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30-40(第1/14页)

    第31章 第 31 章 迈出去。

    他们约的地方并不难找, 正是先前戚长夜曾暂放板车的那处,戚大伯正蹲在角落里的某个位置,同样在啃早上带来的一个饼子。

    “大伯。”戚长夜走到近旁叫了人一声。

    戚大伯抬起头, 往旁边挪了挪, 示意戚长夜坐下。

    戚长夜看向他身侧的背篓,仍能在筐底见到些许绿意,估计是没将带来的青菜卖完。

    戚大伯也看到了他的表情, 语气轻松安慰着他:“没什么,卖不完家里也能吃下。”

    反正他们戚家人多,总不会将这些蔬菜浪费了去。

    戚长夜点头。

    “吃了吗?”戚大伯将饼子掰了一半。

    戚长夜拒绝了他的好意:“吃完了,从家里带的。”

    二人一时又是无言。

    录事吏员未时当值, 等戚大伯吃完了东西时间便也差不上太多了, 两人便一起朝着官衙的方向走了过去。官衙正门他们自然是不能随便进入的,那是官老爷审案办事时才能走的地方, 民间百姓若有事情都是从侧面的一扇小门里通行,戚长夜上午才刚刚来过一趟, 走起来竟比戚大伯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要熟稔上一些。

    录事吏员才刚刚坐下, 盏里的茶还氤氲着热气,见戚长夜过来还有些疑惑,一时间还以为是上午写的契书有什么问题。

    戚长夜已经知道了戚大伯的性子,也不指望戚大伯能担负起社交的重任, 朝着对方拱了拱手, 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又走一趟的缘由。

    当朝吏员俸禄并不算多,日常生活都靠各种“私下收入”,戚长夜给戚大伯使了个眼色,自胸口处缝着的袋子里取出两张对折了一扣的纸来,正是他的户贴与赵岁岁的卖身契。

    戚大伯当然也照着做了, 两人各自将户贴婚帖放到了吏员的桌上。

    录事吏员抿了口茶,伸手拿过戚长夜递过来的那份,纸间坠下个小小的荷包,吏员捏在手中掂量了下,里面约有二百文钱。

    戚大伯的那份也是同样。

    吏员将两个荷包放到一边,看起属于原主的户贴。

    古代习惯于以职业称户,似是“民户”、“烟户”、“医户”等等,有了户口就需得缴税服役,户税丁税田税等等名目众多,是以历朝历代都对户籍格外重视。

    前些年水患虫灾百姓流亡,当地府衙的户籍黄册几乎失去作用,为了防止这些流民乱窜惹是生非官府特意遣了官员过来分别给这些流民登记落户,将这些流民打散后安插入下辖的各个村镇当中,以户籍来管辖约束百姓。

    原主的户籍没什么问题,他便又拿起赵岁岁的卖身契看了几眼,一眼先看到了糊了满纸的斗大的墨字,常年与笔墨打交道的吏员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字是谁写的?”

    简直是有辱斯文!!!

    戚长夜摇头:“听说是他们村的一个童生,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还能有谁?整个杨东村就那一个童生。

    吏员眉头拧的死紧:“童生?童生能将字写成这个样子?”

    别的暂且不提,想要科考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字练好,要是一直都是这幅字迹……这辈子就只能止步于童生了。

    吏员仔细核对了下卖身契上的赵岁岁的相关信息,乡贯性别年龄丁口等都逐字逐句一一确认过,这种事情并不需要赵岁岁本人亲自到场,吏员又唤了个衙役令其将辨认指纹的户官叫了过来,仔细辨认过指纹无误后就提笔将信息记录下来。

    戚渔那边也是同样。

    他们这一趟可谓是相当顺利,顺利到人都已经走出大门了戚大伯却仍旧有些不敢相信,戚大伯还以为来这一回得被为难上一会儿被扒几层皮走,谁想着总共也没用上多少时间——多数时间都用来等着核对指纹了,走出门时甚至也还不过申时。

    戚长夜倒是隐约有些想法。

    吏员那儿有着户籍黄册,自然能得知他们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农家汉子,就算是想抠也是抠不出多少油水的,且他刚刚同褚掌柜一起来了一趟,褚掌柜这种在镇上经营多年的商户背地里定然与这些官吏有着联系,戚长夜这也是悄悄借了下褚掌柜的势。

    吏员就算是看在褚掌柜的份上也犯不上为难他这一遭,且戚长夜也照常给了润笔的银钱,在官衙里干了大半辈子的人没必要为了一两百文惹出些事端。

    这才是戚长夜在那么多商铺里选择了褚掌柜、坚持要签订树莓契约的根本目的。

    户籍一事算是结了,也算是了却了戚大伯心头的一桩大事,他们身上的两张契书上都扣了两个红通通的官印契章,剩下的就是官府那边的吏员的事情了,戚大伯长出口气,浑身轻松地走了出来,“我要回村里了,你呢?”戚大伯摸索着胸前的纸张,脸上也不自觉地挂上了笑容。

    戚长夜想了想,今日的事都办的差不多了,确实也没什么留在镇里的必要,“之前托戚三哥帮我找几条奶狗,昨日三哥过来说已经找到了,让我有空过去一趟,我和大伯一起回去。”

    戚大伯点头:“山脚那院子是得找几条狗护着。”

    王丰早就回了村上,这两人也都没有要坐车回去的想法,两人在路上走了近一个时辰,到了村子戚长夜也没回家,而是同戚大伯一起到了戚家院里。

    戚奶奶正坐在院里摇着蒲扇,见戚长夜过来脸上顿时笑开了花,拉着戚长夜的手就要同他说话。戚长夜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老人家的善意,还是郑绣在边上插了一句:“阿奶,五弟瞧着有话要说呢。”

    戚长夜忙抓住了机会:“是的奶奶,我是来找三哥的。”

    “小三啊,刚刚去地里面了”,戚奶奶转过头,想叫个人去地里将戚三给叫回来,郑绣才刚出月子显然不太合适,戚奶奶便想喊戚大的媳妇儿过来。

    正要出声便听戚大伯插了一句:“叫渔哥儿去吧,正好也让渔哥儿在村里走走。”

    戚奶奶想了想,也没反对。

    戚渔回来也有两日了,戚奶奶一直瞧着戚家这些人的态度,这些媳妇夫郎都是她一个个看着挑进来的,各个品性都不算差。根子都是好的,但难免也偶尔有些掰不过来的时候。

    戚桐来住时就已经有些不愉快了,更遑论是渔哥儿这么大一个和离回来的夫郎,渔哥儿和离的事情已经在村子里面传了开来,这两日这孩子连院门都不敢出,戚奶奶瞧着心疼极了。

    老太太心里本就对戚大这一房存在着些愧疚,渔哥儿刚回来时就抱着他哭了一大通,直说让渔哥儿放心在家里住下,谁要是敢在外面说三道四她一定会去撕烂对方的嘴。

    至于那些“和离回来的夫郎会影响戚家其他小辈的嫁娶”之类的话更是一个字都听不得——做错事儿的明明是冯大河,这些过错凭什么要她家渔哥儿来担着受着啊!!

    “对对对,渔哥儿和小五去,渔哥儿也很久没回咱们村子了,也该认认路熟悉下附近,小五不是要挑狗吗?你和小五一起去挑,等小五挑完再和你三弟一起回来。”戚老太太看着戚渔。

    戚渔的脸色仍旧不是很好,估摸着这两日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30-40(第2/14页)

    戚家大院也没怎么睡好,闻言只敢怯怯点头。

    戚长夜瞬间就明白了戚老太太的意思。

    村里肯定有不少人在背地里议论戚渔,总这么在院子里关着不是回事儿,闷也该闷出心病来了,这事儿不是藏个一年半载不露面就能淡化下去的,就算隔了三年五年哪日扯个话头出来也还是能在背地里叨叨上几句,与其让戚渔一直躲着藏着,不如让他和戚长夜一起在外面走上几圈——有戚长夜在旁边震着,起码在明面上肯定是没人敢说上一字半字的。

    当年戚五满村打人的事情可没人敢忘呢,应该没人想再挨上几拳。

    戚渔得先迈出那一步,迈出去才能好起来。

    除此以外戚奶奶也想让戚渔和戚五的关系能亲近上一些。

    她的这些儿子孙子们啊……她看了一圈看了这么多天,要真想给孩子找个依靠最终还是得找到小五的身上。

    不是说戚大戚二不行,只是这两个多多少少也随了些他们爹的性格,至于其他几房的子孙后代就更不用说了,隔得可远着呢。

    戚渔和戚长夜一起出了院子,邻里的八卦目光几乎是瞬间便投射了过来,这是戚渔回来后第一次走出大门,可惜还没等邻居看清戚渔的脸便见着戚长夜朝前迈了一步挡住了对方的视线。

    他本就身材高大腰背挺直,在这样的村子里如鹤立于鸡群如棵长柏青松,与此同时抬起眼睛回望过去,凌厉的眸子里满是威示与警告。

    这样的目光连寻常汉子见了都怕,那邻居霎时打了个激灵,讪讪地对着人笑了两声,连句话都没敢再说,“噌”地一下转身跑回自家院里了。

    戚长夜这才收回视线,与戚渔往前走了几步,他思索了片刻:“堂哥,先不去地里了,先回趟山脚戚家,我问问岁哥儿出不出来。”

    第32章 第 32 章 戚长夜将狗赶跑了。……

    戚长夜进到院子里的时候, 赵岁岁正在扎扫地的扫帚。

    农家人有不少植物可以用来扎制扫帚,杨溪村人常用的是高粱或芦苇,先将杆子上的籽粒叶片都去除干净, 处理过后再一小把一小把地扎在一起, 最后再将捆好的几小把扎在一起勒紧固定。

    做这东西并不复杂,但却需要不少力气,扎紧勒实才能用的长久, 赵岁岁在那儿忙活了半天,掌心都被勒出了几道红痕。

    戚长夜将东西接了过来,他的力气要比赵岁岁大上太多,来回几下就绑好了扫帚, 边绑扫帚边给赵岁岁和戚桐介绍起人:“这是大伯家的渔堂哥。”

    赵岁岁在开门时就注意到了戚渔。

    戚长夜这话一说他竟没来由地松了口气, 帮戚长夜将身后的背篓卸了下来,也顺着戚长夜的话叫了一声“堂哥”。

    先前戚长夜与赵岁岁简单提了几句冯家的事情, 故而赵岁岁对戚渔也不算太陌生,倒是年幼的戚桐迷茫地看着他们, 戚长夜便放轻了声音给他解释了几句。

    戚渔成亲时戚桐还没出生, 不认识他实属正常,不过就算是没怎么见过脑海中也大致知道有这么个亲戚存在,很快就也反应了过来。

    这三个哥儿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多话的性子,打过招呼便又陷入了沉默, 当然也可能有戚长夜在这里他们几个都放不开的缘故。

    他揉了揉背了一天背篓有些酸疼的肩膀, 指尖在肩膀上方一掠而过,“我想着今天就将狗抱回来,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一听到狗,戚桐的眼睛都亮了。

    他们几个一同出了大院,等戚长夜锁好了门便一道朝着田地的方向走了过去, 赵岁岁自来了杨溪村后总共只出过一次院门,对村里的一切都陌生的很。戚长夜对村里的道路倒还有些印象,至于村外的田地就不太了解了,戚渔大致也知道这点,每走过几块地便轻声同他们介绍几句。

    “这是村北那户郑家的地,就是三弟妹娘家的那个郑家。”

    “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最里面是郑家的族田,郑家的那口井就是用族田里的粮食卖钱打的。”

    “北边这块地以前是刘家人的,我成亲那年他家里人生了病,地就卖给了和咱们阿爷一起过来的王家阿爷,听说现在是王家的两个儿子在管。”

    据说王家老头有意将家里的田地平分给两个儿子,将那头牛留给王丰,王家的几个子孙对此意见极大,具体的事戚渔也不太清楚,都是村里的风言风语。

    戚长夜和赵岁岁边听边记,走了一圈倒是对村里的这些事情了解了不少。

    这一路上也遇见了不少人,只不过他们在见着戚长夜也跟在一旁便完全不敢说些什么了,起初赵岁岁和戚渔还有些紧张,到了地头时又突然觉得担心那些似乎都太过多余,没有预料中的指指点点和阴阳怪气,只剩下午后的明媚阳光与和煦微风。

    这和上一次和戚桐一起去戚家大院的感觉截然不同,赵岁岁只觉得说不出的安心。

    他们很快就到了戚家的地旁,戚三眼力好,隔得远远就见着了他们几个,他将手里的农具交给另一垄地里的戚六,自己则朝着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

    “你可来了,我还想着一会儿忙完再去催催你呢。”戚三随意地道。

    戚长夜“嗯”了一声:“刚从镇里回来,就来找你了。”

    戚三拍了拍裤脚的尘土:“走走走,老钱叔家那小狗崽子可有不少人都中意着,我好说歹说才让他帮我多留几天呢。”

    戚长夜拍了拍他的肩膀:“麻烦你了。”

    戚三口中的老钱叔并不是杨溪村的人,不过那村子距离杨溪村也不是很远,他们几人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到了老钱叔所在的那个村落。

    “这村子不大,总共只有十二户人家,老钱叔今年四十来岁,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姑娘嫁到隔壁的杨东村里了,大儿子前些年被兵役征走现在还没回来,小的那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