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0-31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邵清越嘴角也再次勾起,“这么多人替殿下扫清障碍,恭喜殿下,皇位,是殿下囊中之物了。”

    第302章 第302章 末将在此

    第302章末将在此

    安城行宫大殿中, 朝臣吵得不可开交。

    “苏长空这一路势如破竹,都要兵临安城城下了,赵将军带兵抵御十余日,竟还不见各地驻军入京驰援!这是等着安城城破, 再来一处辰王之乱吗?”

    “辰王之乱?哪来的辰王?天家病重, 东宫回京路上不幸罹难, 二皇子生死未卜, 是诸位奏请的中宫, 请三殿下监国,以防国务堆积,军心散漫,民心动摇,临近诸国有可乘之机,这如何能同辰王之乱相提并论!苏长空已经说了,他的目的是清君侧, 确保天家安全,何时变成了辰王之乱!”

    “古往今来, 打清君侧旗号的人还少吗!苏长空打着清君侧的旗帜, 你我尚在此处争论不休。而边关驻军都在外地, 朝中之事军中如何清楚!时日如此之短,兵部又不曾有调令,就算有调令,也要时间从边关拔冗。指望边关驻军驰援, 苏长空都已经兵临城下, 边关驻军也赶不过来!”

    “兵部何曾没有颁布过调令, 颁布调令也要时间,各处驻军都有职责, 抽调何处驻军,都有外族觊觎。调令已经去到各地,各处封疆大吏收到消息,即刻就会带兵入京。眼下要做的除了等待边关驻军,就是调动周围封地驻军,先将苏长空这个逆贼拦下。”

    “如何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300-310(第3/27页)

    你这说得轻巧,赵启年赵将军都拦不住,你凭一张嘴就能拦!”

    “你!”

    “当务之急,应当是舍安城,回京城。辰王之乱后,京中工事重铸,也有屯粮,还有禁军,只要退守京中,大可有等待驰援的机会。此时再留在安城,也无非是等着苏长空破城。”

    “笑话!天家龙体欠安,尚在此处,你们让退守京中,安城同京中就一日距离,安城若失守,京中又能独善其身?恐怕是你们自己贪生怕死。苏长空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要见天家。让他缴械,到安城行宫见天家一面又为何不可?”

    “苏长空此等宵小,有何可惧!倒行逆施,如今趁着天家病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逼宫之事,人人得而诛之,我们乃朝中肱骨,食君之禄,就算今日血洒行宫大殿,也断然不能让苏长空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既如此,你留下血洒大殿,我等护送天家回京,再行商议!”

    大殿上已乱成一团。

    涟玉脸色并不好看,早前母后在事,这些朝臣对她恭顺有加,也诸事都会在她跟前商议;自从苏长空举旗讨逆,朝臣就开始渐渐不安,但母后在,这些朝臣还不敢造次,但背后声音越来越多。

    今日母后还在寝殿,她一人镇不住这些朝臣。

    涟玉下意识看向一侧的北敬王。

    自几日前沐浴时沾染风寒,北敬王一直有些怏怏模样。

    仿佛朝臣间的争吵,在北敬王也只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早前有北敬王在,朝中多少会给北敬王颜面。

    北敬王病了几日未出现,这几日她每日都如履薄冰,但母后这处要处置旁的事,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每日只知道争吵,却做不了任何帮衬的朝臣。

    但今日,不知是其中有人特意煽风点火,有意引导的缘故,还是真的苏长空再拿下一道关卡,朝臣中人心惶惶,再次将话题引到了此处。

    “如今三殿下监国,三殿下的意思呢?”忽然间,这把火引到了她这里。

    涟玉愣住。

    殿中齐刷刷的眼睛一起看向她,有目光里带了询问的,也有抱怨,分明做不了主的,还有隐晦觉得苏长空起兵就是因为对中宫和三殿下监国不满的。

    毕竟,苏长空一直发文,中宫与三殿下监国,可以天家圣旨或诏书?

    天家是先病倒,然后朝臣才推举三殿下监国的,如何拿得出圣旨和诏书?

    苏长空胡搅蛮缠。

    但苏长空的喊话是,既如此,为何赵启年不在驻地,反而在安城周围悄悄驻守?赵启年未得天家传召,擅自带兵回京,他是为了天家安危,才要带兵清君侧,确定天家安危,赵启年若无心虚,为何不让他入安城?不仅如此,还要借平远王府之名,挟持和扣押将军府的孩子做人质!

    此话一处,朝中哗然。

    确实,之前平远王府的几位公子小姐也在,但都凭空失踪,此事原本就蹊跷,苏长空这番对峙,更让此事蒙上一层阴影。

    即便中宫回应,天家病倒,恐周围有变,为了天家安稳,所以行监国之职,密诏赵启年回安城护驾,并非擅自带兵;但苏长空不依不挠,天家才病重多久,赵启年就已经在安城附近驻扎有些时候了,可是一早就知道天家一定会病倒!此事定然有蹊跷,要么让他带兵入安城,亲眼见到天家安好,等天家醒来,他自会负荆请罪,任凭添加处罚;要么这安城城中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容不得真相实人!

    这一来二回,赵启年和中宫这处想要打消朝中疑虑,必须处处行事谨慎,但苏长空则全幅心思都在打到安城,清君侧上,赵启年和中宫处处被动。但轮带兵打仗,苏长空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深谙兵家之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赵启年本就多年不曾在战场上,被苏长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抽空吵架又吵不过,处处受制。

    加上交战几日后,坊间也好,军中也好,包括朝中也好,陆续传出中宫和三殿下诱.骗平远王府几个子弟到安城,想借机威胁平远王府,后来平远王府不知凭借何种手段,在安城凭空消失,并且没有任何回应,等同于坐实了府中子弟被胁迫之事。

    于是渐渐峰回路转,苏长空的所作所为忽然也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苏长空这么谨慎的人,手中若无可靠消息,不可能上来就将赵启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冲着安城这处就来。

    当初蓝城兵变,苏长空也是千里驰援,同今日的现状一样。

    天家病倒确实蹊跷。

    还蹊跷在当时东宫,二殿下都不在国中的时日。

    这不是刚好只能三殿下监国,中宫辅佐。

    条条桩桩,从一开始苏长空起兵谋逆开始,声讨苏长空的人多,到风向慢慢变化,不少朝臣明里暗里都在追问天家消息,是暗地里开始戒备中宫和三殿下。中宫迟迟未曾露面,三殿下又在殿上如坐针毡,不得不让人怀疑。

    如今,终于有人先问了出来——如今三殿下监国,三殿下的意思呢?

    问得是是否要先退回京中,但实则是试探,看她是否有底气。

    母后告诉过她,这些人浸淫朝中多年,每一句话都可能在挖坑,等着她往里跳。

    她不要自己往里跳。

    涟玉下意识选择缄默,然后再择合适时机……

    此时,大殿中脚步声响起,伴随着熟悉的身影,涟玉心中长舒一口气。

    母后……

    中宫身着华服,自殿外入内,端庄雍容,身后跟着的两排侍从,一排是禁军,一排的衣着,应当是暗卫……

    殿中纷纷面面相觑。

    而中宫仿佛自带气场,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自陛下病倒,朝中上下人心惶惶,我与三殿下既要悲痛,还要顾及朝中之事,难免有疏漏。但事分轻重缓急,总有不能周全之处,但苏长空视若罔闻,也不听劝阻,一意孤行,非要兵临城下,背后目的我与殿下都不清楚,但实在震惊。陛下若安好,苏长空何至如此?如今陛下病倒,便仗着早前功勋,要带兵入城。辰王之乱前车之鉴尚在,带兵入安城的结果,谁都承担不起。诸位大人问三殿下,应当如何,君君臣臣,若是今日退,便助长对方气焰,也失了军心,民心;但若安城实在失守,也断然不能让陛下陷入危难之中,届时,自当倾禁军之力,护送陛下回京,再行计量。诸位大人,不必再做过多纠结。”

    先前还乱成一锅粥的大殿,因为中宫的到来,更因为中宫的一席话而安静下来。

    的确,苏长空想凭一句口舌就带兵入城,痴心妄想,莫非是效仿辰王之乱?

    中宫与三殿下是临危受命,苏长空咄咄逼人,但中宫心中似是已有定论。

    朝臣最怕当权者毫无主见,犹豫不决,眼见中宫如此,似胸有成竹,并未被苏长空之事所困扰,应当已有退路。

    朝臣纷纷缄声。

    中宫上前,在殿上落座,朝臣纷纷低头,行拱手礼。

    中宫也再次开口,“宫中已安排暗卫调动各处驻军回京护驾,近处封地的驻军不出两日便会抵达,在此之前,还有赵启年赵将军率部抵抗,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300-310(第4/27页)

    卫同禁军也在此处。本宫都不怕,各位大人怕什么!”

    中宫说完,殿中再次鸦雀无声。

    中宫继续道,“若人人皆可凭一句,要见天家,便带兵作乱,这西秦国中还有宁日!”

    中宫目光扫过殿中,果然,无人敢应声。

    中宫仰首,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是本宫同三殿下早前对苏长空心存念想,既然苏长空执迷不悟,置天家与社稷于险境而不顾,来人,传旨。”

    当即有内侍官上前。

    “苏长空犯上作乱,意图谋反,置天家与社稷安危与不顾,已是谋逆死罪,各地回京护驾驻军,凡遇之,皆可先斩后奏,诛灭九族,论功行赏。”

    中宫说完,殿中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终于,大殿中,北敬王轻咳两声,似是病中,又似是打断,恰到好处。

    内侍官还未应声,也不好应声。

    北敬王轻咳几声过后,一声长叹,仿佛病重,又仿佛不认同,轻声道,“事出有因,尚未查清,便让回京护驾驻军诛灭九族,稍显武断。”

    殿中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而后屏住呼吸。

    “哦?北敬王何意?”中宫也不慌乱。

    北敬王行至殿中,照旧温文如玉,“既然苏将军是为陛下安稳而来,那让人去同苏将军谈,苏将军若愿放下猜忌,只身前往安城,自然能知晓全貌;若是不愿意,再言谋逆之事也不算完。毕竟,军中不清楚天家病情之人不在少数。苏将军应当只是其一。若苏将军为乱臣贼子,定然不敢只身前来;若苏将军愿意前来,微臣愿在行宫同苏将军一道伴君侧,未尝不是更妥当之法。”

    北敬王说完,目光看向中宫。

    中宫嘴角微微牵了牵,仍旧没有慌乱,“北敬王所言极是,既如此,那让人给苏长空捎话,看他是否甘愿只身前来行宫。”

    话虽如此,殿中纷纷唏嘘。

    苏长空怎么敢来?

    即便没有不臣这心,敢只身来此,是拿身家性命和脑袋做赌注。

    但话音刚落,殿中角落处却忽然传来笑声,“末将在此。”

    殿中纷纷哗然。

    而苏长空也从角落处走出,殿中才看清,苏长空一身禁军装束,混在眼下殿中值守的禁军当中,不知道已听了多久。

    第303章 第303章 羌亚人

    第303章羌亚人

    苏长空忽然出现殿中, 如同一枚晴空惊雷。

    殿中朝臣除了哗然,还纷纷然开一条路来。

    心中一半是畏惧,还有一半,是理不清的对局势的判断, 下意识觉得不应当阻拦苏长空出现在这里。

    而殿中的禁军和暗卫却纷纷拔刀, 在中宫, 三殿下与苏长空之间隔绝出安全区域。

    随着殿中禁军的拔刀声起, 殿外的禁军也涌入殿中。

    安城行宫本就不比金殿, 虽然眼下朝臣也不如平日早朝多,但忽然剑拔弩张,还是让殿中气氛诡然。

    中宫罕见的脸色微变,应当从未料想过会有这么一幕,所以才会失色。

    但即便中宫心中大惊失色,面上也只有短暂的脸色微变这一瞬。

    也下意识看向一侧的暗卫头领。

    就是这一个瞬间,旁人中没有任何一个察觉, 但北敬王,苏长空, 还有混迹在人群中一身内侍官模样的邵冕棠都特意留意, 然后察觉到。

    人在惊慌的时候, 即便掩饰得再好,也会下意识看向最让自己有安全感和最信任的人和事物。

    殿中这么多人,有朝臣,有羌亚人扮作的禁军, 还有三殿下在, 但中宫没有看向其中任何一个朝臣, 没有看向三殿下,也没有看向禁军, 几乎是下意识看向左手处殿中的暗卫头领一人。

    因为早有准备,所以邵冕棠捕捉到了关键。

    但中宫并未察觉。

    暗卫都不会以真面目识人,即便在殿中的暗卫也都带着金属面具,看不清面目之后的人长成什么模样。

    暗卫是最隐秘的身份,却也是最适合掩饰得身份。

    陆衍和贺常玉的猜测是对的。

    只有破釜沉舟,铤而走险,才能在中宫跟前看出为数不多的一缕破绽。

    眼下中宫露出的就是这一丝半缕的破绽,并且极短。

    同时,邵冕棠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