钱,就做点买卖,也能有出息,是吧?”
杜甫:呜呜呜……
路人尴尬坏了。
这还是一个一门心思想考取功名的,那自己的这番话不是戳人肺管子吗?
自己觉得种地挺好,人家不一定这样以为啊。
路人不仅没有把杜甫给安慰好,还让他掉了更多的眼泪。
路人很愧疚,蹑手蹑脚打算离开。
只听背后一声小小的:“谢谢……”
路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哎,没事,别哭了嗷,这太平盛世的,能有什么大事,都不是事!”
说完,自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喝酒了。
杜甫泪朦朦看着天幕中后人皆在背诵自己的诗句,他心里百感交集。
人这一生究竟怎样过才算有意义呢?
终其一生碌碌无为就一定是没有意义吗?
他无限否定着自己凄凉悲苦的一生,但这样一个无用的糟老头子在后世,被所有人都推举为诗圣。
杜甫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被慢慢扭转。
他逐渐不再纠结于梦想的实现与否。
或许活在当下,就已经是活着的最大意义。
大殿前的文武百官也哭了。
他们怀揣着高远志向,为着一身的荣耀努力究竟是为何啊?还不是为了史册能多上一笔自己的名字。
可杜甫他几乎算是没有入朝为官,终其一生都在官场之外徘徊打转,后人却无一不知道杜甫的姓名。
他们不仅是知道杜甫,认识杜甫,杜甫对后世每一个朝代都有着这样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感召力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达到的。
不约而同地,百官又想起了杜甫的理想。
他们能说杜甫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这样的成就,难道不比实现理想要厉害百倍千倍吗?
李隆基眼中是欣慰,是感怀,他开口问身边的高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30-140(第5/24页)
士:“这次的天幕,也是仅仅只有皇宫之内能看到吗?”
每在天幕出现之时,李隆基都会派宫人到宫外去瞧瞧。
瞧瞧宫外的天上是不是也有天幕。
但自从开元初偶尔的几次后,这天幕就再也没在百姓面前现世了。
若这回天幕依然不能出现的百姓面前,那他就将杜甫的成就大告于天下。
让那个终其一生的凄惨苦楚的老人在现在,就过上名满天下的日子。
高力士躬身回道:“这回长安城的百姓皆能看到天幕。”
李隆基先是讶然,然后又点了点头。
这样的诗圣,这样的理想,这样好的诗句,是该被全天下的人都瞧见的。
张九龄眼含热泪。
若是杜甫如今在长安,想必抬一抬头,就能看到他显名于后世的历朝历代。
他若是看到了,心下也会安慰的。
李白将天幕的话一字一句皆听到耳中。
杜甫的形象在他心目之中无形高大起来,这是开创一代诗风,并深刻影响后世文坛的大文豪啊。
李白压下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但嘴中仍然是不绝于口的夸赞。
这不是夸赞,这是发出了想跟杜甫结交的声音。
【《国家宝藏》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诗人的地位都会提高一档。李商隐不用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全唐诗绝句的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来了,要讲我的李白了吗?!!]
[兴奋.jpg,终于等到了李太白。]
[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这句话的意思就,李白是与杜甫同样高度的伟大诗人!]
[李杜齐名啊,提起杜甫谁会不想起李白呢?]
[我真的超喜欢这句话的,用轻飘飘的语气就把李白的厉害给说出来了。]
眼泪还没完全干的杜甫带着几分呆愣看着天幕。
李白,这个跟他齐名的,提起他们二人之一,就必定会让后人想起另一个的,是他的偶像李白吗?
杜甫的心脏怦怦跳。
要讲李白了是吗?
心脏怦怦跳的不仅仅是杜甫,还有满朝文武百官。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都带着因为期待激动的憋出的红晕。
“来了来了!”
“终于能一睹诗仙风采了!”
天幕上,出现新的画面。
土娄陆浑山庄,一个年轻人手拿着笔坐在桌子前,可他的笔却迟迟没有落下去。
他像是想什么事想出了神,又或者是在想什么人。
看到这里,文武百官诧异了。
宇文融嘴巴最快:“不是说要讲李白了吗,这不还是杜甫吗?”
是啊,百官也都疑惑呢。
不是说诗仙李白要出场了吗?
现在新画面里的那张脸,还是杜甫的脸啊?
画面上的人想了半天,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于是他就这么想,众人就站在天幕下头等这个伟大的诗圣想明白自己的事情。
长安城内也是议论纷纷。
“诗圣在想什么呢?”
“不知道,但是我瞧着他想的挺认真的呢,可能是在想什么家国大事?”
“也不知道天幕是何年月,要是知道,也能猜猜诗圣想的是什么事。”
“可算了吧,那可猜不出来,天幕发生的事儿跟现实里发生的可不一样。”
“比如那个叫什么杨国忠的,就没当宰相。”
“说起杨国忠啊,前几天不是还传呢,城郊有个人死了,死前还喊什么,我是宰相杨国忠呢。”
“哈哈,失心疯了吧?官府来人收尸,说那就是个地痞流氓,二流子。”
“别说二流子了,你们来猜猜,诗圣到底在想什么呢?”
“我觉得是在想什么时候能当官。”
“或者在忧心朝堂奸相当道!”
“我觉得是在担心天下人的草堂,那句诗不是说着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猜想。
杜甫本人也在猜。
他脸上是带着迷茫的。
内心那密密麻麻的困惑,皆来自于对自己的不理解。
我究竟在干什么啊?
写一首诗而已,倒也不至于想这样久吧?
天幕里的那个杜甫不知道沉思了多久,终于下笔了。
只见纸上写着: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又是宇文融第一个开口。
“能不能来个人啊,快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啊?”
韩休大发善心为他解释:“意思就是,李候你是皇帝面前的贤德之人,现在你从朝廷脱身,获得自由,可以去幽禁山林寻仙问道了。我现在也有去梁宋游历的想法,正好我们能一起去,或许还能采到仙境里的瑶草呢。”
萧崇道:“杜甫这是约人一起出来玩儿啊?”
宇文融嗤嗤笑了:“他们想要结伴去采仙草。”
李林甫很严谨:“准确来说,不是他们想要结伴,而是诗圣杜甫单方面想要结伴。”
宇文融愣了愣:“谁会拒绝诗圣杜甫啊?”
萧崇道:“也不能肯定为拒绝,没有回诗,不知道是否同游。但杜甫想与这个李候结交是真的。”
向来没什么脑子的宇文融此时灵光一闪,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这个李候不会就是李白吧?天幕刚刚不是说了吗,要讲到李白了。”
文武百官:……
诗仙李白难道就是这样出场的吗?
那不得像是跟仙人一样,不说是腾云驾雾吧,也得衣袂翻飞吧?
毕竟杜甫最后可是被层叠的山峦给托举起来的呢!
谁能想到李白是出现在一张纸上的啊!
大殿前看天幕的人多数是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
但长安城的普通百姓可不是人人都读书。
不识字的人让识字的人帮忙念念,识字的人也说不出这诗的意思。
众人抓耳挠腮。
“啥意思啊?”
“不懂啊?”
“不是要说李白吗,李白跟杜甫什么关系啊?”
天幕上,杜甫大笔一挥,写下诗的标题。
《赠李白》。
“哦,这是给李白的啊!”
“原来杜甫和李白认识呢,两个人是好朋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30-140(第6/24页)
“果然,有文采的人都跟有文采的人一起玩耍。”
杜甫眼睛眨了又眨,最终确定了这首诗确实是自己写给李白的,脸又红了。
现在好了,全长安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偶像是李白。
李白先是哈哈一笑,没想到这个自己万分想结交的人,原是与自己认识的。
接着,他又看向诗的内容。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原来他是进入朝廷为官,然后又不当官了?
究竟是怎么去当官的,又是因何而不当官呢?
李白万分好奇。
他生性不羁,但入朝为官也确实是他的理想之一。
试问满天下的文人,谁不想入朝为官?
这就像是问一个人是否愿意发财一般,没有人跟钱过不去,同理,也没有书生是不想自己顺利步入仕途而大有一番作为的。
天幕又变了。
还是杜甫这张脸。
屋外是呼啸的狂风,屋内是沉思的杜甫。
他眼神定定看着窗户外面,手里还是拿着一支笔,久久没落。
这回长安城的每一个都不再张嘴就是杜甫在忧国忧民。
经过上一幕所见,他们现在明白了,杜甫也不是满心都是百姓,他偶尔也会想起李白。
但人群中总有那么几个不信邪的犟骨头。
“我觉得杜甫这回是在想我们。”
“我们?”
“是啊,我们不就是百姓吗,百姓不就是我们吗。杜甫忧国忧民,我们就是民啊。”
“……说的有理。”
“有理吧?你也觉得杜甫在想我们。”
文武百官倒是没有在纠结杜甫究竟在想谁。
他们在为诗仙与诗圣的感情而津津乐道。
“看样子,杜甫与李白是至交好友啊?”
“的确如此,不是好友又怎会邀约同游呢?”
“难以想象忧国忧民的诗圣还有这样可爱的一面。”
“哈哈哈,诗圣也是人呐。”
“只有我在想,这样从天而降的两个奇才,都是大唐的吗?”
听到这话的李隆基眼睛亮了。
最伟大的两个诗人,诗仙李白跟诗圣杜甫,都诞生与他李隆基统治的时代啊。
一向被天幕背刺着,而时常不自信的李隆基慢慢挺直了腰杆。
两个天才,都是他大唐的!
天幕上,杜甫结束了他的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