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我已经忍得够久了。”卞持盈往后一靠,她看着桌上垒得高高的折子,语气低缓:“是时候了。”

    殿中烛火通明,纤细单薄的身姿映在墙上,看上去婀娜娇柔。然她笔下刀锋锐利不减,杀意凛然。

    翌日,天边泛起鱼肚白,刚到四更天的时候,长安下了场小雪,薄薄的一层披在地上,细碎如撒盐一般,踩在脚下,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金銮殿外已经候了不少朝臣了,他们穿着厚厚的氅衣,三三两两站在一处,或是安静而立,或是细声交谈。

    只有一人站在独自站在一旁,他看上去不到四十,身姿不显,但却很是挺拔,眉目清然卓绝,很有文人那副味道。

    “武靖侯这时候杀回长安做什么?难不成是想重振宗家?”

    “重振?只怕是难喽!”

    有人凑在一处,低低议论。

    “我要是他,必然不会踏进长安一步,好好儿的在边城过自己的日子,不好么?这个时候,逞什么能,明哲保身才是重中之重。”

    “或许,他是有什么锦囊妙计?”

    “妙计?再怎么妙的计,能敌得过那位?宗穆一脉已废,一位出宫避难,一位不问朝政,还有荣家那位……像是已经倒戈卸甲了,指望不上。武靖侯如今单枪匹马,就是有妙计,也得有处使才是。”

    “吾深有同感,观其只是垂死挣扎罢了!我等只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是。”

    不管旁人如何,武靖侯宗豫只是安静站在人后,垂眸敛目。

    倒是荣屿青看了他好几眼。

    倏地,宗豫抬起眼皮,目光如炬,直直射向荣屿青。

    荣屿青黑黝黝的眸珠动了动,他牵起嘴角,朝宗豫微微颔首。

    宗豫像是没看见一样,他盯了荣屿青一会儿,又垂下眼皮看向脚尖,无事发生。

    又开始飘雪了,小雪落在朝臣帽檐、落在肩头,安静无声。

    朝会时,朝臣拍落肩头雪,相继进殿。

    昨夜晏端匆忙赶回宫来,勉强眯了一会儿后就被叫起来上朝,故而,此刻他眼皮重得厉害,仿佛随时都要睡着一般。

    通事舍人唱礼后,由三省开始奏事议政。

    晏端昏昏欲睡,听着下边儿不高不低的说话声,更是要睡去了,直到荣屿青的声音响起——

    “臣中书令荣屿青启:伏奉敕旨,命臣等参详旧典,拟定新律两条,今已成文,谨具本以闻。”

    “新律一,诸殴打他人者,不论亲疏关系,视其程度,立案判刑。”

    “新律二,诸匠人者,编入其户,刻其名姓于匠物,凡有冒领他人匠物者,处刑不怠。”

    晏端一下来精神了,他揉了揉眼睛,一脸茫然地看着荣屿青。

    而荣屿青看也不看他,只是躬身对着皇后,恭恭敬敬,规规矩矩。

    晏端面色五彩纷呈,他倏地冷笑一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了过去。

    卞持盈转头看他,语气不疾不徐:“怎么?陛下有何高见?”

    “……没有。”晏端躲开她的视线,将头扭向一侧:“朕只是觉得,开国侯还真是兢兢业业,恪守职责。”

    荣屿青低头:“臣惶恐,这乃臣分内之事。”

    晏端闭眼,一副心烦意乱模样。

    新律毫无疑问通过,朝会继续,由武靖侯出班述职。

    “陛下垂拱九重、泽被四海,昌安元年至今,臣驻边城,领边城军政,谨陈事要……”

    满殿都是武靖侯的声音,不卑不亢,温和平静。

    直至述职结束,他垂首于殿前,静候示下。

    晏端清了清嗓:“不错,看来武靖侯在边城有不少作为,皇后怎么看?”

    卞持盈居高看去,语气淡淡:“是不错,边城有今日这般平静,百姓安居乐业,是得归功于武靖侯。”

    “不过。”她话锋一转,陡然凌厉:“擅离封地,无诏回长安,武靖侯,该当何罪?”

    晏端头皮一紧,忙道:“有诏!有诏!”

    “哦?”卞持盈看向他:“谁诏?陛下吗?陛下何时下的诏书?我怎么不知?”

    她不等晏端开口,回正头去,看向武靖侯宗豫:“我不知何时诏,也非我所诏,视其为虚,作不得数,按律……开国侯,按律该如何处置?”

    荣屿青出班:“回殿下,按律该笞五十,流放三千里。”

    “混账!”晏端脸色通红,他指着荣屿青破口大骂:“荣屿青,你要笞谁!要流放谁!朕看你是老糊涂了!”

    “陛下失态了。”卞持盈冷冷看着他。

    晏端咬咬牙,回身坐下。

    “虽非我所诏,然却有实诏,但武靖侯尊己卑人,藐视皇权,实乃不该,念其初犯,流放作罢,但笞杖难免,笞二十,以儆效尤。”卞持盈看向荣屿青,似笑非笑:“开国侯以为如何?”

    荣屿青恭敬应道:“殿下英明。”

    晏端脸色已然铁青,可他无力斡旋,只得眼睁睁看着。倒是宗豫很奇怪,他面对这样的处罚,竟是连眼皮都未抬半分,平静领罚,毫无波澜。

    后面的朝会晏端没再听了,他窝在椅中呼呼大睡,自然也不知道,宗家、晏家最后的人才都已被卞持盈明目张胆地拔掉了,如今这朝中,一小半中立派,绝大部分,都是皇后的人。

    朝会散,晏端去往武靖侯府,看望受过笞刑的宗豫。

    “小舅舅为何不为自己据理力争一二?难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后善谋》 60-70(第9/15页)

    就这样平白受这笞刑?”

    晏端很不满宗豫的逆来顺受。

    因为在他心里,宗豫就是他最后的倚靠了,他当然不希望宗豫这般颓然无争。

    宗豫趴在榻上,脸色微白,只是不减其眉眼风采。

    “荣屿青为何会倒戈?”他声音平静,仿佛没有受过笞刑。

    不过这也归功于晏端打点了行刑的人,否则就不止是这么简单地受过了。

    一提起荣屿青,晏端就火冒三丈:“倒戈?实则不然,在他眼中,没有盟友,只有他自己!今日我们去势,他便能毫无顾忌地投奔皇后,明日皇后去势,他又能装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回头投奔我们来。”

    宗豫:“原来是条狗。”

    他闭眼,语气清浅:“还是条不认主的狗,既然如此,那便宰了足,一起吃顿狗肉吧。”

    晏端眼睛一亮:“小舅舅有何妙计?”

    宗豫不答反问:“朝中可还有能用的人才?”

    晏端:“……还有刑部霍宸秋可用。”

    宗豫皱眉:“只有他可用?”

    晏端似是觉得面上无光,他轻咳了一声:“他有许多可用之处,人也活泛。”

    宗豫沉默片刻,又问:“荣屿青与皇后关系如何?”

    晏端深思片刻:“不如何,皇后不会接受荣屿青的投诚,但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用的刀,偶尔会用一用,但不会收入囊中。”

    宗豫:“这把刀以前,好用吗?”

    晏端:“好用是好用,只是不太听话。”

    明日除夕,长安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宫里,卞持盈刚下朝,几位嫔妃便来请安了。

    见过妃嫔后,卞持盈这才得闲坐下来喝两杯茶。

    “殿下为何不直接将武靖侯除掉?”迟月问:“武靖侯方回长安,根基不稳,孤立无援,此时除掉他,是最好的时机。”

    卞持盈:“虽然根基不稳,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除掉他的确容易,但这次,我想一箭双雕。”

    将将午时,她微眯着眼看着探进殿中的阳光:“更有可能是一箭四雕。”

    迟月:“殿下想怎么做?”

    卞持盈松泛松泛肩颈:“这个新年,长安不会太平,你们俩警醒一点。”

    金黄的阳光印在她眼底,勾勒出根根分明的睫羽,她勾唇一笑:“过了这个年,就是新天地了。”

    67春满人间

    ◎由卞持盈主导的、全新的天地◎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除夕夜,皇帝不知所踪,也不知道是去城外寻太后了,还是去武靖侯府寻宗豫去了。

    卞持盈并不在乎,她请了卞家进宫守岁庆新年,这也算是家宴了。

    宴上,宝淳绷着小脸,严肃地向卞家人宣布了万可儿的身份和新名字,万可儿从此,便更名为卞嘉平了。

    卞嘉平如今穿着绸缎新衣,梳着精美的发髻,才入宫两日,整个人便与先前大相径庭。她现在和宝淳同吃同住,关系好得不得了。

    宣布完了之后,宝淳欣喜地扑入外祖父卞允康怀中,叽叽喳喳地说着她的思念之情。

    卞允康低着头,温和地摸着她的发髻,耐心地回应她青涩稚嫩的话语。

    卞嘉平坐在迟月身旁,平日里迟月也会教她一些事,于她而言,也算得上是半个师父了。

    卞持盈看向弟弟妹妹们,莞尔:“明日初一,便是昌安四年了。”

    卞知盈点点头:“是呀,过得太快了,回想昌安元年,那时候动荡不安,搞得人心惶惶的。”

    崔珞珠道:“如今天下太平,你长姐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也亏得有她在。”

    “不说这些了。”卞持盈起身来:“今日是除夕,咱们热热闹闹的吃个团圆饭,吃团圆饭前,把压岁钱给你们发一发。”

    她招来几个小辈,包括卞嘉平在内,都依次发了厚厚的红包。接着,弟弟妹妹们也没少。

    卞知盈和卞烨大眼瞪小眼:“我们也有?”

    “自然是有的。”卞持盈笑:“年年都有。”

    就连出嫁的怀盈和如盈也有。

    “这个年不会太平。”卞持盈言笑晏晏,倏地转了话锋:“所以,请诸位凡事要三思而行。”

    此话一出,殿中霎时安静了下来。

    “叔父如今在户部怎么样?”她看向卞澜。

    卞澜忙起身来:“一切都好、一切都好,家里也挺好的。”

    婶婶戚阅竹如今也是立起来了,和儿媳贺辅玉将府里上上下下管得服服帖帖的。

    卞持盈遂不再多言,过了一会儿,她召人开始摆筵席了。

    筵席上,卞持盈再三强调无须拘礼,故而,小辈们以宝淳为首,满殿疯跑,高兴得不得了。

    卞持盈口味偏重,喜欢麻辣鲜香的吃食,平日里朝玉拘着她,不许她多吃,怕上火也怕伤着胃。

    今日除夕,朝玉特地让人安排了拨霞供,用葱、姜、桂、椒、茱萸这*么一煮,汤汁鲜辣美味,勾得人食指大动。

    而年轻的小辈或是长辈吃不得辣,故而锅中清淡却又不失鲜香。

    皇后坐主位,左边是本家,以卞允康为首,右边是叔父家,以卞澜为首。每人面前都有一顶“银鎏金暖锅”,旁边摆着食材,例如鹿肉、鹅肉、牛羊海月,素菜有九孔藕、葵菜、天花蕈、石发等,一桌桌看去,丰盛美味,实在是令人期待无比。

    席间没有规矩,众人说笑吃酒,涮肉吃菜,其乐融融。

    卞家最活泼的人当属卞知盈,她先开的头,将场子热了起来,卞烨、卞怀盈也被她带了起来,殿中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实在好过了头。

    岁暮天寒,夜更深。暖锅撤下,小桌撤下,换上两张圆桌,众人围桌而坐,围炉煮茶。

    “现在这样真好,以前是我做错事了。”崔珞珠抹了抹眼睛,强颜欢笑。

    桌上气氛静了一瞬,卞知盈搂过她,拍了拍她的肩头:“娘,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要高高兴兴的呀!”

    “知盈。”崔珞珠拉过她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这些年我从没有亏待过你,对你,我问心无愧,但是……”

    崔珞珠看向卞持盈,泪眼婆娑,声音不由哽咽起来:“但我却愧对你长姐……愧对她多年,让她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

    卞持盈看着冒着热气的炉子,安安静静。

    “阿姐……”卞知盈无措地看向长姐,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件事不必再提了。”卞持盈抬眸看向崔珞珠,眉目温和:“娘也应该向前看。”

    崔珞珠擦擦泪:“是,是应该往前看。”

    玩累了的宝淳跑了过来,她趴进卞持盈怀中,歪着脑袋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