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过来给我压腿。”

    叶绍瑶已经把瑜伽垫铺好,今天没去练功房,家里的器材实在有限。

    “学校每学期的体测,我永远都是超额满分。”她一边仰卧起坐,一边展示自己超强的核心力量,平均一秒一个不带喘。

    说到这个,她就不得不提体测时的趣事,比如八百米长跑,她是全班唯一可以跟上校女足队的人,比如立定跳远,她每次踩在两米线上,都能听取“哇”声一片。

    小姑娘一脸骄傲,季林越都没脸听:“你……好像一只花孔雀。”

    “季林越!你的床今天也被我征用。”

    从窗帘吹进的风不像下午滚着热浪,有放暑假的学生约在空地打球,篮球砸在地面,一声,两声,最后在球框下停稳,是他们的家长下班回家,提溜着耳朵质问作业的情况。

    他们是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是世界上最清闲的人。

    热身做得差不多,叶绍瑶环顾客厅的陈设,家太小,又不隔音,完全施展不开,很容易磕伤碰伤。

    “我下楼陆训。”叶绍瑶打了声招呼。

    一个人训练的时候,还是不舍得放弃跳跃,不过因为太久没有系统的针对跳跃练习,她的三周跳丢了很多。

    当初好不容易改刃成功的3F,现在也和勾手三周一样彻底回不来。

    她坐在第一阶楼梯,手里的冰棍顺着木片滴下,沿着纹路流进掌心,一片黏糊糊。

    最后一块也化成甜水流进喉咙,她揩去身上所有污迹,起身继续。

    舞蹈练习,叶绍瑶戴上耳机,MP4随机播放什么歌,古典舞和popping,时慢时快。

    冰上动作的陆地模仿,她将手抬起,她已经能够精确描摹季林越的身高体型,手臂展开多少,以什么样的握姿保持,她都轻车熟路。

    她不复跳出高级三周的水平,但柔韧和力量依然保持得很好,甚至更好,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绍瑶,还在练习?”扣着一顶鸭舌帽,温女士老远就认出了人。

    一身铠甲的姑娘卸下重负,接过她手里的环保袋:“温姨,我快饿死了。”

    “晚上吃红烧肉还是锅包肉?”

    叶绍瑶含泪婉拒:“后天就比赛了,要保持体重,我就着柿子炒蛋下饭就行。”

    傍晚的世界安静下来,知了也下班睡觉,小区里的野猫不知爬上哪棵树,嘴里叼着一只挣扎的蝉。

    “不能吃,有毒的。”她跺跺脚。

    “喵。”

    野猫似乎听懂她说的话,乖乖放下到嘴的食物,在女孩的脚步间来回画“八”字,在脚踝边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20-130(第5/18页)

    了又蹭。

    “你不能进屋。”

    “没关系。”

    温女士说,这只猫是靠百家喂大的,整个小区没有去不了的地方。

    拧动钥匙,房门后隐约有抽油烟机运作的声音。

    “你季叔叔回来了?”

    叶绍瑶摇头,她一直在楼下站岗放哨,不可能有漏网之人。

    季林越……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人,刚吐槽过他不会做饭,这会儿就扎根于厨房,灶台的炉盘开着最小火,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

    叶绍瑶偏头探探究竟,难道是下午刺激到他了?

    推开门走进去,料理台上摊着一本书,《新编家常小炒》。

    锅里传来菜香,刚好是她心心念念的柿子炒蛋,但这肯定是巧合,给邵女士打下手多年,这道菜最不需要技巧。

    “可以出锅了吗?”

    叶绍瑶已经备好盘子,就等一尝新厨子的出道作。

    “可以。”

    温女士绑好头发,从门后取下围裙,把两个小孩赶出厨房,顺利接管接下来的烹饪事宜。

    挑了一夹鸡蛋到嘴里,叶绍瑶皱眉。

    “怎么是咸口的?”虽然菜里多多少少都要放盐,但这盘菜未免也太咸了。

    “书上是这么写的。”

    每一味调料的放量都精确计算过,不可能把盐放多。

    从厨房偷来一勺糖,叶绍瑶用勺子重新搅了搅,咸甜口的,盐巴和白糖仿佛在嘴里打了一架。

    紧蹙的眉头锁成“川”字,好像更难以接受了。

    “就这样吧。”季林越也放弃挣扎。

    一直在防盗门口蹲守的小猫围着桌脚转,似乎也在好奇桌上的食物,叶绍瑶用纸巾吸干鸡蛋的油水,放了一块在桌边。

    “喵。”

    小猫嗅了嗅,后退着跑开,仿佛说着:不能吃,有毒的。

    ……

    “季林越,我睡哪?”叶绍瑶抱着枕头被子,在卧室门口摇摆不定。

    她恍惚记得,自己好像赌气说过征用床位的话,但她发誓,本意不是真想让他睡沙发。

    “我睡客厅。”季林越先她一步走向沙发。

    老房子的客厅小,沙发也不大,他一米八出头的个子,躺平了伸不直腿,蜷缩着又太憋屈。

    “其实你的床挺大的,咱俩中间够画十条三八线。”

    季林越却坚持认为:“我的床很小。”

    胡说,这有她的小床两倍大。

    但他用极认真,且持重的眼神看着自己,让她脚底板像扎在小刺上。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从来都是可以牵手的关系,但现在已经不是可以睡在一张炕上,盖一张被子的小时候。

    “那你可别感冒了,会连累我的。”

    凌晨一点,叶绍瑶起夜路过客厅,沙发旁的落地灯还亮着,照在季林越的侧脸上。

    细微的脚步声让他睁开眼睛,把她吓得撤了一脚。

    好在主卧没有异常。

    叶绍瑶蹲在沙发边,和他挨得很近,只用两人可闻的声音问:“你怎么还不睡?”

    “在回忆短舞蹈的步法。”

    从七月开始,冰舞项目的评分规则更新,将短舞蹈的规定图案改为Finnstep(芬兰快步)。

    这是他们迎头赶上的第一道难关,冰舞的众多图案里,芬兰快步几乎是顶尖的难度。

    节奏仓促、脚下动作太碎,如果不能得心应手,基本会走向手忙脚乱的极端。

    他俩最近的磨合并不多,很难避免出现同步困难的问题。

    “你现在想也没有用,明天就上赛场了。”

    但这才赛季初,节目不完美是很正常的事,越早暴露问题,对他们的后续训练越有利。

    月光的清辉洒下来,穿过薄薄的窗纱,投下模糊的影子,叶绍瑶替他把窗帘拉上,最后一束光也被收走。

    “哎呀,我怎么回去?”

    她是有些怕黑的,尤其面对突然袭来的黑暗,她的眼睛还没适应,伸手不见五指。

    季林越重新按开落地灯:“你好像不怎么聪明。”

    “我就多余关心你。”叶绍瑶咬牙离开,“不管你肩膀好没好,要是你在比赛带我摔倒,我就给你爸妈告状。”

    “放心,没你告状的机会。”

    机场巴士到达终点站的时候,距离航班起飞还早,值机安检后,叶绍瑶就靠在季林越的肩上一睡不醒。

    凌晨回到卧室,她也深受季林越的影响,脑子里不断回想着两套节目。

    编舞师的版本是什么样,自己又能做成什么样,规定图案的平面图展开,每一个步法该怎么做,关键步*在哪两处。

    她还是头一回这么没有底气地参加比赛。

    “八月的亚洲公开赛,你想参加吗?”

    叶绍瑶还没有睡醒,嘟囔问:“在哪里来着?”

    “泰国。”

    “去,当然去,下飞机就报名,”叶绍瑶亢奋起来,“还有岸北大学的冰场开冰仪式,咱们也去。”

    “教练恐怕不会同意。”

    “咱们滑咱们的。”

    实在不是见钱眼开,他们现在需要以赛代练,如果行程安排合理,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体能,还可以顺手赚一些外快。

    他们去年就栽在老实听话的坑里。

    第一届冬青奥,来自加国的男单滑出230+的分数,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得冠军,季林越用两套基本无瑕疵的节目也望尘莫及。

    后来,他俩想利用暑假时间赴蒙特利尔参加夏令营,即使报名费和学费不美丽,他们咬着牙也能拿出来。

    签证拿到手里,省队却不肯放人了。

    说上半年的体育财政超支,挪不出给花滑的经费,衣食住行的花销一律不给报销。

    又说外训会耽误三站挑战赛,省里的俱乐部不能无人可出。

    从金钱攻击到扣下护照,省体的领导做了不少小动作,让他们连轴转了四站,死死钉在赛场。

    季先生去体育局闹了两天,对方置之不理,赛程按着时间表走完,最后也不了了之。

    隔着帆布包,叶绍瑶攥住了什么,新办的护照在他们自己手里,这回一定要闯出去。

    “开始检票了。”

    “走吧。”

    廊桥再长,也一定会走到尽头的。

    第124章 最后一名的竞争比第一名激烈。

    西南边陲的高原小城,航班准时落地,舱门打开,叶绍瑶忽然觉得喘不过气。

    这里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从刚才的舷窗往下看,机场附近还有连绵的山。

    华夏的地势西高东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20-130(第6/18页)

    他们正处于横断山边缘。

    她呛了两声,难怪在飞行过程中,空乘人员多次提醒有机上和机场会有氧气瓶供应。

    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专车早已经停在负一楼的泊车位,车身贴着横幅,2013/2014赛季的俱乐部挑战赛,云南站。

    还没有抵达酒店,叶绍瑶已经吸了一瓶便携氧气:“我去滑雪也没这么难受。”

    季林越的脸色也不太好。

    他刚才问过司机,这里的海拔接近三千米,让这些几乎在海平面上长大的孩子受不了。

    看来除了尽快配上音乐,他们还得克服高原反应。

    睡过一场午觉,勉强恢复了精神,叶绍瑶敲响季林越的房门。

    “走,去试冰。”她提出邀请。

    滑冰馆就在酒店一公里外,同样挂着醒目的横幅,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前往训练,不过这会儿没什么选手进出。

    场里也只有寥寥几个人。

    “看来大家都被高原反应打倒了。”叶绍瑶苦笑。

    还在慢吞吞地换鞋,从后排的作为翻下来一个人影,身上穿着金闪闪的中短裙,眼尾的眼线化成一双翅膀。

    “下午好,我最亲密的对手们。”

    叶绍瑶有气无力,受到惊吓也没来得及反应:“您真是生龙活虎。”

    “现在的选手啊,普遍缺乏适应性训练。”

    “蒙特利尔也不在高原吧。”

    她脑袋有些短路,实在想象不出该如何适应各种条件。

    金荞麦说她井底之蛙,国际上合格的教练员,都会在日常训练中模仿各种环境。

    适应高原,就是其中一课。

    “听说过盐湖城的高原冰场吧,我曾经在那里住了一个月。”

    空气稀薄的环境,每一项运动的进行都更艰难。

    金荞麦是过来人,从充分的准备到合适的练习时长,她把注意事项罗列了一遍。

    换上考*斯滕,冯蒹葭还没到,叶绍瑶和季林越靠在板墙边,埋头梳理技术动作。

    他们的短舞蹈是《雨中曲》*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所组成的两段快步舞与慢狐步的组合。

    “快步、中线接续步、狐步、同步捻转和短托举。”

    叶绍瑶比划着,将冰场缩小到掌心,手指代替他们畅滑在整个场中。

    “咱们的托举还是用上赛季的弧线托举吧。”她说。

    季林越问:“那之前练习的难度变姿?”

    “你会二次受伤的。”

    “我没那么脆弱。”

    “你有。”

    他被女孩怼得安静下来。

    两人抛开音乐磨合两遍,又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