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文野:文豪集邮手册 > 正文 第463章 Utopia:关于《愤怒的葡萄》的讨论(四)

正文 第463章 Utopia:关于《愤怒的葡萄》的讨论(四)(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环球剧院院长lv10:@仰望月亮 那就为我们说明白些

    仰望月亮lv7:好吧......这说起来有些复杂。这本小说使用了不止一种宗教叙事,像是《旧约》与《新约》的叠加印记。

    为自由而战lv7:我也发现了。它显然同时具备“出埃及记”和“耶稣受难记”的影子。

    仰望月亮lv7:是的。乔德一家从俄克拉荷马州向加利福尼亚州的迁徙就是“出埃及记”的映射。从“被奴役的故土”到“寻找应许之地”,在途中遭遇更残酷的试炼,最终找到新的“信仰”,压迫—逃亡—试炼—希望,核心脉络可以说完全相同。

    为自由而战lv7:当加州被描述为“那里有摘不完的橙子,有永远的阳光”时,我们这些看客就已经可以知道,这种幻想是注定会破灭的!出埃及记中,迦南也是被描述为“流奶与蜜之地”,实际却是需要争战才能立足、信仰持续遭遇考验的土地。

    夜巡骑士lv7:确实......流民们抵达了加州,也没有过上好生活。不是被工头压榨工资,就是在营地被警察驱赶......

    为自由而战lv7:还有在胡佛村发生的因为自私、猜忌、背叛导致的混乱,这一段实际对应的是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挣扎,但它又有些像“巴别塔”的寓言。

    造梦者lv3:那么,拥有“互助公约”的魏德林营地就像是以色列人用“十诫”确立群体的信仰秩序,这种理念又像是基督教教会“彼此相爱”的理想形态,只是营地的“互助公约”代替了宗教律法。

    西比尔lv2:这么说的话,凯西牧师的形象似乎既像摩西又像是耶稣。

    七个我lv3:就如同汤姆·乔德的形象作为承继者,既可以是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又似乎更像是耶稣门徒圣彼得?

    西比尔lv2:没错!从这个角度再去看那些细节,这部小说的隐喻有些出乎我一开始的预料了。这样的构思绝对称得上精妙绝伦,浑然天成,而不只是直白的纪实。

    捕蝴蝶者lv6:等一下......

    无头骑士lv5:我开始怀疑我到底有没有背过《圣经》了......

    局外人lv7:相信我,没背过《圣经》的更迷茫......

    波尔多之风lv6:......+1

    葡萄lv5:不......谁能比我更迷茫更无助啊!

    无头骑士lv5:求你们说得更明白些,我这个凡人似乎有些跟不上你们这些先知般的神人.....哦,原谅我今天才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以后再也不敢说严肃文学无趣了......

    西比尔lv2:......

    西比尔lv2:凯西最初是传统牧师,却主动放弃神职,走进底层,在流浪中与流民同吃同住,甚至被捕,就像耶稣放下“神性”,以凡人之躯与税吏、罪人共处。

    夜巡骑士lv7:确实啊......我只在看到凯西之死那里联想到耶稣之死,毕竟那种“为众人受苦”、反对以暴制暴的理念十分有既视感。原来从头到尾都有耶稣受难记的影子吗?

    西比尔lv2:没错,这种替罪羊式的牺牲,唤醒了周围人的反抗意识,就如同耶稣之死促成了基督教的诞生。而凯西死后,他的精神被汤姆继承,也可以算作耶稣死后 “在门徒中复活”。

    夜巡骑士lv7:所以才说汤姆是圣彼得吗......

    七个我lv3:圣彼得曾否认耶稣,但在耶稣受难后醒悟,成为耶稣最勇猛的门徒,这一轨迹也与汤姆是重合的。

    西比尔lv2:确实。他最初作为假释犯只关心个人生存,对凯西的集体主义嗤之以鼻,但在目睹凯西被杀、家人离散后,他逐渐意识到了个人与群体的命运绑定......最终成为凯西事迹与精神的传播者。

    无头骑士lv5:那......摩西的角度又怎么理解?

    西比尔lv2:凯西是小说中的精神领袖,如同摩西承载着群体的信仰与觉醒。他放弃传统牧师身份,在苦难中探索 “神圣” 的本质,最终意识到 “圣灵” 存在于群体的团结与抗争中......

    西比尔lv2:他为保护移民而牺牲的结局,恰似摩西未能进入迦南的宿命——领袖完成了引导使命,却无法亲历最终的应许!

    波尔多之风lv6:那既然加州不是最终的应许之地,什么才是?

    造梦者lv3:“魏德林”营地就很像是“迦南”的存在。乔德奶奶在临终前甚至形容它比家更像天堂。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