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顿饭来着……”
王小夏是林三婶的亲妹妹。余家少爷的病情大有好转,林三婶当然发自内心的为王小夏感到高兴。
故而一说到林晚嫣,林三婶立马就大夸特夸了起来。
林幽幽的脸色有些丧,深感自己又一次受到了欺骗。偏生,她还说不出林三婶有什么过错。
等找上周杏子的时候,林幽幽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她总觉得,周杏子的回答也不会是她想要听到的答案。
事实证明,林幽幽没有料错。周杏子的回答,确实不是她的所盼和所想:“晚嫣丫头回林家村的路上,不是有路过府城?她就去看了你四叔,顺便跟你四叔报了个平安。只不过你四叔在府城有正事要做,一时间就来不了皇城,没法子跟咱们一家子团聚……”
其实比起林二婶和林三婶,周杏子的话里是有重点的。那就是林向北在府城到底做的什么“正事”。如若她打探清楚,便也是八皇子想要知晓的情报。
只可惜林幽幽一听周杏子提到林向北,瞬间就没兴趣了,也就没有仔细去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110-120(第3/20页)
至于说林向北在府城做事,林幽幽一直都知道,那是文政帮忙找的活计。
彼时文政就只是个知县大人,能找到什么厉害的活计?更别说林向北还是个残废,两条腿都不能走路,只怕就是随便找了个地方在帮人看门守院子。
真要是厉害的体面活计,林向北能忍着不说?老林家一众人能忍着不吹嘘?
可林幽幽在林家村住了那么久,从没听大家说起过林向北在府城飞黄腾达了。
所以林幽幽想当然就觉得,林向北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彼时林幽幽帮着文政大人干活的报酬,就是林二叔和林三叔当上了官!
于是就这样明晃晃的,林幽幽跟她需要打探的事情擦肩而过了。
再然后,林幽幽也懒得去问林向中和赵雪兰了。
这两口子一个整日里在外面忙活酒楼,一个就只知道闷头刺绣织布,想也知道不会有什么有用的情报告诉给她听。
与其浪费唇舌去跟这两人打交道,还不如省些力气多喝口水了。
相较之下,林幽幽更想要去探探林老太太的口风。
她比谁都更加清楚的知道,这个家里林幽幽跟林老太太关系最好,也更加的亲近。真要有什么事情,林晚嫣第一个不会瞒着的,就是林老太太了。
只不过林幽幽自己有些怵林老太太,就不是很敢去跟林老太太说话。
同时她也害怕自己不小心会露出马脚,再被林老太太发现她别有居心。届时等着
她的,又将是一顿打骂。
说到林老太太打人,林幽幽不免心有余悸。
她是真的挨过林老太太打的。林老太太根本就没有念及她是个小姑娘,也没有念及她是老林家的亲孙女,绝对是下了狠手,也下了死手的。
至今想起,林幽幽都有些害怕。
反正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开罪林老太太,也不想主动找罪受。
然而,除了林老太太,林幽幽在这个家里已经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打探林晚嫣的事情了。
倒是还有一个林向东,林幽幽是不怎么怕的。但林向东跟林晚嫣的接触,还没有她多呢!
林幽幽再傻也不至于会想当然的觉得,林向东这么个常年呆在皇城的人,还能知道远在林家村的事情。
可以说整个老林家,就属林向东知道的最少。哪怕是林二叔和林三叔,还知道林晚嫣如何制作出来的粪土呢!
撇撇嘴,林幽幽犹豫再三,还是悄悄的接近了林老太太。
还是那句话,她必须得自己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若是静静的等着老林家给她相看亲事,还不定会给她挑个什么样的歪瓜裂枣回来。她可不答应,也不愿意。
林老太太最近挺忙的。
从林幽幽和八皇子的事情上,林老太太想起了自家已经十六岁的大孙子林志山,也还没说定亲事。
虽然林志山现下还在读书,但这不是可以提早相看么!
要是他们还在林家村,林老太太肯定去年就张罗着给林志山定下一个姑娘了。
如今来了皇城,林老太太委实双眼发黑,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知道。这才没有急着给林志山相看。
但这并不意味着,林老太太就不会想法子。她自己不认识人,不是还有文家老太君?
听闻林老太太要给自家十六岁的大孙子相看亲事,文家老太君忍不住就是一阵气闷。
她也在相看,都相看好些年了。只不过她给相看的,是自家都快要三十的小儿子文政。
瞧瞧人老林家大孙子马上都要娶妻生娃了,文政这边还没有着落,真真是愁死人了。
也不知道文政知晓此事后,惭不惭愧?理不理亏?心不心虚?
第112章 第112章更新
文政可不知道因着老林家的关系,文家老太君又琢磨起了他的亲事。
于他,亲事着实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当下他需要在意的。
反之,何哲彦最近的家书,更让他重视。
有关圣上对燕家兵权的耿耿于怀,文政亦是心知肚明。早先朝堂上的纷争,他也有所耳闻。
本以为还是如之前的每一次一样,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声东击西。不成想这一次,圣上竟然要来真的。
而何哲彦的家书中提到,燕家女眷不日将抵达府城,让文政帮忙安置妥当。
这个时候远离皇城,自然是好事。只不过文政没有料到的是,燕家女眷的落脚地竟然选择在了府城。
倒不是说府城不能来,只是燕家和文家、乃至二皇子,从未有过私下里的交集,怎么会突然就开始交托后背了?
文政来回仔细揣摩着何哲彦的这封家书,好半天后才意识过来,燕家如今应该还是跟何哲彦有私交的。
说心里话,文政是有些意外的。
要知道燕家军从不在皇权争斗中站队,更不会跟任何一位皇子走的太近。
更别提何哲彦去燕山,说到底就是圣上派去压制燕家军的一个靶子。燕家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跟何哲彦走到一块去才对。
这也是为何圣上会放心何哲彦一直守在燕山的原因所在。
但是眼下看来,事情发生了不可控的变化。
先不论这个变化是好是坏,文政肯定是无条件站在何哲彦这一边的。
是以等到燕家女眷来到府城的时候,文政全程亲历亲为,很是尽心和上心。
皇城这边,林老太太随着文家老太君一起相看了一段时日的亲事之后,就自动打消了念头。
不是她不想给林志山相看,实在是皇城这边的人家不管怎么看,他们老林家都有些不够格。
也罢。既然自家的门槛没有那么高,她也就不高攀了。省得日后真要成了亲,林志山的日子也没那么的好过。
林老太太的考虑,文家老太君很能理解,不免就又高看了林老太太一眼。
说来如今的老林家已然跟往日不同了。先不提林晚嫣的二皇子妃身份,单说林向东三兄弟都在朝为官,老林家就已经更换门楣,今非昔比。
林志山的亲事,在文家老太君的眼里,也是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但是很明显,林老太太并不是很满意。
在这一点上,文家老太君并不会多劝。他们自家的亲事都还没说定,哪里有资格议论别人家的?
好在半个月后,文家老太君终于盼来了好消息,文政有意中人了。
文政之所以会这么快就跟家里报备此事,原因无他,他一直都知道,文家老太君在不停的给他相看亲事。
为了避免他这边自己有了心仪之人,文家老太君在皇城又另外做主给他定下旁的亲事,文政在确定自己心意的第一时间,就去了家书回皇城。
文家老太君自然是万般高兴的。不过看到文政心仪的人选之后,她又有些犯愁。
燕家的姑娘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110-120(第4/20页)
“燕家的姑娘便燕家的姑娘,老夫早就辞官,哪里还需要理睬那么多?”文家老太爷径自回道。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咱们家到底是二皇子的外家。若是咱们家跟燕家联姻,怕是圣上又会重新忌惮起二皇子。”文家老太君说着就不由轻叹一声。
这都什么事儿啊!好不容易文政终于看上了一家姑娘,可偏偏就是燕家的。
哪怕文家老太爷已经不在朝堂,文家老太君也是听说过朝中最近一直不是很太平,为的可不就是燕家手里的兵权。
“只要二皇子一日有所作为,圣上就不会彻底放松警惕和戒备。”文家老太爷却是看的很透。
圣上现下说是不忌惮二皇子,可保不准哪日又因着旁的理由,盯上了二皇子。
身在皇家,这是根本就避免不了的事情。所以实在没必要因为这事儿,就畏手畏脚,反倒困住了自己。
“那这门亲事,咱家就应下了?”在大事上,文家老太君肯定是以文家老太爷马首是瞻的。
听文家老太爷没有凡对的意思,文家老太君径自确定道。
“自然是应下了。文政那臭小子好不容易有了相中的姑娘,咱家还能拦着不成?就算是说到圣上面前,咱家也是占理的。”文家老太爷此话说的底气十足,一丁点也不心虚。
毕竟当初他可是以文政的亲事迟迟没有定下为借口,辞官隐退的。
可事实上他都退了这么久了,文政的亲事依然没有落定。眼下终于有了眉目,文家老太爷当然不可能顾及别的了。
天大地大,文政的亲事最大。旁的闲杂事宜,等到文政的亲事落定,再行细说吧!
有了文家老太爷的发话,文家老太君点点头,不再胡思乱想,很快就给文政去了回信。
而文政这边,一切进展顺利,终于在这一年的腊月,顺利成亲了。
得知文政成亲,娶的还是燕家的姑娘,圣上有那么片刻的皱眉。不过,也只是很短的时间。再之后,圣上就没有多说了。
就如同文家老太爷所想的那般,文政的亲事确实是老大难,连圣上都觉得极其波折。
要是文家老太爷如今还在朝为宰相,文家和燕家联姻,圣上第一个就会拦阻。
可文家老太爷都辞官了,燕家女眷也自行避去了府城,他这个九五至尊若是再揪着此事不放,难免惹人诟病。
毕竟文政也不是十几、二十岁就直接找了燕家的姑娘成亲。文家也没有一上来就盯准了燕家的姑娘不放。
之所以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最终还是定下了燕家的姑娘,只能说文家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将燕家的姑娘列上相看的名单。
否则文政早些年就成亲生子了,哪里还会等到今时今日这个年纪?
再者,只凭借现如今的二皇子妃是林晚嫣,圣上就说不出多的话来。
若是说二皇子有意拉拢燕家,完全可以自己迎娶燕家的姑娘,而不是费事的找文政这个舅舅来从中迂回。
毕竟比起文政,二皇子自身明显更适合联姻。
如此一想,圣上就又觉得,缘分这个事情着实微妙。
谁能料到文政都要三十了,竟然还能迎娶燕家的姑娘?谁又能想到燕家在交出一半的兵权之后,竟然跟文家成为了亲家?
没错,燕家交出兵权了。虽然只有一半,却也很让圣上满意。
最起码燕家是识趣的。
加之燕家女眷直接从皇城迁走,圣上越发看出燕家没有逆反的决心。想当然的,也愿意对燕家多几分宽容。
至于燕家交出的兵权,于情于理综合考虑,圣上还是交到了何哲彦这个二皇子的手中。
主要是何哲彦人就在燕山,又执掌赤焰军,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吸纳一半的燕家军。
但凡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没这么的简单,也没这么大的本事和能耐。
对何哲彦接管一半燕家军的事情,朝中众说纷纭,各方势力屡屡上奏闹事,都被圣上强行压了下来。
这些朝臣们的想法,圣上不用听就知晓是怎么一回事。
无外乎是觉得自己站错了队,他们支持拥戴的皇子没有从中获利罢了。
提及朝中各派势力拉帮结派,圣上是很不满的。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这些朝臣们一个二个的心大得很,巴不得立马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