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30-40(第1/22页)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发挥余热
乾隆之所以限制官员和旗人去惠民食堂买饭,除了觉得他们在瞎凑热闹外,的确是想借机缓解旗民矛盾。
让百姓们瞧瞧,他这个皇帝是跟百姓们站在一边的。
官员和旗人也不会因此就生出什么不满,一顿饭而已,又不是什么切实的利益。
不仅永琏看透了乾隆的小心思,张廷玉等人也都回过味来。
张廷玉叹了口气,皇上在某些方面,实在比先帝精明。
先帝兢兢业业十三年,致力于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缓解士绅和底层百姓的矛盾。最后没落什么好,底层百姓只记住《大义觉迷录》里那些宫廷秘闻了。
但到了当今皇上这儿,百姓们提起宫里的太后、皇后和诸位阿哥,都是称颂的话。
大家都觉得皇上能听进去二阿哥的建议,可见父子感情很好,二阿哥又是中宫所出,间接证明帝后感情也十分和谐。
这回奉孝敬宪皇后的梓宫去泰陵,太后、裕太妃、皇后都一同前往。
有百姓听说皇后一直亲自侍奉太后,瞧瞧人家这婆媳关系,可谓天下臣民之表率。
皇后的确一直侍奉在太后身侧,永璜、永琏则跟着他们五叔。
乾隆本来想让太后、太妃们晚几天启程,直接参加先帝和孝敬宪皇后的下葬仪式。
皇太后坚决表示要亲自到田村接孝敬宪皇后梓宫,送老姐姐一程。
乾隆无奈,只好让礼部重新安排。
怕太后走不动,还特地带了平日负责给太后调养身体的太医。
结果太后、裕太妃根本不怕走这点路,一路上都很精神,倒是乾隆累得不行。
到了泰陵后,按礼制他应该每日去先帝和孝敬宪皇后的梓宫前行礼,还要去太后行宫请安,朝政也不能耽误。
太后眼看着儿子脸色憔悴,有些心疼。
皇后也很担心,让御厨做炖燕窝给乾隆送去。
官员们奏请乾隆隔日行一次祭礼,乾隆不同意。
最后几天了,不能让人挑出错来。
而且乾隆天天往汗阿玛梓宫前跑,也不单单是为了把礼做足,是汗阿玛真有事要交代。
第一天去雍正梓宫前祭奠后,乾隆和永琏单独留下,原本只是为了说说惠民食堂的事儿。
结果雍正的魂魄却先开口:“你们可算来了,永琏啊,上回你汗阿玛跟朕说了双轮车的大概结构,朕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双轮车的轮子可以用软木藤条编制嘛,还有前面的档杆,用铁质更好。”
永琏没想到皇玛法的魂魄竟然在琢磨这个,不过这建议很有用,永琏立刻转述给汗阿玛。乾隆对这种事一窍不通,就让永琏记住,回去告诉造办处的工匠们。
雍正又说:“朕想着双轮车可以代步,三轮车或许可以拉货,永琏啊,你最聪明了,皇玛法给你形容,你能不能画下来?”
永琏:!!!
皇玛法真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啊!这就琢磨出三轮车了?
永琏想说自己知道三轮车什么样,这不是打算一步步来吗?
他还真有点好奇,皇玛法设计的三轮车和后世三轮有什么不同。
他就高高兴兴把这事儿告诉乾隆,“汗阿玛,皇玛法要教我画三轮车的图纸!”
乾隆:“???”
行吧,是汗阿玛闲的时候会琢磨的事儿。
但是让人拿纸笔到梓宫前很奇怪,他就答应雍正,明日再带永琏来。
然后让永琏随身揣几张纸和炭笔。
永琏知道自家汗阿玛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就道:“要不您别去了,我一个人去。”
“这不合礼制,”乾隆道:“朕和你一同去。”
这祖孙俩就真的只是画三轮车?乾隆表示怀疑,万一汗阿玛只是找个理由单独和小永琏接触呢。
汗阿玛的鬼魂也是鬼魂,乾隆不放心儿子去,要有他这个真龙天子在旁保护才行。
父子俩每日就在梓宫前面待半个时辰,雍正就和永琏讨论三轮车的样子。
乾隆在旁边看儿子画画,这小子在画画上还挺有天赋,炭笔用得很是熟练,让他想起了那些会素描的传教士。
自己觉得很难的什么写实画法,永琏或许能学会。
回去可以给永琏安排个绘画师父,教他画几笔西洋画。
那种西洋画法也没什么了不起,注重形似,让永琏这样的小孩当入门正好。等他多读两年书,胸中有了丘壑,再学注重气韵生动的文人画。
永琏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多一门功课,他正一步一步引导皇玛法设计出如同后世的三轮车结构。
雍正在制造机械上确实有几分想法,三天下来,永琏不但把三轮车的图纸画出来了,各种零件的材质,雍正也都想了个七七八八。
有些祖孙俩都想不出的技术问题,就交给海望以及他的团队吧。
雍正还特地交代永琏,亲自和海望形容三轮车的要求,“你汗阿玛不懂这些,万一转述错就麻烦了。”
永琏点头,“皇玛法放心。”
乾隆;“你皇玛法嘱咐什么?”
永琏一字不落重复,“皇玛法说您不懂这些,万一转述错就麻烦了。”
乾隆:“……”
“儿子虽然不懂,但儿子记性好。不像小永琏,您的《平湖秋月》小家伙到现在还没背会。”
永琏:“……”汗阿玛又告状!
雍正哈哈大笑,“弘历多大人了,还这般幼稚。”
“皇玛法说您幼稚!”永琏立刻道。
乾隆也笑起来,这何尝不是彩衣娱亲?
永琏哼哼唧唧,“平湖秋月是写圆明园景致的,等汗阿玛带我去圆明园福海赏月,我就会背了。”
乾隆:“……”
雍正被这父子俩逗得直乐,活着的时候忙于朝政,没多少时间体会天伦之乐,死后倒是体会上了。
按照雍正遗愿,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的梓宫与他一同合葬地宫。
虽然年羹尧被赐自尽,年家败落,但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感情不是假的。
这事儿他早就定好了,孝敬宪皇后都知道,没人反对。
但乾隆继位,原来的钮祜禄氏成了太后,日后也是可以和雍正合葬的。
当时修建泰陵的时候,海望就问过乾隆要不要给太后留位置。
母子俩商量一番,决定还是不留了。
对外说是先帝的陵墓应该肃静,不要轻易打扰。
但太后其实就是不想到了地下继续伺候先帝、皇后和皇贵妃。
虽然从前他们也没什么矛盾,孝敬宪皇后和年皇贵妃也不曾为难她,但钮祜禄氏当了太后才知道,不用伺候别人的感觉有多爽,再也不用装温柔恭顺,和老姐妹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30-40(第2/22页)
嘻嘻哈哈的开玩笑,也不用担心被先帝嫌弃。
反正顺治朝的孝惠章皇后也没和顺治爷合葬,有先例在,钮祜禄氏不和雍正合葬,也没人能说什么。
乾隆太理解额娘的心情了,而且现在知道汗阿玛的魂魄真的存在,乾隆就更庆幸没给额娘留位置,汗阿玛不喜欢自家额娘,到了下面,自家额娘的魂魄万一受气怎么办?
到时候母凭子贵可未必适用。
倒是雍正的鬼魂得知钮祜禄氏拒绝和自己合葬,心情有些复杂。
其他后妃都以此为荣,这女人怎么还拒绝?
当了太后就把自己这个先帝忘了?
转念一想,自己活着的时候都不怎么喜欢她伺候,死后何必要求人家合葬?还是现在这样的安排好。
安葬仪式结束后,乾隆还专门让永琏在地宫和汗阿玛的魂魄沟通,永琏却听不到雍正的声音。
小家伙一下就慌了,“皇玛法明明说他的魂魄会一直在。”
他还想让皇玛法发挥余热,设计更多有用的东西呢。
……好吧,他就是舍不得皇玛法。
乾隆又带着他整个泰陵绕了一圈,永琏一边哭一边喊“皇玛法”,一直没有回应。
这在旁人眼中就是二阿哥淳孝,舍不得先帝爷。
先帝爷都已下葬,孩子还是哭个不停。
皇上也是好父亲,一直在身边陪着儿子。
皇家这三代父子感情是真好啊!
乾隆虽然各种提防汗阿玛的魂魄,也会猜测儿子和汗阿玛的魂魄沟通说他坏话,但当儿子真的无法和汗阿玛的魂魄沟通时,乾隆心里也空落落的。
永琏找不到皇玛法的魂魄,难过的抱着汗阿玛的腰大哭。
乾隆又心疼儿子,又舍不得老父亲,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他怕永琏跟上回在雍和宫一样哭脱水,就抱起他找了个地方坐下,“别哭,我们在想想,你皇玛法的魂魄会在哪里?”
永琏作为一个接受唯物主义教育长大的小孩儿,对这种事毫无头绪。
只能指望汗阿玛思考出结果了。
乾隆搂着儿子冥思苦想,片刻后在永琏背上重重拍了两下,“朕想到了!”
他说着就站起来,往安奉雍正神主牌位的地方去。
永琏迈着小短腿赶紧跟上,乾隆先他走的太慢,后半程直接抱起儿子,加快脚步。
远远跟随的李玉等人都是满头问号,这父子俩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万岁爷是不是太过伤心,有些不正常了?
李玉想了想,让小太监去请皇后娘娘。
皇后在太后行宫,皇后知道了,就也瞒不住太后。
“弘历这孩子,之前哀家还以为他已经想开了。”太后叹气,先帝刚驾崩那几个月,弘历都没有太过伤心。
最近是因为到了泰陵,被这里的氛围影响吗?
还有永琏那孩子,又不是先帝亲自带大的,怎么跟先帝感情那么深。听说因为永琏哭的太难过,之前还有官员认错,把永琏认成了先帝的幺儿。
“你快去看看,别吓着永琏。”太后吩咐皇后,“先帝在天有灵,见他如此,也不会安心的。若他还不听,就说哀家担心他,他为了哀家也要节哀。”
等皇后赶到安放先帝神主牌位的地方时,正遇上乾隆和永琏俩从里面出来。
父子俩面上不但没多少伤心神色,还带着笑。
皇后眨眨眼睛,自己是眼花了吗?
永琏一眼瞧见皇后来了,就跑向额娘,“额娘,额娘,您怎么来了?”
乾隆:“别大呼小叫的,惊着你皇玛法。”
永琏:“皇玛法听不到。”
这个距离皇玛法确实听不到,他们刚才测过,离神主牌位一米外,就无法和皇玛法的魂魄沟通了。
乾隆明白儿子的意思,只是无奈地笑笑。皇后心下却是一跳,自家儿子这样失礼,皇上还笑?
这也太溺爱永琏了。
皇后当即沉下脸色,拉住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的儿子,“这里面是你皇玛法和两位玛嬷的神主牌位,你要肃穆恭敬,不可像刚才那样。”
永琏忙乖乖应是,刚才找到皇玛法的魂魄太高兴,一时忘了规矩。
乾隆走过来,帮儿子解围,转移话题道:“皇后怎么到这儿来了?是皇额娘找朕有什么事儿?”
“明日就要回京行神主入庙之礼,皇额娘担心您连日操劳,累坏身子,让臣妾来嘱咐您,今日早些休息。”
乾隆颔首,“那朕回去休息,你带永琏去跟皇额娘请个安。”
他说着摸摸儿子脑袋,叮嘱皇后,“永琏刚哭太多,眼睛红肿,一会儿让人给他敷敷眼睛。”
皇后心说这时候想起心疼儿子了,孩子才多大,哪儿能任着孩子一直哭,他这个当汗阿玛的也不知道安慰安慰。
彰显孝道也不是这么个彰显法儿啊!
永琏跟着额娘到了太后行宫,又和在这边的弘曕玩了一会儿。
太后见小家伙笑容灿烂,很难想象他刚才伤心的绕着泰陵哭嚎。
这孩子情绪变化够快的,不过想想先帝爷和弘历,都是这样,爱新觉罗家一脉相承的情绪不稳定。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抓心挠肝
回京的路上,永琏就迫不及待地把三轮车的图纸交给海望。
乾隆还没解释这三轮车是谁想出来的,海望一看那图纸,眼眶就红了,“这也是先帝爷想出来的吧?”
乾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