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丢脸。
恰恰相反,安宁郡主嫁给何哲彦,只会为其添光添彩,甚至还会带来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文家老太君刚刚提醒她的,民心。
民心所向啊……试问哪位帝王不想要?哪个皇子不重视?
而何哲彦,轻轻松松就得到了,无疑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二皇子殿下数年来一直在燕山征战沙场,不管是朝野上下,还是在民间,本就名声极好,很受老百姓爱戴。再多上一位安宁郡主,无疑是多了一个保命符,以防功高震主的保命符。”文家老太君其实不想用“保命符”这个词,偏偏又不得不用。真正说出口,亦是难言的心酸和讽刺。
不过下一刻,文家老太君的情绪又高涨了些许,语气也跟着轻松了下来:“可一旦牵扯到民心,这两人只会强上加强,所向披靡。”
“嗯!”皇贵妃娘娘哪里不懂文家老太君的前后区别。
正因为懂,才更加不能言语出口。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是圣上要他们退,他们就必须退。文家要退,二皇子也要退。包括她这个皇贵妃娘娘,亦是得退。
然而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只待他朝风云变幻,再拭目一看好了。
至于眼下么,皇贵妃娘娘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前面的话题上:“所以小弟的亲事,娘究竟打算怎么办?”
“不能急着催促,但也肯定还是要提上一提。托安宁郡主的福,他如今都是知府大人了,赫赫政绩已然到手,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该说的已经说完,文家老太君也顺势转移了关注点。
以前文政总是推脱“先立业,再成家”。文家老太君没有跟其生气,直到现在都由着他。
但是文政现年已有二十七岁,再不成亲,就真的老了。
“还是要好好挑挑的。到底是终身大事,不能随便视之,更不能将就委屈。”皇贵妃娘娘自己当初就是主动想要进宫,对唯一的儿子何哲彦也选择了顺应其心意。
如今说到文政,皇贵妃娘娘的态度不变,丁点不希望文家出一对怨偶。
“娘晓得的,肯定不会逼着你小弟定下一门不情愿的亲事。再者说,你小弟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真要逼他,他以后肯定更加不愿回来皇城了。”文家老太君也想不通,家里这么多的儿女,怎么就偏偏出了文政这个另类。
就连皇贵妃娘娘从小就特别有主见,也是到了年纪就提出想进宫,丝毫没有耽搁的又顺利生下来了二皇子殿下。
哪里像文政,学问做的不错,科考也顺顺当当的中了状元。本该留在皇城大有所为,却非要自请外派,还是去了丰清镇那么远的地方。
就连亲事,文政也格外的让她不省心。
哪怕文政学二皇子殿下,在外面遇上心仪的女子想要迎娶回文家,文家老太君也是首肯的。
结果呢?文政空长了年纪,却根本及不上二皇子殿下那般对人生有规划,有追求,实在有失长辈的身份。
“若是需要本宫帮忙,家里只管言语告知一声。旁的事情,本宫或许不便出面。但是小弟的亲事,本宫无需避嫌。”身在深宫,皇贵妃娘娘亦有她的不得已。但是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避讳。越是避讳,反倒越是惹人非议和揣测。
“娘记下了。”文家老太君也没打算跟皇贵妃娘娘疏远关系。想当然的,该说就会说,该提也不会故意拖着。
皇宫不能留宿,文家老太君只是在皇贵妃娘娘这里简单吃了一点吃食,就离开了。
当天夜里,她就写下了两封书信,急急送出。
文政人在府城,要先一步收到家书。打开一看,竟然是文家老太君在催他成亲。
这可真是稀奇。好些年了,他娘不是一直都很淡然处之,不准备/插/手他的终身大事吗?怎么毫无预兆的,又改变了态度?
再往下看,文政方知晓,却原来他娘是受了二皇子殿下即将成亲这一消息的刺激。
无奈的收好家书,文政端起桌上的茶水,细细茗之。
其实文政也没想到,二皇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80-90(第7/26页)
殿下和林晚嫣真能走到今日这一步。
怎么说呢?文政并非故意看不得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一直牢牢铭记二皇子殿下和林晚嫣的出身相差悬殊,身份地位都截然不同。
这两个人,不管是容貌还是心智,都极其的般配。可单单出身这一点,就足以灭杀一切的可能。
文政并不
看好,圣上和皇贵妃娘娘会应允这门亲事,也并不看好林晚嫣能从容应对得当来自皇权争斗之中的种种阴谋算计。
连他这个生在皇城的世家公子,都迫不及待的一找到机会就远离了那泥潭混水。林晚嫣从不曾经历过其中险恶,又怎可能如鱼得水?
更何况还有老林家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在。
哪怕是为了老林家一众人的安危,林晚嫣也不该踏足皇城,卷进那无休止的是是非非之中才对。
可偏偏,林晚嫣就堂堂正正的走到了圣上和皇贵妃娘娘的面前,甚至还亲手为自己和二皇子殿下的未来打下了一个极为完美的开端。
先是县主、再是郡主,连文政都不敢想象竟然还有一位平民女子能如此的幸运。
圣上虽然并不是一位抠搜小气的君主,但他的心眼也没多么的大。否则燕山的情况不至于那般艰难。只看燕家军连日常军饷和粮草都动辄被克扣却无处申诉,就知道了。
但是在林晚嫣的事情上,圣上实在大方的让人惊奇。
文政当然知道,不管是盔甲的出现,还是新粪料的推广,林晚嫣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但他本以为,圣上更多的还是会赏赐金银和良田这种身外之物。
然而事实上,林晚嫣得到的就是跟其他人不同!
文政自打被圣上急召回来,就一直在深思其中关键。最终只能找出一个不同,也是唯一的可能:二皇子殿下。
盔甲也好、新粪料也好,都是二皇子亲自上的奏折。毫无疑问,意义非凡。
加之彼时二皇子接连上书告状,又是讨要粮食又是讨要棉衣,无不在跟圣上控诉,他这个儿子在外面受委屈了。
圣上到底也是一位父亲,不可能眼睁睁瞧着自己的亲子受了委屈却不闻不问。更何况这个儿子还是在为他这个父亲打江山,圣上只会更加的愧疚。
于是乎,在对待二皇子相关的事情上,圣上下意识就会特事特办,赏赐的更多,给予的也更多。
谈不上二皇子算计了圣上,只能说机缘就是如此的巧合。二皇子和林晚嫣两个人,合该有这般神奇又逆天的运气。
文政敢说,但凡换一位皇子想要迎娶一位平民出身的女子,势必不可能如此的平静无波。
哪怕这位女子比林晚嫣带来的贡献更大、更令人震惊,也定然越不过林晚嫣如今的荣光和地位。
如此想着,文政忽然又觉得挺好的。对二皇子殿下、对林晚嫣,都很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所以二皇子去了燕山,才有了之后和林晚嫣的相遇。而林晚嫣确实当得上一位奇女子,所以能够得到二皇子的钦慕,以及圣上和皇贵妃娘娘的承认。
在今日之前,文政都是这般真心实意的祝福二皇子殿下和林晚嫣,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叹缘分之美妙。
但是此时此刻坐在知府衙门的后院之中,文政颇有种被无辜牵连的啼笑皆非感。
他明明什么都没做,怎么最后受伤害的只有他一人?
当然,文政没打算一辈子都不成亲。这不现实,也不被世俗所允许。
那么,娶谁就成为了文政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他倒是也想有二皇子殿下的运气,头回出门就碰到了自己的命定之人。可他这些年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都比二皇子多了去,却始终没有遇到心动的缘分。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真的要放任家中在皇城为他精心挑选一位世家千金迎娶过门?
说不上为什么,文政心下隐隐约约还是有些抵触的。
不是说那些世家千金不够好,而是这样的亲事并非文政之所想。
虽然不想承认,可事实就是,文政跟何哲彦这对舅甥极其的相似。那就是天生的反骨,不愿意被世俗规矩所束缚。
思来想去,文政最终回了文家老太君一封家书。上面言明,待到文家老太爷告老还乡,他再考虑终身大事。
“反了天了他!还等老夫告老还乡再考虑终身大事。他的意思是,老夫一日还在朝为官,他就一日不娶亲?这是威逼谁呢?信不信老夫继续出任宰相三十载,看他是否真能等到那个时候!”文家老太爷恰好就看到了这封书信,顿时气的火冒三丈。
本来告老还乡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也是他本人的意愿。这会儿被文政一闹,反倒惹得文家老太爷不乐意辞官了。
“孩子也就是这么一说,哪里是真的威逼你辞官?”文家老太君是没打算让文家老太爷看到这封家书的。
偏偏就那么的凑巧,她还没来得及收起来,就被文家老太爷撞了个正着。
再然后,可不就又横生枝节了?
“他怎么就不是这个意思了?他这信上不是写的清清楚楚,只有老夫告老还乡,他才肯考虑终身大事?他这是威胁谁呢?他爱成亲不成亲,咱们文家又不缺子嗣传宗接代,谁还会求着他娶亲生子不成?”文家老太爷一向都是最偏心文政这个小儿子的。
但这些年被文政的特立独行给气的,渐渐也失去了耐心。往往只要听到文政的事情,就特别的堵心。
文政外派这些年,除了新粪料的事情做的不错,令文家老太爷心感宽慰,就再无其他可以言谈的政绩了。
而在文家老太爷的心里,文政明明可以走到更高的位置,也能达成更好的成就。
如他现下的宰相之位,曾经一度就是为文政预留的。只待文政成长起来,他就立马退位让贤,决计不会二话。
哪里像如今,他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坐上宰相之位,甚至还有可能会是他的政敌。
届时,如何更好的辅佐二皇子殿下?
惭愧!莫大的惭愧!他们文家对不起二皇子殿下,有负皇贵妃娘娘所托!
“他真要是一辈子都不娶妻生子,我看你急不急!”眼看文家老太爷气的开始口不择言,文家老太君的脾气也上来了,恼道。
文家老太君这一发怒,文家老太爷的气势立马就蔫了下来:“我这不也是被那个不孝子给气狠了么……”
“孩子都这么大了,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你再生气能怎么着?除了气坏你自己的身体,再把孩子们吓一跳,你就满意了?”文家老太君不是不理解文家老太爷的感受。
要说生气,她其实也有。只不过情绪刚上来,就被文家老太爷的发作给冲淡了。
“他现下不是说了,就等你告老还乡?反正你本来就打算辞官的,明日就拿这个借口去跟圣上说,不就能如愿了?”所以说,还得是文家老太君。
生气能有什么用,无能狂怒罢了,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
但换个角度,就能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80-90(第8/26页)
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去跟圣上说?”文家老太爷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登时哈哈大笑,“对对对,就该这样做。夫人高招,妙招!为夫佩服,佩服!”
文家老太君也不反驳,欣然接受文家老太爷的夸赞。
第二日,文家老太爷果不其然就在朝堂之上公然上书奏折,意欲告老还乡。而理由么,正是为了自家小儿子文政迟迟没有解决的终身大事。
别说,文家老太爷这一出,不单是圣上愣住,连一众朝臣也都懵了。
听说过各种理由的告老还乡,他们就唯独没听说过为了小儿子的终身大事辞官的。文家老太爷这确定不是在说笑?
别是逗他们玩的吧!等他们都放松了警惕,文家老太爷稍后再来一记回马枪,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还是圣上率先反应过来,语气尤为温和:“文爱卿如若真是为了文政的亲事,实在无需如此。朕大可亲自为文政赐婚,年前就能完婚。”
眼瞅着不到一月就要过年了,圣上这般言语,可谓是将文政的亲事板上钉钉了。
“老臣叩谢圣上隆恩。”文家老太爷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跪下,叩首,“然,此乃家事,实在不敢惊扰圣上。老臣已决议告老还乡,将宰相一位让与朝中更有贤能之同僚。还望圣上准许。”
圣上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既然爱卿心意已决,朕便也不再强留,准爱卿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意料之中的答案,文家老太爷再度叩谢圣上隆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