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余世蓉华 > 正文 第199章 民不报官不究

正文 第199章 民不报官不究(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老板娘道:“那是他们自己做的,我们没有。”

    拓跋于荣他们有十几个人,坐了三桌。壮汉看了看他们的人数,不敢造次。但是,他就只喝了一碗粥,肚里没饱。

    这里补充一下:县衙赈灾,规定一人只能喝一碗粥,不能多给。有衙役在那里看着,谁也别想多要。这可是官家的粮食!

    壮汉在桌边附近徘徊,想了想,他凑近一桌问道:“你们招不招伙计?”

    手下人不想理他,头也不抬道:“不招。”

    壮汉看他们吃着烙饼、喝着粥,还有一碗菜,越看越饿,咂了咂嘴道:“我身强力壮,什么都可以干,一个顶俩。”

    “饭量也是顶俩吧!”手下人阴阳怪气,因为之前壮汉占房间他们看到了。

    “荣顺号”跑邵州这种边远地区的伙计,不是一般人,如果遇到打劫的,他们是敢提刀杀人的。

    前面说过,古代社会“民不告、官不究”,即便是杀了人,如果无人去报官,官府不会主动去查,这个社会便是如此。

    当然,有时候可能会看到,一家人被杀,官府来查,这是因为邻居去报官。如果无人报官,死了便是死了。

    壮汉听出这些人不友善,撇了撇嘴,回房睡觉。

    衙役班头与拓跋于荣他们在一桌上吃,拓跋于荣问:“阳河县的灾民就只有这些吗?”

    班头道:“不止!这些是房屋被冲没了,又没有地方投靠,才来县城。前会我们去一一问过,他们村里有好多人遭灾,只是没有出来而已。”

    洪水也好、塌方也罢,不是将整个村里的人都吞没。有的人家可能没什么大问题,有的人家却屋毁人亡,这真就是看各人幸运了。

    拓跋于荣是因为看到县衙书吏询问灾民,才有此一问。

    不得不说,县衙书吏很会省事。他们要向朝廷汇报受灾情况,按理说应该亲临受灾村落,实地查看,统计情况。不过他们找了个比较省事的方法:询问灾民。从他们口中打听各村受灾情况,然后估摸算出个受灾数字。

    话说,阳河县令统计受灾情况、上报朝廷。以现代人的思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

    然而,在这里不是这样。

    阳河县令之所以还未上报就如此积极统计,其初衷不是为民请命。而是为了让朝廷知道这里受灾,请求减免税赋。顺带再要点朝廷赈灾银。

    你说,减免税赋不就是为了老百姓吗?

    是,也不是。

    朝廷征收税银,是各县令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来说,征收上来十分,县衙留下一分,其余上交。如果征收不到十分,那么县衙这一分恐怕也得交上去。

    假如说,朝廷免去当地赋税,那么征收税银的任务,就不必向朝廷交待了。

    ——古代也有工作任务指标考核,需要按照指标完成征收。如果“征收指标”不存在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这项任务不必做。

    然而,县衙依然还是会征收。只不过是向谁收、收多少而已。

    越是这种遭灾的时候,如果能争取到朝廷减免,对县令来说,简直不要太美!这是个发财的好时候。

    喜欢余世蓉华请大家收藏:余世蓉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余世蓉华请大家收藏:余世蓉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