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等做完这些,许穗手头上五百万资金已彻底清空,但她也不着急。

    因为她不但能申请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外加湖有福超市箭豆苜蓿草的货款每周结款一次。

    按理来说像她这种小型供货商,面对省会级连锁大超市,通常只有月结,但箭豆苜蓿草的质量实在太好,回头客拉满,再加上又是刘主任推荐,钱万坤也知道许穗只是个普通学生没啥资金支撑,担心自家超市货源被其他超市挖角,直接采用大品牌供应商周结模式,让许穗经济压力瞬间降低。

    所以她完全能靠这些资金,支付突发情况和农场员工工资。

    许穗甚至还趁着这段时间,收集培育了好几种非常适合汉川省种植的作物,这些作物被她提前播种育苗种在花盆里……

    等到农场内,各种小苗渐渐发芽变绿……

    等到盆栽内小苗逐渐茂盛……

    全国农大三年一届的科技小院比赛开始了。

    今年湖州农业大学带队导师是农学院主任刘建国,另外十名常驻组员,则是4个博士5个研究生还有许穗这一个本科生。

    这些博士研究生里,有人是农学院的,也有人是动科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第一农学生!》 40-50(第3/21页)

    的。

    大家被刘主任手下一名叫曹磊的博士生拉进了一个微星小群,通知明天早上在校门口集合坐动车一起前往汉川省。

    但等到第2天一大早在校门口集合时,许穗却瞅见了足足三四十人。

    打开手机微星群一看,原本的11人,不知何时也变成四十多人。

    许穗:“???”

    “哟,学妹,我就知道刘主任会带你来。”赵丝丝笑嘻嘻冲许穗招手。

    许穗隐隐约约感觉不太对劲,疑惑开口:“学姐你怎么也在这?”

    她记得微星小群里没有赵丝丝啊……

    “和你们一起去科技小院啊~”赵丝丝背着包理所应当道。

    “可小院不是只要一名导师十名常驻组员吗?”许穗扫一眼周围人群,仔细数数。

    好家伙,这群人居然有34个。

    其中6人看着像导师,28个像学生!

    “对啊,你也说了是常驻导师和常驻组员~”

    赵丝丝眨眨眼笑眯眯道:“满足120天常驻的才叫常驻组员。我们这些人去119天就不算常驻组员了呀~不是常驻的学员和导师,随便去多少人都无所谓。”

    科技小院比赛排名的分数会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全国农大三年一次的排名评分选举中,所以全国各个农大还是比较重视的。若不是每年科技小院试验点,分给每个学校的地区就那么大,需要帮扶的农户和实验的田地就那么多,学校可能还会不止派出三四十人。

    “说起来你们知道这次要去汉川省哪个村县吗?之前我们老板让我来集合,也没多说。”旁边有男生凑上前来,与赵丝丝许穗两人低声交谈。

    这男生高高壮壮,皮肤微黑,看肌肉和皮肤就很适合下田种地。

    听对方这意思,应该是刘主任他们从其他导师那借调来的研究生。

    赵丝丝多看了对方两眼道:“听说刘主任抓阄,抓到干泉县枯河村。”

    赵丝丝和男生一样,也是刘主任等人调来的。

    但她知道的要比男生稍微多点。

    每届科技小院比赛,都会提前定下主题,今年的主题便是——“绿化荒漠,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确定思想主题和大致范围地点后,将会由教育局和政府牵头找到八个情况差不多的村,由各高校带队导师一起抓阄。

    四个学校一个村的模式,进行生态治理,产业升级和人才培育。

    如果最后确定方法可行,得到国家认可后,将会由政府部门进行全国推广!

    形成一套由学校政府农户企业四位一体的——教学产业融合模式。

    想到这。

    赵丝丝有点唏嘘,她摸了摸下巴满脸感叹:“说起来咱们今年运气不好,枯河村算是今年最惨的死亡组……”

    “?”许穗眨眨眼,疑惑看向赵丝丝,另外一名男生同样如此。

    他们俩都没有直系导师在团队里,有些事情也没打听过,不太知道同村比赛成员到底是谁。

    “它们一个是首都农大,草省农大,和汉川省的汉天农大,加上咱们……”赵丝丝脸颊皱巴巴挤成一团,愁的皱纹都快要出来了:“一个5星,两个4星,一个3星……也不知道刘老师的手气怎么会这么差?”

    两个五星农大,九所四星农大,21所三星农大,一起被分到八个村。

    按比例算算,这个组确实有点魔鬼了。

    更无语的是,最后一所3星汉天农大……

    虽然等级只有3星,可对方汉川省本土作战,这么多年下来汉天农大肯定培育了不少适合当地气候的抗旱农作物,研究出不少抗旱技术,在这方面远比其他学校强得多。

    “……呃,这手气是有点差。”男生沉默两秒,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总感觉小组晋级时,湖州农大搞不好会第一个被淘汰呢。

    “唔~”许穗眨眨眼,站在一旁没说话。

    她对于哪个学校和湖州农大被分在同一组都不太在意,只是当她瞅见校车缓缓停在学校门口,见全队众人纷纷背着包登上校车后,心跳却下意识微微加速。

    干泉县枯河村……

    干泉县许家村……

    枯河村距离许家村只有二十多公里。

    等到了科技小院后,她就能随时回家看看!

    许穗心底欢喜,像有激动的小鸟在心中乱窜。

    自打重生回来到现在,她还没回家见过父母呢。

    ……

    汉川省是穷省,干泉县更是有名的贫困县。

    因此并没有从湖州市直达干泉县的动车。

    所有人需要先从湖州市坐动车到汉川省省会城市,再从省会城市转火车到干泉市,再从干泉市转汽车到干泉县。

    湖州农大一行人,浩浩荡荡,光在车上便待了将近30个小时,期间转车衔接等了不少时间。

    等到一行人坐上干泉县政府等在汽车站门口的中巴车时,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了……

    好在十月底的天气不算太热,甚至大家一路北上衣服都加了好几件,也闻不出各自身上的馊味。

    可学校众人一个个两天两夜没怎么合眼,全都精神萎靡,脸色菜菜。

    许穗这两天也是吃不好睡不好,火车上稍有些动静,她便会条件反射惊醒睁开眼。

    见到县政府的中巴车,她努力打起精神跟在队伍里。

    锈迹斑斑的中巴车看着已经有些年头,白色漆面上掉了好几块,看着像是从哪里淘汰下来的二手车。

    戴眼镜的中年负责人热情招呼许穗一行人上车,原本只有十二个座位的中巴车,愣是将他们三十多个都赛了进去,大部分行李被司机和负责人帮忙绑在了车顶和车后挂着的网兜里,还有些实在放不下的,只能和他们一起挤进车厢。

    一群人人挤人,差点被挤成饼饼人。

    许穗和赵丝丝两人挤成一团,四周其他同学也挤在一起。

    “?”挤着挤着,许穗忽然发现她双脚离地,被赵丝丝和旁边另一个女生挤在了中间,悬空而立。

    许穗脸一黑:“……”

    可恶!她也有一米六多好不好?!

    更可恶的是,也不知道是谁手脚麻利在汽车站门口买了葱油饼。

    一股股浓郁的葱油饼香味在众人鼻尖蔓延。

    许穗扭头扫视,发现买饼的正是两天前和她们在门口聊天的动科院黑皮男生,男生手里拎着三个葱油饼,被夹在中间无法动弹……

    许穗闻着香味,默默咽了口吐沫,将头瞥向另外一边。

    “咕咕咕……”

    车内不知谁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随着阵阵响声,有人肚子也开始咕咕直叫。

    随着车内有人噗呲一声,顿时发出了阵阵和善的笑意。

    许穗也跟着笑了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球第一农学生!》 40-50(第4/21页)

    很快中巴车便在土路的摇摇晃晃中,停在一座稍显破旧的小学门前。

    许穗一行人刚下车,立马便有县政府工作人员和枯河村村长迎了过来,村长是个60多岁的小老头,头发几乎白了大半,他皮肤晒得黝黑,一看就知道是个常年需要下地干活的老农。

    “欢迎~欢迎诸位农大的教授老师们来我们县工作指导,未来5年可要多多拜托诸位了!”村长很激动,看向许穗一行人眼里带着希冀的光。

    他干枯粗糙,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刘建国和其他导师。

    “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刘建国回握,往日儒雅随和的表情上是严肃认真。

    即便不为学校排名,不为政府奖励,看看身后满山黄沙碎石,还有那人烟稀少,且的落后房屋建筑,感受着脸上干燥如刀的冷风,望着朴素的村民村长,他们也会竭尽全力。

    许穗望着四周熟悉的环境,缓缓收回目光。

    这是她重生第一天就想回来的地方,也是她下定决心想改变的地方,她的——故乡。

    第43章 干泉县的困难(抓虫) ……

    “干泉县,平均每年降雨量不足300mm,居民日常主要依赖附近干泉山冰雪融化后形成的零散绿洲,以及地下水资源生活。”

    “在干泉县平均每年至少会出现30天以上的沙尘暴……”

    “根据上级资料:干泉县最近30年,已有20%耕地因沙化弃耕,每年平均地下水位降低1米。”

    “县城内80%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在这里大多都是老人孩子。这也导致生态治理,荒漠绿化项目更加难以推进……”

    刘建国站在黑板前,面对下方众多导师学生,拿着资料一边讲解,一边说出心底想法:“想改善干泉县环境,促进农户增收。我们首先得控制这每年0.7%的沙化耕地,解决如今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降低问题。然后提高农户收入……无论是推广滴灌技术,降低用水量和种植成本,还是找企业一起开发风能,太阳能,解决县城产业收入单一问题,都是我们这五年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刘建国的话听上去很简单,似乎只要植树造林,就能解决沙化问题。只要使用滴灌技术,就能解决水位降低问题,只要联合发电厂或光伏公司,建设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就能解决县城产业单一问题……

    但其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首先无论是滴灌设备,还是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都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成本。

    这些钱不是一个普通贫困县能出得起的,而光伏公司电力公司也不一定对这里感兴趣,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强大的风沙灾害还会导致光伏板出现腐蚀破坏,电力成本不大提高。

    而干泉县资源不多,除了风能光能之外,只剩旁边几十公里外一片盐碱荒漠,那里有一片盐湖,能开发钾盐,盐湖锂矿,利用盐湖卤水提取出碳酸锂进行售卖。

    可本地盐湖卤水少,比起隔壁省好几个大面积盐湖,干泉县的盐湖就像是大海里的小虾米,压根没有多少公司感兴趣……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控制耕地沙化,绿化沙漠戈壁也不容易。

    因为很多植物很难存活,哪怕梭梭树,胡杨树等等也不是随便种种就能存活的……即便这些数目管理得当存活下来了,可成本是多少?是否又能给当地村民提高收入,推动增产增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大家固然能够将上级拨款给科技小院的每年20万经费,全都贴补在干泉县,衣食住行科研发都靠自己,不动用这笔钱,但干泉县的问题却不是这20万就能解决的……

    许穗眉头紧锁,指尖不自觉捏了捏笔尖。

    据她所知。

    一套基础光伏板滴灌系统成本就要9万块,若想进行全县产业升级,没有上万套设备,根本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而国内有五分之一面积是沙漠,戈壁,半干旱沙地,盐碱地等等。

    哪怕上级有钱拨款,按照以上方式治理沙漠戈壁。

    那也会优先选择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四周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

    所以。

    今年科技小院被设立在干泉县,就是因为上级既没那么多钱拨款治理,却又不想放弃类似于干泉县这种资源不算丰富,又环境条件恶劣的小城市……希望这次全国32家高校能给他们带去新的好消息!

    教室内一群人心知肚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