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儿红糖,杨翠华一饮而尽,心里别提有多熨帖了!
梁万那个白眼狼,还怪她宁愿偏着老大老三,也不愿意偏着亲生的他。
他怎么不来看看呢?老大老三对她多体贴啊,那是把她当成亲妈看的!反倒是他,一个举动,险些把她逼得在宋家没了容身之处!
“唉!”杨翠华长叹一口气:“是主任特意留我说话,我才回来晚了,今天还没来得及去打听梁万的消息呢!”
按着她的进度,每天一个站点地打听,今天本来该去宽口巷那一站打听了,可主任找她,杨翠华总不能推脱有事儿、不去吧?
宽口巷,就是距离韩家最近的公交站点了。
“留你说话?他找你有什么事儿?”宋承志心里不满,这没用的媳妇儿,简直分不清轻重缓急。
现在,对他们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房子啊!
厂里下次盖家属楼尚且遥遥无期,他们能指望的,也就是让梁万去把原先的那套房子要回来了!
反正,梁万的亲爸是为了纺织厂牺牲的,他以后也不会在纺织厂上班,就算出尔反尔、给大家伙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给梁万施压的事,只能杨翠华这个亲妈来,而这,也正是宋家内部最近偶有口角之争、宋承志却总是站在杨翠华这一边的原因所在。
甚至,他还会暗示老三宋琳,让她故意挑事儿、给杨翠华找些麻烦。
毕竟,如果不这样的话,他该怎么在杨翠华面前表现?又该怎样给她洗脑呢?
——没有了房子,我对你更好,可见,当初结婚,我是看中了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工作和房子……
“他跟我说,贵市的三原纺织厂缺人,我在车间又是一把好手,想把我调动过去、支援三线建设,还说,知道这事儿是我吃亏,但他想着,三原纺织厂那边愿意给咱们家安排分房,还愿意给我一个工作名额,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拿我当自己人,才跟我提了这事儿的!”
在家事上,杨翠华的确被宋承志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她也有一番精明之处。
像是工作,这是她的立身之本,是绝对不能丢的,别说是宋涛和宋琳明里暗里地试探、想接她的班,就算是她亲生的宋盼,也不可能拿走她的工作。
除非是老五宋枫将来长大,家里实在没办法给他安排工作、避免下乡,她才会让小儿子接班。
要不然,接班?想得美!有人接班,就不算正常退休,她以后可就领不到退休金、看病时也没法儿享受工人的待遇了!
同样,这会儿在丈夫和四个孩子面前,有意夸大自己在车间的地位、以及和主任的关系之亲厚,也是杨翠华的一点小心机。
“真的?不对啊,我记得,三原纺织厂,前两年不是才从咱们厂要走了一些人吗?怎么又缺人了?”
听完杨翠华的这番话,宋家人的关注点各有不同。
宋承志的耳朵里钻进了“分房”两个字,而宋涛和宋琳则是被“工作名额”给迷住了眼睛。
好家伙!之前怎么没听说,他们这后妈原来这么有本事的呢?
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同样是去支援三线建设,一级工和八级工拿到的条件,那能一样吗?
估计,要么就是这后妈心里藏了奸,只想把好事儿留给她生的那俩小的,要么,就是这阵子她让梁万给气着了,今天又没收敛住情绪,这才在他们跟前漏了几分底儿。
“听说是发展得好,上头给的生产任务又加重了!”
杨翠华回了一句,随着这顿吹嘘,刚进门时的那股火气也渐渐降下来了。
“管三原纺织厂为什么又缺人呢,反正,我又没打算去,跟主任说,让我回来跟你商量下,就是随口糊弄他的。”
宋承志多疑,好事儿真要落在他们家头上的时候,他肯定得盘根究底、慢慢问得一清二楚不可。
但是,听说杨翠华没打算去,俨然是要推了这天大的好事儿,他又一下子急了。
“等等,不打算去?为什么啊?”
这话也是宋涛和宋琳想问的,他们俩年纪差得不多,都在为工作的事情发愁呢。
宋涛跟人要的是正式工,但那几家像是统一了口风,只愿意给安排临时工。
还说,家里也不是只有那一个孩子,宋涛要是狮子大开口,大不了他们就把孩子一直养着呗,总好过为了这一个不争气的、连累了其他孩子。
宋涛不敢把人逼急了,最近一次去谈这事儿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有点儿想答应下来了。
毕竟,临时工和临时工也是有区别的,像粮食局扛大包的临时工,最多干一个月,活儿干完,就得走人了。
可是,像那几家答应许给他的临时工,是在报社,只要干出点儿成绩,就能转正的。
当然,再好,它也是份儿临时工。
所以,宋涛就想着,要是后妈这儿能拿到一个工作名额的话,他这个当哥哥的,就吃点儿亏,去贵市工作、大不了以后再想办法调回来就是了。
报社那个临时工的活儿,就可以留给琳琳了,反正,这是他在外头弄到的,家里没出力,自然是随他安排的。
“老宋,你真动心了?”杨翠华心里一咯噔,连忙说出她的顾虑,想要打消宋承志的头脑发热。
“老话讲,人离乡贱,这都是有道理的。咱们家亲戚朋友都在安城,突然背井离乡、去了贵市,能不能适应那儿的水土、饭菜且先不说,万一遇到什么难事儿,连个搭把手帮忙的人都难找。”
杨翠华可不愿意去贵市,她家就在安城下面某个县城的公社,虽说回家得倒车,麻烦了点儿,可一年到头,总归能回几次娘家,在宋家受了气,回娘家招呼一声,也自有大哥二哥他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30-40(第9/14页)
替她撑腰。
但要是去了贵市,离得这么远,过年放假时间又短,怕是两三年都难得回来一趟。
杨翠华打心眼儿里抗拒,同时,她也是真有点瞧不上,三原纺织厂还需要他们纺织厂支援呢,那肯定是比不上她现在单位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杨翠华这辈子没多大本事,但也不能自个儿主动去走下坡路吧?
听着她的理由,宋承志心里憋了口气,亲戚朋友?他爸妈都不在了,跟哥嫂关系又一般般,别的亲戚,比如大姨、小舅、二伯这些人,一年都不见得能来往一回,更别说什么搭把手帮忙了。
他们家去不去贵市,需要考虑这个?杨翠华她糊弄鬼呢!
宋承志在纺织厂后勤部门上班,论工资级别、论工作重要性,他肯定比不上身在车间的杨翠华。
所以,就算心里再气这女人没脑子,该哄的时候,宋承志还是得哄着她、慢慢来。
“媳妇儿啊,你说得有道理,可是,人家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事儿关系到咱们一大家子人呢,那肯定是大家都有资格参与进来、一块儿商量,你说对吧?”
宋承志心里合计着,见杨翠华点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这才接着道:
“你看,首先啊,三原纺织厂缺人,这么大的事儿,到现在,我在厂里都没听见个风吹草动,这是不是说明,你们主任确实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才愿意给你透露这个消息,让你找厂里主动申请、争个表现的?”
杨翠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看样子,拒了这事儿,过段儿时间,还得专门去主任家里走一趟,要不然,以后有了好事儿,人家哪儿还会想到她啊?
“那你想,既然是好事儿,你没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直接把这事儿给拒了,是不是会让人下不来台?以后,你们车间评奖评劳模什么的,怕是就没你的份儿了!”
这年头儿,谁不看重个荣誉呢?杨翠华心里一急,想说她有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宋承志却不给她插嘴的机会:
“再说,我觉得,齐主任想让你去贵市支援兄弟单位,也是一片好意!你想啊,自打梁万把咱们家的房子捐给厂里,有多少人来看咱们俩的热闹啊?”
“咱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是孩子不懂事儿,咱们平时没亏待他一星半点儿,但外人哪儿知道啊?背地里肯定有不少人都说咱们俩偏心眼呢。”
“我在后勤部门上班,涨工资,只能靠工龄,可你不一样啊,媳妇儿,你还年轻,大有可为着呢,但要想往上走,在厂里的名声、领导对你的印象怎么样,是不是都很重要?”
“要是咱们家搬去贵市、支援几年,一来,你是主动去申请的,能在领导那儿落个好印象。”
“二来,时间久了,就没人再讨论咱们家的事儿了,等咱们再调回来,凭着你支援兄弟单位的功劳,分套房子不成问题吧?到时候,住着你挣来的房子,就算还有人记着梁万做的事儿,也没人会骂咱们占孩子便宜了!”
37☆、
第37章
◎更新◎
宋承志原本是想劝杨翠华、先不要急着拒绝这个机会的,可这么一通分析下来,他倒是先把自己给说服了。
虽说调去贵市后、想要调回来,肯定没那么容易,可再怎么说,这都比分房、外加一个工作名额来得容易吧!
说到最后,宋承志悄悄冲着宋涛和宋琳使了个眼色,俩人顿时心领神会,跟亲爹打起了配合。
“是啊,妈,咱们能凭自己的本事挣一套房,就不用去厂里求爷爷告奶奶了,家属院儿里的叔伯婶婶,平时见了面儿也都是客客气气打招呼的,可是,想想咱们刚搬出来的那几天,有谁主动开口帮忙了?妈,求人的滋味儿不好受,你心疼我们,我们也心疼你啊!”
“妈,你别忘了,三原纺织厂那边儿还答应给一个工作名额呢,咱们家孩子多,我知道,你一直把我和大哥当成亲生的,可我们不能不懂事儿啊!去了贵市,咱们家掏钱给大哥弄个工作,我来接三原纺织厂安排的那份工作,等我嫁出去、老四也大了,我就把那份工作让给老四,这样,咱们家四个孩子不就都不用下乡了?”
宋涛和宋琳一口一个“妈”地叫着,倒是衬得宋盼和宋枫姐弟俩没这么贴心了。
当然,杨翠华心里自有一杆秤在,要说宋承志和宋涛劝她的话,是从“不挣面子争口气”的角度出发,那么,宋琳的话,就算是实实在在地说到了她的心坎儿上。
只有两份工作的时候,杨翠华肯定只能顾着自己亲生的,但她是个既要又要的人,如果一点儿都不管老宋前头的这俩孩子,外人还不得在背后戳她的脊梁骨、说她是个恶毒后妈啊?
只要去贵市,只要去三原纺织厂支援几年,这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不得不承认,杨翠华确实心动了:
“放心吧,我和你爸,不偏着谁也不向着谁,你们四个,我们肯定都会管的,只不过,背井离乡,这事儿太大了,你们让我再想想,再想想啊!”
第二天,宋承志就在厂里悄悄打听起了支援三原纺织厂的事儿。
先前,他本来打算让梁万代替赵科长的小儿子下乡,来给宋涛换一份儿工作的,可这不是梁万心思深、想办法跳出了他的手掌心吗?
这事儿,自然就不成了,但当时,为了从赵科长这儿得到个准信儿,宋承志可是给他送过礼的。
就算事情没成,那几样东西,赵家人是收下了的,这份儿人情总得还吧?
宋承志去找赵科长打听,既是为了确认这件事的真假,以及三原纺织厂开出的条件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同时,也是为了给赵科长一个“还人情”的机会。
而从赵科长这儿打听到的消息,算是让宋承志彻底下定了决心。
劝说杨翠华的那些话,何尝不是在劝说他自己、迈过心里的那道坎儿呢?
在厂里,这样“声名狼藉”的日子,他过得够够的了!去贵市,从头开始,他们一家,都会有更光明的未来!
杨翠华还在犹豫,宋承志可不管,他悄悄地去找了车间主任,直接给他们夫妻俩报了名,来了一出先斩后奏。
而车间主任,出于某种不可言传的原因,并没有再去找杨翠华确认她的意愿。
报名表层层递交上去、呈到厂长面前,他只看了眼名字,确定没出错,就在审批人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且不提厂里公告栏张贴名单后、杨翠华才知道、宋承志已经替她做了决定、心里有多么生气,反正,另外一边,韩学礼收到信儿,心情那叫一个好哟!
有好消息,当然要全家人一块儿庆祝一番了,当晚回到家的时候,韩学礼手里就拎了一只烧鸡。
这是食品厂大师傅的手艺,早上的时候,他让秘书去了趟食堂,给了钱和票,托大师傅替他做的。
本来,韩学礼以为自个儿拎回来一只烧鸡庆祝、已经够夸张了,谁知道,论起夸张,还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呐!
瞧瞧梁万带回来的,红焖乳鸽、红烧带鱼、糖醋排骨、红烧狮子头,足足四个肉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