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陆润之点点头:“带我去账房吧。”
孙琴犹豫了一刻,又想起宋瑶交代的,便应了,心道少家主可真宠少主君。
账房内,书桌上还摊着宋瑶未看完的账本,算盘也仍在一边。
陆润之走过去,随意翻了两页。
孙琴悲观地叹道:“少家主自从来了扬州,除了第一日,便没有好好休息过,不是在为了税务司的事情奔波,就是在核对账本,眼下税务司已经下了死令,怕是无力回天。”
陆润之坐下,接着宋瑶的账本看了起来,对孙琴道:“你有事的话,且去忙吧,不用留在这里。”
孙琴:“欸。”
她退出了账房,泡了壶茶端了进来,一眨眼的功夫,陆润之手边的账本已经少了两本。
孙琴奉茶过去,暗暗惊讶。
陆润之放下账本,接过茶,“有劳孙姨。”
“少主君客气了。”孙琴夸赞道:“您可真是少家主的贤内助。”
陆润之笑了笑。
过了会儿,孙琴被一位纺织工叫了去,账房内只剩下陆润之,他看了几本账本后,大致理解了纺织厂的运作模式以及营收构成,的确如孙琴所说,布行几乎是入不敷出,现在只是在强撑着,等待转机。
这样看下来,布行并不是暴利行业,按照常规思维,若真是为了充盈国库,拿布行开刀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其它烟、酒、茶、盐呢?
原因只可能有一个,做布匹生意的,上层关系不够过关。
官商勾结,多半发生在暴利行业。
知道自己想了解后,陆润之离开了账房,比起看账本,他最重要的事去帮宋瑶解决税务司的事情。
宋瑶还在与人商谈事情,陆润之去看了一眼,不便打扰,于是交代了孙琴,先行离去,刚出门就收到暗卫送来的书信。
信中说明,七皇女在扬州城果然有人,只是为何还迟迟没有动静,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陆润之戴了帷帽,吩咐:“去税务司。”
他需得见一见司马怀瑾,查探一番情况。
等一切尘埃落定,他再与宋瑶坦白一切。
她应该会支持他的吧?
毕竟她今日说过了,只要他撒撒娇,无论她多么难过生气,都会原谅他的。
第56章
陆润之来到税务司,向管事的
人出示了太女信物,立刻被毕恭毕敬地请了进去,他果然没有猜错,司马怀瑾就在此处。
接到下人通传,司马怀瑾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自信地哈哈大笑,男人,嘴上说不来,这不还是巴巴地跟来了,还不是担心她。
“将人带到书房,我稍后便来。”司马怀瑾道,她不认为陆润之是为了宋瑶来的,宋瑶一个商户,对于喜爱权势的陆润之毫无用处。
陆润之在书房等了一会儿,司马怀瑾才姗姗来迟。
司马怀瑾笑道:“润之何时来的扬州,怎么不差人与我说一声?”
陆润之淡淡道:“刚到,不劳殿下挂心。”
司马怀瑾慢悠悠地喝了口茶,“不知润之来扬州所为何事?”
她这是头一次在他面前露出这般倨傲的模样,想来是最近受到皇帝颇多夸赞,叫她失了本心,如此怎能担当大任。
陆润之不慎在意,与她周旋道:“自然是来看看殿下的事情解决没有?”
司马怀瑾挑眉,果然还是关心她啊,她放下茶杯,笑道:“一点小事而已,无足挂齿。”
陆润之将话题引到司马怀柔身上,“我只担心司马怀柔虎视眈眈,从中作梗,夜长梦多。”
“润之多心了。”司马怀瑾嗤笑一声,轻蔑道:“怀柔妇人之仁,现在正在母皇床前侍疾呢,分不清孰轻孰重,母皇现在想要的分明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是我以前看岔她了,才将她当作竞争对手。”
陆润之敛眸,看来她没有发现司马怀柔的人,也是以她蠢笨自大的脑子,不会想到这茬。那么司马怀柔定是知道扬州发生的事情,只是没有张扬,为什么呢?
“母皇与我说了,若我能将此事办妥,便让我正式涉足朝政。”司马怀瑾兴冲冲道,皇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拯救那个反派(女尊)》 50-60(第7/15页)
说这话的意思便是正式宣布她继承人的身份了。
听她如是说,陆润之眸光一动。
原来如此。
皇帝生性多疑,如今重病缠身,卧榻不起,却已经把持着重要朝政,可见是不想放权,对于皇位候选人依旧还在斟酌。而皇帝对司马怀瑾说的话,并不是真的想让她填补国库,而是在试探司马怀瑾的态度。
司马怀瑾如今在朝中高调张扬,光明正大拉帮结派,结私党羽,怕是早已引起皇帝不满。
如今扬州之事对于司马怀瑾来说,成,便坐实了她觊觎皇位之心,不成,便是她能力不足,显然前者更加令皇帝忌讳。
司马怀柔是个聪明人,不参与此事,而是敛其锋芒,侍奉在皇帝床前,以表孝心,单就心机这一点,已经远远赢了司马怀瑾。
短短一瞬,陆润之脑海中已经千回百转,理清其中利害,面上却不显,眼中滑过一丝极浅的笑意,“那就提前恭喜殿下了。”
既如此,成败与否对司马怀瑾来说结局都是一样,他倒是可以“助”她一臂之力。
陆润之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对了。”司马怀瑾道:“我已向宋氏布行和永昌布行下了死令,命令她们立刻将辞掉的工人招回,你既已嫁给宋、宋什么来着,她那边配合吗?”
陆润之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徐徐道:“殿下,即使宋氏布行和永昌布行眼下听从了命令,将辞退的工人招回,但是这并不是长远之计,我已查探过宋氏布行的情况,如果如以往一样给工人发放薪水,依制缴纳赋税,恐怕撑不了多久,我相信,永昌布行也是如此。”
司马怀瑾皱眉,“这种商人腰缠万贯,区区小钱而已,倒不至于。”
陆润之:“若殿下不信,可召集户部亲自核验。宋氏和永昌布行是扬州两大经济命脉,若日后这两家布行倒闭,后果不堪设想,由小见大,推及天下也是如此,此计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是长远发展之计,恐怕也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司马怀瑾沉默了几息,似乎有所动摇。
她本身就是耳根子软的人,没什么主见。
陆润之继续道:“若从治理天下的角度来看,陛下肯定也希望看到殿下能够拿出思虑周全的法子。”
虽不排除他在帮宋瑶的嫌疑,但是他说的很有道理,而且既然他这么说,一定是有办法。司马怀瑾的态度再次恭敬了起来,“润之可有什么好办法?”
陆润之便道:“其一,上书直谏,请求由皇宫开始,减少开支;其二,自请缩减俸禄,以示表率;其三,对商户加收赋税不能只针对布行,依照各行各业的利润,在合理范围内分层收缴税额,诸如盐商利润大,可多征收一些,布商利润少,可少征收一些,具体之策,可与户部共同商议制定。如此三计,一来以身作则,堵住悠悠众口,二来让陛下看到你的决心,同时能够循序渐进,填充国库。”
“好好好,妙极妙极!”司马怀瑾拍掌称赞,“既然润之已有完全之策,不如现在就把折子写出来,不日我便呈递上去。”
“帮”人“帮”到底,陆润之自然乐意,于是来起身,来到桌案前,不多时,便仿着司马怀瑾的字迹,将折子写好了。
陆润之道:“殿下,还有一事。”
司马怀瑾:“润之不妨直说。”
陆润之:“既已敲定主意,不如率先取消扬州布行的附加税收,尽快恢复扬州秩序,否则传到陛下耳中,恐对殿下不利。若宋氏和永昌两家布行不配合,届时也会难以收场。”
司马怀瑾:“言之有理,我即可快马加鞭,差人递折子,向母皇说明情况。”
司马怀瑾虽然嘴上信誓旦旦,十分信服陆润之的话,但是在陆润之走后,她又与云青细细看了陆润之写的折子,琢磨了一番。
司马怀瑾问云青:“你觉得如何?”
云青道:“臣以为妙计,我朝从未有过分层收缴赋税的先例,只是诸如茶业、盐业可不如布行那么轻易顺从。”
“既是难事,方能向母皇表明我的决心。”司马怀瑾道,“真是难为陆润之为了保全他那个废物妻主,想到了如此周全之策。”
云青拍马屁附和道:“殿下慧眼。”
司马怀瑾将折子递给她,“即刻将这折子递上去,加急。”
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快马加鞭,不出四日,就送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的病情在司马怀柔的侍奉下,竟好转了起来,可以坐着看折子了,钦天监说七皇女乃是陛下的福星,定能助陛下安然度过难关,是以龙颜大悦,皇帝便将七皇女日日带在身边。
司马怀柔便侍奉在皇帝左右。
皇帝看完司马怀瑾的折子,神色晦暗不明,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好!”
司马怀柔将皇帝的神色尽收眼底,她时常伴皇帝左右,十分清楚皇帝此刻是假笑,但只是佯装不知,保持老实人人设,“母皇何时如此开怀大笑?”
皇帝将折子递给司马怀柔,“你自己看看,你皇姐这折子写得当真妙计。”
她眼中的神色不似作假。
司马怀柔却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将折子仍在她面前,“怀柔,叫你看你就看,顾虑什么。”
司马怀柔拿起折子,“是,母皇。”
当皇帝的,试探几乎成了本能,如今皇帝愈发的多疑,她得更加小心。
司马怀柔翻开折子,一目十行地读完,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皇帝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等司马怀柔合上折子,问道:“你以为如何?”
司马怀柔赞道:“果真如母皇所说妙极,皇姐思虑周全,儿臣远不如皇姐。”
她面上诚挚的称赞,心里却十分清楚,以司马怀瑾的脑子,肯定是想不出这样的策略,司马怀瑾的脑子时好时坏,取决于有没有人帮她出谋划策,以前她的好未婚夫陆润之,现在是她的幕僚润玉,这解决问题的思路倒是如出一辙。
皇帝对她的话未做评价,“你自有你的好处,不用与太女相比。”
“是。”司马怀柔眼中闪过迟疑,有话要说,似乎是顾忌着什么,“母皇……”
皇帝:“怀柔有话直说。”
司马怀柔跪地一拜,“皇姐所献之策自是万全,只是有一点,若母皇打算以身作则,还望母皇顾及龙体,母皇身体尚未痊愈,万不可在食药方面短缺了自己。”
皇帝眼中闪过笑意,“你倒是孝心,快起来吧,朕心中有数。”
说罢,她便在司马怀瑾
的折子上,用朱砂批了准字。
司马怀柔恭恭敬敬地在一旁研磨。
皇帝一抬头就看到司马怀柔低眉顺眼的模样,心中滑过一抹暖流,“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司马怀柔:“母皇哪里的话,能让儿臣尽孝心也是儿臣的福分,儿臣只盼着母皇的身体早日康复。”
皇帝叹息一声,她这幅身体就跟太女的脑袋一样,时好时坏,也不知道能撑多久,如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拯救那个反派(女尊)》 50-60(第8/15页)
太女早已对她的位置虎视眈眈,迫不及待,她倒是也想将皇位传与太女,可总是不放心将这天下交给她。
七皇女深得她心,只是性格过于温和,缺乏帝王的狠厉。
皇帝看了一眼司马怀柔,忽然道:“你来批折子。”
司马怀柔猛地抬头,诚惶诚恐,跪地道:“母皇,儿臣万万不敢。”
皇帝:“有什么不敢的,你本就是皇女,理应为母皇分忧。”
司马怀柔仍是拒绝,“这礼不合,还有皇姐。”
提到司马怀瑾,皇帝的声音冷了几分,“她远在扬州,朕叫你批你就批,朕在旁边看着,你怕什么?”
司马怀柔这才犹豫着起身,“是,母皇。”
于是她便搬来了椅子,坐在皇帝身边,起先是皇帝指导,她批着,后来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皇帝便让她自己拿主意。
渐渐的,皇帝发现,她这位七皇女一点既透,举一反三,十分聪慧,很有天赋,只是疏于教导,上手有些慢。
皇帝看着司马怀柔陷入沉思。
直到司马怀柔批得手腕酸痛,才将堆积了许多时日的折子批完,皇帝也累极,喝完药就睡下了,司马怀柔便退下了。
出了宫门,便有下属来报,“太女那边不曾有所动静,扬州已无事。”
司马怀柔淡淡道:“继续盯着。”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