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天就有四十文工钱。十天四百文,一个月有一两二银子,一年不用算十二个月,按十个月算,就是有十二两银子。”
古代很多人连算术都不会,所以拓跋于荣算给他们听。
听到一年有十二两银子,有些人茅塞顿开。
拓拔于荣道:“你们会留下来,大概是家里没地。说实话,你们比那些押地贷银子的人幸运多了!
“他们即便只贷二十两,一年还不了,需要两年。两年连本带息就变成四十两。试问,家里要有多少地、收获多少粮食才能还清这借贷?
“如果两年后还是还不了,以你们当地的土地价格,最好的办法是将地卖出去。所以,辛辛苦苦一两年,最后还是失去土地,就问你到底图啥?
“当然,这两年他们也养活了自己,只是,以后怎么办?地没了,以后靠什么活?”
拓跋于荣给他们算账,变相告诉他们:官方放贷就是在蚕食百姓,最后百姓会一无所有。
客栈老板听着,脸皮抽了抽,心道:这个借银放贷,不就是你出的主意吗?怎么现在又来说这借贷放银是蚕食百姓?
拓跋于荣道:“你们留下来干活,即便客栈改建完,将来还有别的活。到时候,会有一些让你们增加收入的方法,那时候就不是一天挣十文二十文,可能会更多。”
他没有说的太清楚将来会怎样,不过他的确需要一群帮他干活的人,而且是本地人。因为本地人有亲朋好友,能帮他传播出去,带动别人一起帮他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余世蓉华请大家收藏:余世蓉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之前拓跋于荣找阳河县令,想与官府合作。可是阳河县令不同意,让他自己去干。好吧,自己干就自己干!这就是他干的开始。
至于他借客栈老板之口,给官府出了个“抵押借银”的主意。这对官府来说是好事,他们可以从中谋利。俗话说“没有比较就不知道高低”,有官府借银在那里做比较,拓跋于荣只要条件比官府那边稍微好点,他就能争取到一些百姓。
不得不说,拓跋于荣是“又做巫婆又做鬼”,他这弯弯绕,一般人的智慧真看不出来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包括少华,他也是心中狐疑,不过当前有人不便问。
那些想干活的,客栈老板领着他们回后院登记。包括那个想卖孙女的,听了拓跋于荣的话,也赶忙回后院去与家人商量,他们家有一男三女可以干活,或许真的可以不用卖孙女。
至于要自己卖身的祖孙俩,她就一个女人,即便干活,一天就十文钱,她觉得养活不了自己跟孙儿。
“公子,行行好,求你收容我跟我孙儿。将来我孙儿长大了,也给你们家做牛做马。”
中年妇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出价太低,人家干活女人一天才给十文钱,凭什么她一个人干活,人家要养活她们祖孙俩?
拓跋于荣无动于衷。
妇人苦苦哀求。
少华有些看不下去,说道:“收下她吧,把她送去岩脚村,将来给蓉儿带孩子。”
徐蓉身边都是年轻女孩,唯一一个年长的宋嬷嬷,少华觉得让她亲自带孩子有些委屈她了。眼前妇人是做奶奶的人,她带孩子应该有经验。
拓跋于荣想想也是,点头同意。
喜欢余世蓉华请大家收藏:余世蓉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