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扒墙脚的女御史 > 正文 第281章 议定

正文 第281章 议定(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几日后的早朝上,易禾捧着《太学改制疏》呈给了司马策。

    不料,这份融合了“士庶同座”、“经术致用”、“分科考较”的改制方案,在朝野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司马策将这份奏疏看过,又命内侍递给臣工们过目。

    几个前排要臣略略看完,全都忧心忡忡。

    王太尉首先出言驳斥:“陛下,太学原本设清谈一科,我大晋的饱学之士也以清谈会文会友,借辩难析理,陶养心性,亦是士族之雅,可易大人如今拿掉了这一科,臣以为不妥。”

    “哦……清谈确实颇有渊源,不知易卿作何解释。”

    易禾不徐不疾地上前行礼:“陛下既然提到渊源,那清谈的渊源想必诸位同僚都很清楚。”

    “以前时局纷乱,士人畏祸,遂避实务而趋玄远,专究老庄周易之理,融名教自然为一体,以求精神之超脱。”

    王太尉慢慢翻了翻衣袖:“太常卿究竟想说什么?”

    “本官想说,清谈误国。”

    “荒谬……”王太尉神色有些不悦。

    “历来太学都以清谈为要,易大人藐视世家风雅便罢,安敢口出狂言。”

    随后便有朝臣帮腔:“对啊,易大人口口声声说清谈误国,难道让世家子弟和庶民同席受教就不误国了?”

    “诸位,这分明是两码事。”

    对比之下,易禾显得更加沉定:“本官斥清谈误国,其由有三:

    一曰空谈废实。

    士大夫终日坐而论道,究虚胜玄理,疏吏治民生,致国事废弛。

    二曰避责误机。

    世家门庭溺于清言,不恤危局,如前朝倾覆之际,名士犹辩三玄,终酿大祸。

    三曰风气之弊。

    清谈由经世之议蜕为浮虚之谈,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任情放达,礼法尽废,不啻误国。

    不知这三由够不够?”

    王太尉怎会让她几句话就唬住:“太常卿的意思是,亡国还要怪清谈之士了?”

    “不敢。”

    易禾颔首一笑。

    “如王大人所言,清谈可抒发情志,陶养身心,所以,这些让朝堂外的名士们发扬就可。”

    “会稽山、紫金山,长生观都是清谈的好去处,若多举清议,兴许还能再出几位山巨源和陶令公。”

    王太尉以为易禾这番话在替自己找补转圜,因此更加不屑。

    “太常卿这话,不觉得与之前矛盾么?”

    易禾又笑:“本官的意思是,只要此科不入太学,大伙想怎么谈就怎么谈。”

    “或者太学业毕者不入朝堂,也随便谈。”

    “荒谬!”

    王太尉突然神色愤懑高声一语。

    “门阀子弟若不入仕,以后朝堂岂非成了庶民的天下?”

    这话说得够不避讳的。

    众臣都偷偷瞄了一眼高座之上的司马策。

    其实殿内所有人都清楚,清谈一科设与不设其实并不重要。

    王太尉争的是世家颜面。

    毕竟饮酒清谈三五雅聚,也是这些乌衣子弟们身份的象征。

    如果这科被易禾这么容易废弃,那后头她提的士庶同授也会顺理成章。

    这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