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帮我做成虾饺,我带回去,也给家里人尝尝鲜!”
列车上没有冰箱,像活虾这样需要低温保鲜的食材,通常是把冰块装进保温箱里、人为制造出低温环境、延长虾的存活时间。
梁万也知道,等他们回程的时候,这虾估计已经是半死不活的了,可谁让,在安城,想吃上新鲜的海货实在不容易呢!
条件有限,就不用挑三拣四的了,再说,梁万觉得,就算是这年头儿不怎么新鲜的活虾,吃着,肯定也比后世食品添加剂一大堆的东西更健康!
“成,没问题!”十分自然地从梁万手里接过钱,李唯一口应下。
尽管他和梁万不是每回都能正好跑同一条线,但每回碰上,梁万都会来找他“点菜”,次数多了,俩人的关系也就从“钱货两讫”转变成了“能深聊一点儿”的朋友关系!
“对了,你听说没,单位好像要做些调整,把跑每条线的人都固定下来?”
一般情况下,“你听说没”这四个字,只是用来开启话题的,这次也是一样,梁万当即惊讶道:
“固定下来?怎么个固定法儿?是按照个人意愿打申请、还是怎么着?总不能突然拿出一套试卷来让我们做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40-50(第3/14页)
梁万心里评估着固定路线后的优劣之处,最后得出结论:这事儿可以一试!
尽管路线固定后,他出差的时间变少,连带着拿到手的补贴也会减少,但梁万觉得,一个月30天,至少有20天都在外地跑的日子,是真的有点儿难熬!
“这我还不太清楚,只听说,有人极力反对,又怕一两个人的分量不够,都开始悄悄拉人入伙儿了。”
李唯消息灵通,之所以跟梁万提起这事儿,也是怕他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被人忽悠、栽进去了。
毕竟,“知音难觅”,来找李唯买东西的人不少,但要说最投缘的,那还得是梁万。
“这不就是正常的工作调整吗?跑哪条线不是跑?大家伙儿极力反对,估计就是担心不适应吧!”
梁万打着哈哈道,他加入乘务组也有一段时间了,对铁路单位能捞多少油水也算是门儿清。
这是个供求严重不平衡的年代,又因为交通不便、出门必须要开介绍信等等,一些在本地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运到外地,就成了稀罕玩意儿。
倒买倒卖、从中赚取高额差价,这就是投机倒把罪。
乘务组这些人的胆子倒是没有那么大、每次都倒腾许多东西,但是,明知道冒一次险就可以挣到他们几个月的工资,还要求他们必须心如止水、不为所动,这也太强人所难了些!
梁万承认自个儿胆子小,他们家的人也都不算胆大,别说南北两地倒腾东西了,就连黑市,除了闹饥荒那两三年,他们家都很少去。
所以,当他在乘务组站稳脚跟后,有人来试探拉拢他的时候,梁万故意装傻充愣,让对方相信他就是个有点运气在身上的“老实人”,这才算是把对方糊弄过去了。
“对对对,大家就是怕不习惯而已!”
梁万能糊弄住不了解他的同事,但却未必能糊弄住李唯。
他了然一笑,连声附和道。
固定路线,意味着之前的人脉关系通通作废,意味着他们拿到手的钱减少,也意味着之后的购买地和出货地都是固定的、被发现举报的风险大大增加。
收益和风险严重不成正比,那些个人能答应才怪呢!
当然,这事儿要看破不说破,他们和领导之间的角力,不管谁胜出,都跟他和梁万这样的局外人没多大关系。
劳动节是全国所有工人的节日,即使梁万到了东北,也没能逃过这种气氛的感染。
他和乘务组的几个同事,还顺便在兄弟单位看了场表演,倒是变相弥补上了没能和家里人一块儿去食品厂看节目的遗憾。
东北素来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谚语流传,“物产资源丰富”的名声甚至已经传到了全国各地。
所以,在下乡知青们看来,最好的去处,除了“家门口”,那就是大东北了。
因着是在外地,又有“单位要固定路线班组”的小道消息,梁万难得大胆了一回,悄悄跟人打听了黑市的消息,跑去买了好多东西。
注意,这里的“好多东西”,还真不是用了夸张手法,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罢了!
两袋蘑菇,一袋干木耳,两袋黄豆,五斤大酱,十斤红肠,五十斤大米,二十斤黄小米。
这么多东西,用“扫货”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了。
幸好梁万每次出差,韩菁都会抱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想法,让他多带些钱。
要不然,纵使梁万想给家里多买些东西,兜里空空如也,那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除了那袋大米,剩下的,梁万从黑市出来,就去邮局寄回家了,邮费不少,但比起在安城买到这么多东西要费的功夫,他觉得,还是很合算的。
见梁万背着袋大米回来,同事们见怪不怪,毕竟,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定量的,到了月末,一家人就更得“斤斤计较”着做饭了。
难得来一回东北,谁舍得“放着宝山分文不取”、空手而归呢?
像梁万这样只买些粮食的,已经算是相当保守了,听说,他们单位还有人胆子忒大,在东北悄悄收人参、鹿茸、貂皮这些贵重玩意儿呢。
也不想想,这么贵重的东西,谁家不是留着压箱底儿、当传家宝啊?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收这些东西,也不怕被人给黑吃黑了!
再说,这些东西贵重,万一被逮到,投机倒把罪可就没有一点儿转圜余地、彻底坐实了,丢工作事小,要是被判去农场劳改两年,这辈子也就完蛋了!
对于旁人大晚上悄悄出去、又偷摸回来的事情,有心人会在心里盘算计较着,但对于梁万来说……
啊?昨晚有人出去吗?不知道啊!反正我早早就睡了!
装傻充愣这一招儿,虽“可耻”但有用!
43☆、
第43章
◎更新◎
安城,蔬菜公司。
尽管只放了半天假,可大家伙儿却觉得精神十足,恨不得在工作岗位上日夜不休、再熬他个三天三夜。
看见常经理来了,韩菁加快速度,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就叫上小徐、去找常经理了。
昨天是小徐放弃了半天的休息时间、陪她一块儿去郊区蔬菜基地的。
虽然韩菁当上领导还没多久,但是,换位思考下,她还没升成副主任的时候、喜欢跟什么样的领导打交道,现在,就成为这样的领导,不就行了吗?
反正,抢功这种事情,韩菁不愿意做,也不屑于去做。
蔬菜公司规模不大,当初成立的时候,市里为了省钱,干脆就把专门给苏联专家建的一栋三层小楼划拨给了他们、用来当工作地点。
办公室在二楼,上楼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会从其他部门办公室的门口路过。
韩菁没觉得她叫上小徐、去给常经理汇报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是,架不住有些人“心脏,看什么都是脏的”啊!
“明华,你把这份资料送到办公室去吧!他们急着要呢!”
正看向窗外的程明华收回视线,笑眯眯地应了一声。
韩菁不是个粗线条的人,可谁让她这阵子实在太忙了呢?
每天在家—单位—食品厂—蔬菜基地之间、四点一线地跑着,回到家,凑活扒拉几口饭,再忙会儿工作,而后倒头就睡。
别说跟同事们聊聊家常,就算是跟家里人、跟梁万,说话的时间都大大减少了。
也正因为这样,当李主任把韩菁叫到办公室、又说清楚了事由后,韩菁的反应才会是——愕然!
“我?跟小徐?不是,我已经结婚了啊!到底是谁在传这种瞎话?主任,你跟我说清楚点儿,我得去找他当面对质!”
韩菁简直要被气笑了,办公室就这么几个人,她不叫上精力充沛、间歇性有点儿上进心的小徐,难不成,要拉着快退休的李主任整天东奔西跑吗?
编出这种瞎话的人,心思未免也太阴暗了点儿,她要是不把这事儿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40-50(第4/14页)
到底,估计过几天,这流言就该换成她“做贼心虚”了吧!
“我也不知道!”李主任的无奈不是装出来的:“实际上,是这封匿名举报信出现在了经理办公室的窗台上,然后,我们去查了下,才注意到这几天单位内部有你和小徐之间的流言。”
不管是一把手常怀远,还是直属领导李主任,都相信韩菁和小徐之间清清白白。
他们的性格、平时的为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韩菁最近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有多大,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在这么忙的前提下,韩菁还有心思想那些个情情爱爱的事,那只能说,她这是肝上长了个人,他们就算看走眼,也认栽了!
“到现在,我们还没发现,有谁相信这流言是真的,所以,常经理觉得,反正也没人相信,这种空穴来风的事情,没有根基支撑,时间一长,也就没人会提了。”
李主任语气平平地陈述了遍常经理的原话,而后道:
“小徐只是个小办事员,依常理推论,有人费这么大功夫来整他,这不太可能,最有可能,这流言还是冲着你来的,作为当事人,我觉得,你有必要知道这件事的始末,以及想清楚,你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临近退休,李主任只想平平静静地在他的岗位上度过这段时间。
所以,他不会因为副手韩菁最近在单位风头正盛而不高兴,相反,他非常希望韩菁能把这件事做好。
这样一来,有这份功劳在,等他退休的时候,韩菁说不定就能接替他的位置,办公室的这几个人,也就不用担心跟新来的主任合不来、自此被晾到一边儿去了。
无论出于哪种考量,试图抹黑韩菁名声的这个人,都让李主任打心眼儿里厌恶。
他当然也是想把这个人揪出来的,就算这年头儿,大家端的是铁饭碗,揪出来以后,也不一定能开除对方,但是,知道这个人是谁、往后多个心眼儿,总比忙着正事儿之余、还得费心思、防备一条毒蛇要强。
“常经理为什么想息事宁人,他的顾虑是什么,你应该知道,那对于这件事,你回去也好好想想吧!今天看着要下雨,没带伞吧?今儿就不去食品厂了,早点儿回家吧!”
韩菁的家庭情况如何,李主任是知道的,副厂长的闺女,还是独生女,想来,从小到大都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偏偏,常经理不想让她要这个公道,李主任觉得,如果让韩菁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工作,也太为难人了,反正,也就是提早两个小时下班,权当是补上劳动节没休息的那半天了!
“嗯!谢谢主任!那我就先走了!”
出来后,韩菁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神色已经恢复如常:
“我去趟食品厂!今天天气不太好,到点儿了的话,你们也赶紧下班回家啊!”
话虽这样说,但韩菁脑海中像是有一团乱麻,密密麻麻地缠绕在一起,她一时间理不清“头”和“尾”分别在哪里,也不想因着提早下班的非正常情况、让家里人跟着担心。
于是,韩菁推着自行车,从蔬菜公司出来后,随便选了个方向,漫无目的地走着。
有自行车却不骑,可真是个怪人!
路人投来诧异的目光,也有修车铺的人觉得是来了生意,冲韩菁喊道:
“同志,自行车没气了是吧?这儿有打气筒,两分钱一次!”
从小到大,韩菁都是个有礼貌、懂事、让父母骄傲的“乖孩子”,可这一刻,她不想当“乖孩子”了!
韩菁神色淡淡,从修车铺门口路过,并没有理会刚才听见的吆喝声。
直到走出两百多米,韩菁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她遇到了两难的抉择,这是她的事情,但那个人并没有做错什么,就像什么都没有做错的她一样!
“我的自行车好着呢,不用打气!抱歉!”
好似耳边,乍然响起了这句话,坐在修车铺门槛上的小伙子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哦,是刚刚那个女同志啊!
“没事没事!”心里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他就说嘛,绝对不可能是他长得太丑、吓到别人了!
在修车铺门口,韩菁想了想,骑上自行车,来到了铁路局。
铁路局和蔬菜公司是两个方向,梁万的上班时间又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