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7-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个职业应需而生。

    专业编舞是运动员的最优选,但对叶绍瑶而言,人脉是不存在的,邵女士在中学上班,叶先生在银行工作,哪边都和专业编舞八竿子打不着。

    其次是教练编舞。教练和学生的相处时间长,更能从学生的训练情况扬长避短,许多教练同时也具备编舞能力。但穆百川从第一节课就打上了预防针,他乐感不佳,在役时节目和表现总是两模两样。

    “不过编舞老师说,你可以参考她的作品自己编舞试试。”

    教练很慷慨,从随身的背包拿出一张DVD递给邵女士,说用播放机就能直接看。

    时间很有限,自从叶绍瑶借到编舞名家的光碟,一天到晚霸占着电视反复看,假期作业什么的完全抛之脑后。

    邵女士忍受不了她天天抱着电视,但说起比赛又无可奈何,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地埋怨:“都快钻电视里去了,要是写作业能有这么积极就好了。”

    短短几天,叶绍瑶掌握了遥控器的各种按键,倒带暂停行云流水,然后是将画面中的动作复刻一遍。

    但地面不同于冰面的光滑,拖鞋远没有冰鞋好使,严苛的练习环境下,她只能想象每一个动作在冰场上应该怎么做。

    冰童选拔赛地点很快确定,在城郊的某个冰球馆。

    临近年关,许多商业冰场陆续关门谢客,市体育馆还在筹备浇冰,全锦赛承办方只能退而求其次,和装修规格都略逊一档的小公司合作。

    在家和冰场来回奔波训练后,叶绍瑶带着一套二手节目登上赛场,表演服还是那条经容翡二手的渐变色裙子,但即将上场的她对于花滑赛场来说是崭新的,这样刚刚好。

    “接下来是十四号选手,叶绍瑶。”

    裁判员兼任主持,在上一轮打分后举起话筒报幕。

    内场陪同的邵女士告诉她:“别受伤。”

    她很少接送孩子上下冰,因为看她腾空摔倒而无能为力是件残忍的事情。自己能做到的只有再三叮嘱而已。

    叶绍瑶收到妈妈的嘱咐,她一鼓作气,应声滑向冰场中心。

    自由滑选曲自《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亮相后,灰暗沉重的和弦响起。

    穆教练给她解读过这段音乐,钢琴和管弦乐合奏交织,这是当时俄国百姓对苦难生活的哀怨和倾诉。

    但料想到她尚且无法体味其中的情感,穆百川只让她记住,表情一定要足够悲伤。

    叶绍瑶牢记在心,全程顶着苦哈哈一张脸,在心里默念接下来的技术动作和滑行路线。直到最后的音乐在激昂中戛然而止,她才敢放松脸上的肌肉。

    她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唯二掌握的两周跳都落成了,旋转没有失速,自己编进的手上动作也没有忘记做,除了结束动作有些腿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接近完美的发挥。

    可惜教练因为有课无法陪同,季林越在集训也没有来。不过爸爸妈妈和姥姥都来捧场,也没有什么可难过的。

    她向四周几乎空空荡荡的座位致谢,这是她在自己默默练习时最想实现的时刻。

    “瑶瑶真棒!”

    观众席大多坐着小选手们的家长,除了亲友团的鼓励,很少有惊艳的表演能激起观众的情绪。

    她回头向东边望,栏杆后站着刚刚赶到的温姨和季叔叔,女人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曲起手掌冲赛场呐喊。

    叶绍瑶特别高兴,她的加油团又扩大了一倍。

    这下季林越也一定能知道她今天有多威风了。

    她还有个奇奇怪怪的想法——温姨的嗓门真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27-30(第3/8页)

    套上刀套,她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坐在场边的小板凳上,据他说,在裁判出分之前,选手只能在这里等待。

    刚滑完一场的小姑娘还是劲头十足,兴致勃勃地接话:“我知道,这是那个什么区。”

    志愿者点头:“是KC区,kiss&mp;cry。”

    小姑娘没有听懂,但潜意识让她附和:“是的是的。”

    她的发挥没有争议,裁判在稍加斟酌后公布——十四号选手技术分2.4,内容分2.2,总成绩暂排第六位。*

    看不懂打分没关系,这次选拔共有十个名额,取总分排名前十的选手,她后面还有十来位等待上场,这个位置悬乎其悬。

    “我闺女已经很棒了,”邵女士少有地拿出和颜悦色,替她把棉服披上掖好,眼角都笑出了细细的皱纹,“我还以为你得摔上好几跤。”

    这是什么话!叶绍瑶不爱听,立马把这句话呸掉:“我本来就超厉害的!”

    候场室有可供换衣的试衣间,但其他选手也在排队进进出出,等叶绍瑶换好常服时,比赛现场已经接近尾声。

    “瑶瑶,你现在还能挤进前十名,”温姨迫不及待传来喜报,“只剩场上最后一个小朋友了。”

    挂在墙上的音响传来音乐,新的节目抓取着观众的眼球。

    场上的女生较她略高挑些,应该有十一二岁,高台看不清她的脚下动作,但她很明显摔了两个*跳跃,再爬起来时降速了许多。

    叶绍瑶心中暗喜,或许自己真能选上!但也不一定,这个姐姐的难度一看就要高一个档次。

    音乐在琴键中收尾,女孩在躬身转后迅速摆出endingpose,有些超时,但在可抓可不抓的范围。

    随着最后一位表演的结束,观众席逐渐躁动起来,叶绍瑶却异常安静,她太想听到决定命运的审判了。

    等待的时间有些久,KC区的小姑娘已经紧张地蹦出眼泪,躲在身边家长的怀里哭。

    “二十九号选手技术分2.4,内容分2.2,总成绩暂排第十位。”

    裁判长按下观众投来的掌声,示意在场安静:“请稍等,因有两位选手出现名次并列情况,最终结果将经由裁判组商讨后公布。”

    裁判席就如何处理卡位并列情况召开紧急讨论,是携手共同入选冰童还是另立标准分个高低,悬念又重了一分。

    叶绍瑶抓住邵女士的手紧了紧,她就是卡位的另一位当事人。

    她今天用抽签笔抽到了一帆风顺,应该没问题吧?

    但她在此之前反悔了一张再接再厉的签,真的没问题吗?

    她双手合十,开始祈祷天灵灵地灵灵。

    “没选上也没关系,下次我闺女直接进市队。”季先生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地安慰。

    温女士拍上他的膝盖:“长一张嘴显得你会说话是吧。”

    “咱们瑶瑶滑得这么好,晋级肯定没问题。”

    还是温姨说话好听,叶绍瑶松开妈妈的手,给她投去大大的拥抱。

    “经裁判组一致认为,以比较两位选手最高分的方式决出最后一个席位,”裁判长翻动着手中的数据表,“十四号选手以两个2.5分的优势入选全锦赛冰童。完整名单将于十分钟后在冰场告示栏公示。”

    十四号选手。

    她就是十四号选手。

    叶绍瑶万万没想到,她在被淘汰的边缘被裁判救了回来。

    “妈妈,我是十四号对吧?”她的语调雀跃到几乎颤抖,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大成功。

    “你是,恭喜我们瑶瑶。”

    两位母亲抚摸她头上精致的小辫,同样为她感到高兴。

    她从温女士怀里挣脱,迫不及待给遥坐在对面的亲人分享喜悦。

    “我要去告诉爸爸和姥姥。”

    “小心台阶!”

    没等邵女士说完,叶绍瑶就在楼梯上跳空崴了脚。

    第28章 女单比赛不是在晚上吗?

    这跤还好摔得不严重,只是轻微鼓了包,小孩子恢复力强,赶在全锦赛前,叶绍瑶又是往常活蹦乱跳的样子。

    出发去全锦赛的那天,叶家赶着升起的太阳出门。

    “妈妈,我的小裙子带了吗?”

    “带了。”

    “还有打底袜。”

    “你自己收拾的行李,自己不清楚?”

    挨了邵女士一句训,叶绍瑶只能靠自己的记性想想还需要带什么。

    头花戴上了,冰鞋装包了,缠鞋带的胶布也就位了。

    “啊,我还没有擦香香!”

    琴琴姐姐说现场会有电视台的摄像机,她一定要把脸抹得白白的,成为冰童里最好看的小朋友。

    邵女士拎起她的领子,强行把她带出家门:“晚了赶不上公车。”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一进入年廿三,公交公司也像放年假了一样,一趟车能等上二十来分钟,比赛场馆并不太远,坐车也仅需要小半个小时的时间。

    全锦赛是下午两点开幕,但冰童作为身负重担的角色,需要提前到场接受培训和调度。

    “哥哥姐姐表演时,大家坐在场外的休息区就好。

    “场地挡板较高,切记一定要时刻关注场上情况,以免视角盲区有礼物遗留,给接下来的赛程造成影响。

    “见到哥哥姐姐时,一定要保持安静礼貌,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比赛秩序。”

    负责人给他们讲解相关要求,罗列了许多应做的不应做的注意事项,并配合小孩子的理解力,做出夸张的演示动作。

    叶绍瑶被他逗得咯咯笑,藏在向琴琴身后掩饰自己。

    “也不可以偷偷笑,除了给予掌声和上场捡礼物,叔叔不希望看到你们有任何无关比赛的行为。”

    好吧,比妈妈的要求还严格。叶绍瑶受到批评,强制自己撇下嘴角。

    “另外,我们主办方还给大家提供了统一的工作服和工作牌,拿到衣服后就可以换上,必须在比赛开幕前十分钟集合入场。”

    负责人身兼要职,除了安排各部门的工作,还要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被一个电话cll走后,留下孩子们不知所措。

    “走吧,我妈妈在叫我们。”

    向琴琴拉着叶绍瑶脱离队伍,其他冰童拿上统一的长袖长裤后逐渐散开,也各找各妈去。

    “这件衣服比我奶奶织的毛衣还难看,红一块黑一块的。”向琴琴用手指捻起肩部的走线,整件衣服在眼前展露无遗。

    她翻翻领口又瞧瞧背面,确定这只是一件毫无可夸之处的衣服,手绣的全锦赛标志还不如贴上去的国旗好看。

    说到织毛衣,叶绍瑶骄傲地提起自己的姥姥,挺胸展示纽扣边的小吊坠:“我姥姥会用毛线钩小草莓、小苹果。”

    “我奶奶会踩缝纫机。”

    <font colorred&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