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他带的两名幕僚,其中施存年纪大腿脚不便受伤严重,此刻便包扎停当在床上躺着,其余人便坐着,欲商议此行之事。

    另外一名幕僚邵云树只受了轻伤,眼神扫了好几眼陆谦,发现他毫无眼色,坐立难安,时不时便向着门外张望,便想遣他出去:“陆探花既然担心,不如去山门口守着。”

    陆谦一瘸一拐要走,被徐佶拦了下来:“陆探花且留步。”他环顾堂内众人道:“来之前钱大人与我提过,若有需要陆探花之处,尽可派人寻他。原本还想着中秋之后再派人递消息。”

    众人没想到竟还有此渊源,皆松了一口气。

    施存先道:“方才这帮人来袭之时,虽有一人怪声怪调似倭人口音,但我仔细回想倭人身高,总觉得差异太大。”

    邵云树道:“早先东南水军营有军报,近海倭寇一部分乃是当地倭人为匪,但有一部分却是本朝匪徒与倭寇勾结入伙,从身高断定不太合理。”

    施存道:“大人已经派人报官,并向附近卫所求救,说是被倭寇袭击。可是有心验证?”

    “不错。”徐佶心中已有猜测,却苦无证据:“老夫大张旗鼓报官,就是想验证此事。若非流窜的倭寇作乱,便是有人假借倭寇之手,想要本官性命。”

    此时查探黑衣人尸首的护卫来报:“大人,这帮人身上并无特殊标记或者证据,单看面目五官,却非倭寇。”

    此时陆谦总算是回过神来,将他们三人拼凑的消息以及两家仇怨、因岑善之死而引发的严家为水匪提供粮食等事尽数告之徐佶一行人:“……据我们揣测,江淮之地最大的水匪头子邓威,很可能是孙震豢养的一条狗,暗中替他做事。如果按照当年孙震治理运河,河工被私盐贩子所杀推算,邓威在江淮之地已经经营二十多年之久,受水匪所害的商人百姓更是不可计数。除了劫掠过往商船,这帮水匪平日以贩私盐为生。水道密布,河上舟楫来往,给了他们最大的方便。”

    凡此种种,林陆两家只是其中极为不起眼的受害者。

    “孙震真是胆大包天!”徐佶拍案震怒:“圣上对他寄于重望,数次启用他治河,谁想他竟为利益丧尽天良,残害人命!”

    离京之时,钱学礼曾经向徐佶提起:“新科探花乃是罗俨之的弟子,与我也有几分交情。你们俩在朝为官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但他这弟子胆色不错,或可帮你一二。”

    当时徐佶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结果来苏州数日,于督查一事毫无进展,还险遭不测,却在陆谦这里寻到了蛛丝马迹。

    虎丘后山一处偏僻的民居之内,林白棠在木板床上幽幽醒转,手脚的麻绳勒得她血脉不畅,扭头看时,发现窗前有一人背身而立,背影很是熟悉。

    窗前之人听得动静,扭头看时,发现她已经醒来,几步便到了床前,关切道:“白棠,你醒了?”果真是邓英。

    林白棠嘴里还塞着帕子,双手被绑缚在背后,她用眼神示意对方。

    邓英道:“我取了帕子,你别喊?”

    林白棠审时度势,在枕上点头,算是答应了他的条件,下一刻他便取了帕子,还殷勤问道:“你渴不渴?”

    不等她回答,他便倒了盏温水,还贴心的扶她起来,将人揽在怀中,细心喂她喝水。

    林白棠与他自来保持着距离,还从未曾靠得这般近,当即汗毛直竖,硬着头皮缓慢喝了几口水,才恳切的望着他,浑似对眼前危险境况未曾察觉,开口道:“邓大哥,我手疼,帮我解下绳子。”

    邓英放下杯盏,静静注视着她

    ,忽得一笑:“白棠,你这么聪明,我不相信你不懂眼前局势。”

    林白棠还想装傻:“邓大哥,你救了我?”

    邓英露出个危险的笑容,终于扯下了伪装多时的面具,轻抚着她如玉般白皙的面庞,柔声说:“白棠,别装了,你知道的。”

    林白棠:“……”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眼底隐隐藏着疯狂之色……

    “我知道什么呀?邓大哥,你向来有情有义,不但帮虎子,还帮过我好几回。”林白棠还想戴一顶高帽子给邓英,寻机逃跑:“你这是做什么呀?”

    邓英早已看穿了她的目的:“白棠,你也不必拿甜话儿糊弄我,咱们都不必遮遮掩掩。我心慕你已久,可你推四阻四,总不能给我个准话儿,一颗心落在姓陆的身上,迟迟寻不回来,竟还跟他相约来虎丘游玩,真是欺人太甚!”

    林白棠:“……”

    她做梦都没想到,邓英胆大包天,竟敢寻机将她掳了来,可见平日他伪装的也极为辛苦。

    邓英道:“我思来想去,不如先将你绑了回来,咱们回头先入了洞房,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再向你家补足六礼,你意下如何?”

    “我要是不同意,你会放我回家吗?”

    “当然不会!”

    “既然不会,你询问我的意见有何意义?”林白棠震惊于对方的坦白:“这么说山道上截杀徐大人的,都是你的人?”

    邓英不必回答,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姓徐的惹了不该惹的人,他就该知道自己的结果。”

    他不耐烦道:“白棠,姓徐的死活跟咱俩不相干!你再好好想想,姓陆的有什么好的?空有探花之名,等他守孝期满回京得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落在穷乡僻壤之地,他家也没得银钱打点,将来熬白了头都未必能让你过上好日子。”

    许是自相识之初便追在她身后,耗完了他的耐心,让他露出急迫之意,将人一把扯进自己怀中,粗砺的带着茧子的手轻抚过她的脸颊,眼底隐隐藏着疯狂之色。

    他柔声诱哄:“白棠,你不如乖乖跟了我,往后穿金戴银,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漕河养家日常》 130-140(第9/13页)

    奴唤婢,再不必辛苦奔波,有着享不完的福!”

    “邓大哥,婚姻之事,怎可如此草率!”

    林白棠不会幼稚的以为,仅凭自己的劝说便能令邓英回头是岸,但为着自己的安危总要想尽了办法拖延时间。

    紧扣着腰间的大手牢牢禁锢着她,男人眉眼越靠越近,近到能数得清他的根根睫毛。

    危险迫近,林白棠心脏狂跳,耳边听得他低声呢喃:“怎么算草率呢?”

    两人呼吸相近,他的鼻子几乎要触及她的面颊,循着她的朱唇便要亲下来,隔着两指宽的距离,林白棠干脆偏头躲过,用行动表达了自己拒绝的意愿。

    邓英:“……”

    他松开手,将人推倒在床上,起身整理黑衣,再将帕子连折几下,捏着她的下巴将帕子毫不犹豫塞回她口中,语声却格外温柔:“白棠,你乖乖等着,事成之后我便带你回家,正式拜见我父亲。等咱们拜过堂入了洞房,我回头再向岳父赔罪。想来岳父念在我一片痴心,必会原谅我的鲁莽!”

    林白棠:“……”

    她想要破口大骂,但发出的声音含混不清,于是用愤愤的眼神瞪着他。

    谁知邓英却嚣张一笑:“白棠,你这又是何必呢?你就老实等着拜堂成亲吧。”整理衣裳,蒙好黑巾推门出去了。

    林白棠竖起耳朵听,脚步声渐渐远去,似乎走得远了。

    她不死心,默默计算着时间,约莫过去了一盏茶功夫,便从床上跳了下来。

    邓英一伙想来惯熟绑人,双手绑在背后,连同双脚也牢牢绑在一起。她只能双脚一起蹦着艰难到达门口,背过身去艰难的用手将房门拉开一条小缝,再转身欲往外窥探,却对上一双凶煞气十足的眼睛。

    房门被人打开,门口跟桩子似的立着两名黑衣人,皆用黑巾覆面,漠然注视着她,一言不发。

    林白棠:“……”

    时间紧迫,当眼前的房门缓缓关上之前,林白棠迅速打量周围风景,发现自己好像身处一家偏僻的农户家中,也不知是盐帮的落脚点之一,还是他们随便寻的人家,不见主人见露面。

    她不知道自己昏过去多久,结合外面的光照猜测时间也许并不久。

    如果这帮人并没带她走出很远,很大的可能便是她如今依旧在虎丘山附近,也不知该如何向陆谦方虎传递消息。

    林白棠再次跳回床边,躺倒在床上保存体力,思考对策。

    林家院子里,鲜肉月饼的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桂花糯米藕也刚刚出锅,甜香浓郁扑鼻而来。

    毛婆子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觉得小孙女运气不错,嫁进林家衣食不愁,每天都是好日子,面上笑意渐浓,不住口的夸赞:“你们婆媳俩手艺可真好。”将来她家小孙女定然也能学得一手好厨艺。

    林青山张罗着拜月的东西,身边跟着小儿子林幼棠,跟尾巴似的跑来跑去。他扬声问媳妇:“巧娘,宝棠跟白棠几时回来?这俩孩子,中秋节也不见消停。”

    金巧娘探头看看天色:“白棠估摸着天黑之前应该就回来了。宝棠可不一定,衙门里的事情也不是他说了算,大节下的事儿也多,说是晚上还得在街面上巡逻。”

    每到过节,衙门里便要出动所有衙役巡街,震慑一批宵小毛贼跟拐子。

    正在林家人议论之时,城内钟声跟鼓声相继大作,示警声传出老远。

    林家人虽不知缘由,却齐齐紧张起来:“怎么回事?起乱子了?怎么听着要关城门?”

    金巧娘先自着急起来:“宝棠还有同僚,白棠呢?”她心中害怕起来,催促丈夫:“你赶紧去城门口去瞧瞧怎么回事。”

    林青山也顾不是拜月之事,连忙起身匆匆往外面跑去,一气儿跑去阊门,喘得腔子里着了火,却发现城门已关,还有官兵在城楼之上巡防。

    城门内有许多百姓在伸长脖子等候,有家在城外的,原本进城备办过节之物,或者探亲访友送节礼,谁知城门早早关闭便被耽搁在了城内。

    也有家人出城去虎丘山上游玩的,听到示警声便赶了过来瞧个究竟。

    林青山也顾不得旁的,忙问城门守卒:“官爷,城门怎么关了?我家女儿出城去玩,还没回来呢。”

    城门守卒面对满面焦色的百姓,便解释一二:“知府大人接到消息,倭寇来犯,暂闭城门,等待援军。”

    徐佶遇袭之后,便派人回城报官。

    韩永寿听得虎丘山出现了倭寇,联想到近来朝廷邸报,近来在江阴地区流窜的数百倭寇凶残暴虐,先后围困嘉定、松江两地,妄图攻下城池未果,还在四处流窜,暗道坏了。

    他既没胆气带人迎敌斩杀倭寇,也不想丢了头顶乌纱,更不会为徐佶而赴死,竟不肯派兵去助,以城中守军不足,要保护城中百姓平安为由,反而下令关闭城门。

    林青山听说倭寇来犯,

    只觉得天都塌了:“我女儿还在城外……”

    此举无异于在焦急的人群之中点火,也有亲人在城外未归的率先嚷嚷起来:“我家儿子出城游玩也还未归,还请官爷通融一二。倭寇不是还没来嘛,放我们出去寻一寻家里人?”

    家在城外的也忍不住念叨:“我家老人孩儿都在家里等着我买月饼回去呢,官爷放我们回家吧?”

    一时之间,城门口闹了起来,便有官兵执刀而来,呵斥百姓:“都想找死啊?倭寇要是杀进来,谁也活不了!再闹便抓起来投进牢里,等大人有空再审!”

    闹腾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却也不愿意离开,只想守在城门口,也好早点得到家人的消息。

    林青山不敢离开,也不知林白棠此时逛到了哪儿,心里一遍遍的祈祷老天开眼,千万别让自家闺女遇上倭寇。

    他虽不曾亲见倭寇的残暴,但也没少听过关于倭寇袭击之事,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夜色降临,城门燃起巨大的火把。

    守城的官兵不敢放松警惕,也不知是心有所感,还是风里传来的声音,总觉得空气里渐渐有股血腥味传了来。

    鼻子素来最灵的丁俊使劲抽动鼻子,紧皱着眉头:“头儿,不对劲啊,好像真的有事发生。”

    领头的吴大勇踹了他一脚,骂道:“知府大人接到消息,有倭寇来袭,怎么可能无事发生?”

    话音才落,城楼之上的官兵便发现远处竟然真有一团影子快速的移动,渐渐近了,借着城楼之上的火光才瞧得清楚,果然是倭寇。

    那股流窜的倭寇,终于还是来到了苏州城。

    长途流窜,这帮人瞧来颇为疲惫,拖着长刀仰头来瞧,发现城头戒备森严,发现官兵张弓搭箭,便迅速后撤,互相搀扶着往远处逃逸。

    虎丘山上,寻找林白棠的武僧跟徐佶的护卫都垂头朝气回到了寺中。

    陆谦等了半日,不但不见林白棠的身影,连方虎都不见了。

    他揪着徐佶的护卫问:“虎子呢?白棠呢?一点线索都没有吗?”

    徐佶的护卫解释道:“我们起初跟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