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常真看不出陈柏是这么会照顾人,还是这就是威斯新郎的素质?
随着降落时间接近,机舱内渐渐热闹起来,在同学的笑闹聊天中,飞机平稳落地。
————
高卢的气候还算舒适,气温也似乎比大西更凉快一些。
比起大西那种大都市特有的的紧张感,眼前这座有浪漫与时尚之都美誉的光明城,明显要更加自由、散漫一些。
在去邦索的路上,苏安看到的每一位路人衣着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状态也很自信,用色和图案张扬而大胆,仿佛丝毫不受身份束缚。
比如短裤,在大西,默认短裤是小男孩儿才穿,成年之后的boy,就需要换上更正式的长裤。
但在高卢的光明城,这些“默认”似乎都不存在,头发花白的老年boy,也会穿小男孩儿样式的花色短裤,搀着身旁的女伴,笑容幸福。
苏安还看见好几个年轻boy,穿着英格兰风格的格子裙,可能是今年的流行。
大概真的是在新世界待久了,苏安现在也觉得boy们又细又直的腿,搭配过膝袜,在裙下的确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连齐亚女这种留着胡子、在大西总会招来独特眼光的年轻boy,在这里也一点不觉得突兀了,反而像是什么独特的风格,一路上遇到了两位女士的关心和安慰——
她们认为这个可怜的boy一定遭遇了什么不幸的事,实在是很可怜。
长相更加出挑的陈柏就更不用说。
虽然他一路上都是低垂着眼,一副丧丧的微死感,但浪漫的本地女人,似乎就是很喜欢这种带一点忧郁气质的典雅boy。
陈柏一直跟在她的身后,苏安就也看到了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和他搭讪,在邦索附近等待修整时,甚至有一位五十多岁,打扮考究的女性,不知道从哪儿拿了一支玫瑰想要送他。
陈柏摇头,说NO,对方还不肯离开,又夸张的把自己的丝巾系在了玫瑰枝上。
陈柏听她说完,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话,这位女性才有些失望似的耸肩,转身离开。
苏安有些意外:“你会说高语?”
新世界里有十分成熟的翻译眼镜,戴上之后,不熟悉的语言就可以像字幕一样浮现在眼镜下方,即时翻译,反应和准确度都十分不错。
只是翻译眼镜到底和装饰性的平光镜不一样,笨重、也不太美观,加上路上的声音嘈杂,大家都没有佩戴。
苏安刚才就完全没有听懂那位女士的话,陈柏却似乎很熟练。
陈柏开口:“在学校时学过一点,只是最基础的社交用语。”
事实上,不止高语,世界使用率排名前几的语言,他都会一些,但也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并不精通,学校只教普通的社交辞令,除了夸赞、问好,就只够谈一谈天气和孩子爱人。
再深入、更专业一点就不会了,因为不需要——
这种程度的交流,已经足够他们站在配偶身边,当一个漂亮且贴心的高级花瓶,不丢威斯新郎的脸面。
像是看出了苏安的好奇,陈柏垂着眼,帮她翻译:“她叫我枯萎的垂头小玫瑰,想要请我喝一杯咖啡。”
他显然不太想细说这个,虽然还是对她解释了,但声音干巴巴的,满脸都写着生无可恋。
苏安莫名的有点想笑,又问:“那你刚才又说了什么,这么有用?”
她听到了陈柏说的“no”,很坚决,但当时那位阿姨并没有放弃,还想把玫瑰往他手里塞,之后陈柏又说了一句什么,对方才失望离开。
陈柏顿了顿,飞快的抬眼又垂下,面色稍微有了一点变化:“我说我有女朋友。”
唔,所以新世界boy拒绝女人的最好方式,也是搬出另一个女人。
苏安短暂的停顿后,跟着意识到了这个“女朋友”说明的是自己——
难怪阿姨临走时,还有点怒其不争似的看了她一眼,好像她做错了什么。
在苏安的沉思中,陈柏低头:“抱歉。”
苏安:“没关系,应该……不,我是说,这个无所谓啦,你方便就可以。”
“谢谢,我确实需要这个身份。”
陈柏声音低低的,抬头看了一眼周围热闹的同学:“能少很多麻烦。”
苏安愣了愣,顺着他的目光扫过斯鲁的同学,好像这才发现,十几人的交流团,除了一位男性教授外,其实就只有陈柏和齐亚女两个boy——
陈柏还是外来的。
她一来到这儿就是“姜议员”的女儿,没过多久又有罗兰投怀送抱,导致苏安没有意识到对于很多家庭普通的女生来说,像陈柏这种适龄的、漂亮的boy,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
意识到这一点的苏安有点复杂,沉默一阵之后,想到两个人的渊源,又忽然开口:“那你之前没有喜欢的女朋友吗?”
陈柏的丹凤眼露出一点意外:“妈妈没有给我安排过别的婚姻对象。”
婚约的事虽然更多是诺拉陈的想法,但身为当事人的陈柏,态度也很难言。
他就像是一个不怎么积极的社畜,上级安排了任务,就默默收到,时不时跟进一下,表现自己在干。
对苏安的拒绝,他表现的很平静,但苏安感觉,她就算接受了,陈柏大概也不是很抗拒——
大概就是社畜总要当牛马,陈家boy总要找女人,听天由命,槽里先待着的意思?
这在苏安看来多少有点神奇,毕竟她从前,对于家里的催婚安排可是要痛苦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苏安的新世界》 40-50(第9/17页)
拒的多。
唔,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她是女人,需要生孩子?
的确,陈柏再怎么样,也是一个男人,没长子宫。
苏安仔细想了想,如果从前世界的她,也和陈柏一样,又不用考虑生孩子的问题,结婚也只是单纯的从苏家生活,换到了差不多陈家生活,还能让爸妈开心。
都是寄人篱下,只要陈家柏,和他的父母不是那种难缠的人……只要不比她旧世界的爸妈更难缠,要能像诺拉陈一样智慧就更好了,那似乎……嗯,也还可……
不,不对!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的苏安,忽然清醒。
都是新世界里了,她这是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还差点把自己说服了?
明明和罗兰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这样,哪怕罗兰有时候的思想言行,叫人觉得无奈、不能沟通,苏安体会到的,也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感,一种对新世界、对以后的尝试和期待。
偏偏每次和陈柏在一块,就总是让她想到从前。
这种感觉……
苏安抿唇收回目光。
真讨厌。
第46章 全女家庭 你喜欢苏安不是吗?……
来到邦索之后, 苏安开始有意识的减少和陈柏的交流接触。
这其实也不算难。
因为作为团队里唯二的两个boy,陈柏是被安排和齐亚女住在一起的。
苏安她们有私下的玩乐闲聊群,同学间自发安排, 诸如熟悉邦索啊,一起吃饭啊, 夜游闲逛一类,除非齐亚女正好在眼前,才会有人顺便顺口邀请问一句, 更多看不见的时候, 是不会想到形象性格都不算“热情主动”的boy同学的。
这种情况下, 除非是教授统一通知的、集体性的班级活动, 否则和齐亚女在一起的陈柏就也不会出现。
当然, 方媛几个同学,也会调侃的问苏安要不要叫上陈柏, 苏安每次都拒绝, 同学们也不会在意,还会笑哈哈的夸她“够意思”“真女人”, “这么漂亮的大家的boy也勾不了我们苏安的魂”。
也是因为这个, 陈柏和齐亚女两人, 明显熟悉了起来。
上次整个交流团一起看邦索的学生展时,她还听到陈柏劝齐亚女更放松一些,不要随时准备资料和笔记, 可以单纯的欣赏试一试。
这个建议其实很有道理, 毕竟艺术和别的专业不同, 更多需要的是天赋和感悟,如果你特别“努力”的想要“搞艺术”,那多半是创作不出真正的艺术的。
这也是为什么, 之前的苏安,会说齐亚女有一种“认真的蠢”。
这样互不相干的愉快生活过了三天,大家都开始习惯邦索和光明城时,在意国旅游的霍莉和克莱尔也回来了,霍莉还邀请大家去自己家里做客。
没错,霍莉的家就在光明城,和她的两位“妈妈”住在一起。
不是亲生,是收养。
这也是光明城一种独特的现象,因为整体的城市氛围都过于自由浪漫,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位女性都在全身心的关注自己本身。
对自己过于关注,就很难考虑别人,包括下一代。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高国不像大西那么“卷”,本地人不喜欢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她们不买房、不储蓄,没有什么需要继承的技能和财产……
总之,光明城的女性,是出了名的不生。
不止不生boy,女孩儿也不生。
当然,随着时光流逝,也会有一些体验过世间百态的本地老人们,劝说晚辈们或许应该在合适的时机组成家庭,创造生命,新一代的存在,会是衰老之后的家庭里,难得的活力和慰藉。
但是就和她们年轻时候的随性一样——
谁在乎呢?
年轻一代女性才不会关心老家伙有什么“人生感悟”,她们更看重的是眼下的生活情调。
等到老年时,真的想要孩子也不是没有办法,自己生不了,还可以选择收养——
自己国家的婴儿当然没有,但只要条件符合,在申请、排期,繁杂的手续之后,可以收养一些第三国家的弃婴,满足自己的意愿之外,对于这些被遗弃的婴儿,也是改变命运的好事。
巧克力肌肤的霍莉,就是这样来到了光明城,收养她的两位“妈妈”,现在的年纪都在百岁以上。
两位老太太原本打算邀请孩子的同学们吃午餐或者晚餐。
但方媛听到阿姨们的岁数,担心准备这么多人的聚会餐食,会给老人造成负担,提议换成下午茶,大家都很愉快的同意了。
难得的机会,霍莉对同年级的同学都发出了邀请,不单齐亚女,连陈柏都没忘记。
陈柏没有拒绝,低调的和大家一起集资购买了一件漂亮的工艺品,当做拜访礼物。
她们选在周末的午后上门,看到了在一起生活太久,一眼看去,从穿衣风格到表情五官都十分相似的两位银发老人。
能够看出两位老人的年纪很大了,但对霍莉很温柔,行动缓慢而优雅,或许是因为没有孕育过,身材没有变形,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年轻不少,仍旧是一对漂亮而亲密的老太太。
看到她们这一群年轻活力的孩子们,老人都很开心,依次和她们贴面问好,虽然霍莉在一旁挨个介绍了名字,但老人对每一位同学都有亲昵的形容——
她们管方媛叫令人开心的太阳花,管苏安叫腼腆的东方公主,陈柏叫忧郁玫瑰,齐亚女叫毛茸茸的小可爱。
老人们还关心齐亚女为什么放弃形象,听到齐亚女不想因为杂事影响学习的解释之后,叹息的认为,不应该因为任何原因放弃自己的生活,并且亲切的多贴了他好几下。
当然,还有身份最独特的,霍莉的同性爱人克莱尔。
两位老人对她的称呼也是最亲切的,称呼她为——“我们的小女儿”。
没错,看起来更加成熟、持重的克莱尔,其实年纪还要比霍莉小一岁。
克莱尔的家庭和霍莉类似,也拥有两位妈妈,但是和妈妈有血缘关系,出生于大西“全女社区。”
这种情况,在大西的中层里很常见,这一类女性对于生育和家庭的选择更加慎重,通常不会和boy组成家庭,因为这样的“消费”太高,寿命又短,太不稳定了。
如果有生育计划,最好的,就是和另一位女性合作,在经过细致的磨合与尝试,确定双方都满意之后,才共同生育抚养一或两个孩子。
她们之间的关系,或许是恋人、或许是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也可能只是相互信任的朋友——
她们聚集在一起,生育女儿,共同抚养,人数多了,就形成了“全女家庭”、“无boy社区”。
全女家庭的抚养者们,对待孩子,是不会有一点随便的,譬如克莱尔,在她出生前,妈妈们就对她的教育与未来,就有了完整的规划,从幼儿早教、到一体私立,再到专业与职业发展,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甚至在她真正出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