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四月四日,清明节。刘氏和徐玉福、徐玉文回岩脚村扫墓。
这么长时间了,徐蓉第一次见徐玉文回来。
想当年(当然,也没有多久,也就前年),徐玉文去城里读书,那时候他八岁,今年十岁。
八岁到十岁的小孩长得很快。徐玉文抽条,长成个亭亭玉立的小少年,一身书卷气,有几分儒雅。
少华昨天就从邵州回来了,今日扫墓,徐家五口全部到齐。
当然,严格来讲,徐家还多了小橙子、小红和她两个孩子。小红因为带孩子不方便,刘氏让她留在家里,不必来。
一家五口扫墓。少华将墓地周围的杂草铲除干净,五人给坟头培上新土,然后在坟前跪拜。
跪拜完起身,刘氏道:“玉蓉啊,你爹的坟,是不是重新再修一下?现在你也有钱了,应该没问题吧。”
徐蓉点头:“可以,没问题。”
徐二叔的坟就是个土堆,刘氏的意思是,将坟修得再豪华一点,砌上石栏,换一个更高更大的墓碑。
徐玉文道:“姐,这些事情,你在家应该能想得到。”
他言下之意是:徐蓉没有主动想过给父亲修坟,非要等到让娘提醒。
徐蓉道:“我在家怎么了?我在家也很忙的好不好!”
徐玉文道:“你吩咐一声下人,他们自然会做,与你忙不忙又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下人比我更忙。”
徐蓉瞅了眼二弟,自己都不回来上坟,还好意思说别人。至于徐蓉没有想过修坟,主要是因为徐二叔墓地每年两次祭拜,坟头一直维护得很好,又没塌又没倒,她觉得没必要。
几人下山,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其他人早已吃完,不过厨房给他们留了饭菜。
徐玉文道:“姐,你们家吃饭,下人都不等主子的吗?给主人留点残羹剩饭,这叫什么事啊!”
“我们家吃饭的规矩就这样,过时不候。”
这的确是徐蓉定的规矩,不过厨房给他们留的是刚炒好就舀出来的饭菜,不是别人吃剩的。
徐玉文有点嫌弃,不过他也看出来这不是剩菜,有些怏怏不乐的吃完。
刘氏对徐蓉道:“下个月,五月初二,大双小双满百日,到时候我们家会办个‘百日宴’。你记好日子,到时候来啊!”
徐蓉道:“我过几天要去京城,五月初二恐怕回不来。”
“你要去京城?”刘氏意外。
“是,少华父母想看一看小橙子。昨天少华特意从邵州回来,过几日,我们一起去京城。”
少华终于还是决定陪徐蓉回家。尽管可能会被人认出来,但是,说实话,他自己也想回家看看。
刘氏知道少华是“逃犯”,她满心担忧的望着他们夫妻俩:“能不去还是别去吧!万一……”
徐蓉道:“我已经想好了如何帮少华伪装,没事的,放心吧。”
人靠衣裳马靠鞍,晒黑一点,留起胡须,一身农民打扮,戴个草帽,徐蓉觉得这样应该可以了吧。如果还是被认出来,只要你死不承认,装傻到底,对方有何证据?如果还是不行,那就跑快一点。
“哎呀!”刘氏满心担忧:“不一定非要去京城,他娘不是能来重阳看嘛!”
之前少华母亲就来过两回,刘氏觉得她能来两次,就能来第三次。
徐蓉道:“少华父母年纪大了,出趟远门不容易,何况少华父亲不能离开京城。”
“为何不能离开?”
“他要上班啊!”
“上班?”刘氏没听懂。
“上班”这个词在徐家已经习以为常,但刘氏不在家里,不知道他们将“上工”叫做“上班”。
“你忘了他父亲是做官的?每天都要去衙门点卯上班。”
“哦!”刘氏恍然大悟。
少华父亲是要点卯,不过他不是上班,而是上朝。
徐玉文有些好奇地问:“姐夫父亲是什么官?”
“六品校尉。”
“武官啊!”徐玉文有点失望,不过能有品阶已经很厉害了,他们莘莘学子,苦学多年,别说官阶,连个功名都不一定考得上。
功名与官阶是不一样的。你能考上秀才、举人、进士,但不一定能当官。而当官的人,基本都是有功名的。
说“基本”,是因为还有一些贵族子弟,无须参加科举,皇上直接授予官职。
比如以前少华进羽林军。他没有参加过科举,因为出身门第,直接授予羽林军中郎将职位,正五品。
徐玉文带点讨好的语气道:“姐,能不能带我一块上京?我想去见见世面。”
徐蓉还未开口,刘氏拍了儿子一下:“好好读你的书!要见世面等以后再说。”
刘氏和徐玉福知道少华是“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