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听完徐家规矩。那若云觉得,徐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家。所有规矩,几乎都是针对“爱干净”。
她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规矩吗?”
徐蓉道:“别的规矩是针对工人上班的,你们不上班,用不着。”
“上班?”那若云从未听过这个词。
“或者叫上工、干活,都行。”
古代其实是有“上班”这个词的,它出自县衙班房。
一个县的衙门,三班六房。“三班”即:皂班、壮班、快班。“六房”即: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前者是差役,后者是书吏。
书吏一般都有自己的部门房间(可以理解为部门办公室),而差役们则统一在班房。
皂班:负责衙门站堂、行刑及看守牢狱。
壮班:又称“民壮”,掌管召捕罪犯。
快班:分为马快与步快,专司缉捕盗贼与案件侦缉。
差役到衙门干活,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首先是去班房“点卯”(即报到、签到),有活干活,没活就在“班房”里坐班。
于是他们每天去工作,又称为“上班”。
与此相对应的,是“上朝”。不过那是朝廷大臣或皇帝,才有资格称为“上朝”。
再延伸一下,平民百姓,那叫做“上工”。
那若云问:“上工有什么规矩?”
徐蓉道:“伙计们的工钱,是按照上工天数算。每天打考勤,上了几天工、发几天的工钱。如果有事可以请假,但如果请假太多,又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以后就不用来了。”
那若云听着有些新奇,问道:“为何是按天数算?人在家,不都要干活吗?”
徐蓉摇头:“不一定,在家也可以不干活。不干活就没工钱。”
那若云问:“那……有没有可以给我们干的活?”
徐蓉想了想道:“这个,我要先与穆青商量一下。”
她不知道穆青对她们的具体安排是什么。虽然穆青说了可以让她们干活,可是,干什么?
做饭,曹婆、草花她们,人已经够了。
做纸,她们中谁想做?最后又能做得怎么样?
纺织,徐蓉需要人纺织,可是现在没有棉花。
酒楼餐饮,徐蓉不知道这些人可不可靠。
另外还有就是,穆青说会为她们出钱,他会出多少?
这些问题都得与穆青商量过后,徐蓉才好决定要如何做。
那若云听她说话的语气,感觉她与穆青很熟,问道:“你认识穆公子他们多久了?”
徐蓉回想一下:“半年多。”
那若云诧异,看他们的熟稔程度,以为是老朋友。
两人又聊了些别的,徐蓉询问李国种辣椒的情况如何?
那若云说:他们寨子的土地全部被用来种辣椒,这才导致她的家人没有土地种粮食,没有吃的,于是来投靠她。
徐蓉暗暗惊了一下,问她为什么会这样?
那若云说了他们的灭族。粟召占领了他们的土地,把男人全部拉到别的地方,寨子里只剩下女人和小孩……
徐蓉听到男孩满十岁以后也会被带走,心中五味杂陈。
她是学过历史的,知道历史上发生过许许多多悲惨的事。
当无辜百姓遇上暴君,要么反抗、要么死,然而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没有几件。或许他们一时成功,但结局都不太好。徐蓉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文化。你看那些有文化的朝臣造反,他们的成功率就比较大。比如王莽、司马懿、李渊、赵匡胤等等。
两人聊着,邬冬燕过来对那若云道:“若云,这里的茅房是分男女的,如果你要去茅房,看清楚男女,别走错了。”
说完她对徐蓉微笑颔首,算是打招呼。
那若云问:“男女要如何分清楚?”
邬冬燕道:“茅房墙上写着字。”
那若云皱眉。她不识字。不过据她所知,表姐邬冬燕也不识字。
她问:“你怎么知道写的是什么字?”
邬冬燕道:“刚才那个小姑娘教我的。”
那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