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批发市场还有一段路的时候,三人已经不用再停下来、慢慢辨别方向、以免走错路了。
除了批发市场的招牌亮起、在尚未变亮的天色中分外显眼,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跟他们同一个方向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不管是独行侠,还是三两成群,又或者是一大帮人一起行动,所有人都是脚步匆匆,生怕去晚了、就拿不到他们想要的货了。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原本是抱着先转一转、不一定非得在今天拿货的想法,可是,受到这样的氛围影响,三人的心情不由也变得急切起来,默默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进入批发市场,道路两旁的档口均已开门营业,来进货的人和摊主之间的交流声,无孔不入,钻到了三人的耳朵里:
“这个款式的什么价?我要一手的!”
“不行不行,这个价太低了,总得让我有点赚头吧!”
“哎呀,浩哥,我都在你这儿拿过多少货了?还给我报个这样的价格,你这,不太真诚啊!”
有人速战速决,三言两语,讨价还价,完成交易后,背上货转身就走。
有人为着五毛一块的价格在磨缠着,摊主想挣钱,买家同样想挣钱,别看只是五毛一块,但是,进货量大,一单算下来,可就是上百块的差价了!
什么?你说这里的交易都是几百上千、乃至成千上万的金额,上百块不多?开什么玩笑!离开鹏城,你看看全国各地,现在有多少人是能每个月赚到上百块的?
头一次见世面的三人,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一眼看上去,保准是头一回来鹏城的愣头青。
于是,便有摊主招呼道:
“同志,来这儿看看啊!都是港城新出的款式,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绝对时髦,拿回去肯定好卖!保你们能发大财的啦!”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也就顺势来到了摊位上,看了看摊主口中快要被夸上天的“港城新款”,有两人陷入了沉默。
倒是梁万,不由得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喇叭裤吗?据说,喇叭裤,蝙蝠衫,□□镜,这可是八十年代的时尚标配了!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同样版型的裤子已经不再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有人推陈出新,用“微喇叭裤”的概念,又把喇叭裤这一摊子给盘活了。
由此可见,这喇叭裤,好像确实可以搞一搞啊!
114☆、
第114章
◎更新◎
看到梁万似乎还真的相信了他的话,摊主的良心痛了那么一瞬间,随后就进入到了讨价还价的阶段。
当时进货的时候,他也是因为“港城新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110-120(第5/14页)
这四个字才心动的,又想着,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才把自己手里大半的钱,都用来进了这种喇叭裤。
可谁知道,就是这个决定,一下子把他的档口拖成了半死不活的样子呢?
倒是有人问价,可是,大家伙儿都没见过这种款式的裤子,只能依着自己的喜好来判断,越看越觉得这种裤子“怪”,于是,刚问完价,就放下裤子走了,他拦都拦不住。
这会儿,担心报出个高价、把这三个愣头青吓跑了,秦有民心里权衡了下,道:
“你们也是头一回来鹏城进货吧?第一个来的就是我这儿,也算是相逢有缘了,这样,我说个实在价,十块钱一条!”
“这么时髦的一条裤子,百货大楼都没有的货,还不要票,十块钱一条,你们想想,是不是特别划算?”
刘东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卢海风用胳膊肘捅了下他,他这才回过味儿来,又赶紧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也是,他们俩确实没做过生意,但是,买卖双方,谁先心动、被拿住短处,就会让另一方占据主动权,这个道理,他们俩还是能想明白的。
尽管以他们俩的眼光,并不觉得这所谓的“喇叭裤”能卖得很好,但是,在出发前,他们仨就说好了,进货的时候,以梁万的意见为主。
所以,不理解归不理解,但刘东和卢海风还是默默站在一边儿,看着梁万和摊主讲价。
“不行,五块钱还差不多,我们要的量大,这个价,可不怎么实在啊!”
梁万不知道八十年代初喇叭裤的进货价是多少,甚至在听到“十块钱一条”的价格时,他心里还惊讶了一瞬,觉得不贵。
但是,梁万也知道,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谁都不会做亏本生意的,1980年初就开始在鹏城干起服装批发生意的人,就更是如此。
哪怕是急着清库存的,可是,货放在仓库里,兴许有一天还能“升值”,但要是赔本儿卖了出去,那就是真真切切地赔了,这跟买股票,其实是一个道理。
他张口就砍一半儿,秦有民也不生气,这算什么?兜里揣着一百块钱就敢来逛批发市场的人,他也不是没见过!
“量大?你们能拿多少?”
服装生意挣不挣钱,只有干这行的人才知道,这也正是秦有民急着把这批喇叭裤卖出去、让自己的钱“动起来”的原因所在。
因为这个面积不大、普普通通的档口,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让他足足赚到了五万块钱。
听着不多,但这是1980年的五万块,含金量有多高,自然不必多说。
现在,堆在他这儿的喇叭裤,差不多刚好是三万块钱的货,所以,听到“量大”这个词儿,秦有民当然要追问下去。
即便这三个人是愣头青,可是,谁又能保证,愣头青就不会成为大买主呢?
“五块钱一条,我要这么多的货!”说着,梁万的手在袖子里、比划了个八的手势。
他总共带了5500块,除去预留的500块备用金,剩下的钱,都打算用来进货。
剩下的3000块,则是刘东和卢海风凑的,只是,他们俩的工龄都不算长,虽然是双职工家庭,但是,抛开每个月的日常开销,能攒的钱,也就没剩多少了。
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家里给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俩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是背负了很大压力的。
敢对半儿砍价,秦有民当然不会觉得,梁万能拿出来的钱,只有八十或者八百块。
肉眼可见的,他变得热情了起来:
“你摸摸这喇叭裤的材质,这可不是什么瑕疵布,都是正儿八经的好料子,再说,我也不是直接从厂子里拿的货,进货价在那儿摆着呢,五块钱一条,我是真的做不到!”
“这样,交个朋友,七块钱一条,怎么样?多多少少,也要让我有点赚头嘛!”
秦有民并没有说假话,他进货的价格是五块五一条,五块钱,确实是做不到的。
至于说七块钱一条,这原本是给拿货上万块的大买主才有的实诚价,可是,谁让他现在急着清库存呢?
况且,八千和一万,也没差多少了,做生意嘛,就是得灵活一些!
“可以!”梁万没再犹豫,一口应下。
五块钱,他在说的时候,就没指望真的能用这个价格拿到货,现在,老板重新报价,已然是比一开始的十块钱一条要实在多了。
梁万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八千块,能拿一千一百多条裤子,每条裤子的成本省了三块钱,这三块钱的利润空间,最后不就是他们的了嘛?
见梁万没几句话就做了决定、要用所有的本钱来进喇叭裤,卢海风和刘东面面相觑。
只是,他们俩刚才也上手摸了,这喇叭裤用的料子确实不差,按照七块钱一条的成本来算,不要票,如果卖十块钱一条,问题应该不大,哪怕出货的速度慢了点儿,但最后,应该不会赔本的。
俩人心里有了底儿,在梁万问他们的时候,便一致地摇摇头,示意自己并没有意见,随后,就开始点数了。
一条裤子七块钱呢,可不能数错了!
秦有民不是个小气的人,又为了方便对账,干脆,点了个整数,收了八千块,给了1150条裤子。
见梁万他们带的麻袋不够用,秦有民又热心地送了他们几个,1150条裤子,刚好装了10个麻袋。
“对了,我叫秦有民,这是我的名片,你们回去以后,要是喇叭裤快卖光了,可以打这个电话,就不用特意再跑来鹏城了,我直接找车给你们发货。”
虽然对这三个人短时间里把一千条裤子全卖出去,并不抱什么希望,但秦有民想着,万一呢?
反正,一张名片也不值什么钱,但要是被这三个人找到了喇叭裤的正确卖法,他这批货,不就有可能全部清出去了吗?
梁万接过名片,上面是秦有民的名字、档口地址以及一串儿数字。
他并不打算留老丈人办公室的电话,也就只报上了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又想到什么,给秦有民递了根烟,顺着杆儿就往上爬道:
“秦哥,你刚刚说,这喇叭裤是港城新款,也就是说,你有港城的路子咯?那你能不能帮我问问,有没有牛仔裤?要是有的话,我就从秦哥你这儿拿货了!”
“牛仔裤?行,我问问吧!回头电话联系!”
刚刚刘东和卢海风点货的功夫,梁万也在批发市场里大概转了一圈儿,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衣服,看得人眼花缭乱的,但是,他并没有找到牛仔裤。
如果说喇叭裤是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时尚穿搭,那么,牛仔裤无疑就是近现代以来时尚界百穿不厌的经典单品了。
明知道有钱赚、还要对机会视而不见,这可不是梁万的风格。
于是,他才特意问了下秦有民,至于最后添上的那一句,自然是默认秦有民可以在进货底价的基础上再加点儿了。
要不然,无亲无故的,凭着一句“秦哥”,就想让人家替你白干活儿?想得倒挺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110-120(第6/14页)
这么多货,靠他们仨的人力,显然是很难搬回招待所的,于是,按照秦有民的指点,卢海风跑去叫了两个三轮车师傅过来。
搬货和载人,这可不是一个价格,加上他们仨,又掏了二十块钱出去。
回到国营招待所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了,所幸,在一楼守着的,就是昨天告诉他们批发市场大概情况的齐莹同志。
看到他们仨跑了三趟,才把那些个麻袋背到楼上去,齐莹眼神闪了闪,并不觉得意外。
她是看在昨天那十块钱的份儿上,特意跟同事换了班,想着万一遇到多事的人、说不定还能替他们打打掩护,但是,主动去人家面前说出自个儿的“付出”,这就大可不必了!
屋子里放着八千块钱的货呢,梁万他们仨自然是放心不下、跑出去吃饭的。
还是昨天的那家饭馆儿,三人轮流着去吃了饭,随后,刘东就出门了。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臭皮匠,更是能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呢!
梁万觉得可以在招待所歇一晚上,明天再出发,毕竟,不管是赶火车还是摆地摊,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对他们仨的体力都会有很高的要求。
但,或许是由于昨晚没睡好,卢海风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说他谨慎也好,说他胆小也罢,总之,八千块钱、投入了他们全部家底儿的货,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所以,他是想着,只要能买到票,今天就赶紧离开鹏城的,至于车票,最好也得买晚上的。
一比一平,刘东犹豫了下,投了卢海风一票,他这会儿出门,就是去火车站买票、并抄下今日列车时刻表的!
趁着他出门的功夫,梁万和卢海风抓紧一切时间、养精蓄锐,刘东跑了这一趟,等上了火车,守夜的主力就得是他们俩了!
当然,生怕睡得太熟、以至于有人撬门都没听见,梁万又在门背后顶了把椅子。
以屋内水泥地面的粗糙程度,如果有人想闯进来,椅子腿跟地面摩擦的声音,绝对会让他们俩在第一时间惊醒的!
115☆、
第115章
◎更新◎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并不打算在安城卖掉这批喇叭裤,倒不是怀疑安城的整体消费能力,而是因为距离。
时间就是成本,如果这批喇叭裤卖得很好、他们急需补货,那么,不管是再来鹏城一趟,还是给秦有民打电话、由他发货,来来回回,都至少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
所以,考虑到这一点,梁万想到了一个地方——贵市!
原因很简单,和广东省紧邻的省份当中,并没有贵州省的出现,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的这阵风即使已经开始向周围省份吹,但一时半会儿的,对贵州省的影响有限。
来自鹏城,准确来说,是来自港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